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升,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因素的时候,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并不被市场欢迎。
B. CPI的涨跌幅度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CPI指数,全名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一组代表性商品与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变动情况。通常用以观察通货膨胀水平。
CPI升幅过大,表明经济出现通胀,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受市场欢迎。
中国现行的cpi构成及权比 (当然权重是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 而且各个地区页有不同)
1 食品 34%
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4%
3 居住 13%
4 交通通讯 10%
5 医疗保健个人用品 10%
6 衣着 9%
7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6%
8 烟酒及用品 4%
最终计算是各大类的物价上涨幅度乘以各项的权重就得到了CPI
目前,CPI调查范围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500多个市县50000多个调查网点。国家统计局直属的全国调查系统采取定人、定时、定点的直接调查方式,由近3000名专职物价调查员到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农贸市场和商店现场采集价格资料。对于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商品,至少每五天调查一次价格,保证了CPI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C.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2%是好还是坏
好坏兼有,判断cpi增长2%是好是坏具体还要看不同消费品的结构如何。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版用来反权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当这种指数变化较小时,意味着市场整体物价稳定,可以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稳定。
但价格指数变化较小时,对国家或生产者也有很多不利因素。一是众所周知,物价上涨,名义GDP会增加。而且物价上涨幅度越大,名义GDP会增加越多。物价相对稳定,物价对GDP数据的贡献也相应减小;二是cpi增长相对较低时,容易引发通货紧缩,不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三是cpi增长高低的影响,还要看不同构成的消费品价格结构。尤其要看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的关系,CPI与PPI差值非常大时,其背离走势,会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PS:此外,还要看到,其一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所统计日常消费品的口径,其中是不含房价的,所含的只是房租价格等。其二往年人们常常会感觉到国家公布的CPI数据与百姓感觉差异很大,也就是说猪肉、鸡蛋、蔬菜等都在涨价,而且涨幅较大,但CPI数据变化不大。这也可能和钢铁、水泥等其它统计指标的物价不振有关联。
D. 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问题
上年同月是按月份比: 比如说:2008年3月的数据就是跟2007年3月的数据比,没有累计。
而上年同期是累计数据,也就是说2008年3月的数据是2008年1到3月跟2007年1到3月比较,是累计的。
E. 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了多少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7年12月份及全年CPI和PPI数据今日公布。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回级统计师绳国庆答对此进行了解读,2017年全年,CPI涨幅比上年的2.0%回落了0.4个百分点。
2017年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主要受猪肉和鲜菜价格下降较多影响。非食品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年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价格上涨3.0%。
希望居民的消费价格可以保持稳定!
F. 政府新闻里每个月公布的cpi涨幅是指当月同比还是累计同比看这2个指标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公布的CPI全部是都同比。也就是与去年同月相比。
没有累计同比这种说法。比如12月的CPI就是同比上涨2.5%。全年涨幅2.6%,估计这个全年涨幅就是你说的累计同比的意思。
G. 国家发布的CPI涨幅是怎么计算的
首先是现场采集数据,市场调查员以暗访的形式获取各类商品成
交价格。北京市共有40名此类市场调查员,他们对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较频繁的商品(鲜活商品,如猪肉、蔬菜、水果等),至少每5天调查一次价格。
每个规格品的价格至少要来自3~4个调查点,北京市大部分价格最少来自6个调查点,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海淀6区共抽选了646个调查点。市场调查员对于这646个调查点的价格调查,构成了北京市CPI的基础数据。
调查员当天采集的数据将在当月27日汇总到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后期计算CPI数据通过软件生成,最终形成本月北京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据悉,因为购房属于一次消费,多年受益,所以房屋销售价格没有纳入CPI调查范畴,而是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的范畴中。
计算公式:
CPI的计算公式是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100。 CPI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0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200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以1995年为基期)CPI= 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25%。在日常中我们更关心的是通货膨胀率,它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公式为T=(P1—P0)/P0,式子中T为1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1和P0分别表示1时期和0时期的价格水平。如果用上面介绍的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水平,则通货膨胀率就是不同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百分比。假如一个经济体的消费价格指数从去年的100增加到今年的112,那么这一时
H. 消费物价指数的历年数据
消费者物价指数又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现列举消费物价指数5年数据如下:
2015年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
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
2017年CPI同比增1.6%,PPI同比增6.3%。
2018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2%。
2019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
(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涨幅扩展阅读: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涵盖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
数据来源于全国31个省(区、市)500个市县、6.3万家价格调查点,包括食杂店、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以及农贸市场与服务消费单位等。
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通常说的CPI(Consumer Price Index),它反映的是居民购买或消费一件商品及服务时的支出的变化情况。CPI越高,支出越多,在收入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会感觉到物价上涨,钱不值钱,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
例如:2011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1%。如果2010年12月花100块可以买到的东西,在2011年12月份,就要花104.1块才可以买到。
通常CPI>3%就认为是通胀,CPI>5%是严重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