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保险资金运用的方式有哪几种
保险资金运用原则:
第十八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按照“集中管理、统一配置、专业运作”的要求,实行保险资金的集约化、专业化管理。
保险资金应当由法人机构统一管理和运用,分支机构不得从事保险资金运用业务。
第十九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等专业机构,实施保险资金运用第三方托管和监督,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
托管的保险资产独立于托管机构固有资产,并独立于托管机构托管的其他资产。托管机构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进行清算的,托管资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
第二十条托管机构从事保险资金托管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保险资金的保管、清算交割和资产估值;
(二)监督投资行为;
(三)向有关当事人披露信息;
(四)依法保守商业秘密;
(五)法律、法规、中国保监会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一条托管机构从事保险资金托管,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挪用托管资金;
(二)混合管理托管资金和自有资金或者混合管理不同托管账户资金;
(三)利用托管资金及其相关信息谋取非法利益;
(四)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二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规定的相关标准。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根据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可以自行投资或者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进行投资。
第二十三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投资的,应当订立书面合同,约定双方权利与义务,确保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三方职责各自独立。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履行制定资产战略配置指引、选择受托人、监督受托人执行情况、评估受托人投资绩效等职责。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执行委托人资产配置指引,根据保险资金特性构建投资组合,公平对待不同资金。
第二十四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投资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妨碍、干预受托机构正常履行职责;
(二)要求受托机构提供其他委托机构信息;
(三)要求受托机构提供最低投资收益保证;
(四)非法转移保险利润;
(五)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五条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合同约定投资;
(二)不公平对待不同资金;
(三)混合管理自有、受托资金或者不同委托机构资金;
(四)挪用受托资金;
(五)向委托机构提供最低投资收益承诺;
(六)以保险资金及其投资形成的资产为他人设定担保;
(七)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六条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根据中国保监会相关规定,可以将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投资品种作为基础资产,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投资或者购买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合同约定,及时向有关当事人披露资金投向、投资管理、资金托管、风险管理和重大突发事件等信息,并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受托资产规模、资产类别、产品风险特征、投资业绩等因素,按照市场化原则,以合同方式与委托或者投资机构,约定管理费收入计提标准和支付方式。
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是指由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为发行人和管理人,向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投资人发售产品份额,募集资金,并选聘商业银行等专业机构为托管人,为投资人利益开展的投资管理活动。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② 2019年有哪些保险丑闻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大商圈网2007-06-15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讯保监会昨天公布了一项意味深长的规定———《保险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虽然没有解释出台缘由,但此规定的多项条款都与不久前曝出的“新华人寿事件”不谋而合,似有亡羊补牢之意。
此规定将“重大突发事件”定性为:保险机构突然发生,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保险资金巨额损失,危及保险资产管理正常运行的重大事件。具体说来又分为9类情形,包括: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等不测事件的;保险机构因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行为,导致保险资金被非法侵占的;保险机构资产管理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保险机构经营的;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违反管理程序运用保险资金的;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或者有关人员,涉嫌洗钱、贪污、受贿、利用保险资金谋取非法利益的;保险机构因信息管理失误或者其他信息安全事件,导致投资交易系统故障、业务数据丢失的等。
