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外汇行业现在怎么样有什么优势
第一,国家政策层面,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一直在推进中。
外汇交易的大环境离不开国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随着去年人民币加入国际一篮子货币政策,人民币成为国际上重要的货币。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首要重点,也是推进金融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第二,面向全球市场投资的氛围和环境在国内已经开始形成。
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中国股市大牛市,可以说改变了国内金融市场的格局。私募大爆发,市场参与主体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资金规模,成交量创下历史之最。中国资本市场的威力震惊世界。如此大的金融体量和参与者数量,产生了溢出效应。很多投资者把眼光投向海外市场。加上阿里巴巴、京东等大批有影响力的企业赴美上市,沪港通开通,从此把中国投资者的视野扩展到美国和香港市场。
第三,全球外汇行业的知名经纪商平台云集中国市场,中国外汇行业已经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外汇行业知名经纪商的进驻,为中国外汇行业带来了经验和人才储备。当前外汇市场竞争极为激烈,总体上行业呈现良性发展。从业者合规意识相对比较强,从业人员素质较高。平台商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对投资者的保护越来越好,普遍重视品牌和软实力发展。外汇行业创业媒体越来越多,投资者教育和透明度都在快速提高。
第四,机构和资管人才纷纷转型到外盘投资,为外汇行业注入正规军的投研力量。
现在中国的投资机构越来越讲究全球投资,全市场全品类捕捉交易机会。外汇市场作为全球金融行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有索罗斯这样耳熟能详的人物作为指引,国内的投资机构早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外汇市场大爆发的当下,所有的机构都开始把目光聚焦到外汇交易这一新兴行业。人才,研发,市场,很多机构开始在外汇市场布局。可以说,走向全球的中国机构投资者,无法错过外汇这一巨大的投资市场。
第五,互联网、程序化交易、社交金融、金融科技FinTech为外汇行业注入全新动力。
中国科技和互联网行业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我们已经不能简单看待外汇交易只是一种孤立的交易行为。在国内,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力量通常可横扫和改变每一个行业的规则,外汇行业也正在迎来社交金融和FinTech的改造,包括程序化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开拓客户的方式和交易习惯。新的变革带来新的力量,吸引传统渠道之外的参与者更广泛参与到外汇市场中来。
2. 为什么看好外汇行业,有哪些原因
1、外汇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是重量级的正规行业。外汇保证金交易已在国外发展的相当成熟,同时也是个人与机构投资者参与国际外汇市场交易非常重要的投资工具。因此,一个缺乏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市场,很难说是一个完善及成熟的金融市场。就全球外汇市场而言,机构外汇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零售外汇市场虽然不大,但是在全球各大主要金融市场也都有市场份额,比如日本、英国、澳洲、新加坡都是零售外汇市场的重镇。中国要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必须发展外汇市场作为主要的市场之一,这是金融大国的必然发展之路。
2、外汇市场完善健全的法律监管和规范。西方主要发达金融国家的外汇市场有:专职的监管部门、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投资者资金隔离存放制度,金融保障计划再保险制度等,保障了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再加上先进的网络科技以及人性化的外汇交易规则使得外汇交易、外汇理财在欧美成为最受欢迎的理财产品。
3、本土外汇市场具有高度的竞争性。在外汇保证金交易进入中国后的二十多年,在交易商、媒体及行业领袖人士等多方努力之下,国内外汇市场已经步入相对成熟阶段。中国的外汇行业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市场,大小平台商都可以在这个人口大国,尽情施展它的动能。这就是为什么,外汇市场在中国监管政策真空下发展了这么多年,依然具有相对比较稳定的口碑和声誉的原因。
4、国内投资和理财的主战场变革。进入2016年以来,国内投资和理财的主战场发生了几年来未有之变局。从外汇行业在国内的发展来看,有多个历史性机遇降临到外汇投资行业。
5、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之下,外汇市场的全面放开势在必得。自2009年中国开展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开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来,境内外人民币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
6、机构和资管人才纷纷转型到外盘投资,为外汇行业注入正规军的投研力量。现在中国的投资机构越来越讲究全球投资,全市场全品类捕捉交易机会。外汇市场作为全球金融行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有索罗斯这样耳熟能详的人物作为指引,国内的投资机构早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外汇市场大爆发的当下,所有的机构都开始把目光聚焦到外汇交易这一新兴行业。
7、互联网、程序化交易、社交金融、金融科技为外汇行业注入全新动力。中国科技和互联网行业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
3. 大家对金融的理解
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交往和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周转和运动。它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收支、外汇市场与外汇汇率、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债务、国际货币改革、区域性货币同盟、国际结算、国际借贷、国际金融一体化等内容。国际金融与一国的国内金融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很大区别。国内金融受一国金融法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制约,国际金融则受到各个国家互不相同的法令、条例以及国际惯例和通过国际协商制订的各种条约或协定等的约束。
4. 现在金融市场怎么样想做外汇,你们怎么看
看个人,我个人不怎么看好股票市场,起码现在不看好,外汇属于T+0,先懂点数据和技术再下手,不管做哪一种,谨慎第一,切勿贪心
5. 金融怎么理解
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基金,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机构、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之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2)信用指一切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人们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是为了概括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信用与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
6. 如何看待中国金融市场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情况
1、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深度和广度不够。真正成熟的金融市场的标准是:好企业可以随时通过丰富的融资产品与渠道进行融资;长期投资者能够得到合适稳定的回报;市场价格基本合理;市场参与者遵守规则。但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远远没有达到这些标准。决定人民币国际化关键的人民币“投资池”尚未形成;国内一级和二级市场、场内和场外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割现象;同业拆借利率尚未成为引导整个利率体系的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等。总之,我国尚未形成一个高度开放、规模巨大、品种繁多、赢利性和安全性达到规范的适应货币国际化要求的金融市场。
2、利率和汇率缺少市场化。利率是资金的使用价格和时间价格,汇率则是货币的交换价格,两者应分别由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供求来决定,否则就会被压制或是被扭曲,从而导致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压制和经济行为的扭曲。如果利率不能反映真实的货币借贷市场的供求,并以真实的市场利率引导其他金融商品的价格;如果汇率不能真实反映本币和外币的供求,并以真实的市场利率参与国际经贸往来,该国货币就难成为国际货币,并承担起国际货币的职能。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经济阶段,利率、汇率市场化的进程受到诸如金融机构自我约束能力、央行宏观调控能力、国际收支状况以及资本项目开放的风险防范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3、金融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发达的现代金融体系是央行有效执行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基石。目前,我国金融系统的主体仍为四大国有银行,虽然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但在整体运行机制和风险管理能力上仍和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和行为模式仍旧阻碍着国有银行的国际化进程。
