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交换债 与 可转换债券 有什么关系
可交来换公司债券(Exchangeable Bonds,简源称为 EB)是成熟市场存在已久的固定收益类证券品种,它赋予债券投资人在一定期限内有权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发行人所持有的其它公司的股票。
可交换债券相比于可转换公司债券,有其相同之处,其要素与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s)类似,也包括票面利率、期限、换股价格和换股比率、换股期等;对投资者来说,与持有标的上市公司的可转换债券相同,投资价值与上市公司业绩相关,且在约定期限内可以以约定的价格交换为标的股票。
不同之处一是发债主体和偿债主体不同,前者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后者是上市公司本身;二是所换股份的来源不同,前者是发行人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后者是发行人本身未来发行的新股。再者可转换债券转股会使发行人的总股本扩大,摊薄每股收益;可交换公司债券换股不会导致标的公司的总股本发生变化,也无摊薄收益的影响。
2. 什么是可交换债券
你好,所谓可交换债券(Exchangeable Bonds),是指上市公司股东将其持有的股票抵押给托管机构(或登记结算公司)之后发行的公司债券,该债券的持有人在将来的某个时期内,能够按照约定的条件以持有的公司债券交换获取股东发债时抵押的上市公司股权。可交换公司债券是指上市公司的股东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限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交换成该股东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司债券。
可交换债券与可转换债券类似,都是投资者持有债券,都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是否换为股票。可转债转换而来的股票是原上市公司没有发行的,而可交债交换来的,则是上市公司已经发行且持有,并且托管于托管机构的股票。
可交换债券一般发生在母公司和控股的上市子公司之间,即母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在转换期间,转换为上市的子公司股票。母公司发行债券前,需要将其持有上市子公司股票到指定机构冻结,作为可交换债券的抵押品。可交换债券的条款设计与可转债券非常相似,发行要素通常也有:票面价格、利率、换股比例、发行期限、可回售条款、可赎回条款等。
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债券嵌入了看涨期权、修正转股期权、赎回期权、回售期权后形成的复杂衍生产品,可交换债券发行征求意见稿也指出可交换债券主要条款参照可转债发行条款执行,其中对修正条款、赎回条款、回售条款等设计和可转债相应条块设计没有实质性区别。
在欧洲国家,可交换债券被广泛应用于普通融资、减持股权套利以及并购的资本项目中,其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中,发行人在国内和国外发行可交换债券,标的股票也可以是国内或者国外的发行人所持股权。大股东减持公司股票多用可交换债券这种方式,避免有关股票因大量抛售而股价受到太大的冲击;而很多企业为了提高透明度和向其他方向发展,都会发行此类债券以解除公司之间互相控制的情况。
在中国香港,和记黄埔就曾两度发行可交换债券以减持沃达丰(Vodafone),而这两度减持都平稳完成。
在美国,可交换债券发展很迅速,在1980年它还只占与权益相联的债券6%的比重,但是到1998年,它已经占到了50%的份额。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3. 发行债券的限制条件有哪些
债券发行条件是指债券发行者在以债券形式筹集资金时所必须考虑的有关因素。其限制条件主要是指:
司存在下列情形的不得发行公司债券:
1、前一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
2、对已发行的公司债券或其他债务有违约或者迟延支付本息的事实,仍处于继续状态;
3、违反规定,改变公开募集公司债券所募资金的用途;
4、最近36个月内公司财务会计文件存在虚假记载,或公司存在其他重大违法行为;
5、本次发行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6、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
根据《证券法》、《公司法》和《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有关规定,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
本次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期末净资产额的40%;金融类公司的累计公司债券余额按金融企业的有关规定计算;