而上述描述与“新华人寿事件”中被媒体曝出的很多细节非常吻合。更巧合的是,保监会内部发出此规定的时间为5月30日。而恰恰在5月29日,保监会宣布,本应在保险业面临重大危机时使用的“保险保障基金”将首度出手,接手新华人寿3个股东的22.53%股份,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所谓“新华人寿事件”事发于去年10月,保监会人身险制度处相关负责人当时向晨报证实,新华人寿董事长关国亮已全面配合保监会“例行调查”。去年底,关国亮正式宣布辞去新华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据《财经》杂志报道,关国亮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新华人寿保险资金总额约130亿元,这些资金或被拆借给利益伙伴入股及控制新华人寿,或用于违规投资。
规定指出,保险机构发生保险资产管理重大突发事件后,应当根据初步预测及评估结果,及时上报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保险资产损失超过5000万元或者超过该机构总资产1‰的重大突发事件。保监会则会对保险资产管理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实施现场及非现场检查。
③ 保监会 重大突发事件
大商圈网2007-06-15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讯保监会昨天公布了一项意味深长的规定———《保险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虽然没有解释出台缘由,但此规定的多项条款都与不久前曝出的“新华人寿事件”不谋而合,似有亡羊补牢之意。
此规定将“重大突发事件”定性为:保险机构突然发生,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保险资金巨额损失,危及保险资产管理正常运行的重大事件。具体说来又分为9类情形,包括: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等不测事件的;保险机构因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行为,导致保险资金被非法侵占的;保险机构资产管理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保险机构经营的;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违反管理程序运用保险资金的;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或者有关人员,涉嫌洗钱、贪污、受贿、利用保险资金谋取非法利益的;保险机构因信息管理失误或者其他信息安全事件,导致投资交易系统故障、业务数据丢失的等。
而上述描述与“新华人寿事件”中被媒体曝出的很多细节非常吻合。更巧合的是,保监会内部发出此规定的时间为5月30日。而恰恰在5月29日,保监会宣布,本应在保险业面临重大危机时使用的“保险保障基金”将首度出手,接手新华人寿3个股东的22.53%股份,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所谓“新华人寿事件”事发于去年10月,保监会人身险制度处相关负责人当时向晨报证实,新华人寿董事长关国亮已全面配合保监会“例行调查”。去年底,关国亮正式宣布辞去新华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据《财经》杂志报道,关国亮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新华人寿保险资金总额约130亿元,这些资金或被拆借给利益伙伴入股及控制新华人寿,或用于违规投资。
规定指出,保险机构发生保险资产管理重大突发事件后,应当根据初步预测及评估结果,及时上报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保险资产损失超过5000万元或者超过该机构总资产1‰的重大突发事件。保监会则会对保险资产管理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实施现场及非现场检查。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④ 哪个文件废止了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托管工作的通知
保险资金运用原则:
第十八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按照“集中管理、统一配置、专业运作”的要求,实行保险资金的集约化、专业化管理。
保险资金应当由法人机构统一管理和运用,分支机构不得从事保险资金运用业务。
第十九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等专业机构,实施保险资金运用第三方托管和监督,具体办法由中国保监会制定。
托管的保险资产独立于托管机构固有资产,并独立于托管机构托管的其他资产。托管机构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进行清算的,托管资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
第二十条托管机构从事保险资金托管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保险资金的保管、清算交割和资产估值;
(二)监督投资行为;
(三)向有关当事人披露信息;
(四)依法保守商业秘密;
(五)法律、法规、中国保监会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一条托管机构从事保险资金托管,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挪用托管资金;
(二)混合管理托管资金和自有资金或者混合管理不同托管账户资金;
(三)利用托管资金及其相关信息谋取非法利益;
(四)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二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规定的相关标准。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根据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可以自行投资或者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进行投资。
第二十三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投资的,应当订立书面合同,约定双方权利与义务,确保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三方职责各自独立。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应当履行制定资产战略配置指引、选择受托人、监督受托人执行情况、评估受托人投资绩效等职责。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执行委托人资产配置指引,根据保险资金特性构建投资组合,公平对待不同资金。
第二十四条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投资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妨碍、干预受托机构正常履行职责;
(二)要求受托机构提供其他委托机构信息;
(三)要求受托机构提供最低投资收益保证;
(四)非法转移保险利润;
(五) 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五条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合同约定投资;
