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联储前主席艾仑 格林斯潘资料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简介
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1926年3月6日生于纽约市。
1948年获纽约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1950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77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54年至1974年和1977年至1987年先后任纽约市工业咨询公司(汤森-格林斯潘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1970年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顾问,
1974年至1977年任主席。
1977年后任国会预算局顾问、通用电缆公司、摩根公司、通用食品公司、莫森信托公司和飞马公司等公司的董事。
1981年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
1981年至1983年任全国社会保险改革委员会主席。
1982年任总统国外情报顾问委员会成员。
1987年8月被里根总统任命为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1991年7月,布什总统任命格林斯潘继续担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1996年2月,克林顿总统提名他连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6月20日参议院以压倒多数批准了提名。格林斯潘同时还兼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席。
2000年1月4日,克林顿总统再次任命他为美联储主席,同年6月20日,他第四次就任该职。
2004年5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提名他继续担任美联储主席。同年6月1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布什的这项提名。6月19日,格林斯潘宣誓就职,开始其第五个任期。
1998年7月,格林斯潘被授予美国“和平缔造者”奖。
2002年8月,英国女王授予格林斯潘“爵士”荣誉称号,以表彰他对“全球经济稳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格林斯潘爱用双关语,喜爱音乐和运动。曾梦想成为一名职业音乐人,在从纽约著名的朱利亚音乐学院退学之后,曾在纽约时报广场派拉蒙剧院下面的一家时髦的夜总会里演奏萨克斯管。
1952年与画家琼·米切尔结婚。后离婚。
1997年4月,与比他年轻20岁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记者安德烈亚·米切尔 (Andrea Mitchell) 结婚。
多次访问中国。
Ⅱ 办理加拿大留学签证开具银行资产证明,买的信托产品没到期怎么办
、办理签证有个雅思成绩会比较靠谱,如果有面签的话,流利的口语可以帮助你顺利通过签证,面签过程中感觉雅思口语考的那些内容还是很实用的,如果不了解可以先查查资料。办签的注意事项比较多,但你按照相关要求具体做就好了,流利的口语可以帮助你顺利通过签证面试哦,这个跟雅思口语考试关系很紧,考过雅思,在口语方面, 起码可以消除沟通的紧张感,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得到提升,这也是跟考官交流着考试的好处,加油,祝你顺利办签。觉的不错可以设为推荐答案,哈哈哈。
Ⅲ :相信:这个词组的概念是啥,我想知道。
相信
believe
[bi5li:v]
v.
有坚定的宗教信仰的,
相信,
信任,
认为,
想
believe
[bi5li:v]
vt.
信;
相信;
信任
认为;
想
We
believe
that
he
will
succeed.
我们相信他会成功。
I
believe
him
to
be
honest.
我认为他是诚实的。
believe
[bi5li:v]
vi.
相信;信以为真
信仰;信奉;信任
以为;想
They
believe
in
Christianity.
他们信基督教。
The
manager
believes
in
him.
经理信任他。
believability
n.
believable
[bI`li:vEbl]
adj.
believableness
n.
believably
adv.
make
believe
[废]使人相信
假装
幻想
We
soon
believe
what
we
desire.
[谚]自己希望的事,
自己最容易相信。
You'd
better
believe.
你就放心吧,
你就相信吧。
believe
in
信任
相信;
信仰(真理等);
信奉(宗教等)
支持;
赞成,认为应该
B-it
or
not.
信不信由你。
B-me.
真的,
相信我的话吧。
believe
of
相信某人能做出某事
trust
[trQst]
n.
信赖,
信任
被信赖的人[物]
坚定的信念,
希望
责任,
职责,
义务
所委托的事物
委托,
信托;【商】赊帐,
赊卖
托拉斯;
操纵某种行业的组合;
企业联合
委托照顾,
监管
【律】信托或经管财产;
托管财产的所有权
信誉,
业务信誉
trust
in
sb.
相信某人
trust
[trQst]
vt.
