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动力煤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运行

动力煤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运行

发布时间:2021-06-28 03:54:50

① 为什么动力煤和焦煤的价格相差这么大

生产方式和工源序不同。

② 今年煤炭价格大涨的原因有哪些

据国家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仅有67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35万吨,降幅为47.6%,与今年1月份相比,减少980万吨,降幅为59.2%。676万吨的进口量为2009年4月份以来月度进口最低水平。

从分煤种来看,今年2月份,无烟煤、炼焦煤、动力煤以及其他煤进口量分别为105万吨、199万吨、171万吨以及201万吨,与1月份相比分别减少132万吨、359万吨、197万吨以及291万吨,降幅分别为55.7%、64.3%、53.5%和59.1%。与煤炭进口大幅回落相比,2月份我国煤炭出口量则出现了明显回升。2月份煤炭出口量为17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万吨,增长8.5%,与今年1月份相比,增加33万吨,增长23.1%。176万吨的进口量仅次于去年9月份的186万吨,位列去年2月份以来第二出口高位。出口、进口一升一降共同导致今年2月份煤炭净进口量降幅更大。据测算,2月份我国仅实现煤炭净进口50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49万吨,降幅达56.5%,与今年1月份相比,减少760万吨,降幅更是达到了60.3%。

2月份煤炭进口量大幅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有自然因素和节日因素的影响。2月份我国迎来春节假期,煤炭需求会出现一定的季节性下滑,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煤炭进口出现下滑,此外,2月份只有28个工作日,如果按照30天算的话,2月份煤炭进口量肯定会在700万吨以上。即便如此,与1月份 1656万吨的煤炭进口量相比,降幅仍在50%以上,与2010年月均煤炭进口1385万吨相比,下降幅度之大可谓也一目了然。事实上,2月份煤炭进口量的下降早在笔者意料之中,笔者早在之前已经多次判断今年2-3月份煤炭进口量会下降。

认为煤炭进口会出现下降,一方面是基于对前期国内外煤价走势的对比分析,另一方面是基于对目前我国煤炭进口特点的把握。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国际煤价持续震荡上扬,进入今年以来仍然保持高位运行态势,而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以秦皇岛煤价为代表的国内煤价从去年12月开始则进入了小幅缓慢回调通道。也就是从去年12月份开始,国内外煤价价差不断缩小,今年年初开始甚至出现了国内外煤价倒挂的情况,并且价格倒挂态势日益严重,进口煤的价格优势逐步消失。分别来自环球煤炭平台和秦皇岛港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末,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为105.77美元/吨(FOB,下同),折合人民币703元/吨,与当时秦皇岛港60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FOB,下同)相比,每吨基本相差157元/吨之多,可以说价格优势十分明显。随着12月份国内秦皇岛煤价开始小幅回调,而澳大利亚动力煤价格继续上行,两者价差快速缩小。据测算,到了12月底,二者价差已经缩小至每吨8元。今年1月第一周,澳大利亚煤价终于成功超过秦皇岛煤价,国内外煤价开始倒挂, 1月份二者到过最严重时,澳大利亚煤价曾经高出秦皇岛煤价每吨60元以上。由于今年以来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为代表的国际煤价持续高位震荡,而国内秦皇岛动力煤价格持续表现疲软,因此,今年以来,国内外煤价始终处于倒挂态势。

通过前面分析可知,从去年12月份开始国内外煤价已经快速缩小,刚刚进入今年1月份之后,国内外煤价就出现了倒挂的情况。之所以1月份煤炭进口量仍然高达1656万吨,2月份煤炭进口量却急剧下降至676万吨,这与当前我国煤炭进口特点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保障能力较强,之前我国长期处于煤炭出口国地位,长期煤炭进口量都很小,我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的脚步也相对较慢,在国外的权益煤炭产量极少,仅有兖州煤业和中国神华等极少数的煤炭企业在国外有少量的权益资源。因此,受国内外价格变化影响较小的、长期相对固定的煤炭进口量相对较少。2009年以来煤炭进口量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受益于国际市场煤炭供求形势相对较为宽松,国际市场煤炭价格相对较低,进口煤有着一定的价格优势,参与和从事煤炭进口的多是国内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小用煤企业和中小贸易商,签订的也都是期限较短的准现货合同。这种情况下煤炭进口极易受国内外煤炭价格变化的影响,由于进口合同期限较短,煤价上涨会导致短期进口合同数量大幅下降,因此一般在国内外煤价出现明显变化一个月之后,煤炭进口量会有所反应。煤炭进口量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之前笔者已经多次提到过,并进行过一定的实证分析。