(二)不公平对待不同资金;
(三)混合管理自有、受托资金或者不同委托机构资金;
(四)挪用受托资金;
(五)向委托机构提供最低投资收益承诺;
(六)以保险资金及其投资形成的资产为他人设定担保;
(七)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六条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根据中国保监会相关规定,可以将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投资品种作为基础资产,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投资或者购买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合同约定,及时向有关当事人披露资金投向、投资管理、资金托管、风险管理和重大突发事件等信息,并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受托资产规模、资产类别、产品风险特征、投资业绩等因素,按照市场化原则,以合同方式与委托或者投资机构,约定管理费收入计提标准和支付方式。
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是指由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为发行人和管理人,向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投资人发售产品份额,募集资金,并选聘商业银行等专业机构为托管人,为投资人利益开展的投资管理活动。
⑤ 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是什么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是指由专门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和对象征收社会保障费(税)的一种行为。它关系到能否建立稳定和充足的社会保障基金,因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构成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基础。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和职工个人之间的权力和义务,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平衡和再分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渠道,又称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它是国家依法确定的用于社会保障事业所需专向基金取得和形成的渠道,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环节。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原则是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留有部分积累。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模式筹集和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前提和财力保证。纵观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实施的情况,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主渠道: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筹基金的筹资渠道,主要包括财政拨款、企业缴费、个人缴费三方面。按照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国家、企业及劳动者个人都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比例承担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并且通常是以国家立法形式明确下来的。
二、辅助渠道:社会捐献、基金的运营增值及彩票收入等。
社会保障机构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办法向社会团体、单位和个人募集作为社会保障用途的资金或实物,也是一条重要的社会保障基金来源渠道。社会捐献是以自主自愿的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一种形式。社会捐献直接吸纳到社会保障基金名下,由社会保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使用;或者根据某些特定事件或特定对象的需要,临时采用直接筹款、义演、发行彩票等方式向社会募捐。
三、特殊渠道:减持国有股,变现国有资产,发行长期国债等。
减持国有股(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是指向社会公众及证券投资基金等公共投资者转让上市公司(包括拟上市公司)国有股的行为。属于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一种特殊渠道。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有股所有权。国有股东代表单位是指按照国有资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的原则,被授权代表国家持有上市国有股的单位。减持国有股所筹集的资金交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实施。国有股减持主要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未满3年的,拟出售的国有股通过划拨方式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并由其委托该公司在公开募股时一次或分次出售。国有股存量出售收入,全部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减持国有股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
国家还可以通过发行长期国债,或者特殊国债的形式来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这对缓和因社会保障基金不足带来的压力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可见,社会保障改革一方面要建立企业、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承担的筹资机制,另一方面也需要由政府通过其他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来支付资金缺口和承担转轨成本。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⑥ 保险业非法集资参与型案件主要是指什么
指保险从业人员参与社会集资、民间借贷及代销非保险金融产品。主要手段有:保险从内业人员同时推容介保险产品与非保险金融产品,混淆两种产品;
