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苹果产业链概念股有哪些
苹果产业链概念股一览:
晶盛机电、天龙光电、安泰科技、欧菲光、露笑科技、天通股份、东晶电子、大族激光、立讯精密、华工科技、水晶光电、锦富新材、歌尔声学、环旭电子、安洁科技等。
环旭电子:微小化模组率先受益苹果穿戴式新品
研究机构:
业绩简评
环旭电子发布14 年1 季报,1-3 月实现收入34.76 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净利润11,173.98 万元,同比下降5.9%;对应EPS0.16 元,基本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经营超预期,毛利率企稳回升:去年高基数影响,营业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要好于市场对公司整体业绩的预估;毛利率12.9%虽然较去年同期下降0.6 个百分点,但已经较去年平均水平11.9%提升1 个百分点,显示经营的稳定增长。
产业链做到全球最佳,系统级模组新品独家供应穿戴式新品:公司微小化无线通讯模组产品是全球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去年苹果才引入TDK 作为第三家供应商,其微小化技术在全球来看处于领先的地位;iWatch 等巨头穿戴式产品的发布,将拉开新一代智能设备硬件创新的大幕,公司相应的系统微小化产品将有望率先切入供应链,并且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背靠日元光,技术衍进方向更为明确:作为日月光的子公司,公司可以在战略布局与技术演进方面,获得更多的资源与技术交流,看好公司在SMT层面,日月光在半导体制程层面完善系统级封装,形成互补。
估值与投资建议
研报认为随着苹果iWatch 推出时点的临近,穿戴式设备终于迎来硬件巨头的指引,成熟进程有望大幅加快。公司作为SIP 技术的领先厂商,有望率先享受新品增长带来的红利。提升公司14-17 年盈利预测为0.77 元、0.89元、1.03 元;若考虑募投项目贡献以及股份摊薄,对应EPS 分别为0.727元、0.922 元、1.118 元,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为28 元,对应30x15PE.
风险
公司产品生产销售低于预期。
锦富新材:一季度营收增速恢复,新的利润增长点将逐步显现
研究机构:中金公司日期:2014-4-29
业绩略低于预期
锦富新材1Q14 实现营收6.0 亿元,同比上升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16 万元,同比增加20%,小幅低于市场预期。
2013 毛利率大幅下降,参股公司DS 经营恶化:4Q13 营收同比增速为10%,带动2013 全年实现4%营收增速。其中内销增长较快,2013 年同比增长47%,在营收中占比提升至45%。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2013 毛利率同比下降3.6 个百分点至15.7%。DS 经营持续恶化而计提长投减值准备1,094 万元,加上对应收账款计提2,282 万的坏账,2013 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33%。
1Q14 营收增速恢复,营业外收入大幅增加:1Q14 营收恢复28%同比增速,但毛利率维持向下趋势,仅为13.9%,同比下降5.6 个百分点,使得1Q14 毛利同比减少9%。三大营业费用率从4Q13的6.8%下降至5.3%,营业外收入同比增加252%,使得税前利润实现3%的同比增速。
发展趋势
2013 产品结构调整与布局,2014 有望逐渐收获新的利润增长点:2013 公司不断拓展外延,收购DS 获得三星LCM 和BLU 合格供应商资格;消费电子摄像镜头模组项目已完成产线建设并量产;CNC(数控加工中心)项目新的研发及生产基地在建中,用于OGS玻璃加工的设备已实现小批量供货,用于蓝宝石玻璃加工的设备已完成研制并将交付重点客户试用;增资苏州格瑞丰涉足石墨烯领域,着力电子新型材料、3D 打印工艺及设备研制,目前已接到客户研发订单。
切入地图开发新领域,推动软硬件一体化:公司联合研发“捷径全景全息地图综合应用”,加强对消费电子产品应用软件及服务的储备。目前该项目研发顺利,并着手引进领先的游戏及商业应用合作方,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拓展“内容”服务领域。
盈利预测调整
下调2014EPS 至0.42 元(-15%),源于毛利率的大幅下降,2015EPS为0.49 元。结合公司近两年PE(TTM)均值减去0.5 倍标准差(30x),给予目标价12.5 元(-18%)。
