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汇率是如何计算的。计算公式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回另一国货币的价格。答汇率计算:
1. 直接标价法:
汇率升贬值率=(旧汇率/新汇率-1)*100
2. 间接标价法:
汇率升贬值率=(新汇率/旧汇率-1)*100
结果是正值表示本币升值,负值表示本币贬值
要注意的是,汇率是不断波动的。
汇率公式:1/实时汇率。
1/6.6974≈0.1493。所以,需要0.1493美元就能购买1人民币。这就是人民币/美元货币对,货币位置就要反过来了。
【1美元可换人民币6.6974元】 也就是说1美元约等于7元人民币
(1)外汇换算的方法扩展阅读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2. 外汇换算
(1)将三个市场兑换成同一标法:
伦敦市场:HKD/=GBP1/14.475
纽约市场:GBP/USD=1.8021
香港市场:USD/HKD=7.8654
汇率相乘:1/14.475*1.8021*7.8654=9792
不等于1,存在套汇机会内
(2)10万美元容套汇做法:先在纽约市场兑换成英镑,再在伦敦市场将英镑兑换成港币,再在香港市场兑换成美元.减去套汇成本,收益:
100000/1.8021*14.475/7.8654-100000=2122美元
3. 如何进行货币换算
1.我国是直接标价法,即单位外币(对港币和美元来说都是100为单位)兑换成若干人民币.央行的汇率基准价是88.15,即为100港币=88.15人民币,反过来,即1人民币=100/88.15港币.用除法
2.如果是港币换成人民币,即1港币=0.8815人民币,用乘法
3.美元跟人民币的换算,如果用人民币去兑换美元,则为除法(与1同);用美元去兑换人民币,用乘法(与2同)
4. 外汇换算
1、直接标来价法下:买入价1/7.7910=$0.1284/¥ 卖出价源1/7.7810=$0.1285/¥
买入价:1/116.30=JPY0.008598/$ 卖出价:1/116.20=JPY0.008606/$
日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买入价:0.008598/0.1285=JPY 0.06691/RMB
卖出价:0.008606/0.1284=JPY 0.06702/RMB
2、2000*0.06702=RMB134.04/JPY
可获得人民币134.04元
5. 外汇换算
(1)英镑/日元复=(1.9550*116.16)/(1.9560*116.26)=227.09/227.40(汇率相乘制,同边相乘)
(2)港币/美元=(1.7320/10.6320)/(1.7460/10.6110)=0.1629/0.1645(汇率相除,交叉相除)
美元/港币=(10.6110/1.7460)/(10.6320/1.7320)=6.0773/6.1386(汇率相除,交叉相除)
6. 外币折算入账有几种技巧
外币报表折算是财务会计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我国正在制定外币报表折算准则用以指导这方面的会计实务。笔者结合国际会计准则,试就2005年6月份印发的具体会计准则《外币折算》(征求意见稿)中的某些规定进行探讨。
一、外币报表折算的问题所在
外币报表折算的焦点问题集中在汇率的选择上面。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外币汇率是稳定的,那么外币折算的方法就无异于把千克折算成其他的重量计量单位。但是大多数国家在货币市场上是自由定价的,所以汇率的不稳定性以及外币折算时选择的汇率种类对折算的结果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将外币折算成本国货币时有三个可供选择的汇率:第一个是历史汇率,这是业务发生时的汇率,使用历史汇率可以在本国货币报表上保留外币项目的原始成本,可以保护财务报表免受折算损益的影响。第二个是现行汇率,指报表编制日当天的汇率,使用现行汇率会产生折算差异。第三个是平均汇率,是现行汇率与历史汇率的简单加权平均。
这三种汇率中,外币报表折算各个项目应该采用哪种最好?是按照编制报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还是按原入账的历史汇率折算,或者按照编制报表期内的平均汇率折算?折算损益应该怎样进行会计处理?对于以上问题的回答,就是下文要讲到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了。
二、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
总体来说,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共有四种:流动与非流动法、货币与非货币法、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当今世界各国对外币报表折算的最佳方法的选择只是在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之间进行的,所以下文仅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介绍。
1.现行汇率法的基本特征
现行汇率法是将外币报表中所有资产、负债项目按统一的期末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只对子公司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采用历史汇率进行折算。若子公司收益表中的收入和费用交易发生频繁,也可以采用当期的平均汇率。
这种方法可以保持子公司外币报表原先表述的财务结果和关系,并且揭示汇率变动对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投资净额(母公司权益)的影响,所以折算过程中发生的折算损益将作为资产负债表中权益的独立项目递延处理。在母公司出售子公司或者认为折算损益已经永久性减少以前,累计的折算损益都不能转入留存收益。
2.时态法的基本特征
时态法是一种多汇率方法,它在对外币报表中项目进行折算时,分别采用其计量所属日期的汇率进行。具体做法是,现金、应收项目、应付项目用现行汇率换算;用历史成本记载的非货币性资产、负债项目用历史汇率换算,用现行价值记载的非货币性资产、负债项目用现行汇率换算;实收资本按投入时的历史汇率折算,留存收益为折算数字;收入与费用项目按照交易发生日的汇率折算,若企业收入费用交易发生频繁,也可以采用当期的平均汇率来折算。
时态法认为外币折算是对外币计量的既定价值的重新表述,它不应该改变计量项目的属性,只是一种计量变换程序,即对外币改用本币计量,折算的结果好似子公司的报表中的资产和负债在交易时日就已经把发生额折算为本国货币等值。
