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债权转让的模式中,如何才能有效的防范平台资金池的产生呢
债权转让模式,也叫宜信模式,和直投模式一起,是 当前主要的两种P2P平台运行模式。
直投模式的最大瑕疵在于存在法律真空,债权转让模式相对来 说,程序和法律上更为严谨周密,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 如果平台违规操作,很容易形成庞氏(转让不存在的债权),并据此形成资金池。
在具体的操作中,违规平台可能会从如下几个方面做手脚:
1、转让假债权,等同于发假标,资金完全冲入资金池;
2、转让真实的垃圾债权,将一些呆坏账拿来转让,资金其实流向资金池;
3、一债多转,就是重复发 标。一般会配合拆标进行。比如上个月5号发了标,过几 天又发。就是说标是真的,项目是真的,重复发(实际上也是假标)。
对于情况1和2,涉及项目的真实性和项目质量,是考察甄选平台的重点,稍微研究一下,是比较容易发现的。但难就难在第三种情况,这一点,很不容易看出来,除非把平台的所有项目拿出来核对,看看拆标后的所有子项目,在期限和总金额上,是否吻合。真正的平台发假标, 是这么干的,而不仅是赤裸裸地编造假项目。
B. P2P 网贷的资金池指的是什么如何判断平台是否有资金池
近期,P2P的“资金池”这一关键词非常的热门,所以我在经过一番了解后,也顺便谈谈自己的看法。由于这个话题相对来说比较敏感,因此首先声明本文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1、首先说说“资金池”是什么意思?
“资金池”没有法律意义上定义的概念,在银监会的监管条例里面,出现过“资金池”方面禁止的,主要是针对银行理财“资金池”的限制,主要是指银行理财所对应的债权(信贷资产)需要一一对应,不能存在一个“资金池”来进行期限错配的盖帽游戏,也就是在借款期限长于理财期限的情况下,在理财到期时由资金池来接盘短的理财产品,再发行一个理财产品来接手资金池中的借款债权,这样会造成的问题是:如果借款项目是1年的到期一次性还款,那么借款即使出了问题,也能够用资金池来接,从而无从判断理财对应的借款到底违约风险有多大。
4、总结
由于国内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更加不对称、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应的网络购物欺诈和质量问题,买方都很难找到弥补措施,支付宝当时推出”你来买,我来赔“这种模式,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承担多大的潜在风险啊!但是正是由于支付宝介入了网络购物中的”赔付担保“环节,才把中国的网络购物给发展起来了,难道现在还有人来说淘宝支付宝的模式不是正宗的”网购“模式??
因此”资金池“和”平台担保“问题,如果更加深入地分析和回顾一下其容易引发问题的根源,其实里面是有一些常识逻辑的问题在里面。
C. 银州资本负面:如何知道投资的钱的真正去向银洲信息完全不透明啊!线下债权转让,明显资金池啊!
上头查查就明白了,现在是允许实名举报自设资金池的,就怕老板姓的钱又打水漂了。产品本身不骗人,骗人的是销售产品的人员。
D. 东方头条:捷越联合转让债权的资金池模式是P2P吗
1、房产。一线城市稳中升值,二三线就看人品了,今年放假涨了不少,估计后面几年会消停点,每年平均收益率在6-8%左右吧,跟国家GDP差不多的(你懂得)。但是房产流动性不好,并且部分城市限购,占用资金也大,建议50%的资产投资房产。
2、股票。浮动大,但收益颇丰,也可能亏的比较多,常言10个人有9个亏钱,不是专家就不要入场了。可以给你个简单的股票,绝对不会亏的(买银行股打新股-这个可以后面追问吧)。建议5%的资产投资股票。
3、银行保险理财。收益率在2%-5%左右,这一般买一些保障性的保险(比如养老的补充,越年轻越便宜;家里老人买大病医保等),银行的固定理财收益,这个收益低,但一般比较稳定,时间较长,流动性不大。
建议10%做银行定期理财,10%做银行活期产品理财。
4、p2p。互联网金融是最近才出现的理财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取消银行成本,将投资人的钱直接投资给需要钱的人,省了中间的银行环节,年利率在6%-14%差不多。这个稳定性就要看平台了,比如国资系银行存管的四海众投一般都在10%左右,其他比如收益较高的平台差不多在12-14%左右,自己判断吧,建议25%的资产做互联网金融理财。
E. 信托资金池是什么意思
信托资金池就是信托募集的资金构成的资金池。还有种说法是资金池信托。