估值与建议
当前股价对应2014/15 年市盈率为25.2x/21.7x,维持审慎推荐评级。风险在于并购收益未能快速体现、新项目进度低于预期。
安洁科技:业绩符合预期,新品季即将启动
研究机构:申银万国日期:2014-4-25
重申买入评级。尽管一季度由于苹果iPad 出货量下滑导致公司业绩不佳,但是考虑到2Q 开始苹果新品驱动的产品单价及盈利能力提升,研报维持公司2014-16 年盈利预测为1.20 元,1.79 元,2.53 元,目前价格对应14-16 年PE为29.3X,19.6X 和13.9X,考虑公司未来持续受益于客户新品推出和新材料布局,研报认为公司未来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6 个月-12 合理估值水平为14年40 倍PE,对应6-12 个月目标价48 元,重申买入评级。
1 季报符合研报预期,盈利能力下滑。公司14 年1 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5 亿,同比下滑11.6%,环比下降26.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52 万,同比下滑31.4%,环比下降19.2%,对应EPS 0.17 元,符合研报的预期。1 季度公司毛利率30.3%,比13 年1 季度毛利率下降10.5 个百分点,比13 年4 季度下降4.5 个百分点。公司1 季度三项费用合计1351 万,同比减少18.5%,环比减少25.6%。盈利能力变化主要是由于相比去年同期,14 年1 季度新产品尚未量产,而iPad 出货量下滑导致公司开工率降低,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2 季度开始受益苹果新品效应。研报预计公司将从2 季度开始供货Macbook 新品,随着2Q 末iPhone 6 及大尺寸iPhone 量产,4Q 大屏iPad Pro 量产,公司可望显着受益于新品带动的盈利能力修复。研报认为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新品中公司提出的新材料和新设计应用可望大幅提升公司对客户产品的单价。
新产能可望2Q 末投产,大幅改善公司经营效率。公司目前投资的光电车间扩产项目和重庆安洁可望与2Q 末至3Q 初投产,可望大幅提升公司的制造规模,增强公司接单能力,并在下半年客户新品爆发阶段,具备足够的生产制造能力。
从长期来看,提升了公司规模效应,特别是将有利于公司承接更多新客户订单,减小单一客户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大族激光:二季度拐点已至,三季将迎来爆发
研究机构:招商证券日期:2014-04-30
一季报业绩低于预期。公司14年一季度营收7.99亿,同比增长4%,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3052万,同比下降46%,对应EPS 0.03元,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13年Q1仍有部分高毛利苹果业务而今年完全没有和部分非苹果业务降价促销导致整体毛利率33.3%低于去年同期4个点,以及今年Q1合并子公司亏损而去年同期盈利所致。
上半年展望超预期,二季度迎来拐点。公司同时预告上半年同比增长5-25%,区间中值对应二季单季净利为1.82亿,环比增长近5倍,同比增长42%,超越市场预期,拐点趋势明确;研报分析主要原因是二季整体消费电子回暖,尤其是苹果业务开始放量所致。研报判断今年iphone两个新版本分别于在9、10月发布,零组件厂6、7月量产,而设备厂则4、5月开始批量供货,这点研报已与公司验证,大族今年打标、焊接、切割、量测等部门均有较多新品配合苹果。而对于蓝宝石切割设备,由于主力使用的iWatch在10月底前后发布,设备预计从6月才开始集中批量交货,虽公司已有可观的在手订单,但考虑确认进度在二季度预测中考虑并不多,研报判断会在三季度集中放量。
今明年高增长确立,迎来二次腾飞。研报在前期32页深度报告中已系统阐述大族14年迎来业绩拐点和二次腾飞的逻辑,这从二季度开始将逐渐兑现。除今年传统苹果业务望实现11~12亿收入外,研报此前未充分考虑的蓝宝石切割设备业务,公司已在年报中确认通过认证并确保今年批量供货,将为今明年业绩爆发性增长奠定基础。研报判断今年蓝宝石设备业务销售保守超过一百多台,带来7~8亿以上弹性,主要由iWatch驱动,iphone高档版亦会有少批量设备出货,而明年iWatch扩产和iPhone全面使用蓝宝石将带来保守2倍以上订单弹性。公司今年三季度有望重现12年Q3一样的爆发性增长,且增长动能延续至15年。此外公司的蓝宝石研磨设备有望重复切割设备的成功,及金属加工CNC亦望放量带来弹性。公司股价在二、三季度的弹性值得期待!
