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锁仓等于爆仓吗...
锁仓,就是期货交易者做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开仓交易,以便不管期货价格向何方运动(或涨或跌)均不会使持仓盈亏再增减的一种操作方法。尽管这种方法在力求操作简单的人看来烦琐不堪,在崇尚开源节流的人看来不利于节约交易成本,在多数欲回避风险的散户看来往往适得其反;但此法用之于期货大户,特别是具有控盘地位的大户,则有堪称"法宝"之功。 挤兑散户如果主力大户在某合约上控制了一定数额的多空头寸,即已经锁仓,那么,主力大户在对冲头寸的过程中就会引起价格的上下波动,特别是对冲操作有意识地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时,会使这种波动更加剧烈。当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对冲空单时,就会导致价格的急剧上升;反之,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对冲多单就会导致价格急剧下跌。这就是我们曾经看到过的绿豆、咖啡、天胶、胶板和红豆为什么在一天之内会出现从跌停板到涨停板,从涨停板到跌停板的大幅反复震荡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作多还是作空的散户都会不堪困扰而统统受到主力的挤兑。 掩护出货 由于期货合约有交割期而使得其炒作受到时间的强烈制约,在期货合约即将到期之际,持仓水平必须降低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大量的实盘交割无论对于承接实盘的多头还是出让实盘的空头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多空双方都希望按照有利于自己的的方式使持仓减下来,但事实上往往只有实力较大的一方才能实现自己的意志。比如说,作多的人希望在高位出货,但大量的多头头寸对冲出局容易引起价格的回落,这是一个矛盾。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如果作多的主力是资金实力相对较强的一方,就可以在有足够炒作时间的远期合约上通过对锁的方式将价格节节推高,在这种看多气氛条件下,没有时间退路的空头就会受到"价升量增"的暗示而自动止损,于是多头头寸正好吞食空头的止损盘而顺利出局。这种对锁头寸本身虽不增加什么利润,但可以有效地实现盈利头寸的出货,巩固既得利润。这里说明了掩护多头出货的情况,掩护空头出货的方法亦相同。 控制行情 当某主力已经取得一定数量的多头头寸(或空头头寸)之后,如果 再继续以增加单边头寸推盘,容易造成头寸过大难于出局的被动后果,严重者甚至会深陷泥淖而不能自拔;但如果主力用对敲的方式突破关键价位,就会造成技术上一边倒的看法,从而引发大量的跟风盘,"众人拾柴火焰高",使价格向一个方向发展,这时主力的原有头寸大获其利,同时又能安然出局。这种"诱导"散户跟风的做法,真正可以达到"太极高手"那种借力生力的效果。等到别人明白过来时,主力的单向头寸已经离场,只剩下任何价位均可对冲的对锁单,从而远离了风险。 反转准备 期货行情的发展要受到现货价格的制约,不可能无限制地向一方发展,这就使得控盘的一方在享受较大利润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于是,在拉抬或打压某合约的同时,在其他合约上建立反向头寸,来达到保险的目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跨期套利。这也可以看成是锁仓的变通,即同月锁变成了跨月锁,这不仅避免了同月锁仓的盈利局限,而且还利于取得反向筹码,为翻仓作准备。比如,2000年七、八月份,大连大豆控盘主力在不断打压价格的同时,于S101、S105等合约上建多仓,持仓迅速增大,待到八月底多头吸筹完毕,多头主力大举反攻,以致出现了后来期价大幅扬升的迅猛多头行情。 所谓爆仓,是指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投资者保证金账户中的客户权益为负值的情形。在市场行情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果投资者保证金账户中资金的绝大部分都被交易保证金占用,而且交易方向又与市场走势相反时,由于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效应,就很容易出现爆仓。爆仓大多与资金管理不当有关。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特别控制好持仓量,合理地进行资金管理,切忌象股票交易中可能出现的满仓操作;并且与股票交易不同,投资者必须对股指期货行情进行及时跟踪。因此,期货实际上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如果爆仓导致了亏空且由投资者的原因引起,投资者需要将亏空补足,否则会面临法律追索。
⑵ 锁仓的好处和的坏处
锁仓,指投资用语,通常用于现货交易、外汇保证金、期货保证金交易中。锁仓一般是指投资者在买卖合约后,当市场出现与自己操作相反的走势时,开立与原先持仓相反的新仓,又称对锁、锁单,甚至美其名曰蝴蝶双飞。锁仓,一般分为两种方式,即盈利锁仓与亏损锁仓。所谓锁仓,一般是指投资者做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开仓交易,以便不管价格向何方运动均不会使持仓盈亏再增减的一种操作方法。
定义
如果主力大户在某合约上控制了一定数额的多空头寸,即已经锁仓,那么,主力大户在对冲头寸的过程中就会引起价格的上下波动,特别是对冲操作有意识地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时,会使这种波动更加剧烈。当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对冲空单时,就会导致价格的急剧上升;反之,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对冲多单就会导致价格急剧下跌。这就是我们曾经看到过的绿豆、咖啡、天胶、胶板和红豆为什么在一天之内会出现从跌停板到涨停板,从涨停板到跌停板的大幅反复震荡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作多还是作空的散户都会不堪困扰而统统受到主力的挤兑。
