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认股权证和优先认股权的问题
我个人感觉:
认股权证就是认购权证
权证的种类许多,分法也不一样。
给你点专业的回答,你等等。
1、按权利内容来分,可以分为 认购权证(Call Warrant)和认沽权证(Put Warrant)
认购权证:持有人有权按约定的价格在特定期限内或到期日向发行人购买标的证券。
认沽权证:权证持有人有权于约定期间或到期日,以约定价格出售标的的证券给发行人。
2、行权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欧式权证,美式权证,还有百慕大式权证。
恩。。还是跟直接回答跟问题有关的吧。
先你得搞清楚优先认股权:
优先认股权是指当股份公司为增加公司资本而决定增加发行新的股票时,原普通股股东享有的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优先认购一定数量新发行股票的权利。优先认股权又称股票先买权,是普通股股东的一种特权。在我国习惯称为配股权证。
清楚吗?:)
备兑权证,是非本公司发行的,第三方发行的权证。
==================================
上面的说的迷糊。重新给你说一下。
认股权证,其英文名称为Warrant,就是权证(上面分类的统称),可以那交易所交易的,都可以申购,不是给股东的。就是说,你可以不是股东,但是也可以持有权证。
优先认股权是与股票一起的,如果要转让,就要股票与之一同转让的。
-----------------------
配股权证
配股权证是上市公司给予其老股东的一种认购该公司股份的权利证明。
-----------------------------------
你是学会计的,我是股民,我感觉你们教材上的东西,跟我们股民教材的不一样,有点脱钩。
回答还不够理解,自己上网络找,或者问问你们老师。
2. 您了解私人银行理财产品吗
建行私人银行专属理财产品投资范围覆盖债券、股票、基金、股权等多个投资领域。其中,银行理财产品根据投资范围的不同,主要分为货币投资类、固定收益类、权益投资类、私募股权类、对冲基金类、金融衍生品类、商品投资类、房地产基金类、艺术品投资类九大类产品。 私人银行专属理财产品具有以下特色与优势: (一)产品收益较高。较同类型大众银行理财产品优势明显。 (二)产品类型丰富。涵盖各风险收益类别产品,“建行财富”、“乾元私享”、“乾元尊享”等丰富的产品系列全面满足各类风险收益偏好私人银行客户的理财需求。 (三)产品期限灵活。客户除可选择各类固定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外,还有可随时购买和退出的按日开放的理财产品和每单月、双月、季度、半年定期开放的银行理财产品,客户可根据自身现金流和使用需求,灵活进行配置。 (四)交易便捷。可通过私人银行专营机构优先办理认购交易,还可选择网银专享产品,足不出户轻松实现投资理财。 (五)提供产品定制服务。根据私人银行客户对银行理财产品期限、预期收益率、安全性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联合行内产品部门和证券、基金、保险等产品合作伙伴,提供批量银行理财产品定制服务,在现有银行理财产品的基础之上,根据客户的购买金额,执行差别化定价,以满足私人银行客户不同时期、不同资金量的配置要求。 建行私人银行专营机构秉承“以心相交,成其久远”的服务理念,在客户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前,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会与客户进行一对一充分沟通,采集客户需求,通过风险评估及产品适合度问卷等工具,全面了解客户投资理财风格,根据客户的资金情况、过往投资情况、风险承受能力、未来投资预期等信息,帮助客户明确投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供客户选择。
3. 某家资管公司出优先资金1000万,我做劣后,以保险机制的外汇交易为收益来源,你的建议是什么
他们的专业名词叫什么“外汇保险仓”“外汇基金保险仓”
说白了就是拉人头。不断让新韭菜进场,新的钱流入用来兑付老韭菜。
详细参考文献
4. 在清偿顺序上仅优先于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是
次级债券。
次级债券里的“次级”仅指其求偿权“次级”,并不代表其信用等级一定“次级”;各种证券的求偿权优先顺序为一般债务 >次级债务> 优先股 > 普通股,求偿权优先级越高的证券,风险越低,期望收益也越低,反之亦然。
机构往往基于自身情况,根据CAPM模型按一定比例配置资产,以均衡自身承担的风险和获取的收益。
次级债券的发行主体在国内主要是各大商业银行,发行资金用于补充资本充足率。由于包括增发和定向增发在内的股权融资方案,在制度上有相对较为严格的要求,商业银行往往不能在急需资本的特定时间恰好完全满足增发的条件;
而资本充足率一旦不能满足巴塞尔协议(Basel Accord)的要求,商业银行的业务扩张将受到制度的极大限制。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作为一种较为简便的补充资本金的手段(承销成本也更低),开始越来越频繁地为银行所采用。
5. 什么是优先认股优先认股和优先认股权的概念分别是
优先认股权也叫优先认缴权或股票先买权,是公司增发新股时为保护老股东的利益而赋予老股东的一种特权。
优先认股权是普通股股东的优惠权,实际上是一种短期的看涨,拥有优先认股权的老股东可以按低于股票市价的特定价格购买公司新发行的一定数量的股票。其做法是给每个股东一份证书,写明他有权购买新股票的数量,数量多少根据股东现有股数乘以规定比例求得。一般来说,新股票的定价低于股票市价,从而使优先认股权具有价值。股东可以行使该权利,也可以转让他人。
优先认股这种权利可以分为两类:
1、股东在转让股份时,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2、当公司增资发行新股票时,公司现有股东有优先根据其持有的股票在已发行股票中所占比例购买相应新股票的权利。
