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信托制度在中国本土化特点和出现的问题
信托是英美法系的独特产物,是英国人对世界法律体系作出的重大贡献。英国的法学家梅特兰曾说,“如果有人要问英国人在法学领域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那就是历经数百年发展起来的信托理念,我相信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了。”他还指出之所以是最大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信托的发明,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满足新的需求和解决新问题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信托制度。[1]信托作为一种财产管理制度,所具有的独特的制度功能“长期规划”、“弹性空间”和对“受益人切实保障”[2]使其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法律制度,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如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信托制度的独特功能对于寻求有效财产管理制度的转型期的我国而言,其借鉴意义不言而喻。2001年,我国正式从法律上移植信托制度,制定《信托法》。
信托制度的独特功能对于寻求有效财产管理制度的转型期的我国而言,其借鉴意义不言而喻。2001年,我国正式从法律上移植信托制度,制定《信托法》。2001年《信托法》实施八年来,我国信托业虽然已经走出了之前五次整顿的混乱状态,信托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信托业的财产管理的功能还未能很好地发挥,信托信号还存在一定模糊,以至于在实践中与其他理财制度存在着混淆。本文将就信托制度移植中所遭遇的问题进行阐述,以寻求正确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信托制度的财产管理和融资作用。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亚洲金融危机严酷肆虐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1998年10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鉴于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下称“广东国投”)不能够支付到期债务,从即日起实施行政关闭。
在举世瞩目下,旋即又发生了一系列震动全球金融市场的事件:进入11月,广东国投在香港的两家子公司因资不抵债分别按香港法律宣告清盘;第二年初的1月16日,广东省高院和广州、深圳中院分别作出裁定,广东国投本部及其在境内的三家子公司共四家企业进入破产程序。
广东国投数百亿元人民币的债务80%以上借自包括日本、美国、德国、瑞士、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30多家著名银行。广东国投破产的消息犹如石破天惊,立即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掀起巨大波澜。
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强调,广东国投破产是中国金融改革过程中的一个个别事件,但是这件事非常重要,它向全世界发出一个信息:中国政府不会为一个金融企业还债,如果这个债务不是由各级政府所担保的话。
“我们如果象以前那样,把广东国投的债全部背起来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但那样做的后果将是极其危险的。广东国投的债政府背了,广东省其他地方、尤其是全国不少地方的企业外债,政府是不是都能背得起?”回忆往事,时任广东省省长的卢瑞华感慨万端。
时任广东省常务副省长的王岐山 (现任海南省委书记)说:“广东国投的债务并没有像过去那样由政府包下来,而是‘谁的孩子谁抱走’,这一决定预示着一个重大变化,哪级政府管的事情由哪级政府解决,国家主权信用、地方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要逐步分清。”
王岐山把广东国投破产这一重大决策比喻作“揭房顶,开窗户”之举。事实证明,广东国投破产,使得阴云密布、危机四伏的金融界开始出现了松动,为全面化解我国金融风险“杀开了一条血路”。
广东国投关闭直至破产事件,直接触动了全国信托业的“脱缰野马”开始“收缰”。1998年底,根据中央要求,对信托业的全行业整顿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启动了。
广东国际信托破产案说明, 2001年《信托法》实施八年来,我国信托业虽然已经走出了之前五次整顿的混乱状态,信托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信托业的财产管理的功能还未能很好地发挥,信托信号还存在一定模糊,以至于在实践中与其他理财制度存在着混淆。本文将就信托制度移植中所遭遇的问题进行阐述,以寻求正确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信托制度的财产管理和融资作用。
信托制度起源于英国,起因在于对当时法律的规避,而后逐渐地演变成为一种融资工具。那么,我国要引进的是信托制度的哪个方面,是首先应当明确的。在财产管理制度方面,我国有合同制度、委任代理制度、遗产继承制度等,这套制度行之有效地存在并发挥作用。作为财产管理的功能,信托制度似乎作用不大。但作为融资工具的功能,信托制度对于促进流通、加快资金使用效率有非常大的空间。另外,我国在信用管理、产权登记、诉讼证据的确认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把信托制度的财产管理和融资功能全盘引进将会造成制度的混乱。实践证明,信托制度在我国财产管理方面没有产生积极的效果。诺斯认为,所有经济理论的基础都是贸易收益。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于贸易规则的需求是一致的,在贸易和商业领域,信托制度的作用更容易实现。
信托制度不是要置换原来的制度,而应当是补充,同时填补原有制度的空缺。本文所说的本土化,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制度创新。
B. 去信托公司面试的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所有面试中必定会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主要是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优点缺点、优势特长、职位匹配性,以及对应聘职位的看法等。
