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历年煤炭进口多少
中国的煤炭储抄量丰富,且袭产量巨大,去年的产量为30多亿吨,居世界第一。但是大部分为电煤,高等级的焦煤属于稀缺资源,由于煤炭大部分集中在北部和西部,所以运输是中国煤炭供应的一大瓶颈,以上两点导致了中国进口煤炭的动力。从2008年开始,中国变为煤炭的净进口国,每年大概1亿多吨,大部分为电煤,有几千万吨焦煤。
㈡ 中国煤炭价格指数怎么算煤炭价格
在你认为煤炭只有一种价格吗?
“中国煤炭价格指数”的采价范围,将全国煤炭专市场划分为属8个区域、8个品种。8个区域包括:“三西”地区(晋陕蒙西)、华北(京津冀鲁)、东北(辽吉黑蒙东)、华东(沪苏浙皖闽)、华中(豫鄂湘赣)、华南(粤桂琼)、西南(渝川贵云)、西北(宁甘青新),共计30个省区;8个品种包括:4个动力煤品种,2个炼焦煤品种,2个化工用煤品种。“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体系包括46个市场单元、8个区域、8个品种及全国综合指数等66组指数数据。
㈢ 贵州省04年到08年煤炭的价格走势
这还用测,找数据啊.用屁股想也知道会继续走高.
1,国家继续加大对小煤窑专.违规煤窑的封闭力度属,天天新闻上都看得见.
2,涉及到能源,原材料的东西除了近期铜没涨,什么没涨?
3,人民币升值那么久,通货膨胀已经显现苗头.不涨才怪.
4,国家今年要投资80个亿基础建设,煤炭能不缺?
㈣ 为什么从去年起国内的煤炭价格出现大幅下跌
1.经济结构调整,煤炭需求不旺;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能源需求下降,经济总体形势处于转型升级的调整期。加之外部形势复杂,内生增长乏力,工业用电量不断下降。
2.新投火电机组很少,现有机组负荷低;
去年年初以来,受工业用电不足影响,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华东、华南很多火电厂发电负荷机组也只有60%左右,部分电厂用电负荷只有30-40%,达不到满负荷运转,耗煤量较低,促使电厂对国内煤炭只维持刚性拉运,确保库存不至于下降的过快而已。
3.国家控制高耗能企业发展,发展清洁能源;
随着环保压力加大,政府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整治力度加大。据了解,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均加大了环保治理力度,积极关停小水泥、小冶金等高污染企业,减少了用煤需求和用电需要。
4.进口煤继续冲击国内市场;
从去年年初开始,《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办法规定了严格的环保指标,提高了煤炭进口门槛,新增微量元素检测;同时,规定检测不合格的直接退回,对进口煤形成一定遏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进口贸易商逐渐熟悉了进口煤的流程,继续进口的决心没有改变;加之很多电厂已经适应了进口煤的燃用,大唐、粤电等电厂继续增加进口煤数量。进口煤仍然会继续冲击着国内煤炭市场。
5.降价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降价促销一般是国内煤炭企业加强市场竞争、争取用户的一个主要手段,既能够抵御同行业的竞争,也能同进口煤做竞争。沿海煤炭市场的每次降价行为,一般都是中小型贸易商和发煤企业抢先降价促销,造成神华、同煤、中煤等大矿煤炭大量压港。随后,大矿也开始降价,参与竞争;造成价格整体下降;而小型发煤企业继续降价,大型煤矿也积极跟上,形成了攀比降价的恶性循环。去年以来,为争取有限的用户市场,各大家发煤企业,不断采取价格优惠政策,推出价格叠加包 ,打开市场销路,增加销售量,确保市场份额不会缩小,助推了价格的持续下落。
6.铁路继续大规模运输,加重市场压力;
大秦线隶属于铁总公司,与港口之间只是协作关系。太原路局将秦皇岛、曹妃甸、京唐港、国投京唐等配套港口场存打到高位的决心一直没变。因此,全力向港口方向供煤,增加车流,促使港口高库存成为常态,相应加重了市场供大于求压力。
7.港口能力提高,超过下游实际需求水平。
㈤ 中国2004年为什么能出口那么多煤炭
一般是价格因素,进口的煤炭的包含全部费用的总价格低于国产的煤炭就可以进口,还有煤炭的用途因素,电厂用煤和炼焦用煤是不同的品种。
㈥ 谁有2006年5月以来各地煤炭价格数据表,请发上来!谢谢!