公司的生产经营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募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
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规定的利率水平;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不存在重大缺陷;
经资信评估机构评级,债券信用级别良好。
根据《证券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的资金,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
4. G三峡EB1 - 132018上市时间什么时候
关注600900长江电力公告,G三峡eb1已发行,上市时间另行公告。
5. 华菱发债会破发吗
华菱发债是有可能会破发的。
新债上市有上涨必然也有破发,破发即上市后的债券专价格低于100元,投资者属都是按100元每张申购的 新债,若债券价格低于100,那么出售债券必然会亏损。债券中签后需要等待债券上市才可出售。
从申购到上市大约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的投资资金是被占用的,无法享受投资预期收益。中签后可选择缴费,也不缴费自动弃购,但若弃购次数过多,那么投资者的账户可能别拉入打新债的黑名单。
(5)三峡eb发债上市价格扩展阅读:
发债破发介绍如下:
投资者开通股票账户即可打新债,对持仓市值是没有要求的,空仓也可参与大新,中签后再缴费即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申购创业板新债需要先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
而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要求投资者的证券开户时长达到2年以上,且须本人前往证券交易所柜台办理。申购发债后,投资者可选择在上市首日卖出,新债上市后的溢价是打新债的主要盈利方式。
6. 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的新股有哪些
2014年,沪深两市共发行125只新股,其中上海主板43只,中小板31只,创业板51只。
发行市盈率最低、网上中签率最高—陕西煤业
陕西煤业是唯一一只发行市盈率只有个位数的新股,仅为6.23倍,网上中签率达4.87%,比第二位的海天味业高出2.1%,显示在所有新股中投资者对其申购热情最低。
或许可以用“生不逢时”来形容陕煤的IPO。今年包括煤炭在内的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异常低迷,且年初A股市况不佳。作为今年的冷门板块,陕煤的发行规模达到10亿股,仅次于国信证券.
发行价最高—炬华科技
在2010年海普瑞的发行价格达到148元的历史新高之后,近几年新股最高发行价趋于走低,2011年的华锐风电为90元,2012年的南大光电为60元。而今年,只有炬华科技和海天味业超过50元,分别为55.11元和51.25元,两家公司的发行市盈率都在30倍以上。
不过,“高处不胜寒”,海普瑞和南大光电早已跌破发行价,华锐风电正在退市边缘艰难保壳,炬华科技则是今年表现最差的新股之一。
申购冻结资金最多—国信证券
券商行业是今年A股市场表现最佳的板块,下半年以来券商股集体暴动、疯狂上涨的盛况屡见不鲜,作为一个新来者,即将上市的国信证券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网上发行和网下配售分别冻结资金1946和1775亿元。
另一只冻资超过3000亿元的新股为华电重工 ,合计冻结资金3150亿元,其网上发行冻结资金甚至超过国信证券,达到1996亿元。此外,葵花药业和一心堂这两只医药行业新股冻资分别也都超过了2000亿元。
募资金额最多—国信证券
国信证券的发行股数高达12亿股,发行价为每股5.83元,发行市盈率为22.97倍,募资总额达到69.96亿元。
除此之外,陕西煤业募资40亿元,海南矿业 、海天味业、春秋航空 、福斯特 、华电重工、亚邦股份 、依顿电子 、三环集团以及葵花药业的募资总额均在10亿元以上。
上市首日涨幅最高—全通教育
按照沪深两市最新规则,目前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可高开20%,当日可以出现两次10%的涨停,也就是第一天涨幅可以达到44%。今年上市的新股绝大部分都达到了44%左右的涨幅,与“涨停跑输”的原因类似,全通教育成了表现最好的新股。
上市首日表现最差—陕西煤业、炬华科技、海天味业、应流股份
这是115只已上市新股(国信证券将于29日上市)中仅有的四只首日涨幅没有超过43%的个股,陕西煤业、炬华科技、海天味业、应流股份上市首日涨幅分别为13.75%、18.67%、29.58%以及34.06%。
上市以来涨幅最高—兰石重装
A股今年出现五年来的暴涨行情 ,产生了兰石重装和中科曙光两只堪称A股史上妖气最重的新股,12月25日的收盘价分别较发行价上涨1061%和725%。
兰石重装是今年发行价最低的新股,仅为1.68元,发行市盈率21.73倍。由于上市前三年业绩连续滑坡,其甚至曾被批为“最差新股”。然而,兰石重装不仅在上市当天“顶格”上涨44%,之后连封23个涨停,刷新A股历史上新股连续涨停记录,股价最高时曾达到28.57元,是发行价的17倍之多。
