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9年人民币对内贬值率多少了
1比6.8。
人民币是否贬值,和人民币发行量以及流通所需的人民币数量有关,而人民币的发行量和流通量并回不是固定的每年都有变化,人民币贬值率=(人民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量。
人民币贬值就意味着相同数额的外币可以兑换到更多的人民币,从大方面来看将导致进口减少出口增加,从小方面来看会造成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以及资产缩水等问题。
(1)人民币对内贬值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一定的通货膨胀其实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为会带来消费和投资。人答们不再愿意把钱存进银行,而是选择买基金、买房子来做一些投资。
通货膨胀还与国家发现的货币数量有关系,也就是说,我国国内市场上投放的货币数量是很多的,但是灾难频发导致食物匮乏,货物短缺,也就是说人民币供大于求,而国家曾经作出宏观调控,刺激了通货膨胀率,导致经济市场混乱。
㈡ 人民币为什么对外升值却对内贬值
在国际上吵嚷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在国内,人民币却大幅度贬值。 人民币对内贬值的表现,就是全面的、大幅度的物价上涨。 今年月,兰州牛肉拉面涨价事件,正式拉开了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序幕。一个月内,猪肉(精肉)价格从每市斤12元上涨到18元,极大地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惊动了中央政府。 临淄区的楼房价格,就像坐着直升飞机,2005年1800元每平方,2006年2400元,今年3500元!致使工薪阶层的积蓄化为乌有。 这可真是天大的怪事:人民币外升值对内贬值!!! 关于人民币对外升值,也就是相对美元升值,已经讲清楚了。 下面就着重讲讲对内贬值的怪现象。 1、储备外汇1.4万亿美元=额外发行人民币13万亿元 历史上,中国一直缺乏外汇。改革开放之后,对于外汇,就像摘星星一样艰难、珍贵。 1996年7月1日,中国实行《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要求外贸企业获得的外汇,必须全部按国家牌价售给外汇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一股脑地把外汇全部划拉过来,耙拢着,就像母鸡抱窝一样,丝毫不肯放手。不讲求效益、后果,只是配合“斜驴”表演——往自己脸上贴金,建设“政绩工程”。 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动什么包买外汇?答案:人民币。 中国外汇储备1.4万亿美元,就是外贸企业用1.4万亿美元外汇,全部换取了人民币,相当于国家在正常的国内流通领域,额外多发行了11万亿元人民币。但是,这11万亿元人民币,所对应的是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美元储备,而不是市面上的货物。 也就是,国内市面上,有11万亿元人民币,没有对应的货物。 2、人民币置换外汇出走 贪官聚敛的赃款,都在地下钱庄兑换成美元逃到国外,把人民币撇在了国内。这些人民币,对应的是逃到国外的美元,在国内也没有货物对应。据估计,约700亿美元,撇下人民币5000亿元。 许多暴发户、企业家,全家移民国外,也用人民币置换走了若干美元。不知多少。 3、人参置换萝卜 中国以低工资、低附加值、低价资源,出口了货真价实的商品。但是,进口的却是“高附加值”商品,价值虚高。 也就是,中国出口人参,换来萝卜,堆放在国内市面上,按人参的价格进行萝卜交易,自然,物价就上涨了。 进口的石油、铁矿石大幅度涨价,也是人参置换萝卜。 综上所述,中国国内额外发行大量人民币,却没有对应的货物,导致物价上涨,也就是人民币贬值。 看来,人民币对内贬值,主要是《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惹的祸。另外,地下钱庄也有干系。
㈢ 人民币对内贬值的专家分析
这和中国的货币投放量有关,到2013年第一季度为止,广义货币(M2)已经超过100万亿元,2002年年初为16万亿元,10多年中增长超过5倍。中国的货币总量与GDP之比已超过200%,中国的经济总量为世界第二,而货币投放量位居世界第一。
一般说来,货币数量与物价总水平有着水涨船高般的对应关系。但在实际当中,货币超发后,往往不是表现为市场上所有物品都同时、同比例地涨价,而是表现为有的商品涨价堪称凶猛,有些会涨得相对平稳,有些则会呈价格下降的趋势。这又是由具体商品的需求、供给状况及购买者预期等多因素决定的。
众所周知,目前的人民币升值更多还是由于美元贬值带动的,而并非人民币的主动性升值。由于中国经济结构自身存在问题,加之农业产业链比较薄弱,使得国内商品价格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同步上涨。这成为造成人民币汇率出现升值,而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却感觉到贬值、钱越来越不值钱的重要原因。
㈣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是什么意思
对外升值,是指对其它货币的比值升高。比如,原来7元人民币兑1美元,现在6元人民币就可以兑1美元,那人民币对美元就升值了。但由于世界各国的货币的币值变化不一样,所以经常出现对部分货币升值对部分货币贬值的情况。人民币是否对外升值主要看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特别是美元的比值。
对内贬值是指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也就是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原来10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的东西(比如一袋米),现在要105元才可以买到了,说明人民币在国内市场贬值了。
㈤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做法
内部升值是增加通货膨胀,对外升值是提高名义汇率,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被低估的人民币,偏离均衡汇率,使用这两种方法后,可以使实际汇率接近均衡汇率,因此,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达到平衡。
㈥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原因及其影响
我也是想问下 对外升值 我能理解 对内贬值 是因为大宗商品随之涨价引起的吗?