信任;
信赖
委任,
委托,
托付(to,
with);
说出(秘密)(with)
赊卖(for)
确信,
希望,
期待(that,
to
do)
trust
sb.
with
sth.
把某事托付给某人去办
trust
sb.
for
a
camera
把照相机赊卖给某人
I
trust
that
he
will
do
it.
我相信他会做那件事。
trust
[trQst]
vi.
相信(in);
信赖(on);
信赖而托付(to)
期待(for)
赊卖
I
trust
for
his
apology.
我期待他的道歉。
truster
n.
trustless
[`trQstlIs]
adj.
不可信任的,
不相信别人的
active
trust
有经营权的信托
benefit
trust
受益信托
blind
trust
保密委托(将投资交给受托人处理,
受托人不向任何人透露投资情况)
bond
investment
trust
公债投资信托;
债券投资信托
brain
trust
智囊团,
专家顾问
business
[common
law
,
Massachusetts]
trust
企业经营信托
cestui
que
trust
信托资产收益受益人
charitable
trust
公益信托
charitable
life
insurance
trust
公益生命保险信托
closed
end
investment
trust
定额投资信托
closed-end
type
investment
trust
闭锁投资信托,
资本额固定投资信托
community
trust
社会信托,
公益信托
constructive
trust
法定信托
discretionary
trust
全权信托
domestic
trusts
本国信托资产
ecational
trust
教育信托公司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trust
职工入股信托基金
equipment
trust
成套设备托拉斯
express
trust
书面信托
fixed
trust
固定投资信托
foreign
trusts
外国信托资产
general
management
trust
一般信托(指不规定经管内容的信托)
generation-skipping
trust
隔代遗产信托
holding
trust
控股托拉斯
horizontal
trust
平面合同
implied
trust
法定信托;
内在信托
inter-vivos
trust
生前信托
irrevocable
trust
不可撤销的信托
living
trust
生前信托;
生存信托(信托合约规定信托人在世有效)
loan
trust
放款信托
long-term
trust
长期信托
mortgage
trust
抵押信托
motor
manufactory
trust
汽车工厂托拉斯
non-discretionary
[fixed
investment]
trust
固定性投资信托
open-end
trust
开口信托
open-end
investment
trust
开放型投资
信托公司
pension
trust
养老金信托
port
trust
港务局
probatory
trust
遗嘱中垦求式(非命令式)的信托
public
trust
公益信托;
公营信托
real
estate
trust
不动产信托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不动产投资信托公司
revocable
trust
可撤销信托
Rhodes
trust
罗德斯奖学基金会
securities
trust
证券信托
securities
investment
trust
证券投资信托
securities
operation
trust
证券经营信托
spendthrift
trust
规定受益人不得自由处理的信托资产
union
trust
英国的共同信托投资基金
unit
investment
trust
单位投资信托公司
voluntary
trust
自由信托;
自愿信托
voting
trust
授权信托,
股权委托
trust
for
value
有偿信托
trust
of
housing
loan
bonds
住宅贷款信托债券
Ⅳ 如何让对方开口说“是”
让对方在一开始就说“是,是的”。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让你的对方没有机会说“不”。
当你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不要先讨论你不同意的事,要先强调——而且不停地强调——你所同意的事。因为你们都在为同一结论而努力,所以你们的不同之处只在方法,而不是目的。
让对方在一开始就说“是,是的”。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让你的对方没有机会说“不”。
根据哈理.奥维屈博士的说法,“不”的反应是最难克服的障碍。当你说了一个“不”字之后,你那本性的自尊就会促使你继续坚持下去。虽然以后,你或许发现这样的回答有待考虑。但是,你的自尊往哪里摆呀?一旦说了“不”,你就会发觉自己很难再摆脱。因此,如何让对方一开始就朝着肯定的方向作出反应,这对你们的结果是非常重要的。
懂得说话技巧的人,会在刚开始就得到许多“是”的答复。这可以引导对方进入肯定的方向。就同撞球一样,原先你打的是一个方向,只要_稍有偏差,等球碰回来的时候,就完全与你期待的方向相反了。
“是”的反应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技术,却为大多数人所忽略了。或许有些人认为,在一开始便提出相反的意见,这样不正好可以显示出自己的重要而有主见吗?但事实并不是如此。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是”反应的技术很有用处。詹姆斯·艾伯森是格林威治储蓄银行的一名出纳,他就是采用了这种办法挽回了一位差点失去的顾客。
“有位年轻人走进来要开个户头,”艾伯森先生说道,“我递给他几份表格让他填写,但他毅然拒绝填写有些方面的资料。
“在我没有学习人际关系课程以前,我肯定会告诉这个客户,如果他拒绝向银行提供一份完整的个人资料,我们是很难给他开户的。但在今天早上,我突然想,最好不要谈及银行需要什么,而是顾客需要什么。所以我决定一开始就先诱使他回答‘是,是的’。于是,我先同意了他的观点,告诉他,那些他所拒绝回答的资料,其实并不是非写不可”。
“‘但是,’我又说,‘假定你碰到意外,是不是乐意银行把钱转给你所指定的亲人?’”