4、金融风险防范的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包括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此外,中国人民银行也有部门金融监管职能。但是,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通常只注重国内的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而对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还需加强。特别是随着货币国际化的加快,本币的流出也将日益增多,而境外本币的增加会使得市场投机因素增多,容易造成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时期削弱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效用,甚是造成宏观经济政策的失效和失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都是很好的例子。虽然它们对我国造成的直接冲击不大,但不能说明我们已经具备了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我国金融风险监管体系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5、金融市场尚不完备。我国的金融市场目前是很不完备的,除了传统的银行信用间接融资外,仅仅局限于同业拆借业务和票据承兑业务,发展很慢。主要表现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投资欲望和价值观念;银行没有企业化,信贷资金尚有供给制,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尚不发达,信用工具缺乏.现有证券的不流通;价格体系的不合理,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准确及时的投资信息,资金得不到合理流动;金融立法、章程残缺不全,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等。
7. 如何看待我国外汇体制改革,怎样进行金融调控
北京时间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消息,立时震动了整个国际国内金融市场。人民银行称,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与此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如何看待这次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这又将对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改革时机“出其不意”但恰到好处
“这一汇率改革时机,的确出其不意,但又在情理之中。我国打出了一个漂亮的时间差!”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高辉清博士作出了如此评价。
目前进行汇率调整,从国内、国际经济环境来看,这一时机的选择极为难得。高辉清分析说,就国内来看,中国经济当前正处于一个比较关键的敏感时期,社会上普遍将注意力转移到中国经济的下一步走势上,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关注度不高,不少人认为,中国不可能在此时进行汇率调整。
从国际环境来看,近期美元的持续走强,相对减轻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部分投机资本开始撤出,而且自5月以来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的预言落空,也渐使人们对这一话题有所遗忘。
“目前这一时机选择高明,出手之快,在我们预料之外。”高辉清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近两年来,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国际上对中国持续施加压力,这一情况令中国在选择汇率调整的时机上左右为难。如果中国政府顺应调整人民币币值,则正中国际投机资本下怀,但如果不调,则越发加大中国进行金融调控的难度。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也表示,当前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较好时机。目前,我国外汇市场建设不断加强,国民经济也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世界经济运行平稳,美元利率稳步上升,这些都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调整结构
与加息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相比,汇率调整往往波及面更广。对我国来说,这不仅涉及人民币对各国币值的变动,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形势。
不过,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研究员马宇认为,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上调幅度为2%,并不会对资本进入、出口贸易产生实质影响,应该属于一个可控范围。“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为‘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意义重大,其好处就是根据市场情况汇率回旋余地很大,增强了汇率弹性。”
“人民币小幅升值,还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辉清说:“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有利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而目前金融调控形势,也决定了人民币汇率进行改革的必要性。今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出现了持续扩大的势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96亿美元,国际收支平衡进一步失衡,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到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创纪录的711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011亿美元。
有专家预计,照目前进展趋势,我国外汇储备仍将会增长,今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可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储备国,势必将被推到国际经济金融错综复杂矛盾的第一线。持续增高的外汇储备,对当前金融调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外汇巨额占款压力越来越大。
何帆表示,这次改革注重于机制调整,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贯彻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
不会对百姓生活带来大的影响
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
“可以肯定地说,对普通老百姓几乎没有什么影响。”高辉清说:“一般老百姓手中并没有太多的美元,而对于部分拥有美元的家庭,2%的幅度变化,影响也不大。”
而据金融理财专家分析,人民币小幅升值,反而会平稳国内物价,方便百姓生活,购买进口商品可能也会便宜。尤其是对出国旅游人员,购买起物品来可能显得更为低廉,更加方便。
对于汇率调整,作为外贸企业的人员也许会有所担忧。高辉清分析说,一般的外贸企业目前利润大约在3%至5%之间,2%的汇率调整幅度,短时间内或许会对企业有所影响。
不过,汇率改革有助于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也促进外贸企业积极调整结构,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此外,外商也将主动和外贸企业加强互动联合,来维持贸易顺畅。“外商也可能主动给企业提供优惠,弥补企业的损失。”
何帆表示,汇率调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心理有所冲击,但这一调整幅度充分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不会对社会层面造成很大影响。
8. 如何理解金融和国际金融
什么是国际金融
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交往和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周内转和运动。它包括容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收支、外汇市场与外汇汇率、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债务、国际货币改革、区域性货币同盟、国际结算、国际借贷、国际金融一体化等内容。国际金融与一国的国内金融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很大区别。国内金融受一国金融法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制约,国际金融则受到各个国家互不相同的法令、条例以及国际惯例和通过国际协商制订的各种条约或协定等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