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加权平均法单价计算公式
加权平均法是指标综合的基本方法,具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加法规则与乘法规则。
加权平均法又称"综合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一个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结存存货成本+购入存货成本)/(结存存货数量+购入存货数量)
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加权平均法,在市场预测里,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加以平均的方法。
其特点是:所求得的平均数,已包含了长期趋势变动
拓展资料:
加权平均法,利用过去若干个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同一变量的观测值并以时间顺序数为权数,计算出观测值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以这一数字作为预测未来期间该变量预测值的一种趋势预测法。
加权平均法可根据本期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和金额与本期存入存货的数量和金额,在期末以此计算本期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作为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价格,一次性计算本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Ⅱ 什么是加权价,加权价怎么计算
加权价就是总金额除以总数量所得的价格,不是几种价格相加的简单平均价,是加了数量这个权数的平均价。
1、注释:
英文:weighing 要理解加权是什么意思,首先需要理解什么叫“权”,“权”的古代含义为秤砣,就是秤上可以滑动以观察质量的那个铁疙瘩。《孟子·梁惠王上》曰:“权,然后知轻重。”就是这意思。 例子:学校算期末成绩,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作业占20%,假如某人期中开始得了84,期末92,作业分91,如果是算数平均,那么就是(84+92+91)/3=89; 那么加权处理后就是84*30%+92*50%+91*20%=89.4,这是在已知权重的情况下; 那么未知权重的情况下呢?想知道两个班的化学加权平均值,一班50人,平均80,二班60人,平均82,算数平均是(80+82)/2=81,加权后是(50*80+60*82)/(50+60)=81.09.还有一种情况类似第一种也是人为规定,比如说你觉得专家的分量比较大,老师其次,学生最低,就某观点,满分10分的情况下,专家打8分,老师打6分,学生打7分,但你认为专家权重和老师及学生权重应为0.5:0.3:0.2,那么加权后就是8*0.5+6*0.3+7*0.2=7.2,而算数平均的话就是(8+6+7)/3=7
2、权数
统计学认为,在统计中计算平均数等指标时,对各个变量值具有权衡轻重作用的数值就称为权数. 例子:求下列数串的平均数 3、4、3、3、3、2、4、4、3、3、 一般求法为(3+4+3+3+3+2+4+4+3+3)/10=3.2 加权求法为(3×6+4×3+2×1)/(6+3+1)=3.2
3、加权法:
其中3出现6次,4出现3次,2出现1次.6、3、1就叫权数。这种方法叫加权法。 一般说的平均数,就是把所有的数加起来,再除以这些数的总个数。表示为: (p1+p2+p3+…..+pn)/n; 但有的数据记录中有一些相同的数据,在计算的时候,那一个数有几个相同数,就把这个数乘上几,这个几,就叫权,加权,就是乘上几后再加。平均数还是要除以总个数。 还是以上面的各个数为例: 它们每个数都有一些相同数,表示为:k1,k2,k3…….kn; 加权平均的公式是:(k1p1+k2p2+k3p3+……knpn)/n
加权平均法是指标综合的基本方法,具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加法规则与乘法规则。
加权平均法又称“综合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
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加权平均法,在市场预测里,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加以平均的方法。
其特点是:所求得的平均数,已包含了长期趋势变动。
加权平均法的优缺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前后进价相差幅度不大且月未定期计算和结转销售成本的商品。
优点: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而且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
缺点: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在物价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按加权平均单价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与现行成本有较大的差异。适合物价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或按上月月末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举例
A鸡蛋34元一个,买了10个,B鸡蛋45元一个,买了20个,问买了A鸡蛋和B鸡蛋的平均价格是多少?
这时肯定不能用算术平均,直接(34+45)/2,因为他们买的数量不一样,因此要计算他们的平均价格,只能用所买的数量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
(34×10+45×20)/(10+20)= 1240 /30 = 41.33元/个
移动加权法是一种存货成本核算方法也称移动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如货品的存货计价方法为移动加权平均法,货品的加权价,即仓库的实际成本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的总成本)/ (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总数量)
新增货品时,此加权价需手工录入。如日后该货品发生了经济业务,系统将按照上述的计算公式进行自动计算货品的加权价。
Ⅲ 商品销售成本的加权平均法怎么计算
加权平均法又称“综合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一个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结存存货成本+购入存货成本)/(结存存货数量+购入存货数量);
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例:甲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发计算发出材料成本。2018年3月1日结存A材料200件,单位成本40元,3月15日购入A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5元,3月20日购入A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8元,当月共发出A材料500件。3月份发出A材料成本
材料单价=(200*40+400*35+400*38)/(200+400+400)=37.2(元/件)
3月份发出A材料成本=500**37.5=18600(元)
结存材料成本=(200+400+400-500)*37.2=18600(元)
(3)加权平均销售价格扩展阅读
库存数量加权平均法i根据每种商品的月末结存数量,加权平均计算结存商品价值,倒挤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方法是:
1、月末结存商品数量相等于或小于最后一次收入数量时,月末结存商品价值等于月末结存商品数量乘最后一次购进商品的单价。
2、月末结存商品数量大于最后一次收入数量但小于全月收入数量时,从最后一次收入数量起,依次向前推算,直司相等于结存数量为止,将相等于结存数量内逐次金额相加,它的总和就是月末结存商占价值。
3、月末结存商品数量超过全月收入数量时,月末结存商品价值等于本月收入;品总金额加超过数量乘以上月结存商品平均单价之和。