“‘是的,当然啦。’他回答。
“‘那么,你是不是认为应该把这位亲人的名字告诉我们,以便我们届时可以按照你的意思处理,而不致出错或拖延。’”
“‘是的。’他再度回答。
“年轻人的态度已经开始缓和下来,知道这些资料并不是仅为银行而留,而是为了他个人的利益。因此,最后他不仅填下了所有资料,而且在我的提议下,开了一个信托帐户,指定他母亲为法定受益人。当然,他也回答了所有与他母亲有关的资料。
“由于一开始就让他回答‘是,是的’,这样反而使他忘了原本所在的问题,而兴高采烈地去做我建议的所有事情。”
约瑟夫·艾利森是西屋电气公司的一位业务代表,他也在训练课程上向大家报告了他的经历:
“在我的管辖区内有个人,公司一直非常想和他做生意。我的前任代表和他接洽了10年,可还是没做成一笔业务。等我接管以后,又和他联系了3年,还是没有做成生意。最后,经不住我们一再商谈、打电话,最终卖了些发动机给他。既然有了开始,以后就不难再继续下去。我始终抱定这样的希望。
“3个礼拜之后,我情绪高昂地再一次拜访他们。
“接待我的是他们的总工程师,他对我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艾利森,我不能再购买你们的马达了。’”
“‘为什么?’我惊讶地问道,‘为什么?’”
“‘因为你们的发动机太热了,我不能把手放在上面。’”
“我知道这时候争论是没有用的。因为我在这方面的经验很多,所以我想起了‘是’反应的原则。
“‘啊,史密斯先生,’我说道,‘我百分之百同意您的意见,如果那些发动机真的太热,就不要再多买了。您这里一定有符合电气制品公司标准的发动机吧?’”
“他表示同意,我得到了第一个‘是’反应。
“‘电制品公司一般规定发动机的设计其温度可高出室温华氏72度,是吗?’”
“‘是的。’他又表示同意,‘可是你们的产品还是太热了。’”
“‘工厂里的温度是多少?’我问道,并没有和他争辩。”
“‘啊,大概是华氏75度左右。’他回答。
“‘很难。’我说道,‘假如工厂内的温度是75度,则发动机的温度可高达75加上72度,也就是华氏147度。如果您把手放在147度的水龙头下,是否会烫伤呢?’”
“‘是的。’他不得不这样说。
“‘很好。’我建议道,‘那么,是否最好不要把您的手放在发动机上呢?’”
