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人保理财产品
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主要是用来保障的。如果想提高收益率,好像收益率不高。
2. 中国人保的理财险万能型A款,定期5年的到期会退钱吗
你买的是银保产品吗?
从保险公司从代理人手上直接办的万能型是可以随时取钱的。
万能型理财保险一般是一个长期性的理财账户啊,3五年之内停掉的话比较不划算。
3. 人保寿险存五年十年取的出来吗
取的出来啊, 看您选择什么样的产品了。
理财的么? 我知道工银安盛的一款固定收益类产品,5年交费, 5年后就可回本, 取出来都不亏的。 您可以从工银安盛人寿的网站上看看, “鑫如意”产品。
4. 建行工作人推荐每年存五万元五年后可用,后来才知道是人保财理险,现在怎么办
您好,只能先拿着,如果退保只能退现金价值,会有本金损失。看看他的收益如何?目前都是利率下行,如果可以也算不亏吧。
5. 储蓄理财有风险吗人保寿险推出储蓄性理财产品金帐户,开户至少一万年利率百分之六存期三年,五年的。不
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汇率风险与政策风险等多个方面。作为主流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主要风险在于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投向交易性资产的产品包含市场风险;外币产品对人民币投资者而言存在汇率风险。不同产品的各类风险不同,不同银行对各类风险的把控也各擅胜场,投资者宜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对风险多加了解。
信用风险逐渐显现由于固定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隐含了银行对预期收益的保证,因此,银行的信用风险最为关键。
6. 中国人保picc万能险是交五年的吗
PICC的万能险,第一,如果孩子是被保险人,那么交了五年完全可以不用再交,账户里的现金价值若干年后会比本金还多,而且随时可以领取,针对孩子来讲就是理财,为孩子将来打算的。
第二,如果是30岁以上的成年人,有保障这一部分,每年会扣风险保障费,如果只交五年65岁以后账户里的钱就不足支付风险保障费了,账户里没钱了合同就会失去效力了,万能险是非常灵活的,交的多风险保障费扣的就越少,你可以每年追加2000元,追加10年,或是再交三年左右,根据现在的收益看,账户的钱可以维持到80岁左右,这个险种不错,我的家人都有,收益也好,每月我自己在网站上都会查询的。
想要保障,可以交7年或8年,要收益就随时可以追加。
我的建议
7. 当初投了一款人保理财,每年两万,投3年,放20年,感觉被骗了怎么办
像你说的这种是现在市面上很多银行都在做的,分红型理财保险,这种不是被骗内吧。是一种比较正容常的保险。只是每一款保险的收益都是不同的,具体你买单那一款理财产品业绩如何?你也可以到你缴纳保险费的保险公司去咨询的嘛,它每年都有分红,你看一下业绩如何了?
8. 我买了5万一年,连交10年的保险,是人保的理财保险,但是合同里面只有这张现金价值表。那按照我的理解
你对寿险一点也不了解,居然一年交了5万的保费。
保险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功能,如果冲着理财、分红而找到保险公司,你就找错门了!
给你介绍一下买保险的几个事:
一、买的险种叫什么:不同的险种作用完全不一样,分红只是一个嗜头。不同的保险,保障的重点不同,如果你只是为了追求分红,那可以不在乎投保险种的名称。不过,如果买保险只关注分红,就相当于寓言故事的“买椟还珠“,只因为盒子好看,把珠子给丢了,笨!
二、保险费怎么交:根据保单约定,你需要交给保险公司的钱,有分年交(期交)、趸交(一次性交)。你的是年交5万的保险。
三、交费期:约定交费时间,你的交费期是10年。
四、保险金额:发生各类约定事项(包括:死亡、满期、伤残等),应该支付的最高金额。估计你的500万就是保险金额。保险金额是注明在保单上的。
五、保险单:是保险公司与你约定的保险合同。你连保险单都没有,凭什么交钱,承担什么责任,保险期限,保险金额,一概不知,你这是为谁做福利吗?
六、现金价值表:是说明你这张保单在存续期间,可以折合成现金的金额。这张表什么时候用呢?两种情况:1.退保时,按表格上的标准退保,你看下这表,如果你保了第一年就退保,可以退还331*50份=16550元,也就是你交了5万元,第一年后悔了,要退保,只能退还16550元。第二种作用是用来抵押贷款的,寿险都有贷款功能,贷款的金额就是按照现金价值表的金额的一定比例贷给你。一般是80%。这个贷款实际上是用你自己的钱,借给你,然后还要收你的利息。不好玩!
七、这个表格是每1000元的价值,你交了5万元,就是1000的50倍,如果你的保单延续了50年,则现金价值是9106*50=455300元,也就45万多,哪来的500万?!这45万是你交的5万*10年=50万加上50年的复利利息后的价值!多吗?不多啊!
八、分红保险:分红保险不是保险公司固有的功能,而是因为保险公司长期占用了你的钱,然后一部分给予投资,并将其投资的红利返还给你。如果你仅仅追求分红,还不如直接买基金,那可是专业理财。
我的话可能很多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不爱听,但这可是我20多年从事保险后退出保险业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