很多人在自我介绍这一问题上走两个极端:一是事先没准备自我介绍模板,导致回答时断断续续、表达不畅;二是完全按照自我介绍模板念,导致自我介绍变成背诵文章。
这两个极端是看此书的你们都要尽力避免的。自我介绍是面试的开端,是应聘者给HR的第一印象,无论怎么准备自我介绍都不过分。
一、自我介绍忌宜
1、自我介绍一定要事先准备
自我介绍一定要有所准备,而不能给自己借口说什么临场发挥,你要知道,当你的竞争对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畅快流利地自我介绍时,你那不流畅的“临场发挥”会给HR什么样的评价。我见过一些没有准备自我介绍而在面试场合上支支吾吾的应聘者,从那时起,我就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总当炮灰、总当绿叶。
2、至少准备三份自我介绍模板
自我介绍因HR所给的时间不同,应当准备至少三份自我介绍模板,分别是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的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的内容可根据时间不同而有所侧重。
3、自我介绍要简洁,突出亮点、优点,以及和职位相关的优势
自我介绍不能如流水账那样描述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经历,也不能像讲故事那样不厌其繁,而应当简洁。自我介绍的内容应当重点突出亮点、优势,尤其是与应聘职位相关的优势。突出别人有的我也有,别人没有的我还是有。要让HR在你脱口而出的时候就认定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4、自我介绍切勿朗读成诵
自我介绍,是向招聘单位介绍你的个人情况,对自己各方面的展示。如果你对着稿或者诵读,效果会大折扣。
5、自我介绍切勿复述简历
少数同学在面试的时候,没有把好自我介绍关,将自我介绍当做简历的平白直述,纯粹复述简历。殊不知,HR是比较反感这种行为的,HR手中经有简历。
二、自我介绍所要突出的重点
1、突出专业背景和学习成绩
如果是应聘和专业相关的职位,如财务岗位、法务岗位、技术岗位,本身具有与该职位相符或相关的专业,首先要突出专业背景,其次要强化专业背景。
强化专业背景,就是要突出专业优势。如果成绩较好,就要突出专业成绩,比如说是班级的前1%、年级的前3%、院系的前5%等。奖学金是成绩优秀的标志。要将几个奖学金合并例举,可采用“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等语言表述。如果获奖次数较多,不要采用“多次”这样的模糊用语,尽量将其量化。
如果成绩较差,那么则要淡化成绩,而将表述重点放在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上。以财务管理职位为例,将表述放在“多次参加财务管理岗位的实习工作”上。如先后在市会计核算中心、市资产管理公司财务部、扬帆物流公司财务部实习,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2、突出职位相关的实践经验
应聘某个职位,如果具备相关的实践经验,会较受招聘单位亲睐。如应聘法务岗位,列举在法院(国家机关)、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企业法务岗等实习实践经历。
强化与职位相关的实践经验,是自我介绍的加分项。
3、突出与职位相关的性格特点、优点特长
每个职位对性格特点都有所要求,我们应当“投岗所好”,尽量描述与岗位相关的性格特点,应聘销售岗位,要突出性格开朗、积极外向、喜好交际;应聘财务岗位,要突出性格文静、做事细心、责任感强;应聘技术岗位,要突出办事稳重、严谨有条理。可能部分同学会有疑问,性格特点是本身具有的,可以用描述无中生有吗?其实,我们也不是教你们无中生有,而是你应聘该职位,说明你本身具有从事该职位的意愿和优势,而且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如果你自己都不自信,那为何勉为其难应聘该职位。
优点特长,要视情况,主要是列举与应聘职位相关的优点特长。如应聘文艺策划职位,能歌善舞自然是最大的亮点;应聘文秘、文职岗位,写作功底扎实是最大的亮点。与职位无关的优点特长,如果没有特别需要,不需描述。
总之,性格特点和优点特长的描述要与职位相关,体现出相关性原则。
4、突出职位描述的能力要求
在招聘公告中,招聘单位一般都会发布职位表,职位表的备注有职位描述。突出职位描述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根据职位描述转换表达方式;二是根据职位性质推出理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对于前者,我们可以雀巢招聘要求为例,雀巢要求应聘人员具有敬业、执着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精神。同学们在自我介绍的描述中,可以不用完全照搬其要求,而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在自我介绍时强调毅力强、做事坚持不懈,能吃苦耐劳;而且在学生会工作期间,培养了良好的沟通技巧,具有强烈的组织意识和团队意识。
对于后者,根据职位的性质推断出理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如应聘销售岗位,即便职位表述只有“能吃苦耐劳、具有坚韧执着的品质”,我们都可以根据销售岗位的特点,推断出毕业生还要“能不断挑战自我,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销售是看业绩说话,要有好业绩,就必须不断挑战自我,并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5、突出对应聘职位的兴趣和决心
对招聘企业来说,岗位计划是根据各个部门的用人需求制定的,每个岗位自然希望能招聘到符合该岗位条件,并热爱该岗位的毕业生。为了能留住人,也为了避免日后调岗麻烦,招聘单位更乐于关注那些渴望进入其单位,并对从事某个岗位表现出较大兴趣和决心的人。
作为一名应届生,没有必要装得老成世故,年轻人总需得有一些激情。在一些成长性公司里,年轻人的身体素质好,通宵熬夜工作并不少见,这种激情是基于对岗位的热爱。很多著名的公司,在创业初期,不都是几个年轻人一起熬夜备战,最终促成公司的成长与壮大的。阿里巴巴是个典型的例子。
三、自我介绍的思路要求
自我介绍的总体思路按照个人背景、个人经历、能力要求、职位匹配、应聘意愿的先后顺序进行。
自我介绍要求:恰当把握时间+良好的表达技巧+适当的眼神交流。
