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9年12月p2p理财公司立案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投资人的钱能追回来吗
你要有确凿证据的话,你马上到公安局的。网警处报案,请求他们帮忙吃一回来投资的钱。
② 向上金服2019运营年报,出借金额远比借金额多,没出借的钱要支付收益,是否造成资金积压,如何平衡
我我觉得不是特别安全,最好退出去。
③ 2019年金融行业大洗牌之后p2p还会剩下那几家
被洗的多数都是不正抄规的,应监管部门要求进行备案审查,根据统计,我国境内还有接近2000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合规情况不一,有人预计约有100家企业在备案后可以生存下来。回到主题,若2019年P2P只剩下100家,那么说明网贷江湖群魔乱舞时代已经落幕,正式迈向规范化监管时代。作为投资者,此时正是最佳入手时机,找到适合自己的即可。
④ 2019年P2P爆雷不断,你亏了多少
监管部门要求合规前行对P2P行业还是个人来说都是好事,能经历过这次洗礼,剩下内的应该至少不会不合规。容
判断P2P平台是否合规的重要信息如下:
1、信息是否足够透明;
2、三证,也就是银行存管,ICP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3级等保。
三证是网贷行业入门的资格凭证,好比餐饮行业需要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是一个道理。
3、完成108条监管细则的整改工作。
例如禁止平台设立理财计划,禁止期限错配,禁止代卖信托、资产管理、基金、银行业务、股票、外汇等,禁止对接金交所等等。
⑤ P2P行业经历了2018年的暴雷潮、2019年的严监管
就网上信息来看,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国实际在运营网络借贷机构139家,较2019年初不管是借贷余额专还是出借人数都呈下属降趋势。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已有近5000家机构退出。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行业出清的加速,遏制恶意逃废债问题成为关乎行业平稳发展的最关键问题。个人总结了一下,目前打击逃废债较为有效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扩大网贷纳入征信的范围和进程。二是在司法上提升效率、灵活性及制度保障。三是监管和机构可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对于恶意逃废债行为的识别、预警及处置等效率。事实上,遏制恶意逃废债,无论是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还是司法部门的强力介入,都是较高成本的事后补救,而网贷平台的主动作为,则能把风险更好地屏蔽掉,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对网贷出借人的利益伤害。以搜狐旗下网贷平台搜易贷为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风险预警体系,制定了全面的预警监控指标,包括借款人家庭情况、征信情况、经营管理及财务状况、国家宏观政策、自然灾害等情况,并根据预警信号监测借款人具体风险和信贷业务整体风险情况。说白了网贷遇上逾期算是正常现象,兄弟你也不必太过慌张。实在不行就直接问下客服
⑥ 2019年P2P网贷平台数量
行业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正常运营的P2P平台剩1082家,相较2017年底的1785家减少回了答703家,同比下降39.38%。其中北京282家,广东266家,上海177家,浙江113家。
⑦ p2p现在还有哪3家
穷途末路P2P仅剩下3家,是哪3家?有没有可能生存下来呢?
小强财艺
11月10日 · 国家中级会计师
关注
令人难以想象的急刹车,跳水式下跌,冰冷数字的背后,是参与其中的不少出借人和借款人血淋淋的教训和无奈,先前的叫也叫不醒,骂也骂不醒,结果是这些人不是进监狱就是跑路,更严重的是让部分陷入黑洞的人走向了不归路。
谁也想不到,从高峰时期的5000家,到最新惨淡数字,大批P2P退出,从诞生到如今的穷途末路仅仅剩下目前的3家。
这是近日国家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在吹风会上表示的,他说,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已经由高峰时期约5000家,亚降到目前的3家,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连续28个月下降。
看看最近一年的压降力度和速度
2019年10月末,全国纳入实时监测的在运营机构数量降至427家;
2020年7月末,银保监会主席透露在运营P2P机构降至29家;
2020年8月底,有15家P2P机构在运营,比2019年初下降99%,借贷余额下降了84%,出借人下降了88%,借款人下降了73%。
2020年9月底,有6家P2P运营,到现在11月初的3家,速度之快,令人唏嘘不已。
P2P真的是穷途末路了,从最鼎盛时期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到现在,已是明日黄花,落得个一地鸡毛。
剩下的3家是哪3家?