掩护出货
由于期货合约有交割期而使得其炒作受到时间的强烈制约,在期货合约即将到期之际,持仓水平必须降低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大量的实盘交割无论对于承接实盘的多头还是出让实盘的空头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多空双方都希望按照有利于自己的的方式使持仓减下来,但事实上往往只有实力较大的一方才能实现自己的意志。比如说,作多的人希望在高位出货,但大量的多头头寸对冲出局容易引起价格的回落,这是一个矛盾。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如果作多的主力是资金实力相对较强的一方,就可以在有足够炒作时间的远期合约上通过对锁的方式将价格节节推高,在这种看多气氛条件下,没有时间退路的空头就会受到"价升量增"的暗示而自动止损,于是多头头寸正好吞食空头的止损盘而顺利出局。这种对锁头寸本身虽不增加什么利润,但可以有效地实现盈利头寸的出货,巩固既得利润。这里说明了掩护多头出货的情况,掩护空头出货的方法亦相同。
行情发展
当某主力已经取得一定数量的多头头寸(或空头头寸)之后,如果再继续以增加单边头寸推盘,容易造成头寸过大难于出局的被动后果,严重者甚至会深陷泥淖而不能自拔;但如果主力用对敲的方式突破关键价位,就会造成技术上一边倒的看法,从而引发大量的跟风盘,"众人拾柴火焰高",使价格向一个方向发展,这时主力的原有头寸大获其利,同时又能安然出局。这种"诱导"散户跟风的做法,真正可以达到"太极高手"那种借力生力的效果。等到别人明白过来时,主力的单向头寸已经离场,只剩下任何价位均可对冲的对锁单,从而远离了风险。
准备反转
期货行情的发展要受到现货价格的制约,不可能无限制地向一方发展,这就使得控盘的一方在享受较大利润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于是,在拉抬或打压某合约的同时,在其他合约上建立反向头寸,来达到保险的目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跨期套利。这也可以看成是锁仓的变通,即同月锁变成了跨月锁,这不仅避免了同月锁仓的盈利局限,而且还利于取得反向筹码,为翻仓作准备。比如,2000年七、八月份,大连大豆控盘主力在不断打压价格的同时,于S101、S105等合约上建多仓,持仓迅速增大,待到八月底多头吸筹完毕,多头主力大举反攻,以致出现了后来期价大幅扬升的迅猛多头行情。
手续费
很多人以为锁仓多增加了手续费,其实不然。假如我们不想永别交易盘,当走势估计错误时,我们可以平仓,然后反方向买卖,盈利后平仓,手续费收3次;我们也可以锁仓,走势明朗时平掉那个错的,盈利后平掉那个对的,手续费同样收3次。
好处
锁仓的好处:锁住亏损、让自己心情先平静下来、资金的利用问题。
当出现亏损时有两种解决方法:认亏砍仓;锁住亏损。不锁仓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知错就改),但任何事情都有利弊两方面,锁仓未必就不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当成交后市场朝相反方向运动时,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判断提出疑问,在自己认为能够承受的市场振荡过程中,没有必要进行锁仓处理,因为您不可能买(卖)一个当天的最低(高)价,并且还会增加您不必要的手续费。但是,一旦市场突破(跌破)市场中关键阻力位(支撑位),就一定要止损(或锁仓)。锁仓的目的是让您冷静下来,站在客观的角度从新分析市场走势。
锁仓的第3个好处主要是针对保证金交易说的,举例:您有5000美元,1.0950卖出欧元1.1000买入锁仓,在欧元上升到1.1080后平1.1000买入的欧元解锁(如果激进的可以再抛出,因为当您开锁时您的判断是欧元将要下跌),这样当欧元下跌50点您就可以平1.0950的仓而不亏损了(手续费并未计算)。而如果您在 1.1000砍仓后未必有胆量反手买入(主要是心理因素影响),反而没有机会获利出局。
⑶ 我国的货币政策
目前的物价上涨 通胀压力加大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是一种非典型性的通胀 具体原因有
1、供需失衡 比如食品行业 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
2、成本拉动 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 新劳动法的执行 国内某些行业的价格上涨
3、国内投资过热 大量流动性流向楼市股市 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4、国内突发事故灾难 如雪灾 地震等造成短期物价反弹压力
5、国际贸易失衡 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 外汇占款严重 RMB投放过多
9、RMB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
内因和外因,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应该是一目了然的 自己看吧
物价上涨的治理要多策并举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农业 尤其是集约型农业 提高农产品产量
坚决执行节能减排 限制“两高”行业的发展 鼓励新能源新技术的发展 以减少对国外能源资源的依赖
推动楼市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 防止经济泡沫
