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拆出资金是什么类科目资产类还是负债类
拆出资金复是资产类科目制。
Ⅱ 净资产是什么
净资产(Net asset),是指所有者权益或者权益资本。企业的净资产(net asset value),是指企业的资产总回额减去负债以后的净额答,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企业开办当初投入的资本,包括溢价部分,另一部分是企业在经营之中创造的,也包括接受捐赠的资产,属于所有者权益。
在股票投资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的各种技巧和方法中,净资产和与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一样,都是最常用的参考指标。
(2)拆出资金资产负债表扩展阅读
房地产行业在经过几年高速发展以后,负债规模也在同步攀升,2019年,在外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内部融资环境不断收紧的情况下,降负债成为房地产企业共识。
2019年,净资产规模TOP100企业净资产达到62574.8亿元,同比增长22.9%,较2018年增速下降,但高于总资产规模的增速,房地产企业降负债取得一定成效。企业入榜门槛提高,2019年,净资产规模TOP100入榜门槛为15.1亿元,较2018年12.3亿元的入榜门槛提高了2.8亿元。
Ⅲ 我在企业实习,在月度资产负债表中看到了结算备付金、拆出资金、应收保费、应收分保账款等会计科目。但该
现在开始学啊,接班的上一任会告诉你的
Ⅳ 没有发票的费用怎么入账
1、把没有正式发票的金额记入“其他应收款”,待有了其他发票冲抵即可。
当然,根据税法,没有发票,税前不能扣除。这个是税务问题,和会计无关。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2、如果经过相关管理人员签字,也可记入相应的费用,但这部份费用属白条支出,税务是不认可的。年末,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这部份支出应做纳税调整增加。
借:相关费用。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4)拆出资金资产负债表扩展阅读:
1、无论发票开具的内容是什么,也无论是否取得发票,均应按实际的经济业务入账。
凡是学过财务知识的财务人员,在刚接触财务会计课程,首先都会学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这也是《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2、未取得发票的成本费用支出,影响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需多交企业所得税。
企业购买商品或劳务过程中,如果发生的相关的支出,没有取得发票,列入成本费用或资产时,很难被税务机关认可,也就是说很难在税前扣除。如企业建造厂房,雇佣农民工,支付给农民工的劳务费很难取得发票,在账务处理。
企业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单位的资产交换,或者以其他资产换入其他单位的其他应收款等,比照“应收账款”科目的相关核算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经批准作为坏账的其他应收款,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其他应收款科目应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分类,并按不同的债务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其他应收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Ⅳ 什么是表内授信,什么是表外授信
一、根据《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授信按是否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可分为表内授信和表外授信。
1、表内授信:是指跟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科目有关的资产授信。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贴现、透支、保理、拆借和回购等;
2、表外授信:是指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但又必须在资产负债表外专门记载的中间业务,是跟资产负债表中科目无关的表外科目的授信。包括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
二、相关补充:
1、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提供的资金,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的保证。
2、授信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及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保函、备用信用证、信用证保兑、债券发行担保、借款担保、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撤消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
(5)拆出资金资产负债表扩展阅读:
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的保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及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保函、备用信用证、信用证保兑、债券发行担保、借款担保、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撤销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
简单来说,授信是指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向第三方作出保证的行为。
授信按期限分为短期授信和中长期授信。短期授信指一年以内(含一年)的授信,中长期授信指一年以上的授信。
商业银行对其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所辖服务区及其客户授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和金融管理能力、信贷资金占用和使用情况、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实行区别授信。
(二)应根据不同客户的经营管理水平、资产负债比例情况,贷款偿还能力等因素,确定不同的授信额度。
(三)应根据各地区的金融风险和客户的信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对各地区和客户的授信额度。
(四)应在确定的授信额度内,根据当地及客户的实际资金需要、还款能力、信贷政策和银行提供贷款的能力,具体确定每笔贷款的额度和实际贷款总额。授信额度不是计划贷款额度,也不是分配的贷款规模,而是商业银行为控制地区和客户风险所实施的内部控制贷款额度。
Ⅵ 资产负债表中的拆出资金是什么意思
没有这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