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债券的收益率越低越好
收益率跟债券价格成反比关系的
收益率高,债券价格就低,回反之,收益率低,债券价格就高
怎么影响价答格呢?看市场利率,也就是银行利率,如果银行利率不断走低,这个时候就会去购买债券,因为这些老债券的收益率在这个时候比银行利率高,买的人多了,债券价格就被炒高了,收益率就降低了
当债券的收益率很低了,并且低于银行利率了,就说明债券价格泡沫化了,被非理性炒作了,这个时候就会被抛售了,债券价格就会走低,收益率就升高
关键是看收益率和银行利率的关系,这样来衡量债券的价格高低,以及是否决定买还是卖
❷ 小常识:7%的国债收益率为什么是道坎
和债券复利计息有关,债券的利息计算方法是复利,就是说每年计算一次利息收益,如果不支取利息,则下一年利息将转入本金继续计算利息。一直不支取利息直到债券到期一总收取本息其最终值也是一种办法。
以n年期收益率为a的国债其每年应付的利息就是债券面值乘以a,到期全额本息合计终值的计算方法为债券面额乘(1+a)的n次方。
以十年期国债年收益率7%为临界点是因为,7%的收益率十年到期正好翻一翻,计算公式为(1+7%)的10次方。
也就是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7%的话,你借一百万的国债,到期要还两百万。
而国债承销、分销和投资人在债券市场上的买卖方法是倒过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以债券到期实际收益倒算其现在的价格,而不是以其面值销售的。这样年收益率越低,现在的价格越高;年收益率越高,现在价格越低。举例说就是:一百万面值的债券按其年收益率现在值多少钱,以7%的年收益率的话,十年期债券现值就是“零”!
而在债券市场上决定债券价格的是债券收益对投资人对债券的信心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如果投资人对某国的国债信心不足,就缺乏购买意愿,这样这个国家就必须提高其债券的收益率来吸引投资人,以高收益来吸引投资人的购买意愿。
回到上面的计算结果,年收益率已达到7%的十年期国债,其现值已经为零了,谁还会去购买呢?这就是为什么十年期国债年收益率7%是临界点的原因了。
❸ 国债的收益率怎么计算
国债收益率是指投资于国债债券这一有价证券所得收益占投资总金额每一年的比率。按一年计算的比率是年收益率。
❹ 如何查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可以在中国国债信息网进行查询。
1、在网络搜索中国国债信息网,打开回网页
国债收益率是指国债投资每年所获得的收益占资本金的比率,它是投资者进行国债投资的重要依据。
国债收益率与国债利率不同。利率仅指国债年利息收入与国债面值的比率,但国债收益不仅仅指利息收入,它还包括国债买卖的盈亏和国债利息再投入所得到的收益。因此国债收益率是全面衡量国债投资回报大小的指标。
❺ 债券到期收益率的概念
债券到期来收益率是指源买入债券后持有至期满得到的收益,包括利息收入和资本损益与买入债券的实际价格之比率。这个收益率是指按复利计算的收益率,它是能使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债券买入价格的贴现率。
近阶段受国有股减持、查违规资金、银广厦等事件的影响,股票市场处于极端底迷状态。很多投资者逐渐将目光转向债市,国债虽然相对于“牛市”收益比较低,但在“熊市”中,其“金边债券”的优势就凸现出来。正因如此,多个国债品种走势强劲,不断创出新高,更令市场欢欣鼓舞,坚定了投资者进入债券市场的信心。
国债投资的主要参考指标是市场利率和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然而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投资者从不同的信息渠道得到的收益率可能不同,有时甚至相差很大。
债券到期收益率的特殊情况说明:
如果债券每年付息多次时,按照流入现值和流出现值计算出的收益率为期间利率。如期间为半年,得出的结果为5%,则该债券的名义到期收益率为10%。如无特殊要求,可以计算名义到期收益率,如果有明确要求计算实际到期收益率,则需要按照换算公式进行。
❻ 记账式国债,客户买入价到期收益率和卖出价到期收益率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是来打算买入,只源看买入价收益率即可,有两个到期收益率是因为计算基准不同:一个是客户买入价、一个是卖出价。
收益率说白了,按你的投入成本而得到实际收益的比例。即你买入时付出的成本乘以收益率=你的实际收益。
例如你投入的成本是10000元,乘以买入价到期收益率,等于230元;即你持有这批国债一直到到期,每年的收益是230元。
有些国债的年利率和到期收益率还没银行定期储蓄利率高,不如存银行;不过,如果你是短期持有还是可以,因为国债是持有一天就有一天的票面利息,可以随时交易变现;如果存银行定期,提前支取的话只能算活期利率。
参考资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贝请注明出处 。
❼ 债券收益率和利率为什么成反比
1、利率越高,债券价来格越低源,市场利率与债券的市场价格呈反向变动关系。 2、当利率上升时,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较好,期待得到更高的利息收入,从而更加青睐于短期债券的投资,即商业银行会得到更多的投资,更多的收益。 3、另一方面,当利率上升到一定程度时,货币供应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央行就会扩大银根,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使利率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