资专金池信托属产品是指信托公司一次或多次发行信托计划募集资金投向单一项目或组合投资于多个项目。根据资金与项目的匹配方式不同,可分为一对一、多对一或多对多三种方式。其中常见的为多对多模式。资金池信托通过滚动发售不同期限的信托单位持续性募集资金,运用于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交易所及银行间市场债券以及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期限在1年以内的逆回购、信托产品或信托受益权、附加回购的债权或债权收益权等),以动态管理模式保持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平衡,并从中获取收益。
F. 如何分辨p2p平台是否是资金池
1、平台是否有第三方资金托管
第三方资金托管,是指平台所有的资金流转都要经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者银行,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或银行对P2P平台的资金出入进行管理,平台无权随意动用资金。在第三方资金托管的情况下,平台不能随便动用投资人的资金,也就能有效避免平台设立资金池。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P2P平台的第三方资金托管主要是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与银行合作进行资金托管的平台非常少,投资人要注意辨别平台是否是真正的第三方资金托管。关
2、投资、借款是否是一对一
正常情况下,投资人的投资和借款人的借款是要一一对应的,即投资人的投资资金要有一个明确的借款人或借款项目。
判断投资、借款对象是否是一对一,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看P2P平台提供的借款协议中,借款对象与平台上的借款人是否统一。如果投资人只是将钱交给平台,几个月之后拿收益,这样看似方便,投资人不用为选项目费心,但实际上却是增加了平台资金池的风险。
3、根据充值、回款的账户判断
投资人在充值时要注意,充值对象是平台账户还是第三方支付账户;在提现时,要注意是平台账户打款还是第三方支付账户打款。如果充值和提现的账户是第三方支付的账户,那么,平台设立资金池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是个人账户或者是公司账户,投资人就需要多加小心了,这样的平台设立资金池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此外,如果平台采用线下充值的方式,即投资人的资金直接通过银行转账到平台公司账户或个人账户,投资人就需要额外注意了,采用这种方式的平台,其设立资金池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由于P2P平台还没有明确的监管政策,关于P2P网贷的资金池也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因此,投资人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G. 如何判断投资的平台有没有资金池
资金池:先收上来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使放贷人的资金进入了平台自己的中间账户,相对于是由平台进行了实际的控制和支配。
四类或涉嫌资金池的P2P平台:
一是流动性高、宣称“可以随时赎回”的P2P产品。这类P2P产品往往被市场认为是兼具了高收益和流动性两种优点,在保证了一定收益率水平的同时,还满足了投资者对流动性的需求。而实质上,当用户可以随时提现、P2P借款又尚未到期时,提现的钱只能来自P2P的“垫资”——即平台找钱满足提现要求,待借款人还款后再补回去。
二是只有产品名称、收益率、期限、起投金额的产品。这类产品没有关于借款人的任何信息描述,通常是起一个某某宝、某某盈之类的产品名,给定一个约定的收益率、期限和起投金额。投资者完全不知道资金的流向和用途。这符合“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放贷人”的情况。
三是P2P平台先从第三方受让债权,然后转让给平台投资者的产品。这类产品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问题。在法律界限上,以平台先期获得债权,而后转让债权项目的收益权的行为也并不违反相关规定。但是在整个债权转让环节,从项目和资金的匹配上而言,常常无法遵循点对点的业务逻辑,以投资者的资金对接所筛选的P2P平台项目。在这个转让的过程中,平台可能先用之前投资者的资金来受让债权,然后转让给新的投资者,事实上项目和资金并不匹配,难以避免资金池和非法集资的风险。
