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生猪价格季节周期性

生猪价格季节周期性

发布时间:2021-06-22 18:11:11

❶ 生猪价格高峰还有多久什么时候会下跌

根据物价部门对猪肉价格的监测,4月份两周的时间,白条猪批发价下降了8.33%,猪肉零售价(精瘦肉、去骨后腿肉、三线肉均价)下降8.61% ,且目前猪肉价格与2007年6月涨价前的价格已基本持平。 物价部门工作人员回顾并分析了猪肉价格近年来的走势:2007年初猪肉价格还维持在比较便宜的低谷位置,但之后暴发疫情,导致大量死猪,不少养殖户由于亏本撤出市场,结果市场供不应求,肉价逐步上涨。当年5、6月份,受疫情防范、饲养成本增加影响,肉价更是水涨船高,下半年达到最高峰,肉价比之前高出50%。此后,政府出台补贴扶持政策,养猪利润增长,去年大批农户涌入养猪,生猪出栏量大幅上升,肉价开始回落.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走低,引起市民普遍关注,猪肉价格为什么会一跌再跌呢?这背后究竟蕴藏着哪些原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猪肉价格的哪些市场规律?日前,记者走访了莱芜等我省主要生猪生产地区,采访了当地的多位养殖户及畜牧部门,探寻猪肉降价背后的谜团。 供求失衡:一拥而上养猪的结果 “自2007年以来,生猪的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当时效益特别高,导致养殖户一拥而上都养猪,经过这一个生长周期,肥猪、仔猪开始出栏,造成了严重的供求失衡。”莱芜市畜牧局生产管理科科长李钦亮告诉记者。 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从养殖户开始补栏引进母猪开始计算,经过114天左右的妊娠期,之后产仔,然后经过4-5个月的育肥期,仔猪才可以出栏上市,整个过程需要380天左右,“基本上一年多就是一个周期,看看去年这个时期,正好是猪肉价格最高的时候。” 此外,从 2007年开始,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得能繁殖母猪和养殖户都能领到一系列的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今年1—3月份,光莱芜市肥猪就出栏52.24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15% ,母猪有7.87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9.8%。”李钦亮告诉记者。 据介绍,最近一段时间,生猪的价格基本稳定在4.6元/斤,一拥而上养猪,养猪户能不能赚钱呢? 莱芜市畜牧局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5元/斤收购,大型养猪户可能保住本钱。 据介绍,一头生猪4个月以上出栏,重量100公斤左右,按照5元/斤收购价格,可卖1000元左右。根据经验,猪平均长一斤肉需要吃3斤饲料,一头100公斤的出栏生猪需吃饲料300公斤,按饲料1.2元/斤计算,仅饲料成本就是720元。剔除饲料这一块,养殖户手里的钱还剩下280元。 当然,这280元还不是净利润,因为还要包括疫病防治(50元/头)、人工费(50元/头)等费用,此外,还要扣除引进小猪苗本身的价格。这样算来,一般来说,对于大型养猪场而言,5元/斤基本就是个保本点,而一些零散饲养户,则需要达到5元/斤以上才能赚钱。 信息滞后:散户被价格牵着鼻子跑 据莱芜市畜牧局有关人士介绍,从2006年开始猪肉价格步步走高,吸引了很多农户也加入到了养猪致富的行列,也引起了生猪存栏数量越来越多,经过两年多的周期,散户饲养的生猪数量出栏量已经到了一个高峰。但有意思的是,由于这些养殖散户获取信息不对称,总是在高点买进,经济实力又难以保证其撑过低点,因此养猪总是赔钱。 莱芜市莱城区的生猪养殖散户老李非常有代表性,目前家里一共养了9头母猪,仔猪有12头,还有两头肥猪。18日,他一见到记者就抱怨:“都是养猪,为什么人家有的赚了那么多钱,咱养猪就老是跟不上节奏呢?” 据介绍,老李在2004年初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用自己的积蓄买了几头猪,可没想到转过年来,猪肉价格就开始大幅下滑,老李赶紧脱手卖出,这一进一出就让老李赔了一万多块钱。 但那一次村里没有卖猪的养殖户很快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就大赚了一笔,老李看着眼馋,在2007年底,再一次买进了11头母猪,可没想到行情刚好了一年,到今年又不行了,前两天他刚卖了两头母猪,因为已经欠人家1万多元饲料钱了,需要还债。老李说,这些天他又一次感到有些撑不住了,打算过些天实在不行,就把猪全卖掉。