自我介绍一般都有时间限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最简洁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表达出来。如果超时,势必会给HR造成不好的印象,尤其是在群面的自我介绍,每人只有一分钟,你超时,其他成员的时间不够,从而影响整个面试时间安排。
同时,自我介绍是一个固定的单问式,没有互动,如果表达不清楚,HR可能会听不清楚。在表达上,首先要注意自我介绍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让HR感觉你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其次要注意语音语速,要抑扬顿挫,突出重点和亮点,不要让别人感觉你是在背诵,尤其是你按模板自我介绍的情况。
避免自我介绍沦为背诵,可在介绍的过程中与HR进行适当的眼神交流。自我介绍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了无生趣的自我表白。
C. 请问信托的开户方一般是什么个人还是企业
信托能帮人拿到风险较小的情况下,收益较高的产品。
个人和企业都可以选着购买这些产品。
D. 自我总结怎么写
本人于xxx进入建设局工作,至今已有十二个年头。在建设局这个大家庭里既感到工作责任重大的同时更觉得光荣。在领导的带领下和同事的支持下,各项工作能顺利进行,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一直以来本人在思想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单位的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在单位领导的带领和同事的帮助下,在今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伟大党组织的一分子。在入党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党的认识,不断鞭策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及思想觉悟,尽力做到不仅在名义上是共产党员,更要在思想和行为上成为一名爱国爱党,爱岗敬业,为人民服务的党员。 二、工作方面 本人在建设局的工作岗位上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去年被建设局聘任为安监站巡查室副主任,工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是按照局,站领导的指示要求落实有关工作,协助好室主任搞好巡查室的管理工作,并结合市建委及局督查组的检查,加强对一线监督人员的行为监督,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同时组织巡查室人员经常开展文体活动,使同事之间关系团结,融洽;其次,按站内分工,本人负责市桥街、桥南街等城区在建工地的安全监督工作,由于XX年广州亚运会召开其配套工程的加紧建设,本人现在所辖片区在监项目有三十多项,其中不少为区属重点工程。在保证监督安全巡查频率的同时,更要保证好监督的质量,对于整改不力或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地适当进行停工或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处罚,促使各方责任单位落实施工安全责任,使工地的施工安全有平稳发展。另外,工地的文明施工也是监督工作的一项主要组成部分,在今年的市桥街创星级街道、城市管理目标责任考评以及创建文明城市等检查都要求工地有较高的文明施工标准,在局的和站领导的指示下,本人通过蹲点等方式加强对工地的检查力度,使工地的文明施工有了明显的改善,使各项的检查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成绩,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和认同。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在局和站的领导下,本人不断地成熟、进步,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仍存在一些问题:有时候做事不够坚决果断;方式不够灵活;管理水平还要继续加强。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 (一)继续发挥优点,踏踏实实工作; (二)多为站内建设提供有用的建议; (三)在工作中做好监督与服务相结合。 我相信在领导的带领下,加强锻炼、努力学习,不断夯实自身的理论及业务水平,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为番禺建设事业更好的发挥光和热。 以上述职如有不妥,请各位领导提出批评意见。
E. 信托刚兑写进法律吗
刚兑不会写进法律,信托不允许承诺本金及收益保证,也不承诺刚兑。只是现在信托专公司都很爱惜自属己的声誉,而且信托业整体风险不高,所以信托公司几乎都刚兑了。就好比你在银行买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最后能拿到本金及预期收益。信托也是这样。
F. 金融学专业个人简历怎么写
您好!我是金融类独树一帜、享有盛誉的品牌学院——财经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大学期间,我所学习的是金融专业。经过数载的潜修、漫长的苦练,我终于即将以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的身份站在时代的阵前,接受着您的挑选,并时刻准备着将自己的所学奉献给您我共同的事业。
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较系统的学习了金融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使我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我致力于学习国际和国内金融,努力地从各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
在银行实习期间,我热情招呼每一位客户,工作细致无差错,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喜爱。我的财会电算化水平也很好,能处理银行的存储、信贷等日常综合业务。
系统的学习,为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根基。充实丰富的社会活动实践,培养了我成熟稳健的处事风格,并且教会我怎样与人交往合作。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接受能力,帮助我和这个世界进行更好的沟通。良好的身体素质为我干事创业提供了保障。
精美word版简历模板可点击我的头像进入我的文库主页;