“‘我想你说得一点儿都不错。’他承认。在以后数个月里,我们又成交了将近35000多元的生意。”
加州奥克兰的爱迪·史诺先生也谈到他怎样成为一商店的主顾。只因那位店主也让他做了“是”反应。
爱迪对弓箭狩猎非常有兴趣,因此花了不少钱添购器材和装备。一天,他的哥哥来访,提议他改用租的方式,于是爱迪到他常常去的店里询问。可是店员说明他们并不对外租借弓箭,于是爱迪又打电话到另一家店里询问。以下是爱迪的叙述:
“有位愉快的男士接电话。他听过我的询问之后,表示非常遗憾,因为他们店里已经不做这种服务了。然后他问我,是不是以前向店里租借过。我回答:‘是的,在好几年以前。’他提醒我,那时一把弓的租金是不是在25美元到30美元之间。我又回答:‘是的。’接着,他问我是不是个喜欢狩猎的人,我当然回答:‘是的。’接着,他解释道,他们正好有一套弓箭在廉售,包括所有小装备,总价才30多美元。那就是说,我只需要多付几美元便不需租借,而可以拥有整套的器材。他并且解释,这就是他们店里不再办理租借的缘故,因为那样太不划算了。后来,我当然买下了那套器材,并且还买了额外的其他东西。从那以后,我成了他们店里的常客。”
苏格拉底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改变了人类的思考方式。在2400年后的、今天,人们仍尊称他为最具智慧的说服者,他对这个纷争的世界影响很大。
他的秘诀是什么?他指出别人的错处吗?当然不是。他的方法现在被称为“苏格拉底法则”,也就是我们提到的“是”反应技巧。他问些对方同意的问题,然后逐渐引导对方进入设定的方向。对方只好继续不断地回答“是”,等到你发觉时,你们已得到设定的结论了。
因此,下次你告诉别人犯错的时候,请别忘记苏格拉底的这一有效的法则,问些温和的问题——一些能引发别人作出“是”反应的问题。中国有一句格言最能反映东方人的智慧:以柔克刚。
所以如果你想使人信服,就应该记住第十一大法则:
“首先让别人说‘是,是的’。”
Ⅳ 上海滩“地下皇帝”杜月笙到底多富有
民国时期,杜月笙绝对是一个传奇,他自幼父母双亡,在舅舅家寄人篱下讨生活,14岁只身闯上海,从一个小混混到闻名天下的上海三大亨之一。
1902年杜月笙投靠黄金荣,靠着自己的灵活和忠诚取得黄金荣夫妻的信任,渐渐熟悉了抢土(鸦片)和赌场生意,独当一面,不过,杜月笙善交朋友,为人大方,别人存钱,他存交情,当时并没有多少积蓄,人脉倒是积累不少。
杜月笙把劳资双方请到杜公馆,耐心听取意见,让老板发足工人一个月工资,其余两个月工资由杜月笙负担。他说到做到。第二天,劳资双方共同向杜先生登报鸣谢,有时还会把一块歌功颂德的匾额送到杜公馆,杜月笙一律笑纳。
在上海经济复苏前的几个月,杜月笙用这种方式调解了很多起劳资纠纷,家里接受的匾额都没处摆了。同年,杜月笙在陈群的鼓动下在上海西区法华镇辟地30亩,兴建校舍十数座,创办了正始中学,自己任董事长,聘请陈群当校长,从国内外重金礼聘有名教师来这所学校任教。
正始中学共有6000名学生数额,学费只是象征性收取,对家中有钱的学生略微收一点,对大多数家庭贫苦的学生不仅免费,连衣食住行都由学校包办。
正始中学校舍宽大宏伟,单是大礼堂的面积就在上海所有学校中排在首位,而且校内还设有停车场,这在当时更是前所未闻的。抗战胜利后,上海市成立首届“市参议会”时没有合适的会场,最后就是在正始中学的大礼堂开的会。驻沪各国领事来参加会议,见到这么大的中学,无不感到惊讶。
杜月笙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特殊奖励:高中毕业后考入国立大学或日本大学的,由他资助一切学习费用。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就是从正始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西南联大的,他就得到过资助,他还说自己的英文和数理基础都是在正始中学打下的。原北大副校长朱德熙是中国著名的文字学家,也曾是上海正始中学的学生。