❷ 生猪价格直线下降,是“牛猪闹的鬼还是猪周期施的

节节攀升的猪价却让养猪户和养猪企业感受到了一份寒冬中的暖意。“10月中旬以来,大连市场上的生猪收购价在每斤7.3元~7.5元的价位再次反弹,如今已经涨到8.3元左右了。”大连一家大型养猪场负责人李女士表示,最近半个多月,猪价涨势汹汹。猪价自去年年中触底反弹之后,曾一路狂奔至今年6月份,当时,大连市场上猪价一度达到每斤11元。但7月下旬之后,猪价又快速跌落,直到10月中旬后才止跌回升。猪价变化如此剧烈,有业内人士将其戏称为“史上最强猪周期”。一个完美的“猪周期”?“最近半个多月,猪价涨得比较快,从10月中旬时的每斤7.5元左右触底反弹,现在已涨到8.2元~8.4元了。”上述李女士介绍,目前,大连养猪企业基本将养猪成本控制在每斤6.5元左右,少数企业成本稍高,而散户养猪不计个人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往往在6元左右。“今年5月末~6月上旬,大连猪价一度达到每斤11元的‘天价’,但从7月下旬开始跌落,连跌近4个月,直到最近半个多月才再次反弹。”庄河一家规模养猪场负责人刘华表示,如今,猪价在每斤8.3元左右,养猪场卖一头220斤左右的肥猪净利润约400元。据业内人士介绍,从去年四五月份以来,大连地区养猪一直赚钱,这期间虽然经历行情的跌宕起伏,但猪价一直是在盈亏平衡线之上。“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卖掉了2000多头肥猪,能赚100多万元吧。”刘华笑着说,立冬之后,尤其临近春节,猪肉需求将逐渐走强,预计猪价将稳中有升,应该可以为今年生猪行情画上一个完美句号。与猪价紧密联动的是肉价。昨日,记者走访金三角市场等农贸市场发现,近日,猪肉平均价格为每斤13元左右;9月~10月份时,为每斤12元~12.5元;7月~8月份,猪肉均价为每斤15.5元。业内人士认为,最近几个月猪价的波动并不是以国内生猪供求变化为推动力,而是跟猪肉的季节性需求变化及进口猪肉等有关。“总体来说,目前,包括大连地区在内,国内肥猪供应仍然偏紧,供求关系整体趋势没有发生变化,但猪价却仍然震荡不已。”而市农委的数据也印证了上述说法,“今年第三季度,大连地区生猪存栏量为190万头,同比下降1.8%;今年前三季度,大连地区肥猪出栏量为282万头,同比下降7.5%。”市农委有关人员表示,大连生猪的存栏量和出栏量的同比“双降”意味着肥猪供应量并未增加。进口猪的冲击有多大?按照上述业内人士说法,近期猪价跌宕与进口猪肉等有关,海关方面的数据似乎印证了这一点——今年前8月,我国进口猪肉总量达113.8万吨,进口金额同比增长了270.9%。再来看看大连口岸的数据。据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处李艳伍科长介绍,今年前10个月,大连口岸猪肉及猪副产品进口量为6.71万吨,同比增长17.3%;货值1.27亿美元,同比增长29.6%,这些进口猪肉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等。“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大连口岸进口的猪肉量同比大幅攀升,虽然这些进口猪肉并不是都在大连市场销售,但对大连猪价也会有一定影响。据了解,目前美国的养猪成本在每斤4元~4.5元,因此,其输入中国市场的冷冻猪肉价格很低,听说甚至比我们的猪价还低。”大连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还无法得知大连市场上有多少进口猪肉,但全国市场一盘棋,大连猪价也受到了进口猪肉的冲击。“不过,近期,进口猪肉的影响正在逐渐走弱。入冬之后,大白菜、酸菜等消费量增加,这些食材通常需要与猪肉搭配,加之很多消费者冬季喜欢肉菜,由此使得猪肉需求变旺。此外,制作腊肠冬储需要冷鲜猪肉,而不是冷冻肉,这些因素都对国内猪价形成拉动。”该业内人士分析表示,预计春节之前,猪价还将稳中有升。猪周期变强还是变弱了?一般来说,猪价上涨刺激养殖户补栏,供给不断增加后猪肉市场供大于求,导致猪价回落,之后供给收缩又推升价格,再次进入新一轮周期,这就是所谓的猪周期怪圈。而最近,鉴于猪价频繁起伏跌宕,有业内人士将其戏称为“史上最强猪周期”,但大连市养猪协会会长彭福君则认为,现在的猪周期有变弱趋势,未来5年内,猪周期甚至将失效。“目前,国内养猪行业的集中度正在快速提升,很多地区的散户以及中小养猪场正在逐渐退出,规模化养猪企业在悄然增加。一旦这种行业格局形成,将意味着没有散户和小养猪场跟风,市场供求两端的信息准确化和透明化,生猪供求也将逐渐趋于平衡,那时候,将没有猪周期了。”彭福君表示,现在,在南方一些地区,养猪行业规模化趋势已逐渐明朗,很多散户和小养猪场撤离,但在大连该进程似乎还有些缓慢。