维持“强烈推荐-A”,上调目标价至23元。研报认为大族将长线受益于激光向微加工和高功率升级和进口替代大趋势,14年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业绩拐点已经确认。考虑到非苹果业务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新增蓝宝石切割设备业务弹性,研报上调14/15/16年EPS至0.65/0.95/1.15元,其中对应主业为0.60/0.90/1.10元。今明年主业增长近100%和50%,上调目标价至23元,相当于年底看15年主业25倍PE,向上近60%空间,维持“强烈推荐”!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大客户集中及新业务风险。
欧菲光:触摸屏龙头在摄像头领域的新布局
研究机构:华融证券日期:2014-4-23
2014 年公司一季报发布
报告期内,受智能终端市场高速成长刺激,公司的各类业务增长迅速,实现营业收入30.32 亿元,同比增长152.76%。实现净利润1.46 亿元,同比增长71.52%。
公司作为全球薄膜触控系统解决方案及数码成像系统供应商,产品主要应用于移动互联产业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在已完成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布局的前提下,公司纳米银金属网栅导电膜Metal-mesh 工艺以比传统ITO较低的成本顺利占领市场,依据从手机向大平板转移的路线,成功在平板、笔记本电脑实现批量出货。公司2014 年平板、PC 触摸屏出货将以Metal-mesh 工艺为主,显示在中大尺寸触摸屏上Metal-mesh 工艺并不存在性能上的大问题,同样可以依靠出色性价比获取市场份额。
在摄像头领域,公司通过扩大模组出货量,快速聚集客户群,逐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以期形成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目前公司已出货量达到10kk/月,计划通过在日本、美国研发基地的持续投入,在整合传感器、镜头、驱动马达和图像处理软件的设计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对摄像头OEM 的逆袭。
MEMS 驱动马达是公司在同质化竞争的摄像头领域保持特色和拓展细分市场的资本。收购DOC 公司,展示了公司一贯的对市场技术路线发展的独到见解。规模化的MEMS生产、封装可以明显降低MEMS摄像头成本,使之与VCM 等其他技术路线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在摄像头业务基础上,公司布局多种新业务,如虹膜识别、指纹识别、体感识别等。公司在产业链纵向整合的同时,努力扩展产品线的横向布局,保证公司优于市场的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
研报预计公司 2014、2015、2016 年营收为130 亿元、173 亿元、222 亿元, EPS 为1.43 元、2.02 元、2.62 元,目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3.6 倍、23.8 倍、18.3 倍,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触摸屏业务增速下滑、新业务拓展进度低于预期。
水晶光电:蓝宝石衬底与新型显示将成未来业绩增长点
研究机构:联讯证券日期:2014-4-25
事件:
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6亿元,同比增长5.7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22.6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1.2亿元,同比增长6.8%;基本每股收益0.3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
点评:
1、摄像模组光学器件龙头供应商。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主要是精密光电薄膜器件和蓝宝石LED衬底。精密光电薄膜器件主要包括红外截止滤光片、光学低通滤波器等,主要用于数码相机(摄像机)、可拍照手机配套的镜头模组。