保险从业人员承诺非保险金融产品以保险公司信誉为担保,保本且收益率较高;诱导保险消费者退保或进行保单质押,获取现金购买非保险金融产品。
(6)保险资金运用事件扩展阅读:
避免陷入保险业参与型非法集资的方法
1、正确的保险理念。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均会严格按照保单合同履行相应承诺。非法金融产品收益虽高,但高收益伴随高风险,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不可能一夜暴富,切忌心存侥幸。
2、这样避免陷入非法集资陷阱。不相信高息“保险”,不被小礼品打动,不接收“先返息”之类的诱饵;不相信任何以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项目投资和购买股份等为名目并承诺高额利息或回报的借款行为;不与保险从业人员个人签订投资理财协议,不接收保险营销员个人出具的任何收据、欠条。
⑦ 美国保险资产管理标志性事件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1中国人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中国保险业的中流砥柱,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2中国平安(中国驰名商标,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太平洋保险(世界500强企业,总部设在上海,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中国人保(中国驰名商标,有深远影响力的保险集团,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中国太平(于1929年上海,实力雄厚的民族保险公司,隶属国务院,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
6友邦保险(外资独资保险公司,亚太地区领先的人寿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
7新华保险(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化股份制专业寿险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8泰康保险(中国著名的大型保险金融服务集团,总部设于北京,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9阳光保险(国内七大保险集团之一,较具实力的保险公司,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大地保险(良好的业绩和社会口碑,中再集团公司旗下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⑧ 近几年国内外都发生了哪些重大的金融事件
1.雷曼兄弟倒闭 信心崩溃
美国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由于投资失利,在谈判收购失败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美国财政部和联储局协助挽救濒临破产的贝尔斯登,却拒绝出手拯救雷曼兄弟的做法惹起重大争议,市场信心崩溃一发不可收拾,股市狂泻难止,为美国日后拯救AIG和推出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埋下伏笔。
2.CDS拖垮AIG 获千亿打救
全球最大保险集团美国国际集团(AIG)承保数以百亿美元计的信贷掉期合约(CDS),由于信贷掉期合约录得巨额亏损,AIG亦面临无力偿债的局面。为恐AIG拖垮全球金融体系,联储局紧急宣布以1000亿美元的一篮子拯救计划支持AIG。
3.3大车厂临破产 求助国会
由于信贷紧缩,30年来竞争力江河日下的美国3大车厂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出现流动资金短缺,加上汽车销量暴跌,公司陷于财困,营运难以为继。3大车厂要求国会提供340亿美元紧急援助,否则车厂倒闭将导致美国多达550万人在3年内失业。
4.花旗裁员“卖身” 市值跌9成
金融界“巨人”花旗银行曾是全球最大金融机构,但敌不过金融危机冲击,股价一度从高峰下跌9成。花旗今年宣布全球裁员7.5万人及出售资产套现,并需接受联邦政府注资200亿美元。政府同时要为花旗逾3000亿美元资产作担保,避免花旗倒闭。
5.华府接管“两房” 自酿苦酒
美国房屋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合计持有或担保约半数美国房屋按揭贷款,由于房地产市场崩溃,两房财困,被迫由 (政)(府)历史性接管。
6.3A债券不安全 资金失避风港
导致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元凶之一,正是一些被列为“安全”的投资产品,包括拍卖利率债券、联邦基金和债务抵押债券,不少都获得评级机构评为AAA级别。曾被视为超级安全的货币市场基金,资产价值亦跌穿每股1美元的长期稳定价,迫使美国财政部推出货币市场基金资产担保计划,以免触发赎回潮。
7.评级机构失信誉 备受质疑
权威信贷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都有给予一些以次按作抵押的债券最高评级,忽略其潜在风险;然而,一旦问题浮现,价格下滑时,这些评级机构又会快速下调评级,恶化情况。信贷评级机构的可信性备受质疑。
8 对冲基金重创 喜忧参半
一向被视为投资精明的对冲基金,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严重损手,不少对冲基金的价值蒸发了50%,部分基金因投资者大量赎回而被迫关闭。当然,也有一些基金因卖空银行股票和与按揭业相关的股票而大赚特赚。
9.格林斯潘声誉受损 走下神坛
曾被市场人士奉若神明的联邦储备局前任主席格林斯潘,被批评未有适当运用利率政策,导致房地产出现泡沫,又疏于监管高风险的次按债券,他也被迫承认要为目前的市场混乱负上责任。
10.冰岛濒临破产 财富蒸发
拥有30万人口的冰岛货币克朗在今次金融海啸中大幅贬值,整个国家的财富几乎全被蒸发掉,无法偿还数以十亿欧元计的债务,濒临破产,需四处向国际社会借贷求救。不少冰岛银行的外国存户损失惨重。
⑨ 保险公司的资金用途
首先纠正一下,你不能问保险公司资金的用途,你应该说成保险公司资金的投资形式是什么
保险公司资金的用途当然主要是用来赔偿了,还有就是用于营业费用
保险公司的投资形式主要有储蓄存款,有价证券,贷款,不动产投资和项目投资等
第一个储蓄存款就是你说的存入银行
第二个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三大类.债券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行基金证券集中投资者的资金,交由专家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
贷款是指保险公司作为信用机构以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为条件,直接将保险资金提供给需要者的一种放款或信用活动.主要有抵押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技术改造项目贷款和寿险保单贷款.(我国只有保单质押贷款)
不动产投资是指保险公司投资购买土地,房产奠基人中获取投资形式.(我国没有)
项目投资属于保险公司直接投资是直接投资到生产,经营中去,或建立独资的非保险企业.(我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