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中科曙光,该股发行价也是处于下游区间的5.29元,在所有新股中排名倒数第十,发行市盈率22.98倍,上市首日后连封21个“一”字涨停。
上市以来涨幅在400%以上的个股还有众信旅游 、九强生物 、合锻股份 、花园生物以及京天利。
上市以来表现最差—炬华科技、汇中股份 、海天味业、恒华科技
7. 三峡工程如何收回投资
“一江春水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水电站的主要收益就是“卖电”。杨亚说,三峡工程是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集中体现于电力资产的价值。三峡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设计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加上已经投产发电的葛洲坝电站,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强大、清洁的可再生电能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价输入华东、华中及广东电网,将产生稳定可靠的现金流。
截至今年4月底,三峡累计发电量超过1000亿度,国务院批准的三峡上网电价为每度0.25元,据此计算,发电总收入达250亿元。
三峡总公司的一份报告称,到2026年,三峡工程和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电站项目将全部竣工,三峡总公司水电装机容量将超过6360万千瓦,年发电量将超过3000亿度,仅水力发电业务年收入将超过600亿元。
三峡工程投资总额有望控制在1800亿元内,预计比概算2039亿元少用200多亿元。
国家宏观调控为三峡工程创造良好环境
三峡工程总投资概算为2039亿元,其中静态投资约为900.9亿元(包括水利枢纽工程概算500.9亿元和移民投资概算400亿元),建设期价差749亿元,贷款利息389亿元。
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认为,少用200多亿元客观上得益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近几年来物价、利率比较平稳,使动态投资减少。以建设期价差为例,当初进行动态投资测算时,预测每年的物价涨幅在5%-10%不等,但近年,物价持续走低,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大大低于预测的物价涨幅,这使三峡工程投资少用了140多亿元。同时,利率的持续下调,大幅降低了工程贷款利息,又节省了60亿元。
有关专家认为,三峡工程建设期间赶上有利的经济环境,证明国家决定兴建三峡工程的时机十分恰当,抓住了最佳的发展机遇。
曹广晶说,在大环境有利的情况下,三峡工程在10多年的建设过程中,精心施工,严把质量关,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这也是三峡工程少花钱的一个原因。
科学规范的管理守住静态投资“底线”
三峡总公司计划发展部负责人赵健强说,静态投资是一个“本”,控制不住就会使概算成倍增加。特别是三峡工程规模巨大、工期长达17年,如果不用科学的管理守住静态投资的“底线”,必然导致国家不断“调整概算”,极易陷入“投资无底洞”。
赵健强说,在实践中,三峡总公司探索出“一种模式、两套价格体系”为核心的科学管理体系,守住了水利枢纽工程静态总投资500.9亿元的“底线”,这是三峡工程省钱的重要原因。
“一种模式”即“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投资管理模式。三峡总公司根据国家核定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静态总投资500.9亿元的额度,按照分标段项目的划分和总量控制、合理调整的原则,编制业主单项执行概算和业主总执行概算,作为对工程静态投资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手段。同时,按照计划工程量,当年国家公布的物价、利率、汇率、税收等政策引起的造价变化,以及设计优化、修改或自然因素等引起的造价变化,分年度进行动态投资管理,以确保资金少投入、多产出,降低工程成本,从而达到控制总投资的目的。“两套价格体系”即在投资管理中建立合同和执行概算两个价格体系,以概算为“尺子”,控制项目成本。
赵健强说,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与原先的设计相比新增了很多子项目。三峡工程质量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又需多花钱,一些项目优化设计也要多花钱。但是,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三峡总公司消化了多达88亿元的新增项目,没有突破静态投资的“底线”。
优化融资结构降低项目成本
针对三峡工程不同阶段的特点,三峡总公司实施分阶段、多渠道的融资策略,优化融资结构降低项目成本。