进入20世纪30年代,杜月笙逐渐放弃了鸦片、赌博等“传统行业”,致力于工商金融等近代经济。他涉足面粉业,轮船交通,创办银行,名下产业数不胜数,头衔一大堆。比如任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理事长、上海市面粉交易所理事长,在属于上海十大业之一的面粉行业中,杜月笙成为行业领袖。他还是大达轮船公司董事长。后来又成为上海船联会理事长,这也是工商界的重要头衔。
1929年3月7日,杜月笙成立“中汇”银行,自任董事长,上海滩豪富、大英银行买办徐懋棠,以及时任通江信托银行经理的朱如山,向中汇银行投资成为股东。
凭着杜月笙手眼通天的关系,中汇银行刚一成立就可以向国民党中央银行领用钞票,在当时,向国民党中央银行领用钞票的银行都能得到一笔补贴。
中汇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杜月笙的鸦片贸易及其他黑色生意的收益,开辟进入合法生意的渠道,也就是洗钱。
后来杜月笙又耗资150多万元兴建了中汇银行大厦,可见此前赢利不俗。1934年9月28日,中汇银行迁入中汇大厦内办公。这幢大厦位于延安路与河南路交界处,解放后长期作为上海博物馆使用。
1935年杜月笙又接管中国通商银行,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中国通商银行董事长和官代表。这是他在金融界更上一层楼的转折点。
中国通商银行在近代中国地位特殊,是中国第一家华人创办的商业银行,发起人为鼎鼎大名的洋务先驱李鸿章和盛宣怀。
此后,杜月笙成为上海银行公会理事,又当上了国信、浦东等银行的董事长,到30年代后期,杜月笙更担任了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大银行的董事,在金融界牢牢扎下了根,地位显赫。
1933年2月25日,杜月笙成立恒社,这是一个属于杜月笙私人的新型的民间社团组织,杜月笙任名誉理事长。
恒社是一个上流人物的社团组织,也就是富豪俱乐部。
在1933年2月至1937年5月这四年时间里,恒社社员增加了数倍,由130人增加到564人。其中有402人至今还可查到详细名单,他们多数是商人和实业家,占54%;
1931年6月8日至10日,举行家祠落成及“栗主入祠”典礼。场面壮观宏大,让人叹为观止,古代皇帝出行也不过如此。
当天,华、英、法三界居民倾城而出,道路两旁是绵绵不尽的人墙,路边的建筑物上都挤满了人。5000余人的仪仗队伍,连绵两英里,上午9点钟出发,从华格臬路走到金利源码头,足足走了两个半小时。
仪仗队是英国巡捕打头,法租界巡捕房里的越南籍巡捕全副武装,出动近百辆自行车。在他们身后,排着三五十杆特别巨大的“杜”字大旗。黄金荣办的金荣小学学生,穿海军式的中国童子军制服,敲起洋鼓,扛着齐眉棍,负责护送钱业公会合送的旗伞牌亭。
几乎全上海的军队要员和政界人物都送来了匾额,比如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淞沪卫戍司令熊式辉、军法总监何键、淞沪警备司令部张春甫副司令、上海市长张群、外交部长王正廷、监察院长于右任、司法院长王宠惠等等。
庆典之后是三天连台好戏,名角云集,梅兰芳从广东赶来,荀慧生在上海大舞台演出,程砚秋从哈尔滨赶来,尚小云从天津赶来,其他如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肖长华、姜妙香等也都早早赶到。附近几县赶去看热闹的根本不能入场,便由天蟾舞台等戏班在外面演唱招待。每次开饭1000桌左右,要分四五次才能开完,几乎整天都在开饭。
1931年7月中旬到9月,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流域普降大雨,17省受灾,灾民近1亿,几乎占全国总人口的1/4。
8月16日,国民政府成立赈灾机关——国民政府水灾救济委员会,宋子文担任委员长兼财务组主任,孔祥熙任联络组主任,杜月笙、虞洽卿、张啸林等受聘担任委员。杜月笙为该委员会捐款三次,每次银洋1000元。
1931年8月,江苏省赈务委员会决定以官筹义放的办法组织水灾义赈会,18日,江苏水灾义赈会正式成立,杜月笙、张啸林、王晓籁等15人任常务委员。
来看看杜月笙的大手笔吧。
水灾急赈会8月26日拨给汉口的1万包面粉中,有5000包由杜月笙捐助;拨给安徽的5000包面粉全由杜月笙捐助。杜月笙又动员金廷荪、钱志翔、黄振东、黄涤箴、李应生5人各捐面粉1000包。杜月笙还给江北灾民捐了棉衣5000套,银洋10000元。
