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9年A股表现出来的政策牛是不是已经开始不行了
进入2019年以来,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1月单月净流入606.88亿元,创下A股港股互联互通之后内的历容史新高,也是历史上单月净流入首次突破600亿元。
截至2月11日,2019年北上资金已累计净流入708.04亿元。2019年仅仅1月加上2月的前两个交易日,北上资金净流入金额已经超过700亿元,继续创造历史。
从历史走势分析,A股市场本身还是具有一定的运行规律性,如今市场恰恰接近熊市四年的调整周期,市场趋势拐点也在逐渐形成。对于新一年的股票市场,日子要会好于去年,结构性行情机会仍然是市场运行的主基调。
Ⅱ 股市里面,什么是北向资金什么是南向资金
北向资金,就是从南方来的资金,通常指通过香港市场流入A股的资金,也就是所谓外资。南向资金,自然是南下流入香港市场的资金了。
在股市中,“南”代表中国香港,“北”代表中国大陆。从沪港通衍生出来的概念。香港买沪市叫北上,沪市买香港叫南下。
2019年8月19日,北向资金净流入84.83亿元,为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第六大单日净流入规模。同时,近期央行披露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占外资持股比例达63.71%。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16473.00亿元,较一季度末的16838.88亿元减少365.88亿元。此外,二季度大盘呈下跌态势,北向资金整体出现净流出,不过持股市值不降反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北向资金的选股能力。
(2)2019年4月1日北上资金扩展阅读:
中国大陆资本流动是受到管制不是自由流动的,但是香港的资本流动是自由流动的,人民币升值期间会有很多香港资金和国际资金通过各种非正常渠道进入内地,博取人民币升值的收益。
二季度大盘呈下跌态势,北向资金整体出现净流出,不过持股市值不降反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北向资金的选股能力。
Ⅲ 市场点评:北向资金大幅流入,市场走出较强的修复行情
一、财经新闻精选
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35年,浦东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构建,现代化城区全面建成,现代化治理全面实现,城市发展能级和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到2050年,浦东建设成为在全球具有强大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城市重要承载区,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璀璨明珠。
来源:新华社
上海环交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7月16日开市
根据国家总体安排,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于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开市。请各交易主体据此安排好有关工作。
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2021年7月15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以下简称《处罚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处罚办法》共41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立案程序和执法权限。二是规范调查取证行为。三是完善查审机制。四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五是加强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和对执法人员的监督。
来源:证监会网站
多因素致煤炭暂时供应紧张 发改委出重拳遏制“煤超疯”!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15日对外透露,为做好迎峰度夏煤炭供应保障工作,根据监测分析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提前制定储备投放预案,本次准备投放规模超过1000万吨,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几十个储煤基地和有关港口,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投放市场。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在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率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发布关于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率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称,决定在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率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各试点省份要于9月中旬前制定完成实施方案。
来源:证券时报
(投资顾问 蔡 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 S0260611090020)
二、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北向资金大幅流入,市场走出较强的修复行情
周四两市大盘指数振荡反弹,市场总成交金额较前一交易日略微减少。具体来看,沪指收盘上涨1.02%,收报3564.59点;深成指上涨0.75%,收报15169.33点;创业板上涨1.40%,收报3537.39点。
盘面上看,稀土概念股、钢铁股和锂电池概念股表现活跃,涨幅居前,数字货币概念股则表现相对较弱。从走势上看,指数走出较强势的修复行情,北向资金大幅流入,反弹有望延续。但抱团板块筹码开始松动,市场有见顶迹象,中期角度来看,市场进入震荡筑顶的阶段。
操作上,锂电池板块走出修复行情,板块整体筹码出现松动,近期容易走出大开大合的走势,有能力把控的投资者谨慎参与博弈。建议关注锂电池上下游概念股、资源类周期股、光伏概念股以及中报业绩向好的个股。
(投资顾问 余德超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80021)
宏观视点:我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7% 经济回稳向好