虽然,2-3月份煤炭进口量的下降早在预料之中,但是,是实话,下降幅度如此之大还是有点超出了笔者的预料。

随着中国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中国进口对国际煤价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进口增加会带动国际煤价走高,相反,中国煤炭进口下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际煤价走低。2月份以来,虽然经历了一定的震荡调整,但是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回落势头,目前,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仍然在130美元/吨左右,处于近两年多以来较高水平。所以,笔者并没有想到2月份煤炭进口环比降幅会达到50%以上。

2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出现了巨大降幅,但是,国际煤价却仍然在高位运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去年年末今年年初澳大利亚遭遇罕见洪涝灾害导致煤炭出口受阻有一定关系,同时也与国际油价持续上扬、国际市场流动性过剩、美元长期贬值趋势持续存在等因素有关。

虽然日本地震短期内降低了煤炭消耗,但是福岛核电机组爆炸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增加火电出力时间,增加电煤需求,地震对国际煤炭市场的利空影响可能仅限于极短时期内。由于未来一段时期内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可能会促使国际油价继续震荡上扬、国际市场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因此,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国际煤价仍然可能会高位运行。

假如未来几个月国内煤价仍旧保持平稳的话,国内外煤价倒挂态势可能会继续持续下去,未来几个月煤炭进口量或许会持续处于目前相对较低水平。在当前处于春季相对用煤淡季之时,煤炭进口量低位运行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影响可能还相对较小,当进入5月份逐步迎来夏季用煤高峰之时,煤炭进口量如果仍继续低位运行,给国内煤炭市场带来的影响势必会加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内煤价走高。

为了防止未来几个月煤炭进口持续低位运行导致夏季用煤高峰期间出现供求偏紧,从而加大国内煤价上行压力,有关部门应该尽早从保障供给、疏通运输、合理控制需求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③ 动力煤价格多少时发电厂进入亏损临界点

每个单位经营情况不一样,机组容量大小指标也不一样,因根据机组指标及地区来测算。

④ 简述近来来我国煤炭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地理知识

一、原煤产量同比上升
10月份,全国原煤产量28354万吨,同比增长1.5%。1-10月份全国累计生产原煤285279万吨,同比增长4.8%。
10月,陕西生产原煤5004.73万吨,同比增加554.03万吨,增幅为12.45%;1-10月,陕西累计生产原煤43589.62万吨,同比增加7020.98万吨,增幅为19.20%。
此外,前三季度内蒙古原煤产量68066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26.3%,同比增长12.8%;山西原煤产量64184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24.8%,同比增长7.5%;陕西原煤产量41294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15.9%,同比增长12.2%。
三省区上半年生产原煤17.35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67%。随着国家层面有步骤地释放优质产能,全国煤炭供应形势逐步宽松。
二、大秦线沿线港口库存居高不下
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秦皇岛港口煤炭库存呈稳步回升的态势。截至11月8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虽受大秦线检修影响有所回落,但库存依然处于高位,较去年同期回升270万吨,涨幅达63.16%。
1-9月份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发运煤炭5.44亿吨、同比增加7580万吨、同比增长16.2%。
9月下旬以来,随着国家发改委的保供应政策显效,铁路总公司、太原铁路局加大调运力度,日均装车高位运行,日均运量稳定在120万吨以上,秦港方面也高效接卸,港口日均卸车稳定在8000车以上,对港口煤炭场存形成了明显的补充。
三、港口贸易商抛货情况逐渐增多
近期由于沿海电厂耗煤量持续下滑,库存量明显提升,加之长协煤保供以及对后市预期偏悲观的影响下,整体终端对市场煤采购积极性不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下,实际交易较为冷清。
港口贸易商抛货情况逐渐增多,不乏有一些低价货出现。在市场下行的过程中,终端接货也会带一部分预期来出价,所以整体还盘接货价格压得很低,报还盘价差较大,实际成交稀少。
进口动力煤市场也非常冷清,报盘和询盘都比较少。由于外矿当月可售货源不多,多数货量在贸易商手上,离岸报价相对比较坚挺,然而由于中国国内煤价开始走弱以及进口煤减少等因素影响,下游观望增多,需求明显减弱,进口贸易商也有开始抛货的情况,另外国际海运费也有下降,使得进口煤到岸价较前期有一定幅度的下跌。
四、供暖季需求不佳
10月份沿海六大电厂平均日耗、库存均呈回落的态势。当月沿海六大电厂日均库存量为1032.00万吨,较上月回落30.01万吨,环比跌2.83%,日均耗煤量为63.64万吨,较上月回落7.54万吨,环比跌10.60%。
数据显示,2017年9月份全国绝对发电量52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环比下降12.2%,其中,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362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15.94%。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发电用煤需求随之走低,六大电力集团沿海电厂日均耗煤不断下行,库存不断攀升。截至11月3日,沿海六大电厂煤炭库存为1235.85万吨,日耗煤量为49.39万吨,存煤可用天数恢复至24天,目前下游电厂随着日耗的走低,采购积极性减弱,助推港口煤价进一步下行。
五、限产或停产影响
环比来看,9月份除水泥产量略有增加外,火电、生铁产量增出现下降。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在采暖季前(11月15日前),“2+26”城市完成72台机组、398万千瓦的燃煤机组淘汰,淘汰的燃煤机组要实现电力解列或烟道物理割断。
钢铁、焦化、建材、有色等多个行业在采暖季将错峰生产。除了保障供暖等民生任务,水泥、砖瓦窑、陶瓷、石膏板等建材行业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下游限产、停产之下,对煤炭需求会有减少。
六、政策调控防止“煤超疯”
国家相关部门为稳煤价提前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包括释放产能、监管煤价、推进中长协合同的签订及履行等,有效的控制了市场的炒作因素。而11月神华长协价格出炉,年度长协价格较上月降了3元/吨。
通过对比了近四年的煤价走势。明显看出,2014、2015年煤价持续走低,2016年下半年煤价疯涨,今年煤价虽有波动,但波幅小于去年,季节性因素导致的上涨也较去年提前了一月。
后期,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晋陕蒙等主要产地煤炭供应稳中趋升,供应偏紧局面将得到缓解,整体供应趋于宽松。需求来看,虽然临近冬季用能高峰,但下游电厂日耗回落明显,加之供暖期错峰生产影响,需求预期并不乐观。
受供应趋于宽松影响,预计后期动力煤将呈现“旺季不旺”的态势,价格下跌趋势将继续蔓延。

