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百济神州PO
著名创新药企百济神州目前还没有在A股市场IPO的消息,但是它已经是港股和美股(版纳斯达克)上市公权司。
2016年2月4日,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BGNE。发行股票660.00万股,每股发行价24.00美元,共募集资金金额1.58亿美元。
2018年8月8日,百济神州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06160,发行6560万股。
满意请采纳。
㈡ 买港股如何开户啊最近诺诚健华IPO, 想打新,大家觉得怎样
现在网络这么方便,要问买港股如何开户其实找一个可靠的券商注册就行了。内我买港股就在容富途开的户,下载个富途牛牛很快就注册好了,富途毕竟是背靠腾讯的大公司,用着还挺放心的。之前新年开盘暴跌没有抄底,错过一大波红利。不过还好最近港股新股热潮又来了,我还是安心打新吧,最近诺诚健华打新要来了,算是一只值得期待的公司:① 诺诚健华公司重磅白血病产品奥布替尼正在进行新药注册,奥布替尼目前竞争格局好,大部分的药企仍处于研发早期阶段,主要竞争对手集中在强生、阿斯利康、百济神州这三家,在该款药品上,每年患者年平均用量花费高达10-18万美元,而强生在该款药品已经实现44.54亿美元的销售额,阿斯利康在2017年仅300万美元的销售额,2018年却达到6200万美元销售额,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实现盈利难度不大,且目前市值不到70亿港币,还是比较划算。②公司创始人施一公名气大,他本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㈢ 美股大跌令"独角兽"对ipo望而却步 初创企业面对考验怎么办
今年年初以来美股大跌令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如今已经很难找到一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新创科技企业了。市场的剧烈波动预示着今年可能不太会出现“独角兽”蜂拥上市的盛景。
根据Dealogic的数据,2015年,美国IPO的科技公司数量仅为30家,不到2014年的一半,创下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低谷。2016年初,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科技公司是一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百济神州。到目前为止,美国只有一家在线存储的创业公司Nutanix公开递交了上市材料。
在硅谷,能改变世界的、最有远见的那批人都承认,要建立一个持续的公司,唯一的方法就是上市。
上市曾是多少美国科技初创企业的梦想。作为融资和扩大市场的最有效途径,IPO曾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如今,包括Uber、Airbnb这些硅谷企业在内的科技公司,都宁可选择躲在资本的大树下乘凉,不愿出来“示众”。
硅谷IPO专家LiseBuyer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出于投资者担忧的考虑,公司谨慎考虑上市是目前市场上IPO稀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另一个很大的因素是游戏规则也发生了改变。”
去年美国对2012年颁布的乔布斯法案(JOBSAct)进行修改并获得通过,修改内容包括允许企业向小投资者募集最高100万美元的股权众筹;并取消了美国初创企业200万以下募资的高成本。
换句话说,修改后的法案鼓励了美国初创企业更长期地保持私有化。当然,也有一些创新科技企业希望等到公司成熟以后再上市。
上市也有不利的方面。比如代价昂贵,公司必须公开账目,还要考虑到短期投资者的回报和财报等等。目前的迹象是市场遇冷更多反映在一级市场。过去,传统的风投资本,比如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能通过早期注入资本来获取更大的回报率。但是现在一级市场的股价被大幅减计,估值甚至比他们买入时还低。瑞信美国资本市场分析师撰文称,尽管二级市场不景气,但是一级市场的情况更糟糕。
Buyer告诉记者,美国市场对于中国企业今年首单IPO特别关注。在资本的寒冬下,这些外来的“独角兽”们正在发力,尽管它们在市场的剧烈波动中很难获得投资者追捧,但是这一趋势值得注意。
除了中国企业外,印度的“独角兽”也开始崛起。刚成立四年的印度电商ShopClues的估值已经超过11亿美元,成为印度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它背后的投资人包括新加坡主权投资基金政府投资公司,以及老虎基金。ShopClues有“印度沃尔玛”之称,主要目标用户是价格敏感的中产阶层。
ShopClues的轻资产模式顺应了印度消费市场现状。和中国一样,印度网购也是所有消费形式中增速最快的类别。根据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预测,到2020年,印度网购金额将突破1000亿美元,较2014年30亿美元的规模增长30倍。
印度第二大电商平台Snapdeal,也是印度初创企业价值排行榜排名第二的企业,估值65亿美元。它刚刚获得了加拿大主要养老基金之一的安大略教师养老基金2亿美元的注资。这也令Snapdeal的估值在半年里增长了20亿美元。其他投资人包括日本的软银、新加坡的淡马锡以及中国台湾的富士康。
不过,在印度电商的背后,却都是中国电商的影子。阿里巴巴就曾于去年投资印度在线支付服务商PayTM近6亿美元,令该公司的估值达到20亿美元。老虎基金和DST共同投资的另一家印度电商FlipKart背后真正的投资人是京东。Flipkart和京东的物流模式也相似。小米手机在印度的电商渠道也正是Flipkart。
美国的独角兽已然遭遇了一定考验,不知他的中国和印度的小伙伴又会走向何方。
㈣ 股票价值是估值,说明了企业哪些问题
当然,一级市场估值模型有时也会失灵。2017年一级市场投资疯狂,一度出现二级市场估值倒挂。一个企业什么都没有,但估值非常高,还摆出“爱要不要,爱进不进,爱投不投”的架势,估值方法一点用都没有。
估值之术
一级市场的VC、PE,归根结底是一门为风险定价的生意。张磊说:“谁能掌握更全面的信息,谁的研究更深刻,谁就能赚到风险的溢价。”
研究什么呢?