国务院新闻办7月15日举行发布会,公布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主要宏观指标。数据显示,上半年,生产需求继续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快速成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市场主体预期向好。“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从GDP增速看,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
从经济结构看,产业支撑得到加强,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占比得到提升,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9%,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从增长动力看,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增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7%,体育娱乐用品、通讯器材等升级类商品消费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社会领域等短板领域投资较快增长。
上半年,创新动能持续增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产业新产品都保持了较快增长,新业态、新模式成长壮大。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16.5%,7月初,快递业务量已经突破了500亿件,半年数量就已经相当于2018年全年的总量。
上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质量效益总体提升,企业盈利增强。工业企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长了21.7%,服务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5倍。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4%,比上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5%。6月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1.8亿人,基本恢复到了2019年同期水平。居民收入增长也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了同步。
来源:证券时报网
点评: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7%,体育娱乐用品、通讯器材等升级类商品消费较快增长。预计主营涉及体育娱乐用品、通讯器材生产销售的上市公司业绩有望获得较快增速,相关个股后市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
(投资顾问 蔡 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 S0260611090020)
半导体行业:封测板块业绩上修,各厂商半年报预期亮眼
2021年上半年,半导体封测产能继续维持供不应求局面,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板块目前订单充足,同时各公司积极扩充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以应对旺盛的市场需求。
来源:天风证券证券研报
点评:封测产能预计长期持续吃紧,叠加东南亚台湾疫情进一步拉大产能缺口,封测景气度持续向好。下游应用多点开花,智能化、5G、物联网、电动汽车、以及家电、平板等终端市场需求增加。下游应用开启的长景气周期下预计封测厂商将持续收益。
(投资顾问 余德超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80021)
三、新股申购提示
霍普股份申购代码301024,申购价格48.52元
唯 赛 勃申购代码787718,申购价格5.85元
金房节能申购代码001210,申购价格28.01元
四、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按月定制路径:发现-资讯-资讯产品-资讯-早盘视点;单篇定制路径:发现-金牌鉴股-早盘视点)
Ⅳ 2019-06-10今天北向资金流入了哪些股票
今年以来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演过山车的行情,从今年年初到四月中旬,唐嫣上公司股价领涨区间最大涨幅超过60%8,很多投资者情绪亢奋,随后糖业股价大幅度下跌,回吐前期的涨幅将来的走势又将怎么样呢?
Ⅳ 目前北向资金持有利欧股份的股票吗
没有!没有
Ⅵ 股市里的北上资金,指的是什么
北上资金港股和A股开始互联互通所产生的,自2014年11月17日和2016年12 月5日沪港通与深港通先后正式开通交易,大陆和香港投资市场之间的资金流动性迅速增强。
由于香港在中国的南方,资金从香港流入深圳和上海的方向是北方,因此把香港投资者、外商投资者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投资A股的资金称为北上资金,相对应地,国内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股市的资金被称作为南下资金。
北上资金的特点北上资金的背后一般是外国投资机构,不仅资金实力雄厚,同时还有非常专业的研究团队,在投资时对政策及市场的把握都非常敏锐,能够取得不错的收益。因此北上资金的流入及流出也是散户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很多人会以此作为标杆判断股市后期的走势。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各项基础制度的改革,再加上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增长,A股的低估值和高成长性正在不断吸引外资流入,北上资金的流入为A股提供了充足的中长期流动性支撑。与此同时,外资也分走了A股市场的很多利润,有投资者担心北上资金会因此可以主导A股市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面对市值70万元的A 股来说,不到6000亿的北上资金是无法撼动国家队的地位的。外资投资比例的不断上升,有利于引导A股投资理念不断成熟,投资者只有更多从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判断,选择优质公司进行长期投资,才能真正获得回报。
Ⅶ 北向资金指的是什么资金
北向资金又被称为北上资金,北向资金通常是指通过沪、深港通从香港市场流入A股的资金,即资金由南向北进入股市场。