望高手指点下 谢谢
㈦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要怎么理解
对外升值:
一种货币,如果需求量大、供给量不足,自然会升值。除了美元这种世界货币以外,一般的货币需求量大的一般是一个国家出口强劲的时候。
大量的资本要转换为该国货币来购买商品。所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出口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端,人民币升值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然而,大规模的出口,使得外汇涌入。外汇在中国境内显然不能作为流通货币,因此都要转换为人民币。这些转换出来的人民币都是政府印出来的。这就增大了中国国内的货币供给,自然会提高通货膨胀率。
另一方面,为了保持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保证国内发展平稳,中国政府一直刻意压低人民币汇率。
由于国际市场上普遍认为人民币存在很大的升值空间,因此就有资本进入到中国,利用人民币升值来获取利润。对外升值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对内贬值:
现代货币,尤其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倒掉以后,基本都是保持通货膨胀的。适量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别的不说,起码刺激了消费和投资。也就是说,如今的货币,对内贬值是一种普遍的状态。
中国国内市场投放了一大笔货币,然而这些货币所代表的货物却没有在市场上流通,被用来出口了。与之相对,中国攥在手里大量的美元,期望能买点美国的高科技等,但是美国人除了飞机大豆,什么都不想卖给中国,造成大量的美元外汇花不出去,只能用来购买美国国债。
一边是国内多出了大量的人民币,另一方面没有与之相对的货物前来补充,等于说人民币供大于求,于是对内通货膨胀。也就是对内人民币贬值。
(7)人民币对内贬值扩展阅读:
人民币升值是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的,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来自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的动力以及外来的压力。内部影响因素有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状况、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状况、经济增长状况和利率水平。
2012年人民币的汇率一直处于跌宕状态,到2012年10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再度创下自1993年来的新高。
内部因素
第一:实际有效汇率
据IMF估算,2002年人民币相对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名义有效汇率下降了6%,而根据胡祖六(2003)的测算,从2002年2月美元从其汇率的最高点贬值到2003年6月,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已经下降了11%。
自1994年中国实施汇率制度重大改革以来,根据国际组织的测算结果,人民币一直存在低估的问题。
第二: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汇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购买力平价(PPP),指一定时期内两种货币的汇率是由两种货币在本国国内所能购买的商品与劳务的数量来决定的。
也就是说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实质上是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购买力的交换,长期均衡汇率是由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决定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人均GDP按名义汇率计算为1352美元,但若按购买力平价方法折算则为5791美元,即名义汇率比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民币汇率低估4.06倍。
第三: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决定论”认为,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影响汇率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当一国有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本币对外贬值;反之则会造成本币升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人民币升值
㈧ 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多方疑问
人民币在国内为什么钱越来越不值钱?
多年来,由于国内的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投资,依靠大量增加的信贷投放,致使中国的货币投放量无论同我们自己过去比,还是与世界各国相比,都有着较大数量的超发。
国内大城市中的商品房价上涨就是最为突出的堪称凶猛者。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譬如,有利于国内企业降低进口成本,在进口国内所需的原材料能源、高科技产品、各种消费品,以及偿还外债方面将获益,还有利于国人去境外旅游、留学、投资。但会提高国内企业的出口成本,特别是那些完全依靠低价产品、廉价劳动力,利润较薄的企业。
外储、美债损失惨重的流行说法靠谱吗?