以医药企业估值为例,有望上科创板的医药公司主要有以下四类:
1、创新药产业链公司,如尚未盈利的,但已有产品处于临床一二三期的, 1.1类新药;或CRO,CDMO 等;2.创新医疗器械公司,如医疗高值耗材、新生物材料的公司;3.基因检测类,如基因筛查;4.涉及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等新医疗经济模式的公司。
这些企业先研究判断标的的发展阶段,是否适用PE、PS等传统估值方法,市场法的核心是对比,如无法对比,一般就用收益法,收益法的核心是折现。
医药企业常采用的管线估值法,就是风险调整后的现金流折现法(DCF)。采用管线估值法(Pipeline),对生物医药企业每个研究管线用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估值,最终把所有在研究进程中的管线的价值和现有产品估值相加,就能得到公司的总估值。
美国医药公司常用基于成本的分析法、基于市场的分析法、 预期收益分析法、现金流折现法和实物期权模型五大类估值方法,最广泛使用的估值方法FCFF/DCF是目前最为公允的估值方法。
在这个模型中,现金流假设则需要根据考虑对应患者情况,峰值市占率等多因素,采用研发管道现金流贴现模型进行计算。
由于创新药项目处于不同阶段面临的失败率不一样,因此对于创新药项目,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税后贴现率反应风险的存在。同时还考虑企业销售能力、临床研究水平、药政关系等影响药品销售额的变量,以及药品的临床试验成功率等因素,其中研发过程中的新药价值较难估算,因此还结合使用实物期权法。
每个管线的市场空间、患者数量、治愈周期,相当于看互联网企业的日活、月活、注册用户量,是类似的道理。拿到这个数据以后,我们还要考虑上市的成功概率,上市后的可增长空间,要对标美国哪些公司,和我们是不是处在一个阶段。
估值之道——人的胜利
如果掌握所有估值模型就能赚钱,那天下的人都会把估值模型算的滚瓜烂熟,这是典型的学院派。所以估值“术”的层面不是最重要的。
巴菲特说现金流折现的准确估值,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分析师经常把EPS估计到几毛几分,具体股票的估值也是经常精确到分,显然这是一个“精确的错误”。如果需要计算器按半天才能算出来那么一点利润的投资,还是不投的好。
估值就是毛估,如果要用到计算器才能算出来的便宜就不够便宜了。芒格也说过,从来没见巴菲特按着计算器去估值一家企业。他看的是价值和成长空间。定性的分析才是真正利润的来源,这也可能是价值投资里最难的东西。
而估值最根本的方法是彻底了解这家公司。这家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家。所以投资最重要的是看人,看人就变成千人千面。没有任何工具能够帮助分析,比如同样一个好的产品,在不同人手里,得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同样的产品管线,换一个人管就不行;即使同样的人管,在不同的时期也不一样。所以科创板企业的不确定性太大了。
尽管说,投资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但不确定性太大,心里没底就没法做价值投资,投资在“道”层面的理念被全部推翻。
反观现实,确实也有很多人成功了,尤其是很多天使和VC。他们的“道”和“术”不是计算出来的。所以徐小平等天使投资就很关注管理团队的人的方面,人决定了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机制,机制决定一切。
所以一切都是价值观、机制的胜利,归根结底都是人的胜利。这个很重要,任正非、马云不懂技术,但他们可以带来好的技术和好的管理。
我们看到很多老科学家创业成功的案例不多。实际上,不是他们的技术不好,很多时候是价值观和机制掣肘,导致做不起来或者做不大。
不是滴滴还是今日头条,其创始人都是80后,科创板很多创始人也越来越多是80后。
从年龄和阅历来看,80后老板的资源都处在鼎盛时期。投资科创板,要上升到“道”的层面来看人的各个方面,包括年龄、性格等多个维度。
如果各种模型、算法等“术”的东西,大家都掌握了,在“道”的层面有一定的感悟和认知,就一定成功吗?答案可能也不是。
概率与博弈
超越“道”的层面,再上一层还有“博弈”。
“道”是一个人的道,但这个世界是多元的。就像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很牛,但同时,索罗斯反身理论也很牛,达利欧也有自己的原则。投资是在不确定性当中寻找确定性。
说到底是概率问题。量子投资理论认为,这个概率是动态的概率,是变化的概率,这个变化又是人影响的,而人与人之间就是博弈关系。
