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金清查中溢余现金为什么是要贷记到营业外收入,而不是借记营业外收入
这是因为“营业外收入”科目是损益类账户,贷方代表收入增加、借方代表减少;再者现金是资产类账户,借方代表增加、贷方代表减少。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确认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因此,在会计核算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限。通俗一点讲就是,除企业营业执照中规定的主营业务以及附属的其他业务之外的所有收入 视为营业外收入。一般采用贷方多栏式明细账格式进行分类核算。
2. 资产评估中如何确定溢余资产
如果企业历史上长期以来现金余额相对稳定且占总收入及总资产的比例均较低,一般不予界定。如果评估基准日现金余额相对较高,则主要通过分析日常营运需要的最低现金余额来判断是否存在现金冗余。溢余现金的计算模型,具体公式如下:
溢余现金=评估基准日现金余额–最低现金余额;
最低现金余额=现金转换周期×现金占用比例×日均营业收入;
现金转换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现金占用比例=存货/营业收入+应收账款/营业收入–应付账款/营业收入;
日均营业收入=营业收入/360
以上计算数据可采用评估基准日当期或近期平均数。
比如,一个企业正常经营,100万货币资金就够了,但是企业账面有1000万货币资金,那么多出来的900万就是溢余资产。
(2)溢余资金扩展阅读
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短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有价证券(股票、债券、基金)、已解禁上市公司原始股,可界定为溢余资产。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资金界定为溢余资产应慎重,需与负债科目等结合起来考虑,比如期末货币资金余额比较大,可能是期后需支付股利的需要,与账面应付股利对冲后可能就不存在溢余;或者企业刚融资到一笔新的借款,期后马上要有笔重大支出,那么实际上与期后预测的资本性支出和借款等现金流结合考虑后,不宜再作为溢余资产。
3. 席老师,收益法中的溢余资产、负债是怎么定义的,或者说应该怎样去理解
这个问题是评估的吧?
“溢余资产”是相对于“有效资产”而言的,溢余资产指不能参与生产经营,不能对企业盈利能力做出贡献的相对过剩及无效的资产。如,闲置的固定资产,虽然历史上属于经营性资产(计入固定资产账户),但在被评估企业已失去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
收益法中的负债主要指非经营性负债,经营负债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如,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这些不需要企业刻意筹资;而非经营性没有这个特点,如,应付债券,与企业经营行为无关,是企业刻意买卖的,在评估时不能作为负债认识。
太高端的本人也说不清楚,大致是这个意思吧,也许不太准确或全面,仅供参考。
4. 简答题: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如何处理企业溢余资产
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对溢余资产的处理有两种方式:一是进行资产剥离,即将企业溢余资产在进行价值评估前剥离出去,不列入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二是在溢余资产不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前提下,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单独评估,并将评估值加总到企业价值评估的最终结果之中,或将其可变现净值进行单独列示披露。
5. 例:A公司在现金清查中发现现金溢余500元,如何做会计分录,以什么科目划分呢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 5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
报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
贷:其他应付款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
现金盘盈是指实物比正确的账面记录的数量多,一般是企业管理制度的疏失和收款人员的工作失误造成,不存在恶意作弊的问题,因此一般的现金盘盈应贷记“管理费用-其他”科目。
对于部分因客户原因造成的多收款而且无法退还造成的现金盘盈,则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现金盘盈根据现金保管人确认的现金盘点表(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记录)和现金保管人对于现金盘盈的说明等进行认定。
现金日记账与库存现金的核对
首先结出当天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再盘点库存现金的实有数,看两者是否完全相符。一般是通过库存现金实地盘点法查对,应按“库存现金实有数+未记账的付款凭证金额-未记账的收款凭证金额=现金日记账账存余额”的公式进行核对,清查完毕,要编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盘点库存现金
通常包括对已收到但尚未存入银行的现金、零用金、找换金等的盘点,盘点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制定库存现金盘点程序,实施突击性检查,对审计过的单位,进点后不要立即进行盘点,应选择审计期间任意时间(自定)或选择结束审计之前,给对方出其不意,以达到审计目的。
第二、确定盘点时,审计人员和出纳人员应一同到达盘点现场。
第三、在盘点库存时,审计人员和出纳人员都不得离开盘点地,不要听信出纳人员的巧辩以及其他推诿的话。
第四、在审计期间,对现金进行多次突击盘点。
6. 企业盘点现金.发现现金溢余300元,经查,属无法查明原因有溢余
你的理解错了。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在盘盈时,经批准后才能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而不是贷记营业外收入。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现金溢余420元,无法查明溢余原因,做相应的会计分录:
1发生溢余做:
借:
库存现金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__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批准处理做: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__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因此,在会计核算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限。[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等。
1.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和无形资产出售利得。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和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无形资产出售利得,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价款扣除出售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指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大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相关费用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3.债务重组利得,指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清偿债务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4.
