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互联网电视概念股有哪些
互联网电视概念股一览最新,互联网电视概念股个股解析
互联网电视概念股(相内关个股)
华数传媒容 科大讯飞 乐视网 深康佳A 四川长虹 厦华电子
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⑵ 跌破净资产的股票能买吗
建议你看看这篇文章,以便对该问题有个全面了解:104只跌破发行价 70只股票跌破增发价 17只股跌破净资产
掘金“破股”
当代生活报 2010-07-09 http://epaper.gxnews.com.cn/ddshb/html/2010-07/09/content_1652921.htm本报观察目前,沪深两市跌破增发价的股票为70只,跌破发行价的股票为104只,跌破净资产的股票为17只。这种情形,和2005年998点、2008年1664点底部时,已经有些类似。蜂拥而来的跌破发行价、跌破增发价、跌破净资产的“破股”,容易让人产生现在已是底部的感觉,但客观来说,这些“破股”并非一无是处,其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是受到市场低迷的影响被“破发”。广州万隆认为,随着市场有所回暖,“破发、破净、破增”个股正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而申银万国更是建议关注“破发、破增发价、破净资产”类的“破股”。那么,这些“破股”是否还有投资价值呢?面对这种场面,投资者能否从中找到一些投资机会呢?编者按【掘金破发股】104只股跌破发行价昨日,新股国联水产上市首日即破发,这使得“破发股”家族中又增添了一员。据统计,目前两市共有104只破发股,这其中包括近期上市的国联水产、唐山港等新股,同时也包括招商证券等资深股票。近期为何涌现如此多的破发股呢?有分析称,新股破发与高价、高市盈率、高募集资金额发行,以及上市后大肆炒作有关,因此破发是正常的,如近日上市的唐山港,其发行价并不便宜,且下半年受宏观经济影响,公司存在业务量增速下滑的风险,尤其是矿石业务受到负面冲击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上市即破发。对于一些“资深”股票来说,由于市场的持续疲弱,板块轮动频繁,加上一些个股本身吸引力不大,难以吸引投资者的兴趣,因而破发也就不足为奇了。哪些“破发股”有掘金价值?破发意味着股票在一定程度上下价值回归,但破发的跌幅的多少则在一定程度上意识该股目前是否还有更大的下跌空间。对此,有分析认为,如果投资者想从破发股中掘金,一些跌幅超过20%的破发股或许值得关注。目前跌破首发价的公司中,中国化学、中恒集团等21只股票的破发幅度超过20%,其中华泰证券和招商证券破发幅度超过30%。申银万国认为,目前市场处于底部区域,股票发行价一般代表了市场认可的股票当期合理价格,破发意味着这类股票具有了相对的安全边际。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尽管有些破发股跌幅已经较大,但并非所有破发股都值得投资,投资者也不能仅从跌幅来判断其必然有投资价值,有些破发股本身估值就高、股价也高,目前的破发只是回归价值的一种体现而已,因此,投资者在甄别破发股时,也要一分为二看问题,综合考虑公司股价是否有业绩支撑等。如有分析认为,尽管中国西电遭遇破发,但却成为很多私募和公募心中的潜力股,因为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而中国北车尽管股价不断下挫,但仍不失为一只潜力金股。跌幅较深的破发股华泰证券、招商证券、柘中建设、巨力索具、海普瑞、中国化学、南都电源、正泰电器、中国中冶、光大证券、兆驰股份、鼎泰新材、劲胜股份、朗科科技、奥克股份、高乐股份、数码视讯、海默科技、嘉欣丝绸、中科电气、天龙集团、毅昌股份、雅克科技 【掘金破增发股】70只个股跌破增发价经过上半年的大跌,破增发价的股票开始遍地开花。据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已完成增发以及拟实施增发的238家公司中,目前股价跌破增发价的公司达到70家,占比高达30%。其中,上实发展跌破增发价幅度达到46.22%,位居首位;中恒集团等26至股票跌破增发价幅度超过20%。说到破增发股增多的原因,有分析认为,在目前的市场氛围下,一些行业或个股缺乏利好刺激,或本身业绩并没有太大突破,体现股市上,自然难以吸引资金的介入。选择估值合理的“破增发股”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一些机构也在关注一些“破股”,首选破增发价幅度最深的公司。当前市场虽然还不能断言已经见底,但很多公司股价已经很便宜。虽然上市公司大股东搞增发时总是希望能够多融一笔钱,但如果太离谱也不会有人要。因而增发价的确定总体上来说也未必有多离谱。因而现在有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这些公司值得多花些时间研究。市场人士指出,先破后立,目前A股回调正经历“挤泡泡”的过程,估值泡沫的减小将加速完成市场的筑底。上海一位私募则认为,从目前来看,估值合理的时候,可以从破增发价的公司里选择个股建仓。跌幅较深的破增发股新安股份、保利地产、国元证券、平高电气、上海建工、新兴铸管、河北钢铁、建峰化工、扬农化工、华泰股份、诺普信、鲁阳股份、桂冠电力、新发集团、华侨城、安泰集团、中大股份、新乡化纤、华电国际、中储股份、中恒集团、长征电气、天山股份