2、加强信贷管理 控制流动性。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正在执行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利息 发行央票等等 回收流动性
优化信贷结构 多向中小企业 新兴行业企业倾斜 以消化掉相对过剩的流动性
3、通过税收等财政手段以及汇率手段来改善国际贸易失衡局面 如降低出口退税率 升值人民币等 改变巨额顺差的局面 减少外汇占款 改善流动性过剩局面
贷款利息\存款准备金\国债\央票\属于货币政策
房产交易的所得税\股票买卖的印花税属于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三类:(1)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2)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3)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财政政策
1、按照财政收支和管理分类可分为税收政策、支出政策、投资政策、补贴政策等。这容易理解,这里不再解释。
2、按照财政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可分为总量政策和个量政策。
所谓总量政策是只对经济总量发生作用,影响经济总量增减变化的政策。简单地说,就是调节全社会供求关系平衡的财政政策,也称宏观财政政策。具体可以分为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财政政策。膨胀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降低财政收入或增加财政赤字以刺激社会需求增长的政策,也称为赤字财政。我国近几年实行的扩大国内需求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赤字财政。理解了膨胀性财政,紧缩性财政和中性财政也就不难理解了。
个量财政政策是只对有关经济个量发生作用、影响经济个量增减变化的政策。简单地说,是为了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财政政策,也称微观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征税范围和税率的调整实现的。
3、按照政策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财政政策和短期财政政策。
长期财政政策是为国民经济的战略目标服务的财政政策,具有长期稳定性的特点。如从长期看,我国应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短期财政政策属于战术性政策,适用于特定时期。如我国现行的稳健财政政策即是在目前特定时期实行的短期财政政策。
⑷ 人民币贬值对于买房来说好还是不好
人民币汇率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至今连央行都在研究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所以要预测人民币的涨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么,专家的话是否可信呢?我们可以假设他的话都是对的,看看这那样的场景下,楼市是一种什么情景。拿北京来说吧,如果原价600万元(差不多100万美元)的房子,跌去80%,就只剩下120万元了。而当时1美元可以兑换20元人民币,这样如果用美元买,只需要6万元,仅为原价的6%。毫无疑问,如果你现在把36万元换成6万美元,到时候就可以买现在600万元的房子了,这对于打算购房的人来说,真是个天大的馅饼啊。
然而,房价和人民币的涨跌都不是专家说了算。拿人民币汇率来说吧,中国当然希望汇率可以贬一点,这样国内的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竞争力就会更强,可其他国家会干吗?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不都曾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竞相印钞票,搞货币贬值吗?真要是人民币兑美元贬到20,美国的企业将失去多少工作?美国国会会允许吗?同样,由于国际资源市场是用美元定价的,人民币大幅贬值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输入性通胀。不考虑价格变动的影响,仅是人民币从6.1贬到20,就会让国内的能源价格涨3倍,这恐怕也不是中国政府能接受的。显然,未来人民币兑美元保持相对稳定,才更符合全球经济的发展。
我也看了该专家的论述,他认为近期大量的外资在抛售房产,将资金撤出中国,这会引起人民币汇率暴跌,房价暴跌。但该专家可能忽略了,中国的外汇管制还是相当严格的,外汇的流入流出并不方便。在房产市场上,主要的购房群体仍然是国内的居民,如果他们想通过正规途径换美元,1人1年只能换5万美元,就算1家3口,也只能换15万美元。同样,当年想把大量的美元换成人民币也很难,额度一样也是1人1年5万美元。虽然有人通过地下钱庄进行外汇的流进流出,但风险很高,一旦被查获,不仅资金可能被没收,而且参与的人也可能因涉嫌洗钱而受到法律制裁。在资金流入流出都受限制的情况下,房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国内的购买力而不是外汇汇率。当然,由于人民币的贬值,会使房产公司海外融资成本提高,这会促使开发商加快推盘速度,对抑制房价上涨有一定作用,也有可能出现部分开发商降价售楼的情况。
话又说回来了,真要是房价跌了80%,一线城市还会限购吗?显然不会。一个楼盘真要跌20%~30%都会引起购房者的抢购,更不要说跌80%了。现在对楼市影响最大的是房贷问题,银行在资金成本提高后,不愿意发放优惠利率房贷,导致购房者无力购房,需求减少,这才是楼市成交萎缩的根本原因。如果你是刚需购房者,还是别等房产崩盘了。
