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货币超发会有什么影响懂经济的学者帮帮忙!
虽然中国货币超发情况一直存在,并且在近年中货币超发规模位居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首,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目前为止,在中国还没有出现因货币超发而引致的不可控制的通货膨胀,亦即没有发生失控的恶性通货膨胀。在长达二十多年时间里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经济奇迹。当然,也应该看到,长时间的货币超发也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后果。
首先,在一段时期内引发了较为严重通货膨胀和社会问题。远的不说,金融海啸以来内地的通胀情况令人记忆犹新。由于统计上的缺陷,尽管内地官方公布的2010年和2011年的通胀率只有3.3%和5.4%,但许多农副产品价格的月涨幅已经达到两位数,农副产品物价的持续暴涨,令普遍老百姓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通胀野火烧不尽
其次,导致了严重的资产泡沫至今仍是隐患。2009年初,在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促动之下,内地大量货币资金开始涌向市场,房价、股市乃至艺术品市场在短时间内掉头上升,以至于时至年尾,美国知名杂志《福布斯》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评为2009年全球七大金融泡沫亚军,其理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的虚高。甚至有国外舆论认为,中国的楼市泡沫是迪拜的千倍。
第三,冲击国家正常经济运行秩序和宏观调控。2009至2010年期间,内地大量信贷资金流入楼市和股市,既脱离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更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运行。一方面,与国家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或技术改造有关的企业和领域未能得到货币政策应有的支持;而另一方面,银行释放的大量信贷资金却流向了具有严重泡沫成分的股市和楼市,使得高烧不退的楼价成为了全民的公愤,以致迫使中央不断出手打压楼市。
资产泡沫藏隐患
第四,扭曲收入分配、挫伤人民创业热情。
由于货币超发所引发的通货膨胀会导致居民手持货币出现贬值,因而货币超发首先在宏观层面上扭曲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分配关系。据统计,1980年的100元人民币实际价值已经降到今天的15元左右。在微观层面,货币超发所引发的资产泡沫化,刺激市场的投机活动,那些金融和地产行业人士或者部分先行涉足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人们近水楼台,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炒股、炒房暴富冲击着众多埋头苦干的劳动者和企业家,严重挫伤社会各阶层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热情。
第五,严重影响政府的施政威信。大量货币资金刺激泡沫经济,致使中央的楼市调控政策不断失效,严重损害了中央政府的施政威信,近年来,凡是内地出台调控楼市措施,反而屡被认为是楼价上涨的前兆。货币的大量超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甚至助长了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令环境及生态遭受较大的破坏。货币超发也引发了诸多的腐败问题。这些都直接和间接地对政府的信用和威信构成负面影响。
B. 货币超发为什么会导致货币贬值
简单来讲,首先你要知道为什么人民币会过量发行,因为物价大幅度上涨了,对流通货币的需求量就大了,就得多多的印。比如,去年本来我花1块钱就能买一根香肠,但是今年花两块钱才能买一根,今年的两块钱等于去年的一块钱,你说有没有贬值?如果货币印刷量超过了实际货币需求量,就导致了通货膨胀,现在中国通货膨胀就很严重,使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导致了种种现象,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连锁反应。
C. 中国货币 超发了吗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余胜海近日微博称:中国1990年货币总量1.53万亿,2011年85.16万亿,21年翻了59倍。美国货币总量同比增加1.99倍。美国规定货币发行量不超过GDP的70%,中国却超2倍。2008年前40多万亿元,今年6月已突破90万亿元,通胀压力难解,资产泡沫越吹越大,如果还不拧紧货币的阀门,中国的问题将越积越多。
所谓“货币超发”,按照一般理解,是说货币总量高于GDP总量。过去二十年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M2从1990年的1.5万亿扩张到2011年年底的85万亿的水平,上升了54倍,相对GDP规模从82%上升至180%,既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地区,也高过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以及同样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日韩地区。 货币供应量超速势必会带来潜在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资产泡沫、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和资金流动风险必须高度关注。货币供应超量将导致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形成泡沫,一旦形成的泡沫突然间破裂,会带来一系列家庭、投资者、金融机构、企业等方方面面的资产负债表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30年里,大型的通货膨胀出现了两次,一次是1994年,另一次是1988年,其共同特点就是货币的超量发行、经济过热和农业减产。因此,要控制通货膨胀,就必须货币超量发行等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D. 美元降息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美联储降息的话:
对美国的影响:
①:储户利益减少,于是将存款作其他投资,以填补原本应得的利益。