⑶ 中恒电气是小盘股吗
目前,沪深两市跌破增发价的股票为70只,跌破发行价的股票为104只,跌破净资产的股票为17只。这种情形,和2005年998点、2008年1664点底部时,已经有些类似。
蜂拥而来的跌破发行价、跌破增发价、跌破净资产的“破股”,容易让人产生现在已是底部的感觉,但客观来说,这些“破股”并非一无是处,其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是受到市场低迷的影响被“破发”。
【掘金破发股】
104只股跌破发行价
昨日,新股国联水产上市首日即破发,这使得“破发股”家族中又增添了一员。据统计,目前两市共有104只破发股,这其中包括近期上市的国联水产、唐山港等新股,同时也包括招商证券等资深股票。
近期为何涌现如此多的破发股呢?有分析称,新股破发与高价、高市盈率、高募集资金额发行,以及上市后大肆炒作有关,因此破发是正常的,如近日上市的唐山港,其发行价并不便宜,且下半年受宏观经济影响,公司存在业务量增速下滑的风险,尤其是矿石业务受到负面冲击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上市即破发。
破发意味着股票在一定程度上下价值回归,但破发的跌幅的多少则在一定程度上意识该股目前是否还有更大的下跌空间。对此,有分析认为,如果投资者想从破发股中掘金,一些跌幅超过20%的破发股或许值得关注。目前跌破首发价的公司中,中国化学、中恒集团等21只股票的破发幅度超过20%,其中华泰证券和招商证券破发幅度超过30%。
申银万国认为,目前市场处于底部区域,股票发行价一般代表了市场认可的股票当期合理价格,破发意味着这类股票具有了相对的安全边际。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尽管有些破发股跌幅已经较大,但并非所有破发股都值得投资,投资者也不能仅从跌幅来判断其必然有投资价值,有些破发股本身估值就高、股价也高,目前的破发只是回归价值的一种体现而已,因此,投资者在甄别破发股时,也要一分为二看问题,综合考虑公司股价是否有业绩支撑等。如有分析认为,尽管中国西电遭遇破发,但却成为很多私募和公募心中的潜力股,因为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而中国北车尽管股价不断下挫,但仍不失为一只潜力金股。
跌幅较深的破发股
华泰证券、招商证券、柘中建设、巨力索具、海普瑞、中国化学、南都电源、正泰电器、中国中冶、光大证券、兆驰股份、鼎泰新材、劲胜股份、朗科科技、奥克股份、高乐股份、数码视讯、海默科技、嘉欣丝绸、中科电气、天龙集团、毅昌股份、雅克科技 。
【掘金破增发股】
70只个股跌破增发价
经过上半年的大跌,破增发价的股票开始遍地开花。据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已完成增发以及拟实施增发的238家公司中,目前股价跌破增发价的公司达到70家,占比高达30%。其中,上实发展跌破增发价幅度达到46.22%,位居首位;中恒集团等26至股票跌破增发价幅度超过20%。
说到破增发股增多的原因,有分析认为,在目前的市场氛围下,一些行业或个股缺乏利好刺激,或本身业绩并没有太大突破,体现股市上,自然难以吸引资金的介入。
选择估值合理的“破增发股”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一些机构也在关注一些“破股”,首选破增发价幅度最深的公司。当前市场虽然还不能断言已经见底,但很多公司股价已经很便宜。虽然上市公司大股东搞增发时总是希望能够多融一笔钱,但如果太离谱也不会有人要。因而增发价的确定总体上来说也未必有多离谱。因而现在有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这些公司值得多花些时间研究。
市场人士指出,先破后立,目前A股回调正经历“挤泡泡”的过程,估值泡沫的减小将加速完成市场的筑底。上海一位私募则认为,从目前来看,估值合理的时候,可以从破增发价的公司里选择个股建仓。
跌幅较深的破增发股
新安股份、保利地产、国元证券、平高电气、上海建工、新兴铸管、河北钢铁、建峰化工、扬农化工、华泰股份、诺普信、鲁阳股份、桂冠电力、新发集团、华侨城、安泰集团、中大股份、新乡化纤、华电国际、中储股份、中恒集团、长征电气、天山股份。