http://wenku..com/view/e628c802a0116c175e0e4884.html
G. 麻烦高手把我的自我评价,工作经历翻译成英文谢谢30分.
Self-evaluation:
Government and the nearly four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in the financial instry, has engaged in pre-market software, responsible for the sale, training software engineers work.
30-100 people in more than 40 software procts training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Training that can be independent procers, software instructions, PPT related documentation!
11 domestic provinces and cities more than 3,000 mapping instry mapping units. Market development experience
Nearly 100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fter-sale technical support.
Very good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skills. Pinmao the correct character, cheerful, and with good ethics. Rigorous practical work and the very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 strong sense of team, and the good people live, work can withstand greater pressure. Like exposure to new things, learn new knowledge.
Proficient in Visual Basic, SQL Serer, asp, IIS, Photoshop, Dreamweaver
Familiar with: DB2, such as large-scale database Orecal!
Work experience:
Beijing in Computer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soft Rongxin
Domestic listed companies | 500 - 999 people technical support engineers |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ugust 2007 - now Location: Beijing
On target: Manager
Work responsibilities and performance:
Responsible for financial software procts in pre-market, after-sale technical support work.
Customers: state-owned banks, commercial banks, foreign banks, trust companies and other financi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oftware version of the Financial Statistics (CS \ BS) + background SQL, 1104 CBRC system, the financial markets were the head office system DB2 + background.
Entry level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ree months has been more than two years about the entry level colleagues! In the process of consulting clients can quickly respond to customers, and solve problems related consulting, in the eyes of the establishment, the image of a high!
Separation / transfer reasons: to find their own career planning in line with the posts!
Company simple description:
Beijing Rongxin computer systems in the soft Limited (in the soft Rongxin, English called "RESOFT") is soft in the group specialized in finance, government area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systems integration, proct agents, technology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s company,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system in the instry and services, and independent proct innovation has a strong R & D strength and mature experience.
10 years of histor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e company has grown soft Rongxin for China's financial instry application software, integrated solutions and professional consulting services to leading manufacturers.
Beijing 4D ment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vate. Private enterprises | 50 - 99 people trained software engineers | Marketing Department in August 2004 - August 2007 Location: Beijing Xuanwu District
On target: Manager
Subordinates: 4
Work responsibilities and performance:
Customer responsible for the whole software market, leading four teams, responsible for the entire software market late application and technical support, and as users of the bridge and R & D departments, responsible for the collation and State Bureau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ystem Requirements reference to the provinces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s. System After the election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users until the user satisfaction.
If the State Bureau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or training for the provincial Bureau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responsible for the entire course of planning and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ference. Preparation of project plans,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training preparation software procts targeted training materials, PPT courseware.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and the system speaker. explain to the user responsible, and demonstrate the "measured signs management software," and "mapping software qualit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apping", including: software features background, filled out standardized data, the software in use for attention, how to export reporting of data, data security, and so on, through the training courses so that the user can effectively use the software to work.
Training software:
1. Measuring signs management software: VB + MO development of the GIS system
2. Mapping Qualifi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NET + SQL development of the B / S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3. Mapping Qualification Management Software: VC + SQL development of the C / S software running on single
August 2004 - so far. Organization has concted a 35. 30-80 people each course.
《对冲基金:一个分析的视角》译者序(该书出版时对《序》略有修改)
2008年11月18日中午,我站在浦东一座写字楼的走廊里,望着陆家嘴灰蒙蒙的天空发呆。这时接到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李季博士的电话,问我是否愿意翻译一本关于对冲基金的书。
我不禁暗暗佩服,觉得她真有眼光,10月5号证监会才宣布启动融资融券试点,并刚刚组织有关券商参与融资融券联网测试,她就盯上对冲基金了。“我把原著给你寄去,你先看一看”,她说。
几天之后,我收到了原著。翻开一看,满纸都是流动性、序列相关性、因子模型等熟悉的术语、各种各样的公式、一望即知是用Matlab或Excel绘制的彩图,以及二三十页参考文献,书后还附了一段Matlab程序,我当即就有了把它敲进电脑运行一遍的冲动。这书恐怕是有学术价值的,我边想边去看书名和作者名字,当Andrew W. Lo这个名字跃进我双眼的时候,我不禁心中一动,连忙拿起手机给她发了短信:“这书的作者是罗闻全啊!罗闻全!你放心吧,我一定会认真对待的!”
