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哪些的影响。
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是通货膨胀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原因:纸币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因此,纸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特点①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已定的情况下,纸币发行越多,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越少,纸币的贬值程度就越大。纸币的贬值程度即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是:纸币贬值率=(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
②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物价上涨率的计算公式是:物价上涨率=(-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物价上涨率=(-1)×100%=100%。
类型①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表现为由于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所导致的持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社会商品可供量的增长,因而又称过量需求通货膨胀。②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一是物耗增多,二是工资的提高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③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3种情况:一是国内某些部门,甚至某些大宗关键产品需求过多而供给不足,导致价格猛涨,并且只涨不跌,进而扩散到其他部门产品的价格,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二是国内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后,其他部门的货币工资也会随之增长,引起价格上涨,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三是开放型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影响而趋于提高时,会波及到非开放型经济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④输入型通货膨胀。由于输入品价格上涨而引起国内物价的普遍上涨。这种类型一般出现在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并通过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开放型经济部门等途径在国际间传播。⑤抑制性通货膨胀。在市场上存在着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或供求结构性失衡的情况下,国家通过控制物价和商品定额配给的办法,强制性地抑制价格总水平的稳定,这是一种实际上存在,但没有发生的通货膨胀现象。
后果: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对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有: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使价格信号失真,容易使生产者误入生产歧途,导致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畸形化,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当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畸形化需要矫正时,国家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结果会导致生产和建设的大幅度下降,出现经济的萎缩,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使广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当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宁。③对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通货膨胀会降低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外流,从而使汇率贬值。
柴米油盐事关人们生活,宏观经济政策也与老百姓密切相连……那么,老百姓们如何看待当前的物价走势?对未来的收入预期如何?中国人民银行8月中下旬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了第3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2万份。13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当前收入满意度提高,但对物价上涨反映强烈,中低收入家庭对物价压力感觉尤其明显。银行最近加息后,居民储蓄意愿有所回升,购房热情继续减弱。
❷ 为什么钻石价格远高于生活必需品
因为钻石不是生活必备品,而且钻石较为稀有,有自身独特的价值,
当然了为什么白金要比黄金贵,很简单吗
❸ 生活必需品价格产生差异的原因
物质品质的差异产生价格差。成本不同,价格怎么会同?或者加上运费啊回,什么的。不答过价格不会贵到那。因为是生活的必须品(need)。不是Want.some essential service was controled by goverment.e.g.water,electricity sullpy.
❹ 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剧烈还是不剧烈
不剧烈。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弹性是比较小也就是缺乏弹性的,你想一下食盐、大米这些生活必需品,一般价格变动时消费者对它们的需求量不会有什么改变。
❺ 奢侈品和生活必需品哪一个价格弹性大 情各位大虾、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回答、万分感谢
自然是奢侈品抄。
一种商品,袭当它价格变化时,购买力变化幅度更大,则表示该商品弹性大。如名牌服饰,化妆品等奢侈品。
一种商品,当它价格变化时,购买力基本没有变化,或变化幅度很小,则表示该商品弹性小。如粮油等生活必需品。