股市上更多是零和博弈,一级市场更多是正和博弈,巴菲特博弈的就是你动他不动,索罗斯博弈的就是他动你不动。
一个企业的估值是两方面,一个方面是企业的价值增长(鱼大),另一方面是整体市场经济增长(水大)。
大环境趋势会导致估值是上升还是下降。前有新三板,很多人在第一波赚了钱,后面被套住了。如今再看新三板,我们仍然觉得要看价值。
2015年以后市场的钱少了,市场没有钱,估值肯定下来,甚至没估值了。科创板也是同样道理,市场钱多时,估值会很高。但泡沫一定是在市场没钱时破灭的。康美疯涨十年,中间节点出来或是高点没出来,这考验的都是价值投资判断。有经验的投资人会坚信自己的判断,涨再高也和自己没关系。
所以,建议企业准备上科创板之前,尽量要把估值打下来。市场在被低估时,往往是有效市场,估值压下来后,上市曲线会涨得特别漂亮。港股此前上市的企业中,百济神州、歌礼药业等企业的估值很高,上市之后一直下降;而康希诺上市时估值压得很低,市场反应被低估,一上市就疯涨,是很漂亮的上扬曲线。
而对于投资科创板的个人,有句老话说得好:“选个好的做个老的”。
做个老的就是要坚守长期价值的投资理念。假如当时有十万块钱,拆分成一万块钱买一支股票,10只股票,全都挑白马股随便买,股票放10年,现在基本都赚十倍了。没有最贵只有更贵,最怕追涨杀跌。
㈤ 皓天财经做过哪些成功香港IPO案例
很多,2012年到2019年,每年港股IPO集资额前十名的公司几乎都是皓天财经的客户,像农业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中国铁塔、国泰君安证券、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百威亚太、申万宏源、滔搏国际、万达、联想、恒大、小米、美团这些都是.
㈥ 中国铁塔上市交易发行多少股
8月8日,香港市场年内最大的IPO项目中国铁塔,正式在香港主板挂牌交易。作为总市值逾两千亿港元的巨无霸,中国铁塔有望于月内就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上市首日,该股以1.26港元/股开盘,与招股价持平。此后股价主要在发行价上下波动,最高触及1.29港元/股,最终报收于1.26港元/股,成交55.26亿港元。
资料显示,中国铁塔由内地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于2014年合资成立,主要从事通信铁塔等基站配套设施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维护和运营,目前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通信铁塔基础设施供应商,内地市场占有率为96.3%。
除了背靠三大电信运营商之外,此次赴港IPO,中国铁塔还引入了豪华的基石投资阵容,包括高瓴基金、淘宝中国、中石油资本、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等10家基石投资者。据佟吉禄介绍,中国铁塔的国际配售获得了来自国际各地的长线基金、主权基金、对冲基金等多家机构认购。
“2015年10月,我们完成对三家运营商全部存量铁塔资产的收购,迄今全面运营不到三年,我们就取得了快速增长。今天能够在香港主板上市,说明中国铁塔基于共享的商务模式得到广大投资者的高度认可。”佟吉禄说。
有望于月内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
虽然有明星股东和豪华基石投资团护航,但公开发售方面,散户投资者似乎对这家“巨无霸”反应较淡。中国铁塔公开招股仅获得0.36倍超额认购。不过,相较于同日上市新股百济神州开盘后即跳水破发,中国铁塔股价表现较为稳定,主要在发行价上下0.02港元处波动,最终收于1.26港元,守住发行价。
为给股价保驾护航,中国铁塔本次IPO设置了“绿鞋机制”,即其国际承销商可行驶15%的超额配股权,要求中国铁塔额外配发不超过此次全球发售股份15%的H股。在国际市场上,这一机制常被许多新股用于维护上市初期股价稳定。上证报记者通过查询中国铁塔交易情况获悉,上市首日,其主要承销商之一高盛亚洲贡献了将近30%的买盘。
银河证券表示,市场反应平淡主要因为投资者普遍认为中国铁塔在IPO定价、客户组合和盈利能力方面不具备吸引力。然而,包括银河证券在内的多家机构亦在研报中称,作为具有增长潜力的大型电信相关公司,中国铁塔此次上市的估值低于全球同业。
市场消息,自8月22日起,中国铁塔将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有分析人士指出,这对于中国铁塔来说,可能会是一针强心剂。
来源百家号
㈦ 百济神州美股和港股分红如何计算
公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