2、数码相机行业持续萎缩影响公司业绩下滑。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小幅增长、利润下滑较大,主要是因为占总营业收入82%的精密光电薄膜器件销售收入增速和毛利率显着下滑,分别下降3.81%和11.43%,导致公司整体业绩下降较多。受高端智能手机替代传统数码相机的影响,2013年数码相机行业继续低迷,市场规模持续萎缩,包括红外截止滤光片、光学低通滤波器等光学元件价格下降幅度较大。此外,手机用光学器件产品良率爬坡导致了毛利率的下降,日元大幅贬值也降低了公司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和毛利率。 最近几年内,数码相机行业和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呈现截然不同的状况,前者持续低迷萎缩,后者需求旺盛市场增长良好。公司紧跟行业的结构性升级和变化,加大对手机相关产品的投入和规模的扩充,改善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研报认为,公司未来有能力利用行业调整的机会,巩固并扩大光学器件产品市场份额,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3、蓝宝石LED衬底成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点。2013年,公司蓝宝石LED衬底销售收入录得1.1亿元,同比大增122.1%,毛利率也由上年的14.74%提升至31.24%,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整体业绩下降幅度。公司在2011年之前就开始布局蓝宝石衬底项目,在2013年LED行业快速复苏的背景下,市场对蓝宝石衬底需求增加,公司顺势扩张了产能。
㈡ 虹膜识别概念股有哪些 虹膜识别概念股票一览表
1、在虹膜识别算法方面,涉及上市公司有林州重机(002535)和汉王科技(002362);
2、红外LED方面,涉及上市公司有三安光电(600703)、联创光电(600363)、国星光电(002449)、乾照光电(300102);
3、红外摄像头模组方面,涉及上市公司有欧菲光(002456)、水晶光电(002273)、联创电子(002036)、金龙机电(300032)和硕贝德(300322);虹膜识别系统方面,涉及的上市公司有神思电子(300479)等。
4、硕贝德(300322)全资子公司惠州凯尔光电有限公司用于扩大高像素图像传感器模组的生产规模、新增投资新一代生物识别传感器模组的研发、设计与制造(包含指纹识别传感器、虹膜识别传感器等)以及新增投资传感器模组及应用集成系统研发中心。
5、新开普(300248):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智能一卡通系统研发、生产和集成业务的企业之一。今年年初,公司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身份识别技术主要围绕指纹、人脸识别来开展。指纹识别技术目前已相对较为成熟,公司主要是在考勤和门禁上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技术门槛高,未来应用空间广阔,公司目前正在自主研发该项技术。
虹膜识别技术还有一下几大优势:
1、稳定性。人出生7个月之后,虹膜基本稳定,终身不变;
2、唯一性。每个人的左眼和右眼虹膜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卵双胞胎的虹膜纹理亦不相同;
3、非接触。跟其他的生物认证技术如指纹、指静脉、掌静脉等相比,虹膜识别在使用上更灵活、更方便;
4、具有天然的活体检测优势。与目前流行的指纹和人脸识别技术相比,虹膜识别在假体攻击上具有很多优势:指纹的复制成本较低,用指纹套可以轻松攻破许多指纹模块;人脸识别尤其是可见光下的人脸识别准确度较低,不适用于精准定位,更无法解决易容、人皮面具和双胞胎等人群的使用。
㈢ 全息地图最新消息,概念股票有哪些
全息地图最新消息,概念股票如下:
000050深天马A
002426胜利精密
002106莱宝高科内
002308威创股份容
002289宇顺电子
600288大恒科技
300039金刚玻璃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撑价格。中国概念股就是外资因为看好中国经济成长而对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称呼。也有称中国概念股是"就是为了使人相信其谎言而编造的一切谎言"。概念股是与业绩股相对而言的。业绩股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概念股则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撑价格。而这一内涵通常会被当作一种选股和炒作题材,成为股市的热点。其有具体的名称,事物题材等,例如金融股,地产股,资产重组股,券商股,奥运题材股,保险股,期货概念等都称之为概念股。简单来说概念股就是对股票所在的行业经营业绩增长的提前炒作。