一、罗闻全及其学术成就
在西方金融学界,罗闻全(Andrew Wen-chuan Lo,简作Andrew W. Lo)是赫赫有名的金融学家(个人主页见下面的“扩展阅读”)。然而,对于我国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大多数师生来说,这个名字却是相当陌生的,例如其著作《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的中文版居然将其名字译为“安德鲁.W.罗”,即便是在7年之后的2010年,一本关于对冲基金的书上仍将其译为“安德鲁.罗”,因此这里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罗闻全。
罗闻全于1960年4月18日出生于香港,此后曾在中国台湾地区居住。5岁那年,罗闻全全家从台湾移民到纽约。他的母亲Julia Yao Lo(约1927—)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在她的悉心教导下,罗闻全的姐姐和哥哥先后获得了有“少年诺贝尔奖”之称的“西屋科学天才少年奖” 。后来,老三罗闻全从8年级跳级进入著名的Bronx科学高中,经过刻苦学习,也获得了这一奖项。真可谓天才之家,一时传为佳话。后来三人又都获得了世界性的学术声誉,与其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关于罗闻全的姐姐和哥哥,我们知之甚少。在Peter L. Bernstein所著的Capital Ideas Evolving(中文译名《投资新革命》)中,称他的姐姐是一个分子生物学家,哥哥是火箭科学家。译者推测他的姐姐是Cecilia Wen-ya Lo(简作Cecilia W. Lo,音译罗闻雅,约1951—),她也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于1974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学士学位,1979年获洛克菲勒大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1980年,她在哈佛大学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此后历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系教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发育生物学实验室主任,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中心主任。她现任匹兹堡大学药学院发育生物学系教授,是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和先天性心脏病学家。她的丈夫段崇智(Rocky S. Tuan)是世界著名的肝细胞生物学家和组织工程学家,有着与她相似的游历和教育经历。二人于1976年结婚,2009年夏天一同前往匹兹堡大学执教。
译者推测罗闻全的哥哥是罗闻宇(Martin Wen-yu Lo,简作Martin W. Lo,约1953—),他于1981年获康奈尔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后任职于由西奥多?冯?卡门(Theodore von Karman)和钱学森等人创建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帕萨迪纳喷射推进实验室(Pasadena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并于2001年提出了举世闻名的“星际高速公路”(Interplanetary Superhighway)技术。
1977年,罗闻全从Bronx科学高中毕业,考入耶鲁大学,打算学习数学、物理和生物化学,因为这些学科看起来很“酷”,同时这也是他的姐姐和哥哥学过的专业。但是在第一学期期末,他邂逅了一位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学习经济学的高中同窗,在她的建议下,他去麻省理工学院选修了默顿(Robert C. Merton,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主讲的金融学,从此经济学和金融学引起了他的兴趣。
他在Bronx科学高中时,曾经阅读过科幻小说家Isaac Asimov的《基地》三部曲(Foundation Trilogy),其中讲到有个数学家创立了一种叫做心理历史学(psychohistory)的人类行为理论。根据该理论,心理历史学家在获取有关人类情感倾向的大量数据后,便能根据这些数据精确地预测未来。罗闻全认为Asimov的描述完全可行,而且他想成为那个实现它的人;而经济学,特别是博弈论和数理经济学看上去都是做这个研究的最好的出发点。于是,他致力于研究经济学,于1980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85至1989年期间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研究员等职,其中1987年至1988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任W. P. Carey财务学讲座副教授。1990年,29岁的罗闻全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从那时起至今,他一直留在麻省理工学院,并在斯隆管理学院创建了MIT金融工程实验室(MIT Laboratory for Financial Engineering)。该实验室汇集了一大批著名的金融学家,因此其代表着美国金融工程的最高水平。2004年,罗闻全当选为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最年轻的院士。
罗闻全被公认为金融学家、金融工程学界领袖、对冲基金研究领域泰斗和生物金融学的创始人,华人金融学家的第一人。1998年,美国《商业周刊》将他评为金融学术界最有前途的三颗新星之一。在Peter L. Bernstein的《投资新革命》(Capital Ideas Evolving)中,依次讲述了萨缪尔森(Paul Sameulson,1915年5月15日至2009年12月13日,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Robert C. Merton,1944—,1997年诺奖得主)、罗闻全、希勒(Robert Shiller)、夏普(Willam Sharpe,1934—,1990年诺奖得主)、马克维茨(Harry Markowitz,1927—,1990年诺奖得主)和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1941—,1997年诺奖得主)的投资思想——罗闻全赫然跻身世界金融学大师的行列。这样看来,未来罗闻全和希勒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罗闻全的研究领域覆盖了金融理论、金融信息技术、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管理、对冲基金和金融计量经济学。他雄心勃勃地希望能够像Asimov描述的那样建立一套能够预测人们在金融市场中的行为的理论。他最著名的贡献包括:于1988年提出方差比检验,并实证地指出股价即使对于广义的随机游走假设来说也是不满足的;指出金融学中的经典教条——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是不成立的,并提出了用于替代EMH的适应性市场假说(Adaptive Market Hypothesis,AMH);开创了生物金融学;发展了金融学中经典的Markowitz的均值—方差分析框架,提出了均值—方差—流动性分析框架;等等。与恩师默顿等人一样,罗闻全的研究与实践密切相关,他是研究对冲基金的泰斗,同时也是对冲基金Alpha Simplex Group的创立者和合伙人。
