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玉米价格又落了,年前还能涨吗
我觉得会涨抄,但不会大幅度的涨。袭春节前,国内玉米价格可能会回升,但别指望会达到高位!元旦前,玉米的价格只会越来越低!现在是12月底。
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我已经能够给出一个负责任的、准确的预测。从现在到明年年初,国内玉米价格仍有一定的回落空间和可能。
年底前把那些水分多的谷物尽快卖掉!你越拖延,价格就越低!一些水分较低、等级较高的玉米可以在春节后销售。当然,也可以根据个人资金情况分批销售!
『贰』 玉米价格还能调整多久,几月份能够开始上涨
本轮上涨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农户惜售:中秋节至国庆节期间,新玉米率先上市的华北产区玉米价格一度跌至8年来最低点,几毛钱一斤的售价着实令当地农户吃不消,因此产生了惜售心理。同样,国庆节后上市的东北玉米也面临同样的境况,因此农户惜售引发贸易粮减少,企业逐渐上调收购价。 2、天公作美:玉米自收割到上市是需要农户脱粒、晒干,而北方近期的降雨、降雪天气则影响基层玉米上量,供应随之减少。 3、交通运输:一方面来自交通新规带来的运输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则是新粮集中上量后,港口船期及销区汽运、火车等交通运输情况依旧不容乐观,集中到货时间段或将再度推迟。 4、政策:央企收购、临储停拍、深加工企业补贴、运输补贴(传闻)等政策发布。未来玉米、豆粕价格走势如何?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玉米价格的上涨主要动力是运输、天气及政策的提振,而行情宝也判断,玉米价格的上涨主基调将继续维持一段时间。随着新玉米陆续上市,这番由上述因素主导的上涨行情将接近尾声,玉米价格存在回调风险。行情宝建议农户适时出手,养殖户及用粮企业逢低补库。豆粕价格短期内利多因素支撑偏多,预计短期内将继续维持坚挺模式,有机构预测12月后即便价格下跌,2900元/吨将成为支撑点。
『叁』 我们的玉米能卖到多少钱以后玉米还能涨钱吗
多位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这样说,政策托高玉米价格,造成企业原料成本提高,导致企业产品没有竞争力,生产有了亏损,国家就应该补贴。而最终实践中形成这样一个现象:保护农民利益——提高玉米价格——给深加工企业补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玉米价格严重脱离市场,而玉米深加工企业也必须依赖政策补贴才能生存。
“国家应该采取措施让生产归生产,市场归市场,更注重发挥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生产、调节供求。”中储粮吉林分公司购销计划处处长宋海河表示。
“农产品和玉米深加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患上了‘补贴依赖症’,必须实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破解玉米及部分农产品的两难局面。”刘笑然说。由于国家库存高,用粮企业依赖性增强,原来饲料企业库存保持3至4个月,玉米深加工企业库存保持5至6个月,而现在加工用量状态被打破,饲料企业随买随加,贸易企业纷纷退市,不再存粮,深加工企业也仅有一周的加工量。
据中新网报道,全国秋收已近收官。作为秋收主要作物,今年玉米的产量将再度提升,但迎来丰收的主产区农户们却高兴不起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河北、吉林等省采访获悉,目前玉米收购价格明显低于往年,严重挫伤粮农种粮积极性,甚至有土地流转种粮大户开始毁约弃租。同时,玉米库存持续高企,不断蚕食深加工行业的利润。多位专家指出,玉米等几大主粮目前在价格形成机制上存在诸多积弊,需要加速完善和改革当前的临储政策,用市场之手来解决问题。
玉米量增价跌伤农心
“现在价格太低了,想等一等再卖。”河北省成安县辛义乡东霍村农户李庆说,今年玉米价格太低,压缩了他大部分的利润,“赔本倒是赔不了,但是利润没了。”
眼下河北的秋粮大部分收获完毕,秋种工作正有序进行。记者在河北采访了解到,农户反映今年玉米长势良好,产量稳中有升,但价格却节节走低。以新玉米为例,价格从刚上市的1.1元/斤左右已经下降到目前的0.8元/斤左右,价格明显低于往年,也低于农民预期,农户出现惜售情况。基层农户还反映,种粮比较效益本来就低,又遇今年粮价大跌,农户利益受损严重。这导致种粮大户不得不调整种植结构,缩减种植面积,种粮积极性降到冰点。
还有一些种粮大户说,玉米价格低迷,但是并没有企业趁机收购。因为在企业看来,玉米价格还将继续走低,目前有价无市,买的不愿买,卖的不愿卖。
邯郸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分析称,按照目前的价格行情,农户一亩地一年纯收入在300元,大户由于存在规模效应,收入在500元至600元,种粮比较效益本来就低,今年低迷的玉米价格还将导致农民收入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遭到打压。
对于后市价格,多位种粮大户表示不乐观,价格有可能持续偏弱,种粮大户有减少大田作物种植面积的打算。