在人民币升值,即美元不断对人民币贬值的形势下,如果李大妈在8年前存下一笔美元,到今天再想换成人民币时,数量当然会大为减少。因此,国内不断有流行说法认为:美元的贬值致使人们持有的美元,特别是巨额国家外汇储备及政府购买的美债损失严重,3万多亿美元的外储及美债,迄今已损失1/3以上,超过1万亿美元,如此这般,余下的美元也将成为废纸,此为外储被国际阴谋所害。
这类说法之误在于把货币的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混为一谈了。要明确的是,反映国内购买力下降的对内贬值
这是货币的自我比较;而人民币对外升值,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作为汇率概念,是不同货币间相互比较。
在现代社会,除了收藏家外,人们追求货币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买东西,包括兑换其他货币的便利,即需要人民币是为了买中国商品,需要美元是为了买美国商品及国际上可用美元支付的商品,而不是为了保证购买人民币或其他货币的价值。因为在当今自由汇制下,任何货币都不具备这一能力。
因此,观察持有美元有否受损及美元是否会变成废纸,也要把美元在其国内的购买力和美元汇率分开来看,而非只看单独的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数值。即前者要看美国的物价水平,后者则看美元指数。
近10多年来,美国的通胀并不高,年均大约2.5%左右。如果以购买波音747飞机来看,其价格从2008年的3亿美元/架,提高到2010年的3.17亿美元/架,年增长率为2.87%。这表明,中国人所持有的美元,相对世界其他货币,美元的国内购买力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仍属最低的之一。
至于在美债上的年收益率只要高于2.5%,或高于美国的物价指数,那么其购买力相对于一揽子消费物品或波音747而言就没有受到损失。
看美元对外升值或贬值的情况并不能只看与人民币的关系,更多地要看美元指数。该指数衡量美元对欧元、日元、英镑、加元等可自由兑换货币汇率变化的程度。美元指数上升,表明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比价上升,美元对外升值,美元有所走强,这意味着,国际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下降,将有利于美国的进口,但不利于出口。此时对持有美元的其他国家和个人,也意味着,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增强。反之则是,国际购买力降低,有利出口,不利进口。
近些年来,美元指数一直在70~90点波动徘徊。2012年最低78.77,最高80.20;今年1月79.21,7月一直在80多点。
对持有美元的其他国家和个人而言,他们在国际市场上买美元计价商品的购买力是在一个范围内有所波动,不如在美国国内“值钱”,但肯定没有成为废纸,所以,阴谋说也是无根据的。
因此,持有美元者,不论个人还是政府,去买回对自己有效用的、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和服务(包括投资),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一揽子商品(相对国际市场,美元的国内购买力更稳定),就实现了价值,就没有“受坑害”。而持有美元长期不用或为了单纯保持在国际市场买某些商品的能力,及日后买人民币或欧元的能力,则是不明智的。
㈨ 如何解释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这一现象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是货币趋势的一种现象,可简单理解成国内的通货膨胀。
在人民币升值,即美元不断对人民币贬值的形势下,如果李大妈在8年前存下一笔美元,到今天再想换成人民币时,数量当然会大为减少。因此,国内不断有流行说法认为:美元的贬值致使人们持有的美元,特别是巨额国家外汇储备及政府购买的美债损失严重,3万多亿美元的外储及美债,迄今已损失1/3以上,超过1万亿美元,如此这般,余下的美元也将成为废纸,此为外储被国际阴谋所害。
(9)人民币对内贬值扩展阅读:
中国人感觉到在中国国内,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了;而在国外,人民币却越来越值钱。前者是讲的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后者则是关涉汇率的问题。
人民币对外升值,就拿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来讲,自汇改以来美元汇率从2006年以前的1:8,升值为现在的1:6.48,升值幅度达20%,特别是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这一年时间,升值幅度达5%,即,原先要8人民币才能买1美元的东西,现在只需花6.48人民币就能买到了,即所谓的对外升值。
㈩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民币对内贬值意思是人民币在国内购买力降低了。这意味着在国内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物价稳定是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之一。2013年11月05日,就购买大米而言,与2005年的1000元相比,2013年的1000元已缩水至576元。
人民币升值是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的,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来自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的动力以及外来的压力。内部影响因素有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状况、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状况、经济增长状况和利率水平。
人民币升值更多还是由于美元贬值带动的,而并非人民币的主动性升值。由于中国经济结构自身存在问题,加之农业产业链比较薄弱,使得国内商品价格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同步上涨。这成为造成人民币汇率出现升值,而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却感觉到贬值、钱越来越不值钱的重要原因。
(10)人民币对内贬值扩展阅读:
人民币升值给国内消费者带来的最明显变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币“更值钱”了。进口能源和原料价格上涨,不仅会抬高整个基础生产资料的价格,而且会吞噬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利润,使其赢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
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我国是世界上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对促进技术进步、增加劳动就业、扩大出口,从而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