水灾急赈会从成立到1932年5月24日结束,共募得赈款2611771元(零3角8分8厘),支放2607049元(零7角9分),实存4721元(零5角9分8厘)。杜月笙的募款和个人捐款总数在53万元左右,超过水灾急赈会募款总数的1/5,远远高出他人。
1931年夏秋这次大水灾,杜月笙在中央、江苏、上海三个赈济组织担任职务,为救灾做出的贡献无人能出其右。
受水灾的影响,1931年7月,上海商业银行遭遇一次严重的挤兑风潮,杜月笙迅速拿出100万元现洋,又动用关系,让那些从事烟土、赌博的富豪筹集200万打进银行,帮助这家银行扭转了局面。
上海商业银行老板陈光甫绝处逢生,对杜月笙感恩不尽。1934年,杜月笙的中汇银行迁入新落成的中汇大厦,陈光甫存入“堆花”白银50万两,期限一年,这等于让杜月笙白白使用12个月,利息分文不取。
关于杜月笙的传奇故事可能还有很多很多,我这里只是撷取一些片段感受这位大亨的魅力,他不仅仅是富有,他的游刃有余的社交,国难时的解囊相助也让人佩服不已。
Ⅵ 如何让对方开口说“是”
跟人们谈话时,别开始就谈你们意见不合的事,不妨谈些彼此赞同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你更应该提出你的见解,告诉对方,你们所追求的是同一个目标,所差异的只是方法而已。
使对方在开始的时候,就连连说“是!是!”,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防止他说“不!”。
奥弗斯德教授在他所写的那部《影响人类行为》一书中说过:“一个‘不’字的反应,是最不容易克服的障碍,当一个人说出‘不’字以后,为了自己人格的尊严,他就不得不坚持到底。事后,他或许觉得自己说出这个“不”字是错误的,可是,他必须顾及到自己的尊严。他所说的每句话,必须坚持到底,所以让对方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往正面走,那是很重要的。”
懂说话技巧的人,开始的时候就能得到很多是的反应,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听者的思想导向正面方向。
就以人们的心理状态来讲,当一个人说出“不”字时,同时他心里也潜伏着这份意念,从而使他所有的器官、腺、神经、肌肉完全紧缩起来,形成一个拒绝的状态。从反面来说,当一个人回答“是”的时候,体内那些器官,没有收缩动作的产生,组织是松弛、接受、开放的状态。所以,在谈话开始的时候,我们如果能诱导对方多说“是”的赞同回答,会更容易为我们以后的建议博得对方的注意。
得到这个“是”字的反应,本来是极简单的,可是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很多人都是这样的,那就是一开口就反驳人家的意见,似乎这样就能显现自己有主见有思想。开放的人和保守的人谈话,很容易引起一方的发怒。其实他们这样做,仅仅是为了一种感官上的快感,也许这样还可以理解,但要是为了做好一件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你身边的人,他们一开口就是个“不”字,那即便你耗尽你的智慧,用极大的忍耐,也很难改变他们的意志。
运用这个“是,是!”的方法,曾使纽约一家储蓄银行的出纳员,拉住了一位阔气的存户。
这件事发生在格林威治储蓄银行的一名出纳员爱伯逊身上。他说:“有个年轻人来到银行存款,按照我们银行规定,我把存款申请表格给他填写,有的他会马上填写,但有些他拒绝填写。
如果这事发生在我尚未研究人类关系学之前,我就会告诉那位顾客,如果他不把表格填上,那我只有拒绝他的存款。很惭愧,以往我都是这样做的。自然,当我说出那些具有权威性的话后,自己感到很自重、得意。但今天上午,我就运用了一点实用的知识,我决意不谈银行所要的,而谈些顾客方面的需要。最主要的是,我决定使他一开始就回答“是,是!”。因此我先赞同他的想法,即使他不愿填上表格,我也认为并不十分必要。
可是,我对那位顾客这样说:“若是你去世后,你有钱存在这个银行,你可愿意让银行把存款转交给你最亲密的人?”