邯郸种粮大户李波流转土地5000亩,他说,今年玉米价格偏低,刨除各种成本,仅仅保本,本来有扩大流转土地面积的打算,面对现在的价格行情,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此外,为维持运转,他打算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目前流转的土地中有百分之二十种植蔬菜,明年打算将这一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三十。
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流转大户种植成本居高不下,每年的租金压力普遍较大,加之缺少贷款抵押物,目前大户的资金链普遍吃紧,已经出现毁约弃租现象。普通农户看到种粮效益低,更不愿意种地,农民不收种,大户退租退不了。
成安县农业局副局长张书廷说,今年玉米价格如此低,近年来少见,种粮比较效益本来就低,又遇粮贱伤农年景,各方需要慎重考虑如何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政策性粮食大量积压仓库爆满
此前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农发行联合发文,公布本年度玉米收储价格。其中挂牌收购价1元/市斤,比去年平均价1.12元/市斤下降10.7%,这一决定的宣布导致玉米期货市场价格也应声而落。
据悉,从2008年开始,国家在东北地区推行玉米临时储备政策。在当年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临储政策对于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由于过去我国临储玉米价格只涨不跌,该政策的负面影响愈来愈显著,粮食库存问题逐渐激化。
据测算,截至目前我国临储玉米结余量在1.5亿吨水平,由于大豆、棉花、杂粮等种植区域向玉米转移愈发明显,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我国新季玉米产量有望达到2.32亿吨,再创历史新高。而国家交易中心今年拍卖情况显示,本年度至今累计拍卖成交玉米量仅为586万吨,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000万至3000万吨规模。
中储粮吉林分公司购销计划处处长宋海河告诉记者,目前分公司辖区各种性质粮食严重超负荷。“泄库泄不下去,深加工能力严重开工不足,饲料用粮也大幅减少,再加上低成本的替代品增多,造成粮食库存主要是玉米的仓库爆满。”
据了解,虽然今年吉林省出台了针对粮食加工企业的扶持补贴政策(企业每加工一吨玉米中央财政补贴100元/吨,地方财政再补贴50元/吨),但由于价差远远超过补贴幅度,政策成效不明显,竞价拍卖成交量低,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
自5月上旬开始,国家已经连续12周向吉林省投放临储玉米拍卖指标,虽然今年国家将临储拍卖时间较上年提前近两周左右,但总成交量仅为135.44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75%以上。“成交量低直接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疲软,享受补贴后的企业仍然亏损,很难有拍卖的兴趣。”中国粮食协会玉米分会副秘书长刘笑然说。
从吉林省情况看,饲料、深加工企业严重亏损,酒精加工企业亏损600元至800元/吨,淀粉加工企业亏损100元至300元/吨,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不仅消费不足,今年以来国家一直没有安排跨省移库,导致腾仓倒库一直没有渠道,出现了库存爆满,销不动、调不出、储不下现象。“估计今年玉米产量至少3000万吨,目前分公司和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已经没有空余仓容,加上租库收购人员有限、委托收购风险隐患多,大量积压的粮食将出现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宋海河说。
宋海河告诉记者,目前中储粮吉林分公司库存量大,点多面广,有2430万吨粮食露天储存,露天货位多达4万余个,特别是有的库点利用非标准仓储粮,缺少机械通风、电子检温等功能,缺乏储粮经验,极易出现粮堆发热、结露、生虫、生霉甚至坏粮情况,还有的企业消防、防雷设施不符合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
『肆』 玉米价格为什么连续上涨,能涨到什么时候
本轮上涨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农户惜售:中秋节至国庆节期间,新玉米率先上市的华北产区玉米价格一度跌至8年来最低点,几毛钱一斤的售价着实令当地农户吃不消,因此产生了惜售心理。同样,国庆节后上市的东北玉米也面临同样的境况,因此农户惜售引发贸易粮减少,企业逐渐上调收购价。
2、天公作美:玉米自收割到上市是需要农户脱粒、晒干,而北方近期的降雨、降雪天气则影响基层玉米上量,供应随之减少。
3、交通运输:一方面来自交通新规带来的运输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则是新粮集中上量后,港口船期及销区汽运、火车等交通运输情况依旧不容乐观,集中到货时间段或将再度推迟。
4、政策:央企收购、临储停拍、深加工企业补贴、运输补贴(传闻)等政策发布。