⑤ 长期煤炭价格上涨对今后中国经济运行有什么影响

虽然经济繁荣离不开石油,但中国的经济增长却主要是由煤炭而非石油来驱动,因为中国一次能源总消费中70%是煤炭。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同样水平的价格上涨,煤炭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大於石油价格上涨2.5至3倍。因此,中国的PPI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主要取决於煤炭价格。

过去5年内,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全国煤炭产量以年均11%的速度递增,而电力、冶金、建材等三大主要耗煤行业的煤炭消耗增长更快。特别是电力行业,2005年以来,全国新增装机2.94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增加2.42亿千瓦,相应增加煤炭消费7亿多吨,去年电力煤炭消耗达到14.3亿吨。同期冶金用煤从2.3亿吨增加到4.2亿吨,建材用煤从2.9亿吨增加到3.5亿吨。2008年上半年,火电装机增长12.7%,钢材增长12.5%,水泥增长8.7%,煤化工产业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之势,以煤为基础的产业链正快速延伸扩展。中国的煤炭危机由煤价上涨和电煤短缺中初见端倪。

中国煤价也已经大幅度上涨。从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大同优混煤价格从270元/吨左右开始上涨,截至到2008年7月21日,达到1065元/吨。由於煤炭与石油之间的可替代性,国际油价上涨会推动煤炭价格上涨。即使中国煤炭基本自给,国际煤炭上涨至少会加剧国内煤炭价格的上涨预期。国际能源市场价格走势基本反映全球能源供求关系。中国和印度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都是人口大国,一次能源消耗都以煤为主,加上高速增长的经济,种种因素都是对未来煤炭需求的有力支撑。与不断增加的需求相对应的,是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煤炭市场价格也会在将来供求失衡的预期下得到有力支撑。

有专家认为,中国煤炭资源的价值被长期低估,但经过近几年价格上涨,价值低估状况得到改善,今年上半年短期快速突现,投机因素占据主导地位,这麼分析即使有其合理性,也不能指望有短期大幅下行的可能。如果煤炭需求仍然以目前的增长速度,考虑到即将出台的资源税和环境税,煤炭价格继续上行的可能性很大。