那客人马上回答:“是的,当然愿意。”
我接着说:“那么你就依照我们的办法去做,你把你最亲近的亲属的姓名和情况,填在这份表格上,而不致于出差错,如何?”
那位顾客又说:“是,是的。”
那顾客态度软化的原因,是他已知道填写这份表格完全是为他打算。他离开银行前,不但把所有情况都填在表格上,而且还接受了我的建议,用了他母亲的名义,开了个信托账户,有关他母亲的情形,也按照表格详细填上。
我发觉使他一开始就回答:“是,是的。”他就会忘了争执之点,并且很愉快地依我的建议去做。
西屋电气公司推销员爱力逊,说出他的一段故事:
在我负责的辖区内,住着一位有钱的大企业家。我们公司极想卖他一批货物,过去那位推销员几乎花了十年的时间,却始终没有和他谈成一笔交易。我接管这一地区后,花了三年时间去兜揽他的生意,可是,也没有什么结果。经过十三年不断的访问和会谈后,对方才只买了几座发动机,可是我始终这样希望,如果这次买卖做成,发动机没有毛病,以后他会买我几百座发动机。
我知道这些发动机不会有任何故障的。过了些时候,我去拜访他。
我原本心里很高兴,可是我高兴得似乎是太早了,他们的工程师见到我就说:“爱力逊,我们不能再多买你的发动机了。”
我心头一震,立即问道:“为什么?”
那位工程师说:“你卖给我们的发动机太热,我不能将手放在上面。”
我知道如果跟他争辩,不会有任何好处的,过去就有这样的情形,我想运用如何让他说出“是”字的办法。
我向那位工程师说:“史密司先生,你所说的我完全同意,如果那发动机发热过高,我希望你就别买了。你所需要的发动机,当然不希望它的热度超出电工协会所定的标准,是不是?”
他完全同意。我获得他第一个“是”字。
我又说:“电工协会规定,一架标准的发动机,可以较室内温度高出华氏七十二度,是不是?”
他同意这个见解,说:“是的,可是你的发动机却比这温度高。”
我没和他争辩,我只问:“工厂温度是多少?”
他想了想,说:“嗯——华氏七十五度左右。”
我说:“这就是了,工厂温度七十五度,再加上已有的七十二度,一共是一百四十七度。如果你把手放进一百四十七度的热水里,是不是会把手烫伤?”
他还是说“是”。
我向他作这样一个建议:“史密司先生,你别用手碰那架发动机,那不就行了!”。
他接受了这个建议,说:“我想你说得对。“我们谈了一阵后,他把秘书叫来,为下个月订了差不多三万多元的货物。
我费了多年的时间,损失了数万元的买卖,最后才知道,争辩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办法。要从对方的观点去看事,设法让别人回答“是”,那才是一套成功的有效途径。
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个风趣的老孩子,他一向光脚不穿鞋,四十岁时已秃顶。可是,却跟一个十九岁的姑娘结婚。他对世人的贡献,有史以来能跟他相比的不多。他改变了人们思维的途径,直到今天,还被尊为历来最能影响这个纷扰世界的劝导者之一。
他运用了什么方法?他曾指责别人的过错?不,苏格拉底决不是这样的。
他的处世技巧,现在被称为“苏格拉底辩论法”,就是以“是”作为他唯一的反应观点。他问的问题,都是他的反对者所愿意接受的。他连续不断地获得对方的同意、承认,到最后,使反对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在数分钟前他还坚决否认的结论。
以后当我们要指出人们的错误时,我们要记住赤足的苏格拉底,并且问一个能够获得对方“是!是!”的和缓的认可方法。
如果你要获得人们对你的同意,那就使对方很快地回答“是!是!”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人性的弱点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