2006年中国煤炭市场在供求关系及价格走势方面,以及对煤炭销售至关重要的运版输保证问题。成为大家关权注点。目前,市场大多数人士预测今后煤炭供应将处于偏紧状态,但也有人判断将会重现上世纪90年代供大于求、行业大面积亏损局面。
由于市场近年来波澜起伏,今年8月,煤炭价格出现了4年来的首次小幅度下降,但进入10月,降势迅速回收并且反弹,用户普遍担心重现去年的煤荒局面。但国家安监局数据显示,十一五及2020年之前,我国煤炭市场将保持“总体平衡、相对偏紧”状态;并且今年第四季度供求关系将保持总量基本平衡,短期内不会出现去年的全面紧张。
但一线煤炭生产企业则忧虑即将出现过剩前景。他们认为,相对于新建设火力电厂来说,新建设煤矿周期短、见效快,投资也少,因此目前全国的煤炭产能正在快速扩张,出现了一哄而上的无序状态,因此,在不远的将来,供大于求的局面一定会发生。2006年下半年,亚太市场将出现供过于求局面,对中国市场将形成一定的冲击,价格下降不可避免。
㈦ 2004至2014年中国每年生产煤炭多少
易煤网回答您:
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4年国内煤炭产量增幅在2011年达到最高,全年增产2.85亿吨。行情自2012年开始急转直下,2013年煤炭产量仅有1%的增幅,2014年煤炭产量出现负增长,截至2014年11月,煤炭同比减产5000万吨。
2014年末,煤炭企业存煤8700万吨,比年初增长2.6%;重点发电企业存煤9455万吨,比年初增加1409万吨,增长17.1%。全国煤炭净进口2.85亿吨,同比减少3400万吨,下降10.7%。这是自2011年以来连续四年净进口量超过2亿吨,占国内煤炭消费量的8%左右。
煤炭市场价格在2014年年初曾大幅下滑,10月份以后小幅回升。根据行业统计,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年末山西北部大同地区上站价375-385元/吨,同比下降65-70元/吨;秦皇岛港平仓价510-520元/吨,下降120元/吨;广州港提货价为575-585元/吨,下降140元/吨。
在低煤价下,煤炭企业高利润不再。2014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74万亿元,同比下降6.6%;企业利润1104.5亿元,同比下降44.4%;亏损企业亏损额683亿元,同比增长61.6%,企业亏损面在70%以上。
㈧ 煤炭价格到底由什么决定及未来走势
第一阶段是1993年到1995年。其间1993年到1994年国家分两步放开了煤炭价格。由于煤炭、电力企业改革的不同步,价格争议不断,从1994年国家又开始对电煤“放而不开”,确定电煤价格上涨幅度,进一步明确了对全国电煤实行指导价。
第二阶段是1996年到2001年。其间国家试图建立一种“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对电价实行的是“顺价”政策,即国家确定一个煤炭指导价,电力价格相应提高,使电力企业消化因煤价提高而增加的成本。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末真正“联动”。1997年以来,计划内电煤价格下跌,按照“煤电价格联动”设计的初衷,电价应该下调,然而实际上是,电价在1994年至2001年的7年中只涨不落,电煤价格却一路下滑,“煤电价格联动”的政策也就不了了之。
第三阶段,是从2002年到2004年6月。国家从2002年起取消了电煤指导价,实行市场定价。其间,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增长,煤炭价格开始恢复性上涨,但电价没有放开,电煤供应没有完全走向市场,国家不得不在每年的煤炭订货会上对煤电两个行业进行协调,又在取消“指导价”后出现了“协调价”,虽然在实际操作中有“计划”和“市场”两种价格,但并末用“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
第四阶段,是从2004年至今,国家重新启动“煤电价格联动”,并形成一整套政策和机制。此次“煤电价格联动”是源于国办发[2004]47号文。47号文件最大突破是“电煤价格不分重点内外,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此后出台的“煤电价格联动”方案出是电价随着煤价动。从此,煤价完全市场化。在随后的几年中,由于煤炭价格的过快上涨,虽然发改委屡次出台《电煤价格临时性干预通知》,但对市场煤炭价格的约束力越来越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从1993年煤炭价格逐步放开到现在,我国煤炭市场一直存在重点煤炭订货合同价格(计划价)与煤炭交易合同价格(市场价)两种价格形式,绝大部分时段是市场价高于计划价。由于市场价更能反映煤炭市场真实的供给和需求情况,我们以市场价作为分析的对象。