罗闻全发表了大量一流的论文和著作(见其个人主页),可谓著作等身。其与John Y. Campbell和A. Craig MacKinlay合著的《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获1997年度保罗.萨缪尔森奖,并成为金融计量学的经典教材。2004年9月,我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所上的第一节课就是这门课。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刚上课时教室里挤满了想选这门课的学生,但是这门课实在太难,王一鸣教授在讲台上讲得如行云流水一般,大家却如闻天书,第一节下课时就逃走了一半,到第三节课下课时,已经只剩大约10个人了。我每每竖着耳朵,战战兢兢,生怕漏掉一句,侥幸坚持到了最后,中间还阅读了罗闻全写的有关论文,从此把他当成了偶像。
读者阅读的这本书的原著是2008年出版的,全书包括10章,由罗闻全教授等发表的一系列高端的学术论文组成。本书理论与实践兼具,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崇高的学术声誉。阅读本书,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美国对冲基金行业,而且还可以对罗闻全教授的研究方法、学术思想有所了解。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我一再拖延交稿日期,居然拖到了很久。
二、对冲基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已经来了,对冲基金还会远吗?
在美国,对冲基金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在1998年金融危机、2007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对冲基金对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标志着对冲基金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上的一支新兴力量和一个新的系统性风险来源,美国政府为了将对冲基金“这头巨兽关进铁笼”,也做了不懈的努力(见本书第7、9、10章)。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60多家公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的上千个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和专户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发行的集合理财产品和专户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部门、证券公司的自营部门、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持有的保险基金、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以及数千个私募证券基金公司发行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等。这些机构投资者都可以被统称为“基金”。在2010年4月之前,A股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都是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虽然部分机构会参与一些固定收益套利型、事件驱动型、濒危证券型、基金的基金型或可转换套利型策略,但是规模和深度都有限,无法进行典型的“对冲”业务,没有任何一个公募机构把自己定位为对冲基金,也极少有私募基金宣称自己是对冲基金。
2010年1月8日,国务院原则上批准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并于3月19日宣布在光大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广发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国信证券等6家证券公司率先试点融资融券,3月31日正式启动试点交易。此后2010年6月8日、12月25日两次扩大试点范围,使试点券商增加到25家,约占全国券商总数的四分之一。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上市。如果不出意外,转融通业务将于2011年推出,这将扩大对冲业务。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是中国证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标志着A股市场从此摆脱了只能做多、难以采用杠杆的限制,可以进行多空双向交易。更重要的是,这还意味着中国将迎来对冲基金大发展的时代,只要政策允许,越来越多的私募甚至公募基金公司将发行对冲基金,包括做多/做空股票对冲型、偏向卖空型、管理期货型等类型。
2010年4月2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从事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和《证券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对基金投资股指期货的投资策略、参与程序、比例限制、信息披露、风险管理、内控制度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对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有关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2010年7月7日,证监会宣布,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可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并且“考虑到专户理财为非公募产品,其投资人均为具有较强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投资者,因此,专户理财业务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总体原则应以当事人意思自治为主,监管机构不再对专户理财业务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投资目的、投资比例、信息披露等内容进行规定”。2011年3月,证监会下发了《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的交易指引(征求意见稿)》,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将由此获准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而这意味着它们将开展“对冲基金业务”。