四是P2P网贷基金。这类产品是由平台方先用自有资金购买多笔P2P债权,然后再将这些集合的债权重新打散,转让出售。在这一模式下,投资者可以随时购买和赎回。这是一种比较“间接”的P2P产品,可以将投资者的投资充分分散,降低“踩雷”的风险。但与上述第一类相似,从现实操作上看,投资者的资金并不可能完全与基金的资金流动同步,必然会形成资金池。
进行P2P网贷投资时需掌握以下三大原则:
一是远离高息平台。对于提供高额利息的平台须保持谨慎心态,因为这种平台很有可能通过高息为诱饵吸收投资者资金,做的却是借新还旧、庞氏骗局的事情。
二是要看平台的客户集中度。倘若平台发标高度集中到几个借款大户时,投资者要格外注意,因为这可能存在一定关联性自融的风险。
三是仔细阅读平台对于借款标的的描述。如果对标的的描述含糊、不清晰时,有可能标的还不存在,平台有可能通过先吸收资金再找借款项目,这时平台做的即是资金池的事。吸收资金后不找借款项目,此时平台就涉嫌自融自用。
H. p2p中的自融和资金池都是什么意思啊
你好,希望能帮到你。所谓自融平台主要是指P2P平台资金没有流向真实借款人,而是平台本身内或股容东借款自用,用于平台、股东的自有企业或偿还债务等。
另,资金池模式指的是投资资金首先汇集到P2P平台在支付公司开设的账户中,P2P平台对资金流向有控制权。
总结。资金池模式其实就是P2P平台所开设的账户,平台对其有控制权。
I. p2p行业中资金池是什么意思
资金池,顾名思义,就是把资金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像蓄水池一样的储存资金的空间。
P2P行业资金池的作用在于覆盖坏账逾期,提供流动性,改善用户体验。
投资人偏好短期项目,而真实的借款项目期限又往往较长;借款项目的增长是没有规律的,而资金的增长相对平缓。为了平衡这两对矛盾,平台期望通过资金池来调配资金。
对于P2P平台来讲,判断资金池的标准就是资金流动是否先于信息流动。如果投资者资金先流入到平台指定的账户,然后再去匹配项目。这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差里,资金停留在平台账户上,资金池就形成了。
资金池的分类:
较小的短期资金池,一般形成于充值到帐沉淀过程(包括资金站岗)、投标未审核前、预计项目但并未确定前的募集。
一些平台主动运营的资金池表现主要为拆标、期限错配、发标方式转换。虚假标、自融等问题,都与这种类型的资金池息息相关。
资金池甚至成为一些平台非法集资、诈骗的渊薮。例如下面的各种操作方法:
1.直接伪造借款主体及项目做假标,融来的钱作为沉淀备付资金。
2.伪造借款额度,超额发标。
3.伪造借款期限,短标长发,借款人短期借用,但是平台发长期标,通过时间的错配占用资金。
4.通过人气的哄抬,利用排队站岗资金作为流动备付资金。
规避资金池风险:
资金池要良好运作的一个前提,是资金的安全要有保障,保证不会被挪用。同时投资人要有充足的信心,不会轻易挤兑。
监管环境要求P2P平台不得使用资金池模式,而是要采用资金托管。如果平台接触不到投资人的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就小了,挪用不了投资人的资金,也不会造成亏空;实行资金与项目一对一,不搞错配,也就不会造成挤兑。
J. 什么是信托资金池业务,有哪些风险
资金池信托产品是指信托公司一次或多次发行信托计划募集资金投向单一项目或组合投资于回多个项目。根据资金与项答目的匹配方式不同,可分为一对一、多对一或多对多三种方式。其中常见的为多对多模式。资金池信托通过滚动发售不同期限的信托单位持续性募集资金,运用于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交易所及银行间市场债券以及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期限在1年以内的逆回购、信托产品或信托受益权、附加回购的债权或债权收益权等),以动态管理模式保持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平衡,并从中获取收益。资料显示,2012年以来资金池信托规模增长迅速,深受投资者的追捧和认可,几乎每家信托公司都新发了3~5只这样的产品,如平安信托的日聚金跨市场货币基金1号,自2009年成立以来,截至2012年底资金存续规模据估计已近400亿元,合格投资者的到期信托资金以及预期信托收益都成功实现兑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