②:贷款者增多,数额增加。也就是通过这样来拉动经济增长,以及国内内需。
③:美元兑其他货币贬值(可能会),会增加美国商品的价格竞争力。
(4)人民币超发会降息吗扩展阅读:
楼市影响:将刺激楼市继续回暖。
此次利率调整后,对贷款买房的人来说,按照贷款100万元、20年等额本息还款法,降息后如果按照基准利率,月供将减少150元;按照首套房85折利率优惠政策,降息后月均还款额减少122元,购房者的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在这种背景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与去年以来的几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同,在当前楼市快速明显回暖的背景下,此次降息对楼市的影响将更加明显。
“购房者对购房行为的决策除了居住需求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对房价走势的预期。”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认为,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影响力最大的是信贷政策,信贷额度及利率水平可以说是人们判断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要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绝不能出现反复。但此次降息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市场预期,对一直在观望的购房者,可能会将降息的举动理解为“政策底”已经出现,从而尽快出手买房。
E. 今年中国会超发人民币吗
这个是会的。
F. 货币超发有什么后果
货币超发的四个阶段
过剩流动性,对中国经济环境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90年代上半叶银根放松曾导致短缺市场环境下出现恶性通胀;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中到03、04年,这个时期产能和供给的提升使得通胀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吸纳了过剩的流动性,资产泡沫并未大规模出现;
第三个阶段是05年之后,出口部门、传统制造业领域投资回报率开始下降,资产价格急剧膨胀;
第四个阶段的特征是资产泡沫和高通胀,同时,流动性泛滥对经济和社会的危害日益显现,资产泡沫和高通胀反作用于宏观调控政策,经济政策开始面临持续的被动收紧压力。
货币超发现象日益加剧
过去二十年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从90年代初的2万亿扩张到70万亿的水平,货币总量膨胀了35倍,年平均增速高达21%,是实际GDP增速的两倍。09年之前国内广义货币M2相对名义GDP的规模一直维持在150%左右的稳定水平,2009年以来的财政、货币大放松导致M2相对规模上升至175%,既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地区,也高过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以及同样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日韩地区。从目前国内经济增长对投资和信贷依赖度上升,政府对社会信用总量主导能力仍然很强的现实情形推测,中国并不会出现日本那样的信用停滞、通货紧缩局面,未来货币规模继续扩张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直接危害一: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按照货币主义的观点,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其隐含的意思是,只要货币发行超过全部商品的市场价值,那么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对于中国而言,货币过度发行显然是导致当前通货膨胀问题日渐严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直接危害二:CPI上涨
瑞银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CPI通胀主要受到食品、尤其是蔬菜价格的推动,而并不明显是货币超发的结果。瑞银预计11月CPI同比增长率将达5%左右,但到12月份将小幅回落。
为了控制通胀预期、防止食品价格上涨扩大到经济全局,加息和流动性,管理可以也应当发挥关键的作用。瑞银预计还将加息一次,而2011年将加息两到三次,并且预计央行将会加大对冲操作的力度并且适当降低信贷增长目标(新增贷款6.5-7万亿元)。瑞银认为,到目前为止,CPI的上升主要受食品涨价推动,而非食品价格与“核心”通胀率依旧平稳。恶劣的天气和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情况,尤其是蔬菜,因此蔬菜价格在过去几周内大幅上涨。此外,柴油和运输成本的上涨(拉闸限电措施使许多企业改用柴油发电机,由此带来了“柴油荒”)导致其他农产品也出现涨价。
G. 为什么人民币超发还不贬值
人民币超发不贬值是对外而言的。
人民币超发贬值与否分两种情况。即是对内的贬值和对外的升值。
对内贬值
是因为人民币发行速度超过商品增长速度,货币相对商品贬值,购买力下降,形成通货膨胀。
对外升值
是指人民币相对美元而言,汇率反而升高了。因为美元印钞速度比人民币还快,所以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对外更值钱了,所以美国要进口中国商品要比原来支付更多的美元,也就是中国商品价格贵了,这样就不利于我国的出口。
H. 人民币是否超发,金融危机为什么还没有来。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已经很多年了,光看每年的M2就知道人民币的数量惊人,但总有很多人认为人民币并没有超发,核心理由无非两个,通胀和人民币升值。
1. 通胀并不高:这基本上已经是一句废话。先不考虑统计数据是否合理,光是统计范围就不能合理覆盖实际情况。房价不统计在CPI内是因为国际惯例,但全世界也没有一个其他地方房子可以普遍性地直接决定婚姻的。CPI全称是商品物价指数,结果却把对中国人最重要的商品排除在外。
2。 人民币在对外升值:这可以算是最大的忽悠。中国是个高储蓄率的国家,经常账顺差并不代表货币被低估,人民币升值的核心原因在于中国的金融管制,换外币有限额,换了也无法直接投资海外。基本上中国金融管制的核心内容就是国外的钱进来容易,国内的钱出去不容易,很多人换了美元也只能放在床底下。如果人民币升值真的是国家所担心的问题,何不全面放开外汇兑换限额,放开对外金融投资?国外的金融机构可是非常欢迎中国人的。实际情况是对外的金融管制一但放开,资本账就会大规模逆差,人民币即使不立刻贬值,M2也无法维持现在的增幅,M2紧缩,经济会更差,同时人民币对内贬值的效应会直接导致对外贬值,这会引发雪球效应,民众会对人民币信心崩盘,引发更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人民币和房价一样,必须要造成永远都在升值的现象,如果趋势向下,中国的高储蓄率会导致资本洪水一样地流出,所以金融管制永远都不可能全面取消,只能是小规模的试点微调。