实际上,2010年4月份之后,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指数剧烈的日内波动、融资融券规模的日益增长,都表明可能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在从事对冲业务。2010年年中,译者就了解到不少大型公募基金公司正在研究对冲基金业务,一旦政策放开,就将申请成立做多/做空股票对冲型、管理期货型等对冲基金。2010年12月中旬,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一只采用期指套利策略的“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其实就属于对冲基金。2010年底,中国证监会出具了《关于核准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设立国泰君安君享量化限额特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批复》(监许可[2010]1937号文),允许该公司发行集合理财产品“君享量化”。该产品的投资策略是“采用市场中性策略,在尽量对冲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将投资组合的Beta值控制在-0.3至0.3之间),运用数量化选股及指数套利等策略,获取长期稳定的绝对回报。”2011年3月7日,“君享量化”正式发行,受到投资者追捧,一天之内募集资金就达5亿元。这是2011年1月25日《证券投资基金股指期货投资会计核算业务细则(试行)》出台后严格按照该细则设计的第一只对冲类产品,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个正式的对冲基金,2011年由此成为中国“对冲基金元年”。几乎在同时,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推出了采用对冲策略的“一对多”理财产品。预期一两年内对冲基金将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出现。
中国对冲基金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将至少对资本市场的三方参与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它将促进各个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投资理念、研究方法和风险管理的改变,并将加剧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竞争,从而大大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降低期望收益率,因此缺乏竞争力的机构将被逐渐淘汰,甚至还可能改变基金的组织形式——这类似于罗闻全所提出的适应性市场假说和生物金融学:以前,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散户、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基金等多个“物种”在为相当充裕的资源而竞争,因此市场效率较低;以后,增加了对冲基金这一蓬勃发展的新物种,“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资源最终会锐减,这转而会导致生物数目减少,从而降低了竞争的水平,并最终导致循环重新开始。有时,循环会收敛到角点解,即某些物种灭绝、食物资源完全耗尽或者环境条件发生剧烈的变化”(见本书第9章)。未来机构投资者竞争业态的变化也将加快,具有竞争力的机构将更快地崛起,缺乏竞争力的机构将更快地衰落乃至退出市场。投资经理们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因为他们必须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对冲基金还将成为新的系统性风险来源,一次偶发的事件足以对很多投资能力并不差的机构投资者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参见本书第7、10章)。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能最快地适应变革的“潮人”才能生存下来。这些都是值得基金从业者关注的问题。
第二,它将给专门向机构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的证券分析师们(主要在证券公司的研究部门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在机构投资者为资源——收益率——进行残酷竞争的同时,证券分析师们也在为自己的资源——机构投资者的佣金和评价——进行着残酷的竞争。从2003年至今,每年10月进行的“新财富”全国“最佳证券分析师”排名,一直是分析师和证券公司研究部门争夺的主要阵地,全国排名前20位的证券公司研究部门大多根据“新财富”排名来确定分析师的薪酬。而分析师的“新财富”排名越高,市场影响力越大,他为所在的研究所赚取的佣金就越多。但分析师的研究属于商业化的研究,并非严谨的学术研究。作为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分析师,译者深知分析师行业“20%靠研究,80%靠忽悠”的说法并非完全是戏谑。从长期来看,这种竞争业态将逐渐改变,而对冲基金的发展将推进、加快这种变革。未来分析师必须具有更宽广的视野、更全面的知识、更高的研究能力、更深厚的数理知识和建模水平、更好的选股择时能力,要求他们不仅能在适当的时机给出买入建议,还要在适当的时机给出卖空的建议。缺乏数理知识和建模能力、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主要靠“忽悠”混迹市场的分析师将难以立足。对于由分析师所组成的证券公司研究部门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而且,系统性风险的加大将对证券公司研究部门获取的佣金额带来影响,并加大佣金额的波动性,甚至影响到整个证券公司的业绩(虽然咨询业务的佣金收入在证券公司的全部利润中占比普遍很小)。
第三,作为资本市场监管部门,中国证监会必须考虑如何才能对对冲基金进行有效地监管。根据国际经验,在特定的情况下,对冲基金的行为可能会给金融市场造成猛烈的冲击,因此如何对对冲基金进行监管一直是学术界和管理层讨论的热点,美国到目前为止也没能建立起对对冲基金进行监管的法律框架和机构(参见本书第9.4节)。我国的私募基金行业与美国的对冲基金一样,多年来一直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没有专门的监管法律,而它们可能正是未来对冲基金的主体。