❻ 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市场价格温和上涨。”在7月18日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这样判断上半年中国的价格形势。 然而在很多人眼中,过去的半年,似乎是在一片“涨”声中度过的: 老百姓的菜篮子在不断上涨 由于国际油价连创新高,居高不下,从5月20日起,北京市出租车每公里价格从1.6元调至2.0元,上海、沈阳、大连等地的出租车运营价格也先后调高; 6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文件,全国企业用电每度上调2.494分钱,上海、江西、重庆等地区居民用电也将上调; 8月22日,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透露,今年年底全国所有城镇都将开征污水处理费,原则上每吨污水收费0.8元。而仇部长“过程将是漫长的,不是一跳就可以完成的”的说法,则是在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水价还将继续上涨; 就在前几天,新华社的报道称,中国工业土地价格预计将提高四至六成。虽然这次政策调整从理论上讲对房地产地价的影响不大,但专家指出,在实际中还是会带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与此同时,老百姓的菜篮子也在不断上涨。在一些地方,青菜被卖到两三元一斤。[ 专题 :物价上涨 百姓多花了多少钱? 相关阅读: 2006年第3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 对价格的未来走向,人们多持悲观态度 对于价格上涨,人们反应强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近日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2882人参与)显示,53.3%的人表示目前生活用品的价格“偏高,但仍可承受”,39.7%的人则表示已经难以承受。 央行9月13日公布的调查也显示,今年以来,认为“物价过高”的人所占比例不断攀升,而物价满意指数则是跌至2005年以来的谷底,达-14%。 对价格的未来走向,人们也多持悲观态度。调查显示,86.7%的人预计,在接下来的第四季度,价格肯定还会上涨。 为什么在上半年GDP增长10.9%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仅1.3%的涨幅,会让人们反应如此强烈?其原因可能在于,上涨的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以今年8月为例,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仅上涨了1.3%,但是具体到品种可以发现,居住类水、电、燃料上涨了5.6%,粮食价格、医疗保健服务均上涨了3.1%。这些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幅度,是总体价格指数上涨幅度的2~4倍。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徐连仲近日撰文指出,今年上半年,价格总水平涨幅虽较前两年继续减小,但鲜菜、鲜果、燃料、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7.2%、32.2%、14.3%、4.7%。在前两年大幅度上涨的粮食、主要副食品、燃料价格仍保持高位运行的情况下,新增加的居民生活所必需的服务价格以及鲜菜、鲜果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支出负担。 与此同时,房价上涨、教育支出上涨并不能很好地在消费价格指数中得以体现。另外一项不能得到准确反映的是医疗。统计数据反映出的药品价格是下降的,因为政府一直在降低药品定价。但日前有媒体报道称,80%的降价药已经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相关阅读 :“物价过高”的感受来自哪里] 价格上涨的生活必需品中多数是被垄断经营的 央行的调查就显示,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家庭中认为“物价过高”的占16.4%,而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家庭中,这一比例达到45.5%。 可以看出,在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生活必需品中,多数是被企业垄断经营、由政府控制或指导价格。 据报道,从1991年8月至2004年8月,北京市的自来水价格经历了9次调整。 就在这几年,“和国外相比,国内的汽油还是比较便宜的”、“和国外相比,国内的银行收费还是很便宜的”一类的说法不绝于耳。调查中,有网友留言,“怎么没人说‘和国外相比,我们的工资是很低的’呢。” 调查也显示,对于一些企业“与国外价格水平相比,我们的价格还偏低”的说法,97.3%的人并不认同。大多数人都觉得,价格水平是高还是低,应该看在此项目上的支出占人均总收入的比例,而并非一味与国际水平横向比较。[ 相关阅读 :生活必需品价格涨不停 中国中低收入者压力增大] == 价格上涨 百姓感受深刻 == 居民感觉物价上涨 中低收入家庭感受明显 柴米油盐事关人们生活,宏观经济政策也与老百姓密切相连……那么,老百姓们如何看待当前的物价走势?对未来的收入预期如何?中国人民银行8月中下旬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了第3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2万份。13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当前收入满意度提高,但对物价上涨反映强烈,中低收入家庭对物价压力感觉尤其明显。银行最近加息后,居民储蓄意愿有所回升,购房热情继续减弱。 如满意请采纳,谢谢
❼ 为什么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时候 生活耐用品的价格反而在下降
其实,也很简单,因为生活必需品相对来说比较灵活,跟人们日常息息相关,而生活的专耐用品,属无论在品质或是造型上比较定性,因此人们关注生活必需品就更多,所以目光转移,商家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提升货价,而耐用品受到冷落,买的人就少了,价格自然下降.
❽ 价格变化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大吗
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影响。
因为根据经济学弹性理论,生活必需品属专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属也就是说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的需求量影响很小,那么如果生活必需品涨价,而人们的收入情况不变,那么人们的生活负担、经济压力就会变大。
通俗一点的说,生活必需品就是缺了它就活不下去的东西,人们为了维持生命,不会因为它涨价就少买或不买,如果随意涨价,人们手里的钱就会更多地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那么用于其他用途的钱就会变少,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也会变差,甚至社会秩序的崩溃。
❾ 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哪些
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肯定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但是要看人民的工资和收入水平是不是相应上涨。如果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