金融的核心就是信心,如果所有人都从银行中取钱,银行立刻倒闭。中国在货币严重超量增发的情况下并没有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就是通过金融管制维持信心。只要经常账顺差还在,人民币就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升值,只要升值还在,信心就不会跨,只要信心还在,M2就还可以高速增发,只要M2的趋势还在,信贷规模就可以高速扩张,只要还能不断借的到钱,以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就还能继续,欠债大户也就仍然可以高枕无忧,GDP仍然可以顺利增长。这两年M2已经收敛了很多,实际上就是因为经常账顺差的萎缩,GDP自然也顺杆往下。小小的经常账基本上决定了整个中国的金融链条。国家为什么对外贸的政策永远好过内贸,对外资的态度永远好过内资,这其中的玄妙不读金融不会懂。国家就算倒贴外贸,也一定义无反顾,倒贴的只是税款,推动外贸制造经常账盈余,才是整个人民币信心的保证。中国所有的国策都在为创造经常账盈余制造条件,只要信心在,金融危机就不会来。“预言帝”们注定要失望,虽然这终究是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这口气会比大多数人想像地要长的多。这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实现的奇迹。
I. 人民币超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超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在于两方面,一、国家依靠人民币超发获得国家投资和公共开支所需的资金,二、人民币超发带来通货膨胀。
我们知道,通货膨胀就是人民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需要的量,或者说人民币作为通货超发的量就叫做通货膨胀。问题在于:改革开放为什么要发行超过商品流通需要的量呢?不超发行不行呢?
第一,金银货币可以自行消除通货膨胀或紧缩。改革开放以后,使用的流通手段,不是金货币或者银货币。所以,出现通货膨胀或紧缩是必然的。因为,金货币或者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金或银货币在和商品的交换中,就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货币、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流通中的货币量是由商品的总价值和流通速度决定的。在这种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出现膨胀或者紧缩是正常的现象。但是要记住,这种膨胀或紧缩是受商品的总价格调节的。如果超过这个总价格出现膨胀,金货币或银货币就会回炉变成金银条块,相反,如果没有满足这个总价格出现紧缩,金银条块就会铸成金银货币投入市场。可见在这里,商品的总价格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
第二,改革开放使用的流通手段,是没有价值的人民币,因为没有价值,所以,就不可能执行价值的尺度,也就不遵守价值的规律。在这种条件下,人民币要和商品交换,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怎么办呢?就必须给人民币规定交换价值,用人民币的交换价值决定和商品交换的数量或者决定商品的价格。人民币的交换价值是怎样决定的呢?是由它的流通数量决定的,或者说由它的发行数量决定的。发行的数量越多,人民币的交换价值就越少。这就是纸币的交换价值的规律或者说是人民币的交换价值的规律。用人民币和商品交换首先要确定商品的交换数量或者说确定商品的价格。因为,人民币的交换价值是随着发行量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地减少或者说不断地贬值,那么,商品的价格也就随着人民币的不断贬值而不断地上涨。这就是在纸币(成为流通的唯一手段)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的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商品的总价格是由人民币的交换价值决定的,或者说商品的总价格是由流通中的纸币的流通数量决定的。这和金货币的情况正好相反,在那里,金货币的流通数量是由商品的总价格确定的。
第三,改革开放中,人民币不是作为一般的货币执行五种货币的职能,而是执行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人民币不是一般的货币而是为了赚钱的货币,所以,人民币就是资本,就是中国资本。中国资本就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用人民币赚取更多的人民币的活动,要赚取更多的人民币,人民币不超发那是不可思议的。这就是问题的本质。如果不超发人民币,中国资本在自由竟争的条件下,一切商品都要用人民币购买,一切交易都要用人民币支付,那是绝对不够用的。所以,我们不要埋怨政府不断地超发人民币,他们已经上了贼船,他们受到中国资本发展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正是因为这个根本的原因,从改革开放第一天起,就开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根据中国资本的需要增发人民币,这种情况就是在改革开放的第一天起(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开始),就开始了通货膨胀的历程。
好心的人们总以为,钱多了是好事,工资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不是天大的好事吗?可是,好心的人们,并不理解这是中国资本的需要!中国资本需要超发人民币,需要通货膨胀,只有这样中国资本才能实现它的赚钱的活动。因此,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利益,看到表面的繁荣,我们要看到,通货膨胀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在通货膨胀的发展中,总有一天好心的人们的那么一点工资或者可怜的收入都要化为泡影。这个时刻已经开始了,到来了。最先感觉到的就是那些低保户,那些低工资的人们。
中国人民不需要通货膨胀!因此,消灭通货膨胀的任务,已经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