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相对价格等于劳动投入比率
劳动生产率的比值。 劳动生产率即劳动投入的倒数
② 《国际贸易》里关于【机会成本和相对价格】一个问题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做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
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上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既虚既实的一种成本。它是指1笔投资在专注于某一方面后所失去的在另外其它方面的投资获利机会。
边际成本实际上是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理论上来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多少。一般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递减的增加,从而边际成本下降,也就是说的是规模效应。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它是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边际成本:
理论上来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多少。一般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递减的增加,从而边际成本下降,也就是说的是规模效应。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例如,生产某种产品 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 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 50元。若生产 101个时,其总成本5 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 40元,即边际成本为40元。当实际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因为,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总固定成本就会递增。由此可见影响边际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产量超过一定限度(生产能力)后的不断扩大所导致的总固定费用的阶段性增加。
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合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低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
边际成本的作用: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但教材没有涉及边际收入、边际利润,这是其不足之处。
边际成本的计算:
边际成本计算方法很多,教材所承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与概念不一致。但从应试角度,还应按其掌握。
教材边际成本计算:新筹资的加权成本,即为边际成本。
③ 国际贸易为什么会使一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
本人仅为辅修金融的学生,这个问题我也想了,以下仅为拙见。
(1)假如A国分工生产X,B国分工生产Y(A、B两国为不完全分工),然后A国用一部分X和B国的Y进行交换;
(2)发生贸易后 ,A以一部分X换得了更多的Y,因此A国内Y的供应量将增加,于是A国内的Y的相对价格下降,所以A国内的X产品相对价格上升。(B国同理)
④ 请问国内商品相对价格为什么会影响出口,怎么理解
出口的商品都是从国内市场采购的,国内市场的价格高,出口的报价就会高,如果价格过高,高于国际市场的平均水平,商品就无法出口了。当然,如果国内商品价格低,那就会占领国际市场。
⑤ 相对商品价格变动是什么意思
相对价格是在国际贸易中所交换的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它体现交换双方的贸易利益。相对价格的计算方式是:以某国出口粮食、进口照相机为例,两者的比例关系为:照相机的相对价格=照相机价格/粮食价格(均按同一货币折算)。它反映出购买一台照相机而必须放弃的粮食数量。如果这种比率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变化,那就说明它们在利益分配上发生了变化。各个国家国内各种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价关系,也可以称作相对价格。
⑥ 什么叫做商品的相对价格
商品相对价格则指产品与交换物品进行交易时的兑换比率,假定金钱的供应不变的话,商品之间与金钱相对价格是可以比较的,商品之间亦可以以金钱价格比较出相对价格。
然而当特定金钱或货币的供应增加,该金钱或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均出现下降(即通货膨涨)时,商品在金钱或货币的供应增加期间的金钱价格便出现变动,在金钱或货币供应增加的前后期间,商品以该货币所订的名义价格上升,同时商品之间的实际相对价格维持不变。
(6)贸易前的相对价格扩展阅读
商品相对价格的计算
以某国出口粮食、进口照相机为例,两者的比例关系为:照相机的相对价格=照相机价格/粮食价格(均按同一货币折算)。它反映出购买一台照相机而必须放弃的粮食数量。
如果这种比率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变化,那就说明它们在利益分配上发生了变化。相对价格是一个相对数值,也可以是无贸易状态下,一国的两种商品的劳动投入量之比。为生产一种商品而放弃另一种生产商品的数量,叫做该商品的机会成本,也可做相对价格。
⑦ 在贸易模型中,两国各自某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同不一定会引致两国的贸易, 只有
在贸易模型中,两国各自某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同不一定会引致两国的贸易, 只有"供需和质量发生变化时“,才会引进或输出
⑧ 什么是国家之间的相对价格
国际贸易中的大小国是根据该国在世界市场地位划分。最明显的特征是贸易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供需变化(进出口量的变化)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而贸易小国则只是国际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同时应当注意贸易大国小国的划分在不同产业是不一样的,比如泰国是大米的贸易大国,对于国际粮食价格有影响能力。一个国家从封闭状态变为开放状态时,必然会导致国际市场的供需变化,但是小国的这种影响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大国贸易状态由封闭转变为开放时,引起的国际市场供需变化必然会导致国际相对价格的变动,如果封闭状态时的国内价格高于封闭时的国际市场价格,则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上升,反之依然。
因此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大国的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补充
具体而言,大国封闭状态下如果某一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那么该国开放进行贸易时,该国将会进口该产品,从而造成国际市场的上的需求增加,由于贸易大国占有足够的份额能够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因此国际市场价格将会上升,换言之会趋近于封闭状态下的国内价格。如果不考虑贸易成本和购买本土产品的偏好等因素,并且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主要是其他国的国际市场供需量等)国际市场价格会一直上升到与国内市场价格相等时才达到稳定。
因此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大国的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