理论上说,煤炭不会用完,煤炭资源的稀缺将以价格来体现,价格会上涨,直至有效的能源替代出现。按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反过来,一旦中国出现煤炭短缺而需大量进口,将对国际煤价产生重大影响,因为中国煤炭消费已占全球总量的40%之高。那麼,长期煤炭价格上涨对今後中国经济运行有什麼影响,短期的能源价格政策对中国长期能源战略有什麼影响?这是一个能源战略政策问题,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如果现在把低价煤炭通过钢铁等高耗能产品而大量出口,煤炭短缺时再以几倍高价买回来,我们是不是在为别人白辛苦?目前石油给予我们的教训应当吸取。今後的国际煤炭市场也不容乐观,印度也是一个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国家,经济正以8%的速度增长,也将很快进入高能源需求阶段。到2020年,美国可能还有很多煤炭,但会以什麼价格卖给你?如果煤炭短缺真的出现,中国能源安全会受到什麼样的威胁

⑥ 为什么煤价涨的这么多呀

供求“紧平衡” 拉动煤价上涨

煤价走势与其价格形成机制密切相关。回顾我国近年来煤价形成机制的变革,是一条清晰的市场化路线。

计划经济时期,煤炭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价格改革始于1993年。首先被放开的是电煤以外的其他煤炭销售价格,而占煤炭消费50%左右的电煤则处于“计划煤”与“市场煤”的双重价格体系之下。2004年,国家提出“煤电联动”方案,在电价调整后,电煤价格由市场供求双方协商决定。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电煤价格并没有马上走向市场化,但长期存在的双轨价格逐渐收拢。2007年,彻底取消延续了50多年的由政府组织产运需企业召开订货会的作法,初步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由供需双方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衔接资源、协商定价的机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供求关系成为煤价走势的主要决定因素。从煤炭消费结构看,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是主要耗煤产业,这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这些行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得煤炭需求高增长势头不减。2007年前三季度,火电、焦炭、粗钢、水泥行业的累计产量同比增幅分别为16.7%、19.4%、17.6%、15%,远大于同期原煤产量11%的增长率。一方面是煤炭需求大幅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关停中小煤矿,限制煤矿产能快速扩张,以致煤炭供给增速的放慢;加上铁路瓶颈因素的长期存在。诸多因素叠加,使得我国煤炭的供需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

山西一家煤矿的负责人向记者回忆煤炭市场近年来的变化时说,煤价从1997年开始一路下跌,直到2001年才触底反弹。到2004年,缺煤问题开始凸现,此后尽管各家煤炭企业产量一增再增,2007年全国煤炭产量比上年增长8.2%,却都不能改变煤供应紧张的局面,煤价也一个劲儿地往上涨。

煤价上涨带动煤炭企业效益大增。山西晋煤集团副总工程师、计划处处长常新富告诉记者,2005年晋煤集团的生产经营总额为182亿元,2006年为225亿元,2007年则会达到300亿元。之所以能连上台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煤价的上涨。2005年,晋煤集团商品煤平均售价为每吨339元,目前每吨售价已接近380元。

专家预计,2008年全国原煤产量的增幅基本与上一年持平,全年的产量将达到27.3亿吨左右,而社会煤炭需求将达到27.28亿吨。煤炭市场供需将总体平衡,个别地区和煤种略微偏紧,煤价仍有望维持高位运行。

“完全成本” 体现资源稀缺性

煤价不仅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也开始逐步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政策性成本的体现,是支撑煤价不断走高的另一重要原因。

以前,我国的煤炭矿产权大多通过无偿划拨取得,安全、环境和转产成本也一直没有计入煤炭的正常成本,不仅没有充分体现资源价值,也造成采煤的资源损耗无法补偿、环境破坏无法修复。对于很多国有煤炭企业而言,还存在历史包袱越来越重,资源枯竭型矿转产进展缓慢,矿区就业和再就业困难等问题。

在山西,记者听到这样一个例子:山西太长高速公路有1公里路段,本来修这段路只需要2000多万元,就因为处在煤炭采空区,就需多花3亿元。煤矿的环境损害成本由此可见一斑。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开始推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煤炭行业作为试点率先进行改革。2006年9月,国务院批复山西、内蒙古、安徽、山东、陕西等8个煤炭主产省(区)成为进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试点地区实行煤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等改革也在酝酿之中。

另外,山西省今年开始对煤炭行业实行可持续发展试点。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提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将这“三金”和企业缴纳的矿业权价款都计入生产成本,从而在原来核算体系中的“生产成本”之外,加上资源、环境、生态和转产成本,形成煤炭生产的“完全成本”。

