1. 高桥镇的经济发展
2006年高桥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17亿元,财政收入3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属农业大镇、林业强镇、工业重镇。十五期间,高桥镇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下功夫,农业有较大的发展。2006年全镇粮食总产量13747吨,其中稻谷12000吨,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水果业迅速发展,不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水果种植面积达16500亩,实现人均1亩,年生产水果万吨以上。1996年曾获得省芦柑品质评比第二名。水果主要品种有天草、特早熟温密、纽荷尔脐橙、西选水蜜桃、金水2号梨等,水果结构优化。畜牧养殖不断壮大,全镇2006年生猪养殖出栏达2万头,培育出一个养猪专业示范基地村——黄溪坑村。1993年1月创办的闽星种鸡场,年产节粮型青脚矮脚种鸡2.5万只、育成鸡1.5万只,是我县精品肉鸡良种繁育基地,其辐射力推广到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水产特种养殖不断壮大,2006年养殖面积210亩,主要品种是日本鳗、欧鳗,经济效益良好。
林业是高桥镇的一项经济支柱,商品材面积128008亩,每年完成造林面积3000亩以上,总蓄积量834134立方米,年可出商品材2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440万根,已建立丰产片19500亩,“二高一优”示范片3000亩,年可出毛竹10万根。
近年来,高桥镇现代规模农业得到较大发展,全镇共流转土地近6000亩,在官林窠、高桥、官庄等村建立了千亩黄花菜示范基地,千亩大球盖菇示范基地,千亩烟叶生产基地,千亩超级稻生产基地,百亩蘑菇生产基地,百亩红梢苦竹培育基地,百亩台湾金丝竹培育基地,35万只福缘兔业养殖基地等。
高桥镇工业起步较早,企业为集体、股份制、私营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发展。2006年,高桥镇工业企业达到103家。其中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3家,500万元以上的3家,200万元——500万元的10家。全镇形成了造纸及纸制包装业、水电业、木竹加工业等三大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造纸规模达到万吨以上,其中低定量牛皮箱板纸曾获得部优、省优产品。纸制包装业有五条生产线,年规摸总量达到1000万平方米,在省内有很大的销售市场。小型水电形成一定规摸,总装机容量6325千瓦,与县大电网联网,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木竹加工主要以深度加工为主,品种有竹胶板、细木工板、木胶板、具城材板等。年生产规模2万立方米左右。碳化硅冶炼及制品也初具雏形,品种有微粉系列、建筑用管桩端头板、还原灌等,恒升碳化硅有限公司被省企业局授予碳化硅金刚砂技术中心“省级乡镇技术中心”。碳化硅金刚砂被命名为“福建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称号。
高桥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投资环境良好,于1998年经县计划局批准,高桥镇洋芜山工业区规划总体规模600亩,2003年通过省建筑工程学院设计完成。工业区紧靠304省道和京福高速公路旁,位置优越,目前,已进入招商阶段,高桥镇将欢迎各界能人参加开发投资,并给予开发让利。为了加快高桥镇经济发展,提高高桥镇经济总量,今后五年,继续以项目发展为主导,借助京福高速公路的交通便利优势,搭好招商引资平台,做大做强工业,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融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做好“筑巢引凤”这篇文章,全面推进我镇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