其公式如下:本月商品销售成本=月初结存品金额+月内收入商品金额-月内非商品销进价金额-月内结存商品金额库存数量加权平均法既符合先生先出精神,又具备加权平均法的优点。
Ⅳ 加权平均价是什么
加权平均价是指用数量作为权数进行平均计算的价格。
加权平均就是,每个数乘以自己所占的份额(%),然后加起来的和。
比如:一种物品,它有A、B、C、D四种报价,各自的份额为20%,15%,30%,35%则加权平均数(价)就是(A*20+B*15+C*30+D*35)/100
黄金报价:有最高价和最低价2种,其中最高价261.79,占57.3%;最低价255,占42.7%。
那黄金的加权平均价为:261.79*57.3%+255*42.7%=258.89
(4)加权平均销售价格扩展阅读:
加权平均法可根据本期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和金额与本期存入存货的数量和金额,在期末以此计算本期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作为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价格,一次性计算本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上月月末材料或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上月月末结存材料或产品金额/上月月末结存材料或产品数量。这种方法适用于前后进价相差幅度不大且月末定期计算和结转销售成本的商品。
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而且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
Ⅳ 怎么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平均销售单价和平均单位销售成本
你好,关键你要理解好加权平均这个概念。通俗地跟你讲,对于商品来说一般而言每个月期末都有一个期末余额,每个月都有期初余额,如11月的原材料的期初数量是100件,单价是100元,11月3号购进1批原材料,数量是100件,单价是80,用加权平均法来算那么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金额((100元*100件=10000)+本期购入金额(100件*80元=8000))/期初库存商品(100件+购入数量100件)=18000/200=90元 假如11月5号又购进200原材料,单价是150元一件加权平均单价方法如上=期初库存金额((90元*200件=18000)+本期购入金额(200件*150元=30000))/期初库存商品(200件+购入数量200件)=48000/400=120咯 平均销售单价,小学计算题啊,销售商品的营业收入总额/销售数量和平均单位销售成本怎么算呢?数量*单价数量是本期销售数量。单价是加权平均单价
Ⅵ 加权平均价是什么意思
比如A队4个人,B队6个人,那么平均就是(4+6)/2=5人,这里的权数是0.5,对于每个队来说,乘上回0.5相加就是平均数。答
假设A队4个人都是小孩,每个小孩算半个大人,B队都是大人,那么总共的人数就是(0.5*4+6)/2=4个大人,这里A队前面的就是权数。
加权平均价和这个差不多,假设是股票哈,A股票有300股,每股
4元,B股票有700股。每股6元,那么加权平均价就是
300/(300+700)*4+700/(300+700)*6=5.4
其中A的权数就是300/(300+700),
B的权数就是700/(300+700)。
就是按照比重乘上价格的意思
Ⅶ 加权平均单价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月末平均单价=(月初库存材料金额+本月购进各批材料金额)/(月出库存材料数量+本月购进各批材料数量)
发出材料成本=发出材料数量×月末平均单价
优点:计算手续简便。
缺点是:
1.采用这种方法,必须要到月末才能计算出全月的加权平均单价,这显然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
2.按照月末加权平均单价计算的期末库存材料价值,与现行成本相比,有比较大的差异。当物价呈现上升趋势时,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将低于现行成本;反之,当物价呈现下降趋时,那么,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又将高于现行。
Ⅷ 加权平均法下的成本计算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本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一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或=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8)加权平均销售价格扩展阅读:
事例1
A产品34元一个,买了10个,B产品45元一个,买了20个,问买了A产品和B产品的平均价格是多少?
这时肯定不能用算术平均,直接(34+45)/2,因为他们买的数量不一样,因此要计算他们的平均价格,只能用所买的数量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34×10+45×20)/(10+20)= 1240 /30 = 41.33元/个。
事例2
数A有2个,数B有3个,数C有5个,求他们的加权算术平均数。
方法一:(2A+3B+5C)/(2+3+5),意思是各个数与它们各自个数的乘积之和,再除以总个数,这是初级时期所学的形式。
方法二:A*所占权数+B*所占权数+C*所占权数,这条公式由上面的式子变化而来,公式中的权数就是各数的个数在总个数中所占的比例。A的权数是2/(2+3+5)=20%,B的权数是3/(2+3+5)=30%,C 的权数是5/(2+3+5)=50%,所以式子是20%A+30%B+50%C。
上月月末材料或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上月月末结存材料或产品金额/上月月末结存材料或产品数量。这种方法适用于前后进价相差幅度不大且月末定期计算和结转销售成本的商品。
优点: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而且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
缺点: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在物价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按加权平均单价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与现行成本有较大的差异。适合物价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
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或按上月月末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用息税前收益X的标准差来表示,并据此将企业分成不同的组。若不同企业的经营风险程度相同,则它们的风险等级也相同,因而应属于同一组。
资本市场是完全的。其表现主要方第一,不存在交易费用;第二,对于任何投资者,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其借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完全相同。
企业的负债属于无风险型,且永久不变,其利率等于无风险的市场基准利率。
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不随筹资数量与结构的变动而变动,且不存在破产的可能性。
企业新的投资项目的风险与企业原有水平一致。即新项目的投入不会改变企业整体的经营风险水平。
企业的息税前收益X是个恒定的常量。
Ⅸ 怎样计算产品销售成本 加权平均单价怎么计算来的
公式是: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Ⅹ 请问平均销售价格和加权平均销售价格的区别
举例说明一下
销售A产品100件,每件20元;销售B产品200件,每件25元;销售C产品300,每件30元.
1.平均销售价格
(20+25+30)/3=25
2.加权平均销售价格
(100*20+200*25+300*30)/(100+200+300)=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