未来玉米、豆粕价格走势如何?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玉米价格的上涨主要动力是运输、天气及政策的提振,而行情宝也判断,玉米价格的上涨主基调将继续维持一段时间。随着新玉米陆续上市,这番由上述因素主导的上涨行情将接近尾声,玉米价格存在回调风险。行情宝建议农户适时出手,养殖户及用粮企业逢低补库。豆粕价格短期内利多因素支撑偏多,预计短期内将继续维持坚挺模式,有机构预测12月后即便价格下跌,2900元/吨将成为支撑点。
『伍』 玉米价格会怎样呢能涨吗
猪肉价格一路上涨,本月还会涨吗?今(11)日,记者从重庆市农委发布的大宗农产品产销形势分析月报中了解到,本月因气温较高,猪肉消费需求将有所下滑,对价格快速上涨有抑制作用。预计本月,重庆猪价整体呈现稳中小涨态势。
预计“二师兄”身价稳中小涨
“二师兄”的身价跌了17个月后,迎来4个月的连续上涨,幅度超过50%。“目前猪价上涨,是对前期猪价亏损的修正和弥补,属于恢复性上涨。”市农委介绍,从时间和力度上看,猪价上涨仍具有一定的空间。
本月重庆温度较高,市民在高温天气中比较喜爱清淡食物,因此,猪肉消费需求有所下滑,这对价格快速上涨有抑制作用。市农委预计,8月重庆猪价整体将呈现稳中小涨态势。
跟着“二师兄”水涨船高的还有玉米和淡水鱼。市农委介绍,随着生猪价格快速回升,饲料需求增加,加之国内进口玉米和杂粮总量下降,玉米价格本月将呈现稳中偏强态势。淡水鱼8至9月份价格也将有所回升。
本地蔬菜少了 蔬菜价格总体将小幅上涨
蔬菜方面,本月部分本地蔬菜品种处于上市尾期,外地蔬菜调入量环比增加,价格总体将小幅上涨。但茄子、南瓜、藤菜、莴笋等蔬菜货量充足,价格环比或将下降。
我市粮油将继续处于季节性销售淡季,价格将保持平稳运行。新季小麦、早稻上市供应量不断增加,但在国内最低收购价和生产成本支撑下,米、面价格也将延续稳定行情。
葡萄李桃丰收 柑橘有望实现九连增
水果方面,今年夏天,我市伏淡季水果普遍增产,预计产量145万吨,较上年增加8.9万吨,产量增幅较大的有葡萄、李子、桃子。
今年,我市柑橘产业有望实现九连增,预计总产量249.2万吨,同比新增15.2万吨。为了解决柑橘同时上市,销售困难现象,我市大幅调减了柑橘中熟品种,重点发展了晚熟柑橘,让早、中、晚熟柑橘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解决了集中成熟、集中上市的产销压力,市场持续看好。
『陆』 玉米价格涨势能持续多久
根据历年的情况来看。也就是最多半年。
『柒』 玉米价格大涨,后期还会持续升高吗
玉米价格会上涨。
10月8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通知,根据有关部门的决定,暂停专玉米拍卖将从2020年属10月18日起暂停。这一消息对于目前持续下跌的玉米价格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
这份通知的正式意义大于其实际意义,因为如果拍卖和储存继续进行,营业额不会太大。中国北方的玉米收获已经进入高峰期。新玉米将于2020年在中国东北收获。
(7)玉米需要几年价格能够回升扩展阅读: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粮食问题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点。自新冠爆发以来,玉米价格也随之有所上涨,还是趋势一直呈现增长状态,目前有所缓和。在目前的大趋势下,受到疫情和天气情况的双重影响,估计玉米的价格还是会继续上涨,不过也有可能保持稳定不变。
导致其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新冠疫情和天气方面。新冠疫情原因导致对于粮食需求有所上涨,因此,就会导致其价格的上涨;受到天气影响,台风天气几次,导致玉米的提前收割,也就是能够为市场提供新鲜的玉米,这也是为什么玉米价格有所上涨的原因。
『捌』 现在的玉米什么价,年后能不能涨
这么说吧,2018年产玉米肯定还会继续上涨,整体来看,纵观整个年度,东北地区的优质玉米年度最高值达到一元每斤以上问题不大,而华北地区优质玉米最高价格则有望达到一块一每斤以上,这应该是近三年以来我国玉米市场现价的最高值。
但是在从现在十一月下旬到年底之间,新产玉米价格还是有一定的波动,存在一定的下跌风险,可是这依旧不能改变新产玉米价格在春节前后达到年度最高值。
新产玉米肯定还有上涨空间
其实,钟情三农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其实一直很明确,那就是2018年产玉米价格肯定还会比目前的状态要高,现在各大玉米主产区中的新产玉米价格虽然已经普遍比去年同期高出很多,但是这绝对不是价格的最高点。
近期,不管是东北玉米主产区还是华北玉米主产区的新产玉米现价都比上市初期上涨200元每吨以上,其购物价格肯定还会继续走高。
笔者预测,今年的新产玉米最高价格还要在目前的基础上整体上涨一毛每斤左右,也就意味着当下国内玉米现价还有200元每吨的上涨空间。
根据本年度国内玉米供需现状,目前东北地区玉米现价多在1600到1900元每吨之间,而华北地区新产玉米现价多在1800到2100元每吨,而到了农历春节前后,其价格将整体上浮200元每吨左右。
其中,东北地区玉米现价将整体达到2000元每吨大关,也就是时隔多年达到1元每斤,而山东地区新产玉米最高价格则有望达到2200元每吨以上,甚至还有继续上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