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政府发放贷款吗
不可以。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证货币币值的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如果对政府发放贷款,政府除了财政税收外,是没有其他收入的,政府不能通过增加税收来归还银行贷款,只能用政府权力压制银行用超发货币来对冲贷款,这会引起货币贬值,造成通货膨胀。为了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所以,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能向政府、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
2. 中国政府可以向央行贷款吗
可以,央行的职能里面有一条就是对政府融通资金,解决政府临时资金需要。融通资金的主要方式里面就有:当政府财政收支出现暂时失衡或财政长期赤字时,中央银行向财政直接提供贷款以平衡财政收支。
3. 为何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向央行贷款可以扩大货币供应量而增加税收或向公众借款不会扩大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的扩大指有新增货币进入货币流通环节,流通中的货币一般指M2,即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支票、汇票等)和一般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央行的存款指央行从商业银行获得的法定准备金等,是不在流通领域的,政府向央行贷款时从央行获得货币,即货币从央行进入了流通领域,所以货币供应量增加
而向公众借款或增加税收只不过是将公众的存款(商业银行存款,属于M2)或可支配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是在流通领域不同使用者手中的转移,故不增加货币供应量
4. 中央银行对政府贷款方式
那个不叫贷款,叫拆解或者是财政担保的款项
有不同的操作方式:如果是有实体的项目需要融资,那么可以把项目抵押在银行,让银行替企业接款,具体操作模式和流程你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索取资料
另外一种是政府需要钱,由财政担保,像可以操作此业务的银行借款 你可以咨询[email protected] 两位都是操作这个业务的专业人士
5. 地方政府向哪里贷款
政府部门是不会贷款的,他只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6. 对政府来说,发行国债和向银行借贷有什么不同
发行国债和向银行借贷是不一样的,但是一般央行都是作为国债的承销商。
因为,发行国债是向社会融资,回收流动性,相当于并没有创造更多的货币;而向央行借贷和企业、个人借贷一样,都是创造新的货币,增强了流动性(甚至可还可不还)。
给楼主举个例子:那现在的通货膨胀来说,我们假设现在的通货膨胀是由发行过多货币导致的,那国家为了降低通货膨胀,就会制定财政政策,央行会相应制定紧缩型货币政策,回收流动性,其中有一种工具就是公开市场业务,回收流动性,也就是减少社会上的货币量,降低通货膨胀。而银行借贷是创造货币,和上面提到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背道而驰,希望这么解释可以对楼主有帮助。
7. 政府向中央银行透支与贷款是同一个意思吗
政府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来弥补财政赤字,等于中央银行财政性货币发行,但是可能会扩大流通的货币量,导致通货膨胀。
而政府贷款并不直接通过央行,一般是通过地方银行,大多用于政府各种相关的基础建设项目,跟财赤没关系。是两码事。
8. 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有哪些
向中央银行借款是指是商业银行为了解决临时性的资金需要,向中央银行借入的临时周转资金、季节性资金、年度性资金以及因特殊需要经批准向中央银行借入的特种借款等。
它是商业银行保持其负债业务流动性的最后办法。
中央银行控制着社会货币供给总量,肩负着调剂货币资金、保持银行体系稳定的责任,因此,商业银行在出现资金不足、周转困难时,可以向中央银行借款。
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借款,也称再贷款;另一种为间接借款,即所谓的再贴现。
直接借款是指商业银行用自己的合格票据,如银行承兑汇票、政府公债等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品向中央银行取得抵押贷款;间接借款是指中央银行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时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如短期商业票据、国库券等转卖给中央银行,获取现款。
我国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基本采取的是直接借款的形式。
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商业票据信用尚未真正发展,另一方面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上对中央银行有着很大依赖性,这也是更重要的缘故。
9. 政府向中央银行透支为什么会导致通货膨胀
一般通货膨胀是应为市面上的货币流通量超过了实际的货币需求量而导致物价上涨。
中央银行每年的货币发行量都有计划,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而政府向中央银行透支,政府透支出来的钱也会流入市场,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将会投入更多的钱进去市场,而这部分钱是计划外的,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会增加,也就会导致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