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刚才看新闻说央行释放7万亿信贷资金,可是为什么又说人民币贬值百分之二哪我十万块私房钱不是少了二千
这个问题我觉得你问经济学家比较靠谱,既然释放了7WY,那就说明货币市场流通货币多了,自古都有一句话,物以稀为贵,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所以货币就贬值,但是贬值并不等于钱少了,只是说同一样东西,你用同样的钱买不到原来的重量了。举个例子,铁原来100元一斤,货币贬值之后,铁变成120元一斤,你再拿100块钱去卖,只能买八两了
❷ 政府七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何时决定
1、首先非常重要的现状:中国经济规模,经济总量非常庞大,但是中国国内可流通的现货货币并不多,中国的货币主要体现在实物货币上,比如房地产,房地产一直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一个房子会引发市政、建材、家电、汽车、装修。。。。蝴蝶效应。中国近10年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房地产即代表了投资,也代表了内需。房地产一上,就会牵动银行,地产商把土地质押给银行,银行把钱借贷给房地产商,地价与房价越高,贷款的资金也就越多举个例子,你的房子100平价值300万,质押给银行起码可以贷出120万一上吧,如果只有100万的市值,也不过贷出30、40万,银行的钱都在房地产上或房地产所引发的一系列金融衍生品或者伴生品的业务上,加上因为对房价进行了宏观调控,原本宽松的货币政策突然收紧,比如说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收紧货币,银行就要收紧贷款,原本正常的信贷或者企业的循环信贷也有很多违规信贷,突然银行不给了,很多企业尤其是地产以及中小民意企业就傻眼了,破产、转型、跑路还有跳楼的就多了。每到年底,最奇特的现象就是银行资本回笼,为了达到回笼的目的,各个银行就被迫的瞎搞,银行间拆借利率的高企,前两年淘宝的於额宝就在这中间赚了不少银行间的不义之财。说到底,银行确实没钱。央行收紧也是被迫的,一方面要给过热的经济尤其是房地产经济降降温,另一方面海外资本釜底抽薪,李嘉诚等仓惶出逃,人家带走的是美元,对应的资本走了,人民币也应该相应的减少,撤走一万亿美元外资,你就得减少6万亿多的人民币,原本这不算太大问题,问题是中国钱都在楼市当中,那么中国究竟在楼市有多少资本那,前一阵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各地新区(大概是开发区一类的)即可容纳27亿中国人,这基本相当于每个中国人可以拥有两套住房,如果中国均价按5000元一方算,我不清楚能不能算清楚。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房地产非但没有死,貌似中国的制造业,还有实体经济差不多要撑不住了,经济一片萧条,相当的企业离开大陆市场远奔海外或者被迫转型,银行的呆坏账增加很快,因为缺钱,经济不能正常运作,就会陷入到恶性循环中。
所以,所谓7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是有现实依据的,就是给银行充血,充足的流动性和资本的保障性,让死水一潭的经济活起来。但是愿望是好的,现实是冷酷和残忍的,银行不喜欢民营企业、更不要说中小企业,还有现在的无数的创业的小微,小店铺,换言之,就算喜欢你,这样一个大资本吞噬小虾米,大鲸鱼鲸吞小鱼群的现状,破产了,生意不好了,银行的钱你拿什么来还?
题外话:如果政府真的支持民众创业,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应该学西方整一部个人破产法出来,撑不住就让人家破产好了,而不是跳楼或跑路。
2、第二个因素几乎与房地产也有密切的关联度,这就是中国32万亿的地方债的问题,这10年的房地产开发热如雨后春笋,各地政府争先恐后,把开发房地产作为政绩来搞,要么就是高污染,高危,高能耗的企业上马,而不是民众的福祉与经济的科学持续的发展,这样一搞,地方就欠了无数的债,透支了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债,如果地方政府倒闭了,那就闹出了笑话,所以一定量的资本支持地方,也有助于地方政府职能的履行,机构的正常,人员的稳定,公务员队伍的稳定社会才可以稳定,目前中国社会地方与群众发生严重的对立,很大因素在于地方债搞得地方当局着急了,着急就不得不不择手段,这样就会侵害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后果非常严重。
❸ 中央银行现在投放七万亿是真的吗
不是直接投放七万亿货币,而是取消银行存贷比指标限制,释放约7万亿信贷资金,同时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起到投放基础货币的效果
❹ 央行7万亿会导致人民币大幅贬值吗,为什么
会影响的,但是流动性更多被资产吸收形成泡沫,实体流动的货币并不多,回可以参考m1m2同比差,答广义货币大增但流动性一直上不去,再来看人民币升贬,一般来说看升贬要看对谁,如果是对美元,我个人认为最终会走向贬值,即使在控制状态下,人民币依然无法抵挡下行压力,最近美元走强年内加息概率上升,两国资产收益差直接带来汇率推动力,大方向来说,一方面想保外贸,因为改革不明朗,出口转内销前途未知,一方面高杠杆率要求资本留在中国造成两难局势,当局希望控制汇率,但长期看来终究有扛不住的时候,可以关注年末大选后的加息会议,一旦加息,人民币可能很难坚持住
❺ 央行释放7万亿资金对房地产有什么改变
无论是开发商、购房人,开发资金、购房资金成本都在下降,这点自6月取消信贷比回以来,楼市上答涨的态势就能一览无余。
2014年11月以来,央行先后5次下调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开发商、购房人的贷款成本已经大大下降,这对于楼市是实实在在的大利好。在随后7、8、9月的趋势政策利好面前,机会就像是小偷,来无影去无踪,走的时候方知损失惨重。
也因为如此,买到房的人不免暗自得意,房价一夜暴涨20万也不足为奇。而没有买到房的人也不免黯然神伤,房价涨了,眼睁睁的看着钱打水漂,而更令人抓狂的是,“负利率”这个小偷也趁火打劫,在你毫不察觉的情况下,让你存银行的一万块钱,一年就缩水25元!