❸ 生猪价格的周期是多久啊

价格周期大概是14-16个月吧

❹ 猪肉价格为什么会出现周期性波动上涨周期

因为这东西生产周期短,短期见效快,一看到赚钱就蜂拥而入,等到上市的时候又会出现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然后就出现赔钱效应,导致资金离场,养殖户减少,6个月到1年后又重复出现供求失衡导致价格上涨。农产品都这样,种植养殖户没有规模效益,尤其中国人好扎堆,看到别人做什么赚钱了就一窝蜂的搞,小到水果蔬菜,大到煤化工、炼钢铁。大搞快上以后马上就产能过剩,此后就是长年的半死不活。

❺ 猪肉价格已连续12周下降,为什么猪肉价格会不断下降

还记着去年的一句调侃吗:"如果可以穿越回去,一定要告诉未来的自己,19年卖猪肉,20年卖口罩,21年卖头盔。"这句话深刻的表现了从19年开始,猪肉价格的大幅度增长,就我所在的三线城市而言,猪肉从10块一斤涨到了37一斤,那段时间吃猪肉真的很奢侈,但是到今年为止,猪肉价格从过年开始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下降,猪肉已经连续12周下跌,这是为什么呢?


最后,就是国家的干预

市场中各个方面东西的价格是有一定的界限的,国家也会给予一定的干预,来防止价格的太高,或者太低,所以,有一部分国家干预调控的原因。

虽然,猪肉无论怎么降价,都不可能成为之前那么便宜了,但是,还是希望可以停留在一个不是很贵的价格,有些地方真的负担不起。

❻ 猪价控制不住上涨,根据周期性规律,大涨之后会迎来大跌吗

最近全国各个地方猪肉的价格,迎来了一个非常疯狂的上涨。很多地方都已经超过了当地猪肉价格的历史极值,这在我们国家物价史上是非常罕见的。猪肉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去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一次比较大的猪,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猪肉大涨之后会迎来大的跌幅的。

根据价格的周期性规律,一般来讲一个产品大涨,是因为市场上供给不足,所以说生产者就开始大量的生产这些产品。就会导致这些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量非常大,价格也会下跌。所以说根据市场价格周期规律和以上两种情况,相信在未来的猪肉价格一定会下降的。