在股市中,南代表中国香港,北代表中国大陆。沪港通中出来的概念。香港买沪市叫北上,沪市买香港叫南下。
北向资金俗称热钱,因为中国大陆资本流动是受到管制不是自由流动的,但是香港的资本流动是自由流动的,人民币升值期间会有很多香港资金和国际资金通过各种非正常渠道进入内地,博取人民币升值的收益。
北向资金一般在股市上称就是往北的资金进深市跟沪市买入股票,同理南向就是沪深两地往香港去, 买入就是买的比卖的多, 卖出就是卖的比买的多。
(7)2019年4月1日北上资金扩展阅读
北向资金对于A股来说是增量资金,是可以明显地影响A股走势的。根据北向资金的类别,可对其影响分析如下:
配置型资金主要是跟踪国际指数的,比如跟踪MSCI指数,跟踪罗素指数等。
沪深股市和港股存在着几个利差:个股间的利差、指数间的利差、汇率间的利差。个股间的利差,是指在A股和港股同时上市的上市公司,其在A股和港股的股价并不一定一致,从而产生的利差。
指数间的利差,是指国内股指期货品种和境外A股期货品种(富时A50)的利差。汇率间的利差,是指港币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利差,还有在岸人民币汇率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利差。这些因素的不同,使得交易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套利空间,那么套利资金就会为利而北上或者撤离。
Ⅷ 北向资金越来越多,为什么会成为股市的风向标
市场通常把沪股通和深股通的合计流入资金称为北向资金。换句话说,北上资金就是指从香港流入大陆股市的资金,而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则被称为南下资金。自2014年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的流向多次与市场的涨跌形成了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市场广泛认为北向资金是“聪明的钱”,对市场的走势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北向资金以中长期投资为主,偶尔的短期行为如何理解?北向资金中中长期投资占比70%—80%左右,短期资金占比在25%至30%区间,它们对成交量部分贡献极大,流入流出大多为这部分资金所为。海外长线配置型资金,多数托管在外资银行席位;而对冲基金、量化基金等出于交易便利性的要求,多数通过外资投行的PB系统托管,而托管于中资券商机构。
北向资金被看成是行情变化的风向标。近两年行情波动中,北向资金曾多次在大盘面临调整时,出现大幅净流出。以最近的北向资金流向为例,如7月16日、7月24日北向资金大额流出69亿元、163亿元,而上证综指在这两日内分别下跌4.49%、3.86%。
北向资金的投资和配置策略,总是集中于有国家竞争优势的行业或者板块。横向视角看,它们在我国台湾股市主配的是半导体,在韩国股市主配的是电子。这与主题投资的风口加龙头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向资金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总量已经逼近公募基金持仓规模。北向资金是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2019年A股国际化带来了北向资金的快速流入。MSCI提升A股比例至20%、加入富时罗素指数等国际化进程,推动北向资金加快流入国内市场。2019 年当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达到3615亿元,成为沪港通开通以来的年度最大净流入规模。
北向资金规模接近公募持仓规模。数据来看,2019年底北向资金持仓规模1.1175万亿;而公募资金2019年底的持仓规模1.2802万亿。
北向资金中期增量入市规模上升空间仍然较大。外资布局A股尚处在初级阶段,长期流入态势不改。
中国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18年底美、日、韩、巴西等资本市场外资持股占比市值位于15%到35%之间,而中国的A股市场在2019年三季末才达到了3.2%。假设外资在中国长期可达15%的总市值持股比例,则至少还有数万亿级别的增量资金候场。
稳健第一,集中最具优势的行业,对企业经营的稳定性要求大于成长性。
通过对北向资金深入的分析,对我们的投资启发有几点:
1、投资风格稳健,偏好优质消费蓝筹,最看重大市值、高股息和低估值,风格不会出现明显偏移;
2、主题行业配置占比集中于最有竞争优势的行业,类似于主题投资的风口思维;
3、在龙头个股的选择上,业绩的稳定性大于成长性。
短期市场风向标,中期引导市场估值定价体系转化。外资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入场进程小荷才露尖尖角。
A股的国际化、机构化之路刚刚起步,并在加速发展中,短期的集中流进流出行为给市场带来短期的“羊群效应”,中期给市场估值和定价体系带来的大转换才刚刚讲了开头,中期趋势清晰可见。
Ⅸ A股涨得有多厉害
7月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指在经历了个多月的震荡后重新站上3000点,为投资者打开了7月行情的想象空间!7月2日,沪指再度上涨64.59点,达到3090.57点,沪深两市总成交额突破万亿元。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A股强势打破“6绝”魔咒,主要指数悉数收涨。其中,创业板指数表现格外耀眼,月内涨幅高达16.85%,6月下旬更是接连创出4年半的新高,俨然一派牛市气象。股市中历来有“5穷6绝7翻身”之说,那么,当A股顺利打破“6绝”魔咒之后,沪指站上3000点之后能否真正实现“7翻身”。
截至7月3日14:24,上证指数报3136.33点,上涨45.76点,涨1.48%,成交额4601.61亿元;深证成指报12395.46点,上涨125.97点,涨1.03%,成交额5431.05亿元,两市合计成交额10032.65亿元;创业板指报2462.88点,上涨38.49点,涨1.59%,成交额1744.69亿元。
(9)2019年4月1日北上资金扩展阅读
北向资金上演“激情”6月
今年1~2月(春节之前)伴随着向好的市场预期,北向资金曾连续两个月净流入超百亿;不过到了3月,北向资金开始“峰回路转”,全月大幅净流出678.7亿元,创下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净流出之最;经过3月的历史低点后,进入4月北向资金又恢复了“买入”模式。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6月29日,北向资金在6月累计净流入A股526.8亿元,环比5月增加了225.7亿元。
另外,截至上周,北向资金已经连续14周净流入A股;自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连续净流入A股周数最长的纪录是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的连续15周。如果本周北向资金仍然净流入A股,就将与历史纪录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