以经济学最基本的规律来看,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变化的根本因素。煤炭作为一种基础性资源类商品,同样符合这一基本规律。那么,要研究煤炭价格走势,就要从煤炭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拉动煤炭需求增长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的增长。专业人士对经济增长进行分析普遍采用的GDP增长率的数据,考虑到中国GDP统计的种种弊端,比如其真实性问题就经常为人所诟病,我们选取了与经济增长联系最为密切的发电量的数据。因为电力不存在库存的情况,造假的可能性最小,也是最为真实的经济数据。
炭供给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新增煤炭产能的增加,即新煤矿的投产,或老煤矿通过技改提升产能,这一切均可以通过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长率反映出来。
成本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煤炭的价格,而是通过影响煤炭的供给来影响价格。价格低于成本,煤矿陷入亏损,自然就会减少投资,甚至于停产,以减少亏损,供给减少到一定程度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价格高于成本,投资者有利可图,自然会加大煤矿投资,供给自然会增加,供给增加到一定程度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特别是大多数从事地下开采的煤炭企业,一旦发生事故都会造成重大伤亡,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国家对煤矿安全事故极为重视。如果发生一次重大煤炭事故,该区域的大部分煤矿都会被强制进行一段时间的停产整顿。由于煤炭行业的地域性较强,这种停产整顿在短期内会严重影响该区域的煤炭供给,进而影响短期内的煤炭价格走势。
煤炭价格市场化之后,国际煤炭和原油期货价格成为影响国内煤炭价格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国际煤炭市场的风向标澳大利亚BJ现货交易价格。国际煤炭和石油价格均是从2003年开始快速上涨的,2007年至2008年7月达到顶峰,这与国内煤炭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进出口煤炭贸易,使得国内煤炭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特别是在2007年~2008年之间,由于市场需求加上投机炒作资金的推动,国际原油期货和煤炭价格出现了暴涨暴跌的走势,直接引发了国内煤价的暴涨暴跌。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影响煤炭价格走势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因素是经济增长对煤炭的需求。
2007年从美国开始的次级债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于2008年下半年达到高潮。金融危机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国家大幅削减消费支出,极大的打击了中国的出口加工业。为应对经济衰退,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经济有所回升,但出口仍然低迷,与煤炭和电力相关的钢铁、有色金属价格虽然有所回升,但各行业的产能过剩仍然很严重,这给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决定了煤炭需求在未来一两年内不会有大的增长。
同时,根据前文分析,前几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连年保持在较高的位置,2007~2008年的平均增速为28.7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215亿元,按照吨煤400元的投资额计算,将新增产能10亿吨,这些产能都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集中释放。
产能增加而需求没有改观,因此,我们判断煤价继续向下的压力非常大。
㈨ 中国煤炭和天然气的价格 1997-2002年
煤炭的价格因地方不同,价格也就不同。我这的4800到6000的140到220.
㈩ 2005年煤炭价格
http://www.dataci.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