至于具体是哪三家,业内人士口径不一。目前为止,并没有透露是哪3家,据一些网民猜测,剩下的3家或许与阿里巴巴、腾讯和平安有关。
也有人猜测是翼龙贷、宜人贷和恒昌。
但这只是网民的猜测,并无具体的直接证据。
剩下的3家P2P网贷平台,有没有可能生存下来呢?
2019年11月3日,银保监会公布P2P下一步规整方向:以出清为目标,以退出为主要方向,争取一段时间完成整顿。
根据P2P专项整治以“退”为主的政策导向,今年以来,网络借贷机构一直处在压降过程之中。
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梁涛表示,从国际上看,经过一个时期的经济下行,未来经济领域的风险可能加速向金融风险的演变。从国内看经济增速下行,也会带来资产劣变的压力,下一步将把风险控制得更全面,措施准备得更充分,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经过1年的整治,P2P机构压降至3家 ,野蛮生长的P2P乱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专项整治工作行将收尾。
8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网贷平台监管经历了很痛苦的阶段,现在走到根本性的转折,专项整治工作有望在年底基本结束,转入常规监管。
据《财经》报道,国内已有多个省市宣布取缔辖内网贷机构,行业清退大局已定。据统计,今年以来,包括内蒙古、陕西、吉林、黑龙江、江西等10余省市相继发布公告称,取缔辖内所有网贷机构。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哪3家P2P,最后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退出。
P2P平台全面退出已经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当前比较棘手的问题是,作为服务中介的P2P如何帮助投资人收回本金是“出清”任务的重中之重。
相信在仅剩的最后2个月时间里,最后3家平台也能得到有效整改,完成2019年11月定下的“出清”目标任务。
本文由【小强财艺】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果喜欢,请关注、点赞、转发、收藏。
⑧ 2019年P2P行业会消失吗
肯定不会消失
国家虽然现在在大力整治P2P行业 但是也只是针对于牌照不全 机制不健全 利息不正规的小型借贷、民间借贷机构
还是有很多的人会需要P2P来进行资金周转的
⑨ 2019年p2p都还有哪些优质的存货下来了
大浪淘沙下,留下来的就是好平台,比如银承派。
⑩ 2019P2P网贷行业如何发展现在P2P平台退出数量不断增加,想知道这个行业还能否继续发展
2018年,中国网贷普及率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网贷交易额全球最高,达1789亿美元。中国P2P网贷行业经过了雨后春笋般的初始发展期、野蛮生长的快速扩张期和狂风暴雨般的风险爆发期,进入了政策调整期。
2016年之前P2P行业缺乏监管,滋生了大量非法经营的问题平台。随后监管政策出台,政策收紧,问题平台资金链断裂,P2P网贷行业频频爆雷,大批投资人血本无归。
2019年运营中的P2P网贷平台约1300家,截至2019年4月,中国P2P网贷新增问题平台超280家。非法集资的P2P网贷问题平台常以高额收益诱引投资人投资。P2P网贷问题平台常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高大上的自我包装来营造平台财力雄厚、实力强劲的假象。获得大量资金后,问题平台常通过借新还旧的方法吸引投资者继续投资。
未来P2P网贷行业增长将趋缓,市场格局将更集中,监管将持续全面化和科技升级。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24日,2018年中国P2P网贷停业及问题平台超过850家,整体涉案金额超过8000亿元,波及用户规模超过1500万人。
2019年运营中的P2P网贷平台约1300家,截至2019年4月,中国P2P网贷新增问题平台超280家。
当下,退出和转型是P2P行业重点,也是监管的引导方向。在监管要求P2P网贷平台压降存量业务规模、出借人数量、借款人数量的情况下,近期网贷行业规模不断缩小,平台退出数量不断增加。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P2P网贷行业增长将趋缓,市场格局将更集中,监管将持续全面化和科技升级。随着监管新政和平台备案,大量平台将加速清退,留下体量较大、实力较强的头部平台,投资用户和资金都将进一步集中于留存的精工备案的合规平台。而多起影响恶劣的爆雷事件发生,监管部门将会持续对行业进行严格监管。随着备案工作的推进和完成,监管部门对平台的监管将更全面并实现动态监管。此外,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对监管手段进行科技升级也是进一步防控风险的需要。
另外,受爆雷潮和政策变化影响,新增平台和新增用户极少,大量原有平台进行清退,部分投资者退出,未来短期内P2P网贷行业增长将趋缓。而投资人短期内对风险也较为敏感,对高收益理财产品更警惕。
以上内容节选自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年全球及中国P2P网贷行业研究及风险预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