❼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打破生猪价格的周期性震荡

生猪的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为什么出现大的波动是因为市场信息不对称。由于生猪的生产周期比较长,政府没有发布一个比较权威的生猪生产销售的信息,所以很多养殖户比较盲目,在价格大涨的时候盲目扩大规模,大家都扩大规模,结果就是供过于求i,价格大跌;价格大跌以后,养殖户又跟风减少规模,于是价格又大涨。要解决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实时监督生猪生产的情况,及时将信息公布给养殖户;2.养殖户之间建立合作组织,共同抵御风险;3.小农户逐渐退出生猪养殖,大的企业逐步加入生猪养殖。4.对价格的波动要保持平常心,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当价格出现波动的时候,政府切不可盲目干预。

❽ 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

在坚持现行扶持生猪生产发展各项政策的基础上,为建立和完善生猪市场调控机制,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缓解生猪生产和价格周期性波动,有效维护养殖户、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特制定本预案。 (一)市场主导、政府调控。在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加强政府调控,调节市场供求,引导市场预期,缓解生猪生产和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负责、以属地管理为主的生猪市场调控管理体系,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进一步细化“菜篮子”工作的各项具体职责。
(三)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分别负责本行政辖区和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努力形成职责明确、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综合调控的工作格局。 国家在判断生猪生产和市场情况时,将猪粮比价作为基本指标,同时参考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情况,并根据生猪生产方式、成本和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预警指标及具体标准。
猪粮比价是指生猪出场价格与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猪粮比价=生猪出场价格/玉米批发价格)。其中,生猪出场价格、玉米批发价格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统计的全国平均生猪出场价格和全国主要批发市场二等玉米平均批发价格。根据生猪生产成本构成历史资料测算,目前我国生猪生产达到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6∶1;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是指农业部动态监测点的母猪存栏量月同比变化率,根据历史资料测算,月同比变化率在-5%—5%之间属正常水平,超出上述范围则表明生猪生产出现异常波动。 国家加强监测和统计报告工作,根据猪粮比价的变动情况,分别或同时启动发布预警信息、储备吞吐、调整政府补贴、进出口调节等措施。
(一)正常情况
当猪粮比价处于6∶1—8.5∶1 之间(绿色区域)时,做好市场监测工作,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各部门根据职责定期发布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信息。中央和地方正常冻猪肉储备规模分别保持在一定水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价格过快上涨,同时满足应急救灾需要。
(二)三级响应
1、防止价格过快上涨方面
(1)当猪粮比价高于8.5∶1 时,及时通过中国政府网等媒体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宣布国家将适时对生猪市场价格进行调控。
(2)当猪粮比价连续一段时间处于8.5∶1—9∶1 之间(蓝色区域)时,适时投放一定数量的中央冻猪肉储备,地方政府也要适时投放一定数量的地方冻猪肉储备,并着手做好实施二级响应的前期准备工作。
2、防止价格过度下跌方面
(1)当猪粮比价低于6∶1 时,及时通过中国政府网等媒体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户合理调整生产,避免出现大的亏损。
(2)当猪粮比价连续一段时间处于6∶1—5.5∶1 之间(蓝色区域)时,适时增加一定数量的中央冻猪肉储备,地方政府也要适时增加一定数量的地方冻猪肉储备,以稳定生猪价格和生猪生产;并着手做好实施二级响应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二级响应
1、防止价格过快上涨方面
当猪粮比价连续一段时间处于9∶1—9.5∶1 之间(黄色区域)时,适时增加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规模,地方政府也要增加地方冻猪肉储备投放规模。
2、防止价格过度下跌方面
当猪粮比价连续一段时间处于5.5∶1—5∶1 之间(黄色区域)时,适时增加中央冻猪肉储备规模;地方政府也要适时增加地方冻猪肉储备规模。同时,适当增加活体储备规模。
(四)一级响应
1.防止价格过快上涨方面
当猪粮比价高于9.5∶1(红色区域)时,继续投放剩余中央冻猪肉储备。地方政府也要继续投放地方冻猪肉储备。
2.防止价格过度下跌方面