时态法实质上认为汇率变动是一个客观事实,只有在汇率变动的当期确认其对会计造成的影响,才能更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预测和决策的需要,所以,时态法通常将折算差额直接记入当期合并损益中。
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选择
外币报表折算的实务随着跨国公司经营的日益复杂而不断的发展,而且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折算问题做出的反应,基本上可以代表其他国家的选择,所以本文仅介绍这两者的现行外币报表折算政策。
1.FASB的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外币折算》(SFASNO.52)的规定
SFASNO.52是以功能货币的择定为前提的,它反映被合并的子公司在经营管理上所持的货币观念。一个特定国外主体的功能货币是此主体从事经营活动和产生现金流量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国外主体按其经营所处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母公司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自主经营的国外主体”。前者所指的国外子公司视为母公司在境外经营的延伸,其功能货币就是美元,它的外币财务报表要用时态法重新表述为美元表达的报表。后者是指在生产经营和财务决策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并与国外经济环境融为一体的经济实体,其功能货币一般为非母公司的报告货币,此时采用现行汇率法对国外子公司的外币报表进行折算。
可以看出,52号准则同时接受以母公司观点和以地方公司观点作为报告的有效基础,因此它这样要求外币折算应达到的目标:①在合并报表中反映按照每一个被合并的主体从事经营的主要通货(它的“功能货币”)所计量的财务结果和财务关系;②提供通常认为与汇率变动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和业主权益影响相一致的信息。
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第21号公告《汇率变动的影响》把国外经营分为“构成报告企业经营整体组成部分的国外经营”和“国外实体”两种,两种实体采用何种方法对国外营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换算,应根据其与报告企业相关的融资和经营方式而定。这样,对前者应当采用时态法,对后者则应当采用现行汇率法。
3.两个准则存在的问题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21号公告与SFASNO.52的见解十分相似,跟以往的众多准则相比它们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兼用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孰优孰劣的争论,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对国外子公司进行分类依赖于管理当局的职业判断,而管理者可能因为知识的欠缺进行主观臆断,也可能出于粉饰其各项财务指标的目的选择折算方法。而且如果跨国公司有若干个国外子公司,对这些子公司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外币报表折算,会使得合并会计报表成为多种方法、观点的叠加,对财务报表所传达信息的可靠性造成影响。
四、我国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现实选择
我国目前尚未正式出台外币折算的会计准则,但随着国内涌现出大量的跨国公司,国家颁布有关的会计准则成为必然,所以曾两次印发外币折算的征求意见稿。其中1995年7月印发的具体会计准则《外币折算》(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外币报表的折算,是先根据其与报告企业相关的融资和经营方式,将“境外营业”划分为“报告企业经营组成部分的境外营业”和“境外实体”两种类型。前者采用时态法,后者采用现行汇率法。虽然没有引用“功能货币”这一概念,但采用的折算方法与折算差额的处理与前面论述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公告和SFASNO.52基本相同。最近一次的征求意见稿是财政部于2005年6月印发的具体会计准则《外币折算》(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使用现行汇率法。
上述两份意见稿表明我国对于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前后历经十几年,数有变化,变化的目的是使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更适于我国的现实状况。我们认为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的选择应该是若干影响因素权衡的结果,比如各种折算方法的特点、我国跨国公司现状、我国的会计环境等因素,结合上述因素与财政部2005年6月印发的具体会计准则《外币折算》(征求意见稿)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1.财政部2005年6月印发的征求意见稿比起1995年7月的征求意见稿明显的不同点是并没有将境外营业划分为“报告企业经营组成部分的境外营业”和“境外实体”两种类型,而是直接规定企业将境外经营的会计报表并入其会计报表时应当按照现行汇率法进行折算。这能避免兼用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导致的问题,使得管理者不能通过精明的境外营业分类来操纵收益或者其他财务报表项目金额,可以一定程度上缓和兼用两种折算方法引起的争议,但是单一使用现行汇率法又会产生如下问题。