㈣ 生物识别概念股有哪些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红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人类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唯一性、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遗传性或终身不变等特点,因此生物识别认证技术较传统认证技术存在较大的优势。数据表明,全球市场对生物识别产品的需求在2010年将达到71亿美元。在未来五年,生物识别设备的综合性年增长将率将达到21.3%。指纹生物识别是目前应用最多,也是应用最早的生物识别技术,在2007年到2012年,此项识别技术将继续是生物识别技术收入主要贡献者。2007年,其产值为13亿美元,预计在2012年将达到27亿美元,年增长率将预计为16%。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指纹识别设备价格的下降以及政府部门对指纹识别设备的推动和依赖。另外,人脸识别市场将从2007年的4.59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3亿美元,年增长率为24%。掌型识别在2007年也是增长较大的市场,其产值为2.43亿美元,到2012年掌型识别将达到7.526亿美元。其它生物识别技术如虹膜识别、中间件、多峰形性、声音识别,笔迹识别等的市场规模加在一起为7.29亿美金。前瞻网预计到2012年将达到23亿美金,年增长率为26%。从地域来看,由于用户对生物识别设备较高的认可和采用,以及大部分的欧洲国家对生物识别设备的引进使得欧洲成为生物识别设备的主打市场。
生物识别概念股炒作契机:
生物识别概念股联动概念:指纹识别概念、人脸识别概念、安防概念
生物识别概念股活跃龙头:恒生电子、汉王科技
生物识别概念股相关上市公司汇总:
恒生电子(600570)★指纹识别
公司持股20%的浙江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际知名的生物认证产品供应商和生物认证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维尔科技拥有指纹识别技术及产品方面的国家级专利近100余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5项、省(部)级高新技术成果30多项。同时,主导起草了多项生物识别国家标准。
新开普(300248)★指纹认证系统
公司的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以独立指纹验证和“卡+指纹”联合认证为核心的指纹识别技术。公司的指纹识别技术应用在驾校车载机、指纹门禁读卡器、智能卡考勤机、指纹考勤机、指纹刷卡终端、手持指纹刷卡终端等各类智能终端中,结合门禁管理系统、考试监管系统、考勤管理系统、会议签到系统、数字迎新系统、数字离校系统等各应用系统,构成公司主营业务中的身份识别功能板块。
汉王科技(002362)★人脸识别
2006年,汉王科技率先在高速DSP平台上成功实现了嵌入式人脸识别算法,从而将人脸识别的应用领域,从PC平台扩展到更广阔的嵌入式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结合国内外人脸识别市场的发展趋势,汉王科技充分发挥自己在模式识别领域的技术和市场领导者优势,陆续推出一系列人脸识别技术及其产品,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正式拉开了国内人脸识别产业化的序幕。公司现在已经完成了“你是谁”-“你是你”-“谁是你”这三步工作。“你是谁”主要应用于门禁、考勤等方面;“你是你”则体现在身份识别上,目前已经开始在学校、驾校等机构开始应用;至于现在最前沿的“谁是你”则可以应用于公安等领域,只要是后台数据库有相关的图像,就可以在人群中进行锁定和比对,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开展。公司产品成功应用与天安门城楼人脸识别安检系统。
川大智胜(002253)★人脸识别
公司2013年开始投入开发三维人脸识别技术,明年有望完成一些重要的实验和示范项目的建设。目前正在就“高速高精度结构光三维测量仪器开发与应用”申报国家重大专项。昨日披露的公告也显示,公司的组织架构上将设立单独的“图形图像事业部”,下设“全景互动系统部”和“三维测量部”,加大三维人脸识别应用方面投入的迹象明显。
高新兴(300098)★人脸识别
智能分析平台中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脸识别智能分析系统,该机可实现人脸自动抓拍、细节特征提取功能、抓拍照片自动筛选,内含有质量判断算法,对跟踪过程中抓拍的人脸照片进行筛选,选取质量最高的面部图像进行记录。