人民币贬值是切肤之痛,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未来的钱是国家说了算,买东西一定要选择分期付款,比如说买房子做固定资产,投资才会越来越赚得多。所以为了保障我们的钱不“被偷”,最好的选择就是——买房
❻ 7万亿来了,房价暴涨还会远吗
7万亿会不会让房价翻番?
除了降息,原本期待中的“中国式QE”并没有到来,央行声明说中国完全没必要QE,这给很多人浇了一盆冷水,但是,一件大事悄悄发生了,这是中国银行业的重大改变,那就是75%的银行存贷比废除了,由监管指标变为参考指标。
这不是央行直接印刷钞票,而是让已经和经济活动紧密联系的资金再次衍生,进入经济领域。因为这些货币是之前的经济活动产生和带来的,因此不是基础货币,背后有财富的对应,这比央行直接印钞高明得多,也是合理合法的。“来了七万亿,这比降息的效果还大,比中国式QE的效果还大,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是大利好!”
目前存贷比的一些变化,肯定是更多地支持实体经济,针对房地产的流向还是会有所限制。非要说对房地产有什么影响,可能会间接对产业地产,以及与实体相关联的地产,会有所支撑。对整体楼市有无提升,还要观察这些资金的流向。
2013年6月,中国突然出现“钱荒”,隔夜拆借利率飙升,引发银行业地震。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市场的流动性紧张,这背后则是很多银行做了表外业务。本来银行所有的业务都是表内的,但是表内业务是受存贷比限制的,多出来的钱,就做了表外非标准业务,说白了,就是拆借给其他银行。所以说,这次的“7万亿”和以前的“4万亿”印钞票是两码事。
存贷比考核的修正,是因为外汇占款减少,银行存款来源不足。过去实体融资需求旺盛的时候,逼着银行搞非标出表,加大了融资成本。从负债端来讲是因为银行的负债渠道多元化,守着存贷比考核会影响银行自身的贷款投放。
4万亿是政府大搞基建,银行放水配合。但当前实体融资需求不足,政府大搞基建也没有08年时的条件,因此,放松存贷比,信用派生也不一定能出来。房价更多受制于人口、库存这两大因素,刚需下降,改善型需求不足才是问题,和存贷比没什么关系。
降低存贷比看起来能让银行有更大的自由度,但另外一方面是让地方财政的债券可以在银行做抵押,当然要放出一些流动性资金,让银行有钱放出来给地方财政,这是一个组合拳,“房价还是一线城市可能会上涨,二线城市分化,三四线城市还是销售困难。”
❼ 央行宣布投放7万亿人民币是真的假的
这是中国银行业复的重大改变,制那就是75%的银行存贷比废除了,由监管指标变为参考指标。这不是央行直接印刷钞票,而是让已经和经济活动紧密联系的资金再次衍生,进入经济领域。因为这些货币是之前的经济活动产生和带来的,因此不是基础货币,背后有财富的对应,这比央行直接印钞高明得多,也是合理合法的。“来了七万亿,这比降息的效果还大,比中国式QE的效果还大,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是大利好!”
❽ 国家真的拿出七万亿正就金融危机吗
不是。充许银行用优质贷款债权向央行抵押借款。属于盘活存量资产。况且现属试点期。因此,银行增加的可用资金估计5000亿左右。更多的效果要2016年3月显现。可能试点结束,全国正式推广
❾ 七万亿投资项目具体有哪些,每个项目具体投入多少资金
这些数据岂是能这么随意公开的。目前只晓得投在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版健康养老权服务、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这七大类项目,清洁能源项目工程包26个、矿产资源工程包37个、交通工程包的项目数量20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