盘盈利的,指企业对于现金等资产清查盘点中盘盈的资产、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5.
政府补助,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型资产或非货币型资产形成的利得。
为了总括反映和监督企业营业外收入情况,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收入”账户。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发生的营业外收入额,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经结转后该账户期末无余额。[
7.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现金溢余420元,无法查明溢余原因,做相应的会计分录
你的理解错了。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在盘盈时,经批准后才能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而不是贷记营业外收入。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现金溢余420元,无法查明溢余原因,做相应的会计分录:
1发生溢余做:
借: 库存现金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__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批准处理做: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__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因此,在会计核算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限。[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等。
1.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和无形资产出售利得。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和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无形资产出售利得,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价款扣除出售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指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大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相关费用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3.债务重组利得,指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清偿债务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4. 盘盈利的,指企业对于现金等资产清查盘点中盘盈的资产、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5. 政府补助,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型资产或非货币型资产形成的利得。
为了总括反映和监督企业营业外收入情况,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收入”账户。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发生的营业外收入额,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经结转后该账户期末无余额。[
8. 帐外资金是什么意思
账外资金指企业来所源拥有,但没有在财务账上反映,使得企业无法实施有效监督,容易流失的资产。
账外资产的存在具有周期循环性。一般情况讲当企业的账外资产足够多时,造成实际经营规模与账目反映情况相距甚远,此时,企业有可能采取再次注资等其它合法的形式将账外资产转为账内资产,所以账外资产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时限性。
同时,企业如重复以往的偷税行为,则会又出现新的账外资产。但是,任何企业也不可能对账外资产做到及时处置以转入账内资产,由此产生账外资产的周期性。
(8)溢余资金扩展阅读:
对账外资产处理我们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核定征收,二是其它证据佐证下,以账外资产金额为根据按偷税处理。
1、账目混乱,不能准确核算应纳税金,按规定核定其应纳税额。
对企业账目与现有资产严重不符,企业又提不出合理的理由,如统计错误,估计误差等,则可以定该企业账目混乱难以查账。
2、与其它证据相结合,形成证据链条,按偷税处理。
一个企业存有账外资产并不能直接证明该企业具有偷税行为,只能做为一种间接证据,按照无罪推定的原则,在没有其它证据的情况下,仅凭间接证据不能定案,为此要十分注重对其它证据的搜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账外资产
9. 企业所得税中的“企业资产溢余收入”是什么意思啊
企业资产溢余收入指企业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物资、现金及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的溢余收入,体现在盘点过程中,企业发生的资产多于账面数额的资产。
其中财产发生溢余时,应查明原因,报请审批。在批准之前,可以先在“待处理收益”帐户上反映。经批准作为企业收益处理时,再从“待处理收益”帐户转入“财产溢余”帐户。
(9)溢余资金扩展阅读:
征税筹划方法
1、审查往来账户的账面记录,如发现摘要记录模糊,其他应付款项长期没结转或“其他应收款”账户贷方余额较大且又长期未作处理,应审查是否有应转而未转的纳入。
2、审查收入结算凭证,看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款项有无记入其他账户,有无将取得收入直接记入“盈余公积”等投资者权益账户。
3、从账户的对应关系入手,审查有无异常的转账凭证。从有关成本费用账贷方检查企业是否把取得的收入直接冲抵成本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财产溢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其他收入
10. 什么是资产溢余收入、汇兑收益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的规定,企业资产溢余收入应当包含:固定资产盘盈收入和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
当企业有外币业务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
由于汇率不断变动,当换算成本位币,比如RMB时,就导致转换成的RMB币或多或少,如果换到的RMB多,则为汇兑收益。否则为汇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