2.从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的特点看,现行汇率法是对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都乘上一个常数(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所以现行汇率法能保持原外币报表中各个项目的比例关系。但是现行汇率法假设所有的外币资产和负债都承受汇率变动的风险,由于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价值基本上不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这种假设很少成立。而且,用现行汇率折算历史成本产生的数字很难解释,因为它既非历史成本也非现行市价。在时态法下,汇率变动影响的是外币报表中的货币性项目,其他非货币性项目基本上不受影响,且要求在外币报表上用历史成本计量的项目要用历史汇率折算,比较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3.目前我国跨国公司的现状是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相当比重,海外子公司规模偏小,与欧美的跨国公司相比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不能相提并论。而且我国的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多数属于母公司的国外有机组成部分,其业务基本是销售母公司出口产品,只不过是国内业务向海外的延伸。这种情况下母公司注重的是海外子公司的损益,时态法比现行汇率法更符合要求,因为时态法将折算结果计入各个年度的合并损益,就好像是母公司直接从事这类经营活动的结果一样。
4.全球经济一体化意味着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我国企业要遵照国际惯例开展经营活动,这将成为未来会计环境中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我国加入WTO后,更多的跨国公司会选择海外融资,这些跨国公司将承受来自海外交易所的压力促使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取代国内准则以减少和消除我国会计同国际会计间的差异,提高其国际可比性。所以征求意见稿规定用现行汇率法虽然能避免兼用两种折算方法带来的问题,但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
综上所述,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的争议还远没有结束,随着我国跨国公司在国外投资项目的不断扩大,外币报表折算业务会越来越多,对外币报表折算的理论研究也将日益深入。
7. 外汇换算
(1)六个月远期来汇率:GBP/USD=(1.9540-0.0180)/(1.9555-0.0175)=1.9360/1.9380(汇水点数自,前大后小,即为减,前减前,后减后)
(2)通用公司卖出六个月期美元可获得英镑:
1000000/1.9380=515996英镑
8.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及换算方法
即期汇率(spot
rate),又称现汇汇率,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买卖双方在当天或在两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delivery)所使用的汇率。远期汇率(forward
rate),是指在未来约定日期进行交割,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率。远期外汇买卖是由于外汇购买者对外汇资金需要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了避免外汇风险而引进的。
如果一国货币趋于坚挺,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该远期差价称为升水;如果一国货币趋于疲软,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该远期差价称为贴水。远期差价在实务中常用点数来表示,每点(point)为万分之一,即0.0001。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区别:在直接标价法下,外汇升水表示远期汇率大于即期汇率;远期贴水表示远期汇率小于即期汇率。在间接标价法下,外汇升水表示远期汇率小于即期汇率;远期贴水表示远期汇率大于即期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与互换汇率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在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
在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
对于上述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换算关系,务必熟练掌握并能够加以运用。
在国际金融实务中,有些外汇银行在报价时并不说明远期差价是升水还是贴水,而是根据惯例只报出一大一小两个数字,分别代表升水和贴水的点数。但具体哪个数字是升水,哪个数字是贴水,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判断,具体规则如下:
(1)在直接标价法下,如果远期差价形如“小数~大数”,表示基准货币的远期汇率升水,远期汇率等于即期汇率加远期差价。
(2)在直接标价法下,如果远期差价形如“大数~小数”,表示基准货币的远期汇率贴水,远期汇率等于即期汇率减远期差价。
换个角度来讲,在直接标价法下,如果题目所给出的远期差价的两个数字是“前小后大”,则表示远期升水,把两个数字分别加到所给的外汇的两个汇率值(外汇买入价和卖出价)上即可;反之,如果题目所给出的远期差价的两个数字是“前大后小”,则表示远期贴水,把所给的外汇的两个汇率值分别减去两个数字即可。在间接标价法下,如果题目所给出的远期差价的两个数字是“前小后大”,则表示表示远期贴水,把所给的外汇的两个汇率值分别减去两个数字(外汇卖出价和买入价)即可;反之,如果题目所给出的远期差价的两个数字是“前大后小”,则远期升水,把两个数字分别加到所给的外汇的两个汇率值上即可。
FX168财经网-专业外汇黄金资讯网。
9. 外汇换算
(1)用即期汇率 EUR/USD=1.2825
1000000×1.2825 =1282500美元
(2)用3个月后市场汇率 EUR/USD=1.3050
1000000×1.3050 =1305000美元
(3)1000000×(1.2825+0.0020)=1254500美元
相比于(2)节约了版1305000-1254500 =50500美元
‘欧元升水20点’权---升水是远期汇率在即期汇率基础上,向上浮动;
1个点是小数点后第4位,10个点是小数点后第3位。
‘欧元升水20点’,就是(1.2825+0.0020)。
10. 外汇交叉盘换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