常新富告诉记者,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政策实施前,晋煤集团的资源价款只有0.56元/吨,之后则要达到10元/吨,如果再考虑“三金”,成本上升更明显。据统计,山西地区煤炭2007年底生产成本较2006年初上升70元左右。

成本上升对企业经营带来一定压力。2007年前三季度,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毛利率为30.31%,比上年同期下降4.82个百分点,这其中主要原因是政策性成本升幅超过了煤炭价格升幅。

政策性成本的上升,使企业更加认识到资源的珍贵,加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力度。常新富告诉记者,晋煤集团这几年在煤层气的利用方面下足力气,2008年晋煤将形成日液化125万立方米标准状态煤层气能力,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液化基地。目前,晋城大街上行驶的出租车“喝”的不是汽油,而是晋煤的液化煤层气。

“豆腐运成肉价钱” 煤价形成机制有待完善

煤价上涨,并不完全是由于煤炭生产成本提高造成的。我国煤炭销售中间环节多,目前销售中间环节费用上涨幅度大,非煤成本上升是煤价上涨的重要原因,“豆腐运成肉价钱”。据了解,2007年之前,煤炭的海运合同价格在每吨40元到50元左右,现在则已创出了超过100元的高价。

以1月份这次的煤价上涨为例,流通环节的煤价上涨20%,却没有引发生产地煤价的同步上涨。1月底,山西大同60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环比上涨15元/吨,涨幅仅为4%。同期,山西省其他主要地区煤炭火车车厢交货、含增值税的价格约上涨0―15元/吨,涨幅在3%以内。而山东、安徽、陕西等地的动力煤出厂价并没有出现明显上涨。煤炭坑口价和中转地价格之间的价差扩大明显。

煤企、电厂、电网这一产业链条上的利益关系没有理顺,由此引发的“煤电之争”,多年来一直引人关注。2005年,我国出台了煤电价格联动政策。根据该政策,如半年内平均煤价相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则相应电价也应作调整。由于宏观调控的需要,1月中旬,政府决定不上调电力、成品油等产品价格,而煤炭等产品价格却继续上涨,2008年主要产煤省煤企与电力企业签订的电煤合同,平均每吨煤的价格上涨了30元以上。这种情况下,电煤价格自然成为煤电双方争议的焦点。

⑦ (五)矿产品价格仍然会保持在高位运行

2007年大部分矿产品只是价格涨幅都有所回落而价格并未下降,2008年预测仍将保持上涨态势,虽然涨幅可能较小且较温和,但长期积累的“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压力”却是难以承受的。从缓解、吸收通货膨胀压力的角度出发,当前应切实加强矿产品需求的宏观调控,加强矿产品价格的信息服务,保持矿产品价格稳定,抵御市场风险,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根据对市场供求变化影响因素的分析,预计2008年全国矿产品价格会继续保持稳中趋升的发展态势,上涨的幅度可能较小、较温和,但经过连续多年的长期积少成多,2008年各种矿产品价格将继续在高位运行。主要原因是:一是国内工业化进程加快,对矿产品需求量非常大。在庞大的旧的工业体系之中,对矿产品依赖程度非常大,资源消耗非常高,粗钢、煤、水泥、化肥等主要工业产品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在新一轮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增长强劲,这一切再度拉动了对矿产品的需求,需求量居高不下,国内矿产品价格难以下跌。二是矿产勘查进展滞后,在建矿山缺少大的项目,供应能力增长受限制。三是政策性税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矿产品价格上涨。目前我国资源税征税品目有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等。新一轮资源税改革,首先把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由现在的从量计征,提高到从价征收,同时把原来不征收资源税的矿泉水等也列入资源税征收范围。从价计征,是将税收与资源市场价格直接挂钩,这将资源税费提高到合理水平的同时,也将提高矿产品的市场价格。

虽然也存在一些使价格下降的因素,但综合分析,2008年国内矿产品价格上涨的动力会更大一些,因此,预计国内矿产品价格总体仍将保持上涨走势,当然,各个矿种价格走势将不尽相同。

原油。出于对需求强劲、供给增长有限的考虑,再加上对产油区安全形势持续紧张的担心,预计2008年国际原油均价将继续上升,国内原油价格也会随之升高,与国际价格差距会越来越小,价格逐步下降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原煤。随着煤炭价格逐步实现市场化,资源税、采矿权、探矿权价款等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相继推行,试点中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和酝酿中的煤矿转产发展基金、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等的征收,2008年国内煤炭价格将延续2007年的上涨态势。