在使用银行贷款中,三峡总公司通过借新还旧、蓄短还长,不仅降低了融资成本,也增加了资金调度的灵活性。从1999年起,为避免发债资金一次到位产生的资金闲置,公司开始使用短期临时搭桥贷款,每年使用搭桥贷款的规模都在20亿元至30亿元之间。同时,还在国内银行间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争取贷款利率优惠政策。
从三峡二期工程开始,三峡总公司把发行企业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筹资手段,共发行七期总额220亿元的三峡债券。发行期限3年至30年,有固定利率,也有浮动利率,付息方式有分年付息,也有到期一次偿还。2005年三峡债券加权平均年利率为4.61%,比国内同期商业银行贷款低1.65个百分点,与银行贷款相比,三峡债券累计已降低利息支出约10亿元。
据统计,由于进行贷款利率的公开询价,发行三峡债券,调整债务结构,采用商业承兑汇票方式结算等措施,仅2002年,三峡总公司就节约利息支出3702万元。
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18日电(记者江时强、黄豁)“投资无底洞、工期马拉松”,是大型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但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中,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抓住近年来物价、利率比较平稳等有利条件,建立健全投资控制体系,在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的同时,使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三峡工程投资总额有望控制在1800亿元内,预计比概算2039亿元少用200多亿元。
国家宏观调控为三峡工程创造良好环境
三峡工程总投资概算为2039亿元,其中静态投资约为900.9亿元(包括水利枢纽工程概算500.9亿元和移民投资概算400亿元),建设期价差749亿元,贷款利息389亿元。
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认为,少用200多亿元客观上得益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近几年来物价、利率比较平稳,使动态投资减少。以建设期价差为例,当初进行动态投资测算时,预测每年的物价涨幅在5%-10%不等,但近年,物价持续走低,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大大低于预测的物价涨幅,这使三峡工程投资少用了140多亿元。同时,利率的持续下调,大幅降低了工程贷款利息,又节省了60亿元。
有关专家认为,三峡工程建设期间赶上有利的经济环境,证明国家决定兴建三峡工程的时机十分恰当,抓住了最佳的发展机遇。
曹广晶说,在大环境有利的情况下,三峡工程在10多年的建设过程中,精心施工,严把质量关,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这也是三峡工程少花钱的一个原因。
科学规范的管理守住静态投资“底线”
三峡总公司计划发展部负责人赵健强说,静态投资是一个“本”,控制不住就会使概算成倍增加。特别是三峡工程规模巨大、工期长达17年,如果不用科学的管理守住静态投资的“底线”,必然导致国家不断“调整概算”,极易陷入“投资无底洞”。
赵健强说,在实践中,三峡总公司探索出“一种模式、两套价格体系”为核心的科学管理体系,守住了水利枢纽工程静态总投资500.9亿元的“底线”,这是三峡工程省钱的重要原因。
“一种模式”即“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投资管理模式。三峡总公司根据国家核定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静态总投资500.9亿元的额度,按照分标段项目的划分和总量控制、合理调整的原则,编制业主单项执行概算和业主总执行概算,作为对工程静态投资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手段。同时,按照计划工程量,当年国家公布的物价、利率、汇率、税收等政策引起的造价变化,以及设计优化、修改或自然因素等引起的造价变化,分年度进行动态投资管理,以确保资金少投入、多产出,降低工程成本,从而达到控制总投资的目的。“两套价格体系”即在投资管理中建立合同和执行概算两个价格体系,以概算为“尺子”,控制项目成本。
赵健强说,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与原先的设计相比新增了很多子项目。三峡工程质量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又需多花钱,一些项目优化设计也要多花钱。但是,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三峡总公司消化了多达88亿元的新增项目,没有突破静态投资的“底线”。
优化融资结构降低项目成本
针对三峡工程不同阶段的特点,三峡总公司实施分阶段、多渠道的融资策略,优化融资结构降低项目成本。