⑸ 锁仓是什么意思以及如何操作锁仓
所谓锁仓,一般是指期货交易者做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开仓交易,以便不内管期货价格向何方容运动(或涨或跌)均不会使持仓盈亏再增减的一种操作方法。
由于解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再加上投资者经验不足,对于行情的判断没有把握,所以会犹豫不决,解锁的工作就会一拖再拖,导致交易成本不断增加;
这种交易成本不仅仅是显性的成本,如隔夜利息和时间成本,还包涵隐形的成本,比如行情持续上涨或下跌,导致锁仓的价格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天地锁,使得解锁的难度不断放大,解锁的时间也会更加的遥遥无期。
拓展资料
锁仓,指投资用语,通常用于现货交易、外汇保证金、期货保证金交易中。锁仓一般是指投资者在买卖合约后,当市场出现与自己操作相反的走势时,开立与原先持仓相反的新仓,又称对锁、锁单,甚至美其名曰蝴蝶双飞。锁仓,一般分为两种方式,即盈利锁仓与亏损锁仓。所谓锁仓,一般是指投资者做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开仓交易,以便不管价格向何方运动均不会使持仓盈亏再增减的一种操作方法。
资料来源:网络:锁仓
⑹ 男,23岁,有300万的现金存款,如何理财
买房选择首期较合适,120万左右首期,贷款150万左右期限15年,贷款利率大概6%每年
减去买车30万,还剩150万左右。
再拿出100万选择固定收益16%的理财产品,收益部分足够还贷,还有一点剩余
剩余50万可选择稳定收益的投资项目,或者投资公司其他理财方案,收益能达到20%以上
如果对股票或者黄金外汇等感兴趣,强烈建议不要自己操作,现在80-90%以上都是亏钱的,真要做的话,最多拿10万就足够了,做的话多找些专业人士指导着做,这样风险会低点
多年经验投资公司,让您的资金快速稳步增长,其中一年期固定收益16%的理财产品供您参考,有兴趣资料里有联系方式,索取更多的资料
⑺ 如果房价开始大幅下跌,哪些行业会受益
不太同意楼上的观点,分析每个问题考虑的因素不能单单是一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很难精确找出一对一的线性因果关系。理由如下:
1.虽然房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并不是所有来自乡村的劳动力都从事房屋建设,其他各行各业不计其数,房屋建设减少了,并不意味着其他行业的需要的劳动力不会增加,因此不成立
2.在中国,在高的房价也不会使居住人群远离市区(我们不同于西方),远离市区的只是相对不能承受市区房价的人,这是个优胜劣汰的问题,即使房价再低市区建筑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所居住的人并不会比现在高房价居住的人多多少,房价再高再低总会有人居住在市中区,这是反对其一;另一点,房价大铁,房地产萎缩,直接影响政府财政收入,修公路,铁路,即使有地,钱哪里来?这点楼上是非常不符合逻辑的分析。
3.这点不完全同意,房价跌了,居民不用为房愁了,相对有钱了,这没错,但是这个钱用在什么地方可就因人而异,不能简单的认为一定投向娱乐业,太草率的分析。
下面谈谈我的观点: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如果硬要说,完全可以写几篇博士论文都富富有余,但是为了简单清晰,我直说最直观的,其实你可以这样想:
房价跌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部分买房建房的钱(资金)势必要流向其他的行业,但是具体流向哪里我刚才也提到了,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可以举个例子,
对于一直想买房的人,房价跌了,本来有100万只够买一套房的钱,现在只需要10万,那么其余90万呢?可能留20万养老,还剩70万,那花20万装修,好,20万投入到了装修业,再花20万买辆车,好,汽车行业受益,再花20万去旅游,好,旅游行业受益,再花10万去吃海鲜吧,好餐饮业受益。
这只是拿一个人来举例便于更直观的看问题,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这种资金支配完全具有随机性,但是成百上千的人和在一起就可能具有普遍性,这样才能分析大的局势。
但是鉴于缺乏足够的统计数据,很难肯定的说哪些行业会受益。
只能提供一种分析的思路,希望提问者会喜欢。
补1:说中国人喜欢存钱,所以最受益的是银行的人,其实这种分析也过于主观,首先你要清楚,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存钱?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房价太好,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医保社保不健全等等。所以,如果当这个前提条件不再成立的话,结论一定不成立。另一方面,即使中国人骨子里就是喜欢存钱,但是当房价大跌,政府政策的变动完全可以引导居民的消费,从而带动一些行业的发展,这就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因此简单的说银行会受益或者某行业会受益很难自圆其说。
补2:这里有篇博文,是很早之前就有的,感兴趣可以看一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6427e50100a90y.html
但是看看就可以了,我觉得他的分析有可取之处,但是正如我前边所提到的,分析过于主观,过于线性,缺乏充足的数据,各行各业都是互相牵扯在一起的,但凭一个因素完全不能下结论。也就是说即使受房地产拉动的行业,房价大跌的时候也完全有可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