2016年共有773家上市公司购买8873款理财产品,合计金额高达7666.71亿元,理财产品种类包括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通知存款、证券公司理财产品、投资公司理财产品、信托计划、基金专户以及逆回购等理财产品。
但这7666亿元的市场并非信托能参与的全部。证监会出台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对上市公司闲置的募集资金投资产品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安全性高,满足保本要求,产品发行主体能够提供保本承诺;二是流动性好,不得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
对于证监会要求提供保本承诺的要求,集合信托产品显然无法满足。
据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更多考虑满足监管的保本需求,资金一般会投向银行间市场信用等级较高、流动性较好的债券或货币市场工具,比如债券回购、拆解、存放同业、央行票据、国债、金融债以及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等低风险资产。正因为交易所对募集资金的监管要求较为严格,因此上市公司闲置的募集资金大多投向收益较低的保本型理财产品,而小额自有资金则可以选择高收益的信托或其他类型的产品。
自有资金投资可观
即使如此,上市公司自有资金可投资的数目亦十分可观。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16年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中,资金来源于募集闲置资金、自有资金的比例分别为58%、42%。也就是说2016年仅上市公司自有资金投资理财产品金额就高达三千多亿元,而投资信托产品的金额仅占自由资金理财投资额的3.6%,待开拓空间仍十分广阔。
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主要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率,合理利用闲置资金。同时,购买理财产品也有利于增加公司收益。并且,该负责人表示,公司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具有严格的风控标准,将对理财产品发行公司实力、资金安全性、是否承诺保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而面对记者“是否会考虑购买收益更高的信托产品”的问题,该负责人则不置可否。
而从投资收益的角度看,上市公司购买的银行理财收益率大多维持在2%-3%之间,甚至有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低于2%。这样虽确保资金相对安全,但难与信托产品平均5%-8%的预期收益相提并论。事实上,面对银行理财越来越低的年化收益率,有董秘称,更多的上市公司愿意通过其他渠道,选择高回报、高风险的理财产品。
从目前的情况看,信托公司对待上市公司这样的优质客户,尚需继续努力深挖资源。但如何服务这类优质客户,是横亘在信托公司面前的重要问题。某信托公司业务人士表示,目前公司会定期对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优质机构客户进行日常维护,了解投资需求并及时提供相应产品,但尚无其他积极措施。
上市公司仍有信托“粉丝”
但尽管信托在委托理财的比重中占比较小,但不妨碍有一批上市公司的信托“粉丝”存在。
数据显示,去年共有27家上市公司用信托理财。最爱信托理财的上市公司当属兆驰股份(2.43 +1.25%,买入)无疑。2016年,兆驰股份共斥资14.65亿元,购买信托产品30余次。紧随其后的是西部矿业(6.19 +1.31%,买入),该公司旗下子公司在2016年购买了信托产品11次,共计12.9亿元。
不过记者发现,推动上市公司购买信托产品的一大因素,为其与信托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这样双方的信息沟通比较通畅,可以使上市公司减少因信托掌握不足而导致的风险。”有业内人士称。在上述上市公司购买的104款信托产品中,有19笔交易为关联交易,合计金额为16.66亿元。如扬农化工(56.22 -0.37%,买入),去年曾从关联方外贸信托,6次购买信托产品,合计超过4亿元。
中融信托是上市公司最青睐的信托产品发行方。去年至少有5家上市公司分14次认购中融信托的信托产品,合计金额达到10.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