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
优先认股权通常在某一股权登记日前颁发。在此之前购买的股东享有优先认股权,或说此时的股票的市场价格含有分享新发行股票的优先权,因此称为“附权优先认股权”,其价值可由下式求得。
M-(RN S)=R(1)
式中:
M为附权股票的市价; R为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 N为购买1股股票所需的股权数; S为新股票的认购价。 该式可作以下解释:投资者在股权登记日前购买1股股票,应该付出市价M,同时也获得1股权;投资者也可购买申购l股新股所需的若干股权,价格为及RN,并且付出每股认购价S的金额。这两种选择都可获得1股股票,唯一差别在于,前一种选择多获得l股权。因此,这两种选择的成本差额,即M-(RN S),必然等于股权价值R。
重写方程,可得
R=(M-S)/(N+1)(2)
例:如果分配给现有股东的新发行股票与原有股票的比例为1:5,每股认购价格为30元,原有股票每股市价为40元,则在股权登记日前此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为
(40-30)/(5+1)=1.674元
于是,无优先认股权的股票价格将下降到:
40-1.67=38.33(元)
除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
在股权登记日以后,股票的市场价格中将不再含有新发行股票的认购权,其优先认股权的价值也按比例下降,此时就被称为“除权优先认股权”。其价值可由下式得到。
M-(RN S)=0(3)
式中:
M为除权股票的市价; R为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 N为购买1股股票所需的认股权数; S看为新股票的认购价。 此式原理与公式(1)完全一致。投资者可在公开市场购买1股股票,付出成本M,或者,他可购买申购1股股票所需的认股权,并付出 l股的认购金额,其总成本为RN S。这两种选择完全相同,都是为投资者提供l股股票,因此成本应是相同的,其差额为0。
把公式(3)进行改写,可得:
R=(M-S)/N (4)
在前面例子中,除权后,队股权的价值应为
(38.33-30)/5=1.666(元)
优先认股权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它能提供较大程度的杠杆作用,就是说优先认股权的价格要比其可购买的股票的价格的增长或减小的速度快得多。比如说,某公司股票在除权之后价格为15元,其优先认股权的认购价格为5元,认购比率为1:4,则其优先认股权的价格为(15-5)/4=2.5元。假定公司收益改善的良好前景使股票价格上升到30元,增长100%,则优先认股权的价格为(30-5)/4=6.25元,增长(6.25 5-2.5 5)/2.5=150%,远快于股票价格的增长速度。
6. 什么是银行优先级的资金
事实上就是该公司的自有资金,在优先劣后的项目设计里面,项目方以自有资金进行劣后认购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这样的做法第一实际是变相的缩小的项目的总盘子,第二实际是便于未来对劣后的利润进行分配
7. 私募基金中所说的夹层部分是什么意思夹层这一部分起到了什么作用和优先资金劣后资金的关系是什么
夹层基金就是基于优先级和劣后级中间的部分资金。起的作用和劣后类似,具有放大杠杆的作用。属于劣后资金,但是优先级又比真正的劣后级资金要高。比真正的优先级资金要低。
8. 中国哪部法律明确说明了正常营业的企业债权,优先股权,普通股权的优先级别
《企业破产法》。
顺序是这样的。优先股权,普通股权,债权。
关于具体债务跟股权:
债权银行第一优先
其次偿还国税、地方税
复次偿还有担保债务
复次偿还无担保债务
复次偿还清算破产费用
复次偿还优先股股东
复次偿还普通股股东
总的方面是:
工资福利、税收、贷款、债务
看这里会更具体:http://ke..com/view/840248.html?tp=0_00
9. 股权被法院强制执行时,优先购买权不适用吗
我国《公司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当通知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二十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由此可见,股权被法院强制执行时,优先购买权仍然适用。但是该优先购买权是有期限的,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二十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就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10. 基金优先资金成本6%什么意思
你说的应该是结构化产品。
结构化产品通常会分为优先,和劣后,两个部分。
优先资金享有固定收益,性质比较类似于定期存款。比如一年6%固定收益。
劣后资金享有浮动收益。
如果产品到期后,产品收益低于6%,那么劣后资金需要用自己的本金,去给优先资金保本保息,也就是说,如果优先资金的收益低于6%,劣后资金就需要拿自己的钱补给优先资金。
如果产品到期后,产品收益等于6%,那么劣后资金的收益也是6%。
如果产品到期后,产品收益大于10%,那么优先资金收益超过6%的部分,都会分给劣后资金。
举个例子。
20000元优先资金,10000元劣后资金。
当产品收益为0%的时候。
优先资金本息和为:20000(1+6%)=21200元。(优先资金的本息和,与产品收益基本无关,除极端情况)
劣后资金到期后成本+收益为:10000-20000*6% = 8800元。(劣后资金要保证优先资金的本息安全,所谓极端情况就是,劣后资金违约,在优先资金的利益收到损害的时候不补钱进去)
当产品收益为10%的时候。
优先资金本息和仍然是20000(1+6%)=21200元。
劣后资金到期后得到:10000*(1+10%)+20000*(10%-6%)= 11800 (实际收益率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