在使用银行贷款中,三峡总公司通过借新还旧、蓄短还长,不仅降低了融资成本,也增加了资金调度的灵活性。从1999年起,为避免发债资金一次到位产生的资金闲置,公司开始使用短期临时搭桥贷款,每年使用搭桥贷款的规模都在20亿元至30亿元之间。同时,还在国内银行间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争取贷款利率优惠政策。
从三峡二期工程开始,三峡总公司把发行企业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筹资手段,共发行七期总额220亿元的三峡债券。发行期限3年至30年,有固定利率,也有浮动利率,付息方式有分年付息,也有到期一次偿还。2005年三峡债券加权平均年利率为4.61%,比国内同期商业银行贷款低1.65个百分点,与银行贷款相比,三峡债券累计已降低利息支出约10亿元。
据统计,由于进行贷款利率的公开询价,发行三峡债券,调整债务结构,采用商业承兑汇票方式结算等措施,仅2002年,三峡总公司就节约利息支出3702万元。
8. 可交换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的区别
可交换债券(ExchangeableBond,简称EB)全称为"可交换他公司股票的债券",是指上市公司股份的持有者通过抵押其持有的股版票给托管机构进而发行的公司债券。
该债券的持有人在将来的某个时期内,能按照债券发行时约定的条件用持有的债券换取发债人抵押的上市公司股权。可交换债券是一种内嵌期权的金融衍生品,严格地可以说是可转换债券的一种。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权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在宽限期之后可以行使转换权,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发债公司不得拒绝。该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的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还享有在一定条件下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的权利,发行人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强制赎回债券的权利。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9. EB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可交换债券(英文名:Exchangeable Bond,简称EB),全称为“可交换他公司股票的内债券”,是指上容市公司股份的持有者通过抵押其持有的股票给托管机构进而发行的公司债券,该债券的持有人在将来的某个时期内,能按照债券发行时约定的条件用持有的债券换取发债人抵押的上市公司股权。
主要特征
可交换债券和其转股标的股分别属于不同的发行人,一般来说可交换债券的发行人为控股母公司,而转股标的的发行人则为上市子公司。
可交换债券的标的为母公司所持有的子公司股票,为存量股,发行可交换债券一般并不增加其上市子公司的总股本,但在转股后会降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
可交换债券给筹资者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融资工具。由于可交换债券给投资者一种转换股票的权,其利率水平与同期限、同等信用评级的一般债券相比要低。因此即使可交换债券的转换不成功。
10. 私募EB与公募EB有何区别
可交换债券(Exchangeable Bond,简称EB)全称为“可交换他公司股票的债券”,是指上市公司股份的持版有权者通过抵押其持有的股票给托管机构进而发行的公司债券,该债券的持有人在将来的某个时期内,能按照债券发行时约定的条件用持有的债券换取发债人抵押的上市公司股权。可交换债券是一种内嵌期权的金融衍生品。”简单来说就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发行的债券,在约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上市公司股票。
私募EB是以非公开方式发行的可交换债券(Exchangeable Bond/EB)。可交换债券是指上市公司股东发行的、在一定期限内依据约定条件可以交换成该股东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司债券。
根据发行方式的不同,可交换债又可以分为公募EB和私募EB。相比公募EB,私募EB的主要特征在于对发行人无评级要求,也无盈利和净资产要求,适用监管规则也有差异。
从流动性来看,私募EB流动性远不及公募EB。私募EB仅能够在沪深交易所和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上市,其流通转让也仅限于沪深交易所综合协议交易平台、上交所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以及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之间,且持有者在200人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