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银行贷款利率
贷款复利率执行人民银制行的规定。如遇法定利率调整,期限为1年以内的,执行合同利率,不分段计息;期限为1年以上的,则于次年初执行新的利率;
按揭主要还款方式分为等本金和等本息两种,购房人可自由选择。等本金为按月还本付息,先多后少;等本息为按月还本带息,每月还款额不变(利率调整变化)。
2. 2015年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是多少
一、短期贷款 六个月(含)5.6%
六个月至一年(含)5.6%
二、中专长期贷款 一至属三年(含)6%
三至五年(含)6%
五年以上6.15%
公积金贷款利率:
5年以下(含5年),年利率是:3.75%
5年以上,年利率是:4.25%
2015年城乡居民和单位存款利率%
(一)活期存款 0.35%
(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三个月 2.1%
半年 2.3%
一年 2.5%
二年 3.1%
三年 3.75%
3.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是多少
1、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一共调整5次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时间是2015.3.1日、2015.5.11日、2015.6.28日、2015.8.26日、2015.10.24。贷款利率如下:
(3)2015年一年贷款利率扩展阅读:
利率浮动区间的调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央行对此举措的实施一直较为谨慎,多年来一直执行存款利率暂时不能上、下浮动,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至上浮70%的政策。
但自2012年6月8日起这一政策开始出现变化,人民银行允许商业银行可以将存款利率上浮最高至基准利率的10%,利率市场化的步子开始逐渐迈开。
历次调整
1、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
(1)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
(2)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2、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参考资料:网络-贷款利率
4.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期1~3年的贷款利率
调整时间 六个月以内 六个月至一年 一至三年 三至五年专 五年以属上
2015.10.24 4.35% 4.35% 4.75% 4.75% 4.90%
2015.08.26 4.60% 4.60% 5.00% 5.00% 5.15%
2015.06.28 4.85% 4.85% 5.25% 5.25% 5.40%
2015.05.11 5.10% 5.10% 5.50% 5.50% 5.65%
2015.03.01 5.35% 5.35% 5.75% 5.75% 5.90%
2014.11.22 5.60% 5.60% 6.00% 6.00% 6.15%
5. 2015年中国银行贷款利率多少
请您登录中国银行官方网站(www.boc.cn),点击首页中间右侧的“金融数据 ”-“ 存/贷款利率 ”,根版据币种选择“贷款利率历史数据”权进行查询。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6. 2015年中国银行贷款利率是多少
中国银行贷款抄利率:
项目 袭年利率(%)
一、短期贷款
六个月(含) 5.60
六个月至一年(含) 6.00
二、中长期贷款
一至三年(含) 6.15
三至五年(含) 6.40
五年以上 6.55
三、贴现 以再贴现利率为下限加点确定
7. 2015年房屋按揭的贷款利率是多少
2015年是按照2012年7月6日调整并实施的基准基准利率,种类与年利率如下:
1.短期贷款六个月(含)5.6%。
2.六个月至一年(含)6%。
3.一至三年(含)6.15%。
4.三至五年(含)6.4%。
5.五年以上6.55%。
另外贷款利率与贷款用途、贷款性质、贷款期限、贷款政策、不同的贷款银行等相关。国家规定基准利率,各银行根据各种因素确定差别贷款利率,即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或下浮。
拓展资料:
贷款利率:
1.贷款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从借款人处收取的利率。大致为三类: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
2.银行贷款利息的确定因素有: 银行成本。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进行成本—收益比较。银行成本有两类: 借入成本—借入资金预付息; 追加成本—正常业务所耗费用。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利润的再分割,利息必须小于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界限。借贷货币资金供求状况。供大于求,贷款利率必然下降,反之亦然。
3.贷款利率还须考虑物价变动因素、有价证券收益因素、政治因素等。不过,有的学者认为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应是资金的边际收益率。将约束利息率的因素看成企业借入银行贷款后的利润增加额与借款量的比率同贷款利率间比较。只要前者不小于后者,企业就可能向银行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