铁矿石。由于国内对铁矿石的需求持续旺盛,2008年国际铁矿石协议价比2007年上涨65%,这使得中国利用国际铁矿石的成本大幅上升。同时因为海运价格的下跌,预计2008年铁矿石的到岸价上涨幅度会低于65%。从中长期发展来看,全球铁矿石资源丰富,近期新上铁矿山产能将逐渐释放,供需基本平衡,铁矿石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度增长现象。

铜。在国内工业化的进程中,铜的需求会一直增加。在国际上,铜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2008年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预期,进一步支撑了铜金属需求前景。除非发生严重的经济放缓,否则铜需求增幅将超过供应增幅,使铜市场供不应求,铜价格将继续走高。

铝。2008年铝价也会像铜价格,呈现易涨难跌的走势,但由于电解铝产能仍处于过剩状态,其上涨空间将会受一定限制。

黄金。将保持坚挺。在国内人均收入大幅提高,首饰、工业对黄金的需求并没有减缓趋势,呈现出连续增长的势头,这是2008年黄金价格保持坚挺的主要原因。

水泥。有望维持在相对高位。主要判断依据是,在2008年落后产能淘汰仍将继续,而在产能投放将趋于放缓的背景下,受煤炭、电力等价格上升的影响,对水泥价格高位运行将构成支撑。另外,中国建材等大型集团的水泥并购行为,增加了这些企业对市场价格的控制力,让其主动下调水泥价格下调的积极性不大。

氯化钾。期望能保持稳定。2008年国内市场将持续供不应求的局面,供求关系不会得到根本上的扭转,价格有大幅上涨的动力。但从国家和政府的方面考虑,为了适应终端承受者农民的承受力,还是希望能把价格降下来。因此,国内氯化钾价格大涨和大跌的可能性均不大。

⑧ 2010年与2009年相比煤炭价格是否上升拜托了各位 谢谢

就是这个月,我们成都这边煤炭涨价都挺厉害的,明年应该还有涨幅吧。。

⑨ 影响煤炭价格的五大因素有哪些

推动煤炭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因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煤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煤炭生产增幅趋缓。今年煤炭行业全面整合,计划关闭小煤矿10000家左右,而上半年实际已经关闭各类煤矿9075家。小煤矿的大量关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供应的过快增长。据统计,1-9月份全国煤炭产量167674.1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1%。月环比平均增幅趋缓,8月份增幅较7月份下降4.5%,9月份较8月份仅增1.2%。

二是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今年以来,经济和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1-9月份全国火力发电量、水泥产量、钢材产量、化肥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6.7%、15%、24%和13.8%。这四项耗煤量约占国内煤炭总需求的80%以上,其产量快速增长拉动国内煤炭市场需求明显增加。此外,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四季度煤炭市场将进入传统消费旺季,煤炭需求进一步增加,增幅可能有所扩大。

三是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促使煤炭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今年以来,我国在山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省区进行包括提高煤炭资源税、增加安全生产专项费、设立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可持续发展基金等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将煤炭开采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安全成本、煤矿转产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等计入煤炭现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煤炭企业成本压力,从而对煤炭价格高位运行形成较强支撑。据统计,1-10月,山西省国有重点煤企每吨煤的平均生产成本为185.46元,同比上涨21.5%。

四是铁路运力比较紧张,推动煤炭价格上涨。四季度,铁路运力偏紧制约煤炭供应的基本格局难以发生根本改变,尤其是山西、陕西、宁夏等部分省区受到铁路运力紧张的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拉涨销区煤炭价格。

五是国际市场煤价上涨的影响。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攀升、北半球各国进入冬储煤季节等因素影响, 未来几个月国际市场煤价上涨动力仍较强劲,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对国内煤价上涨形成支撑。

阅读全文

与动力煤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运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华枫投资 浏览:974
炒股炒外汇 浏览:922
港澳一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643
癌症银行贷款 浏览:150
短期理财渠道 浏览:813
段永基投资 浏览:251
中国外汇管制限额 浏览:288
股指期货后买基金 浏览:254
2880表价格 浏览:232
中林集团信托 浏览:193
在陆金所里投资安全吗 浏览:315
期货大行情特点 浏览:239
买基金用什么账户 浏览:903
英镑对人民币汇率建行 浏览:185
股票简单解释 浏览:34
pe股票ttm是什么意思 浏览:825
海航投资值得长线吗 浏览:358
什么股票赚钱最快 浏览:295
东亚银行信托 浏览:890
电子账户交易密码忘了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