(1)当猪粮比价低于5∶1(红色区域)时,继续增加中央冻猪肉储备规模。地方政府也要继续增加地方冻猪肉储备规模。如有需要,可报请国务院同意,继续增加中央冻猪肉储备规模,并要求地方政府继续增加地方冻猪肉储备规模。
(2)采取财政贴息政策,鼓励大型猪肉加工企业增加商业储备,扩大猪肉深加工规模。
(3)增加政府和商业储备后,猪粮比价仍然低于5∶1,而且出现养殖户过度宰杀母猪的情况,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同比下降5%时,在坚持现行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对国家确定的生猪调出大县的养殖户(场),按照每头能繁母猪100 元的标准,一次性增加发放临时饲养补贴;对国家确定的优良种猪场的养殖户(场),按每头种公猪100 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临时饲养补贴。
(五)其他异常情况
受疫情或自然灾害等影响,当出现生猪价格异常上涨或下跌的其他情况时,及时研究提出调控生猪市场的相应措施。 (一)信息发布。完善生猪信息统计监测制度,健全生猪市场价格调控统一信息发布平台,各部门根据职责定期在中国政府网和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信息发布平台发布相关信息,提醒养殖户、经营者防范市场和疫病风险,引导养殖户适时调整养殖规模和结构。
信息发布分工表(略)
(二)市场监管。加强饲料安全、生猪疫病防控及检疫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情预警机制;按照《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处理疫情。加强屠宰环节病害猪(肉)无害化处理的监管。强化对肉制品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原料的监管。严格依法查处销售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猪肉的不法行为。清理整顿在生猪饲养、运输、屠宰和猪肉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不合理税费。加强生猪市场价格监督检查,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
(三)产销衔接。一是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政府之间建立产销合作机制。主销区应当和主产区签订长期、稳定的生猪购销协议,鼓励主销区在主产区建立养殖基地。二是政府鼓励养殖户(场)和肉制品加工企业之间建立产销合作机制。养殖户(场)和屠宰加工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和大型批发市场、超市之间应当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合同。鼓励发展生猪订单生产,地方政府应当对采取订单方式采购的加工企业实行必要的扶持政策。 (一)组织协调。完善生猪市场调控应急会商协调机制,各部门按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做好各项日常工作,并按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落实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相关政策。
(二)会商机制。有关部门定期会商,密切关注本预案设定的预警指标变动情况。当猪粮比价进入蓝色、黄色和红色预警区域时,及时启动三级响应、二级响应和一级响应机制,调控生猪市场。当生猪市场出现其他异常波动时,及时会商,向国务院提出政策建议。
(三)地方责任。生猪市场的生产供应责任主要在地方,各地要切实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具体承担扶持生猪生产、完善生猪疫情防控、保持必要的地方冻猪肉储备、维护市场稳定、保障当地居民正常消费需求的责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按机制要求对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综合采取措施,稳定大中专院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 (一)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适时修订本预案,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二)各地区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预警指标和标准,制定本地区的实施细则。
(三)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2009 年第1号公告)同时废止 。

阅读全文

与生猪价格季节周期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为什么会低开 浏览:549
理财一般包括哪些 浏览:866
苏宁与京东的价格战 浏览:213
pr融资 浏览:963
投资管理公司章程 浏览:241
2013中国外汇储备结构 浏览:21
阿合马理财措施不包括 浏览:453
找工雷达投资 浏览:188
红卫融资一期 浏览:225
期货品种日均持仓数据 浏览:473
光大银行理财可靠吗 浏览:593
韩元128000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8
借贷宝内部贷款一万的额度 浏览:298
8元人民币兑韩币 浏览:621
个人外汇结算账户结汇 浏览:109
美元与黄金价格反向变动 浏览:177
菲律宾350比是人民币多少 浏览:53
云南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招聘 浏览:343
在生铝锭价格 浏览:63
驻马店太平洋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