国民技术(300077)
生物识别技术的SOC芯片及解决方案。
达实智能(002421)
公司C3系统被多家指纹和面部识别设备商采用。
㈤ 苹果x为什人面识别用不了了
出现这种原因可能是录入的人脸不够清晰准确导致,可以尝试重新录入人脸解决。
1、首先在iPhone X的桌面上点击“设置”图标,进入iPhone的设置页面。
㈥ 苹果下载动嘴检测不到人脸
新京报讯 (记者杨砺 陈维城)昨日凌晨,苹果十年来“变化最大”的产品iPhone X及其他四款产品发布。不过就在会后,苹果股价出现下跌,当天收盘价160.86美元,下跌了0.4%。苹果总市值约8300亿美元,以此计算,一天内蒸发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6亿元)。 “人脸识别”现乌龙,股价大跌 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苹果公司在新总部Apple Park的乔布斯剧院举行秋季新品发布会,发布了iPhone8、iPhone8Plus、iPhone X、Apple Watch以及Apple TV。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发布会上称iPhone X是“自第一代iPhone以来最大的飞跃”。该产品最大的看点除了全面屏外,就是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 然而现场却出现了乌龙,苹果公司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吉进行人脸识别功能演示,第一次识别意外失败。在视频转播中可以看到,大屏幕的手机上出现“请输入数字密码,以解锁Face ID”的字样。克雷格·费德里吉第二次识别才成功。 虽然苹果称,新技术的识别错误率低于百万分之一,且仅在用户盯着手机时才会解锁。不过发布会现场,面部解锁演示失败时,现场一度十分尴尬。 就在发布会进行期间,苹果股价开始震荡,随后出现直线下跌。当日开盘价为162.74美元,当地时间15:00左右股价一度触及最低点158.78美元,截至收盘,苹果股价下跌0.68美元,报收于160.82美元,跌幅为0.42%。苹果市值约8300亿美元,比发布前减少了33.09亿美元。 iPhone X延期预定,被指供应受限 记者观察发现,除了苹果官网,各大电商平台均未有iPhone X的身影,据悉,该机型10月27日开始预购,11月3日开始发售。此前,凯基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一份报告中称,iPhone X日产量还不到一万部,因此初期将严重缺货。 苹果通常会在发布后一两周内出货新产品,苹果将iPhone X的预定日期设在了一个半月之后的10月27日,这让很多人猜测苹果的供应受到限制。 Fort Pitt Capital Group高级股权研究分析师金姆·弗雷斯特(Kim Forrest)称,“迎来像iPhone X这样的产品是件好事情,但我们更希望它早点推出,比如在10月初或者10月中旬推出。” 9月13日,新京报记者在京东商城看到,自营Apple iPhone 8 64GB全网通手机预约抢购价5888元,256GB预约抢购价7188元。Apple iPhone 8 Plus 64GB 全网通4G手机预约抢购价6688元,256GB预约抢购价7988元。与苹果官方售价无异。 苏宁易购、天猫商城等均需要预约后才能购买,且不保证抢购成功。 记者进入中国联通官网发现,预约成功的用户可优先购买iPhone新品合约计划。不过欠费等用户将无法办理。每个身份证号码最多只能预约一个iPhone8系列合约计划、一个iPhoneX合约计划。联通并未透露具体价格套餐。 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并未有合约计划,但官网与上述电商平台一样可接受预约服务。而中国电信还未有相关动作。 黄牛爆炒iPhone X,价格接近两万 无论是iPhone 8\8 Plus还是iPhone X,目前均没有现货,用户只能通过预定来抢购iPhone 8。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网上iPhone 8 64G版的价格已经从5888元炒到12888元。起步价更昂贵的iPhone X,在黄牛手中的价格则接近两万元。 随后,记者联系数位海外代购,一位日本代购表示手中没有货,具体代购价格需苹果官方正式发售后才能确定。对方预估iPhone 8 64GB代购价在10万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000元左右。 一家美国代购介绍称,iPhone8 、8plus将9月22日首发当天开始发货,价格将以发货当天店铺报价为准。