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的原因有
一直以来,不良贷款问题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一方面商业银行缺乏一个有效风险定价机制,整个风险的价格完全在政府的管制下;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和政府角色定位的失衡,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体制变革的影响。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随着“拨改贷”政策的逐步实施,国企不再得到国拨资金的补充,以致企业亏损等财政性支出被挤入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因此造成企业资金捉襟见肘,周转失灵,这对国企最终无力偿付贷款本息有相当影响。
二、投融资体制约束了银行自主经营。我国的投资体制缺乏责任制的约束,长期以来形成一种“政府立项、计委审批、财政与银行买单”的模式,由于投资项目的确立,系由有关部门包揽决定,银行只作为一个现成的贷款人。如遇到决策失误、立项不当,或经济环境变化,往往发生项目建成无法投产,或因重复建设,投产后产品积压,以及产销不对路、效益低下等。结果使贷款到期无力归还,造成逾期和呆滞,形成不良。
三、会计核算处理上的弊漏。流动资金贷款原是填补国企自有资金不足,由银行发放的短期贷款,它的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但实际上它是银行垫付国企铺底的流动资金,是长期被企业周转占用,形成“短贷长用”。对这类贷款的到期还款,相应的会计核算处理方法一直为“借新还旧”。随着短期贷款到期申请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经批准展期后的贷款,如到期无力还款,次日起即属逾期贷款等规定的出台,堵住了没完没了的展期,贷款的逾期情况得到了真实反映,这是不良贷款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实体经济拖累。银行是服务业,银行业的发展和实体经济紧密关联。造成银行业经营困难,大量不良产生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经济压力日渐增大而造成的。而这种经济压力在目前看来不会立刻得到缓解。预计未来我国经济运行将是L型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因此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银行不良贷款率仍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银行业需要做好长期艰苦作战的思想准备,苦练内功,迎接漫长严冬的考验。
2. 不良贷款的不良贷款阶段性压力上升
持续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2013年国内银行业面临不良贷款阶段性的上升压力。
上证报资讯统计发现,截至9月末,工、农、中、建、交等五家国有大行不良贷款余额均出现上升。其中,工商银行不良余额增幅较大,不良贷款余额为873.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7.86亿元。与此同时,尽管五大行拨备覆盖率仍维持在217%至347%的较高水平,但多家银行较上年年末仍普遍下降。
在股份制银行中,中信、民生、光大、兴业、招行等多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出现双升,其中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1亿元至54亿元。与五大行类似,股份行拨备覆盖率亦维持在较高水平,但较上年年末亦普遍下降。
3. 银行不良贷款上升,对银行各方面有什么影响
银行其实就是来一个借钱的人,源不良贷款增加就是欠债不还的人多了,有什么影响你应该能够想像,只要数量多到一定程度,银行就没有现金流转,最终陷入破产。
银行自身发展看重的指标很多,比如说贷款质量,资本周转率,资本充足率等等
不良贷款影响的方面很多了,最基本的就是表现最直接的:每股收益,总利润,资本周转率等等
具体的法律条文参见人民银行相应的管理条例,远不止ls说得那点。
其实目前的情况下,中国银行的安全边际还是很高的,我最为担心的主要还是房地产行业的崩溃。因为这会造成银行贷款质量的下降
4. 结合实际谈谈不良贷款形成原因有哪些应如何加强不良贷款的管理
不良贷款亦指非正常贷抄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这种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而我国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却迥然不同。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银行自身经营管理和信用与法律环境三个方面,主要经营管理者应树立合规经营、稳健发展理念,同时应建立责权清晰、相互牵制的组织架构,前、中、后台部门应联动协作控制不良零售贷款。此外还应建立系统、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 一是信贷业务发展和贷款质量控制指标应有机统一的纳入到机构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中去,所占分值比重不应差距过大。二是信贷前、中、后台部门应有明确的季度、年度信贷质量考核指标,如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清收额、不良贷款清收率等。三是信贷客户经理的绩效兑现周期应与贷款产品的风险暴露周期相吻合。
5. 不良贷款大幅增加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回答的时候列举部分研究论文,如下所述。
上面是我请教一位学会计的朋友给我的回答。其实本质上还是上下两方面的原因,但是细分之后,我们才能从具体的问题中找寻具体的处理方法、解决措施。
比如说,1999年,我国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按照账面价值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了1.39万亿元不良贷款。也就是说,从外部向银行、向不良贷款产生机构注入资金,使得不良贷款变成专业的金融资产管理的公司的资产,这一方法,是已被证实有效的办法。
这就是鄙人简陋的回答,希望有所帮助!
6. 不良贷款率的形成原因
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不外乎来自于银行外部的原发性因素和银行内部管理的内生内性因素容。 从金融不良资产形成原因还有地方政府干预的因素,银行的贷款曾经支持过企业、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无论从受益的原则还是从造成损失的原因去追究,债务人和地方政府都应当在这种错位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中承担相应份额的合理成本。从本质上来说,不良资产处置是对历史上形成的错位的社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使其尽可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但这种资源重新配置的损失,如果全部由银行来承担显然是不合理的。政府承担不良金融资产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改善当地的投融资和信用环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7. 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有哪些因素
贷款必须要满足其条件才可以进行贷款。
贷款申请条件:
1、要有固定收入内,要看工资明细;容
2、年满18-65周岁;
3、如果贷款用于经营或购车,要有担保人和抵押;
4、征信良好。
贷款申请资料:
1、贷款人身份证;
2、贷款人近半年征信信息,且征信信息良好;
3、贷款人名下近半年的银行卡流水,无中断;
4、贷款人居住证证明(租房合同、房产证、近三个月水、电、费煤气发票);
5、贷款人工作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
6、社保、保单、公积金月供也可贷款。
如果想贷更高的额度,可以做抵押贷款,例如房、车等。
8. 银行不良贷款的出现主要有哪些原因
银行不良贷款,是指银行贷款给个人或者企业,企业逾期很长还款或者甚至无偿还能力,导致银行长期回收不了资金的贷款。
不良贷款可以说是银行体内的"毒瘤",侵蚀银行的利润或资本金,严重的还会引发银行破产。
9. 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差异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不良贷款增多给银行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差异:一个能正常回收贷款和利息,一个回收困难或者无法回收
原因:信贷人员的操作失误,导致本不能抵押的资产完成了抵押;或者是法院执行时困难或无法执行等等原因
不利:不良增多会导致年底人行对银行的评级打分降低,严重的会降低银行等级;完成不了上级给的指标数(直接和工资挂钩);增加银行的成本
10. 商业银行为什么会出现不良贷款率上升
出现这个情况一是天灾,二是人祸,天灾当然是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不好,汇率内居高不下,人容民币升值,造成出口萎缩,国内消费下降,人工及各种成本上升,制造业率先大批破产。人祸当然是官僚作害,外行者当权,决策连连失误,中饱私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