不过,加强监管毕竟是国际趋势,我国也不例外。2011年1月中旬,《证券投资基金法(修正草案)》正式公布。其中第二条规定:“公开或非公开募集资金,运用所募集资金设立证券投资基金,由基金管理人管理,为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进行证券投资活动,适用本法。”“前款所称证券,包括买卖未上市交易的股票或股权,上市交易的股票、债券等证券及衍生品,以及国务院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投资交易品种。”这样就把资本市场上各种机构投资者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并且《修订草案》的第十章“非公开募集基金的特别规定”,明确地把私募基金纳入监管范围。显然,尚处于婴儿时期的另类投资也将被纳入该法的监管范围,这无疑符合对对冲基金加强监管的国际趋势。与我国的对冲基金一样,我国对对冲基金的监管也将在发展中不断摸索前行。
总之,对冲基金的发展将对资本市场上所有的个人参与者、机构参与者、监管部门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它还将促进学术界和理论界的研究工作。虽然目前国内已经翻译出版了三四部关于对冲基金的书籍,但是学术价值有限。作为一本系统地介绍对冲基金投资的、具有深厚学术价值的著作,本书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而且,由于难以获取专门的数据,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对冲基金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定性分析。中国对冲基金的蓬勃发展,必将催生类似CS/Tremont和Lipper TASS这样的对冲基金专门数据库,催生类似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FR)这样的对冲基金专门研究机构,并促进国内研究水平的提高。译者大胆地猜测,不久的将来,对冲基金类课程就将成为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三、本书的翻译过程与致谢
多年以来,我国僵化的学术体制、个人所得税制度和学者们面临的巨大的生存生活压力导致有能力的、严谨的学者不愿意从事翻译,而部分浮躁的译者——其中不乏名校教授——则趁机大行其道,置学术道德于不顾,把翻译当做钓名沽誉的手段,导致大量国际一流的学术著作被低劣的译者糟蹋了,让无数学子痛心不已,我在求学期间就对此深有感触。久而久之,大家宁愿直接阅读英文原版,而对中文译本敬而远之。然而,并非人人都有能力、时间和精力去获取并阅读英文文献,而这导致国外的优秀作品迟迟不为国人所了解,像罗闻全这样的世界顶尖学者的名字在国内居然鲜有人知,就是一个例子。
当初出于对罗闻全教授的崇敬,我下决心把这本书翻译好,甚至一度计划将他1998年出版的著作《华尔街非随机漫步》(A Non-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也译为中文。但是做到好的翻译何其难也!翻译之艰辛,不亲身经历,永远无法体会。一个合格的翻译者不仅必须具有优秀的中英文功底、深厚的专业知识、涉猎广泛,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心态平和,无欲无求,坐得了冷板凳,吃得了苦,绝不能把它当作钓名沽誉的手段,否则只会糟蹋原著(这种恶例不胜枚举)。本书原著只有300多页,我却花了一两千个小时来翻译——工作之余,就把自己关在租来的斗室里,将业余时间几乎全部花在上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宅男”,这样无非是想做到无愧于心。
专业文献的翻译,尤其推崇一个“信”字,必须把原作者的意思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中文读者,因此翻译时决不能不懂装懂,胡乱猜测。在“信”的基础上,尽量做到“达”。无奈“求其信已大难矣”,“达”字更难,至于“雅”字,则是我辈不敢妄称的。为了自己这些倒霉的信念,我花去大量的时间查找资料,力求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原意。
此外,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并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我还在书中撰写了将近120条译者注。这些注释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指出原著中的错误,大约占10%;第二类是对原著的意思进行解释和补充,以便读者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正文,占将近90%;第三类是对专业术语的译法进行说明,大约只有几条。有时为了写好一个注释,就要花去七八个小时查找资料。而且为了保证质量,我不敢寻找合作伙伴,因为通常英文好的专业基础未必好,专业基础也好的未必有严谨的态度——根据我的经验,凡是由一个老师带着一堆学生翻译的书籍,往往比较容易出错。因此,本书从头到尾都是我一人翻译、校对的,并对书中部分数据做了计算验证,还用书中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绘制出了一部分图形。这种执着严重地损害了我的健康,常常因为伏案过久而周身不泰,中间有数次觉得自己撑不下去了,后悔当初不该一时冲动接下这个差事,想放弃了事。后来支持我完成的,居然是这样一个想法:翻译完这本书,就再也不涉足这类工作了!
不过翻译也并非全无好处,它迫使我透彻地阅读本书,并有助于扭转我工作之后难以静下心来读书的恶习。1918年4月,爱因斯坦在柏林物理学会为普朗克(Max Planck)六十岁生日举办的庆祝会上演讲说:“首先我同意叔本华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由、变化不定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于我心有戚戚焉。
本书的初稿是2010年6月10日完成的,此后一周回家探望父母,每天陪着年逾古稀的父亲在医院打点滴,并在其病榻前修改出了第二稿。最终交给编辑的是第五稿。我常常想,倘若我从小没有那么强烈的求知欲,没有阅读那么多书籍,从而没有被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所蛊惑,没有梦想着修齐治平,没有养成耿直严谨的坏毛病,而是安于平凡,处事圆滑,抛弃理想,追求金钱,我就不会读这么多年书,走这么多弯路,就可以早日赚钱赡养父母,他们或许就可以免于疾病之苦、安度晚年了。然而往者不可谏,唯有叹息!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的导师......(因为未获得当事人授权,感谢的名单隐去)......,在此对他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特别感谢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李季博士和编辑王玲女士的辛勤劳动和热心帮助。至于书中的不足之处,概由本人负责。读者发现不足之后请务必来函赐教,以便我能在未来修订时更正之。
2010年9月6日于上海隆安公寓
2011年5月15日修改于上海虹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