至于iPhone X,11月开始发货,“现在新iPhone定金2000元,上市后按当天报价补差价后发货,不要定金随时可退;预计最终销售价格在5500-12000元左右。” 中关村在线发起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希望购买新款iPhone手机的用户中,超过八成用户表示打算购买iPhoneX,但七成网友对于iPhoneX的心理价位低于7000元。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位普通都市白领,受访者均表示新款手机售价高于预期,但如果需要更换新机将会选择iPhone 8。 “8和X的功能配置基本是一样的,为了全面屏和faceID多掏近3000元,我认为不值得,更何况我不觉得faceID很安全。”一位受访者告诉记者。 ■ 人物观察 冲击万亿美元市值受挫,库克怎么办 美国当地时间9月12日,苹果发布iPhone X。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称是“最大的飞跃”。不过就在会后,苹果股价出现下跌,苹果市值则蒸发了超216亿元人民币。这与当初业界预计苹果将靠iPhone X冲击市值10000亿美元的设想南辕北辙。 作为传奇领袖乔布斯的继任者,库克注定背负众人的期待与质疑。库克努力巩固苹果平台优势,在他带领下苹果公司这几年市值不断上涨。 不过,一些观点也认为,库克治下的苹果缺乏革命性的创新,每代产品均靠所谓微创新打市场,已经丧失了智能手机潮流带头人的地位。此外,在战略投资上相对保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手握千亿现金的苹果鲜有大规模的投资并购行动,在大数据、云战略等方面尚无太大建树。加之其引以为豪的设计与功能存在被追赶的风险,不少人担忧苹果的未来。 市值增长:一场安全的赌注 库克掌帅六年以来,苹果的市值上升了约4600亿美元,达到逾8300亿美元水平。将第二名谷歌甩开了足足1500亿美元之多。 据Kensho数据,从过去11次的iPhone发布会前两周到发布会后的6个月里,苹果股价涨幅的中值为27%。鉴于历史数据,若iPhone X“正常发挥”,苹果今年下半年就能上涨逾20%,成为美国首家突破1万亿美元市值大关的上市公司。 按照苹果历次发布会对股价的影响,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但随着苹果股价下跌,这个令业内激动的预期受到了打击。 库克似乎一直对苹果的市值表现得并不关心。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外界对于苹果的未来和股价的是“荒谬”的,他强调苹果并没有太多地关注股票,因为他更专注于长期的发展。 2011年8月24日,库克出任苹果CEO,他称那是“最糟糕的一天”。回忆起那段日子,他说自己甚至有种错觉,觉得乔布斯是随时都会回来的。但乔布斯最终没能回归,当时有声音称,苹果缺乏极具个人魅力的领袖带领,或会重蹈1985年的覆辙,走向衰落。但现在看来,苹果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库克曾三次从乔布斯手中接过公司管理大权:一次是在2004年,乔布斯做胰腺癌手术后的康复期间;一次是在2009年初,乔布斯为肝移植手术请6个月病假期间;再一次就是在2011年初乔布斯再次请病假期间。由于管理期间,苹果业绩与股价均有稳定增长,库克也曾因此被称为苹果的一个“安全的赌注”。 萧规曹随背后:缺乏产品热情 作为传奇领袖乔布斯的继任者,库克该如何做才能获得认可或不至于背负骂名? 库克曾对CBS电视台讲述了自己1998年如何到苹果任职的经过,他原本在康柏工作,做得很顺心,但与乔布斯见面后,“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我就决定豁出去了。”库克表示“突然之间,我心里有了一个念头,‘我要去苹果’。” 正式上任之后,库克萧规曹随,沿着乔布斯确定的策略继续前行,将已有的硬件创新逐步配备到各个系列产品,巩固苹果在操作系统上的优势,但是,也给外界留下“升级已达,创新未满”的印象。 在业界认为苹果3年未推出重要创新性产品后,2014年,大屏iPhone 6与智能手表的发布再次吸引了世界目光,这也被视为库克跨进全新产品领域的第一步。库克把iPhone屏幕做大的同时,手机销量随之大大提高。2011年,公司销售额的44%来自iPhone,而到2016年,占比已经接近2/3。大屏iPhone 6还帮助苹果成了“全球最赚钱”的企业。 不过,即便是iWatch也没有像此前一代iPhone那样重塑产品类别。凤凰科技的曾将库克与比尔·盖茨继任者鲍尔默类比,认为库克对产品缺少热情,因而缺乏能力去押注正确的产品。 投资保守:苹果的战略远忧 今年8月发布的财报显示,苹果的现金储备已达2615亿美元。 据悉,在为数不多的并购中,库克喜欢收购初创型企业,每次花费通常在千万到上亿美元之间。大多数收购都与苹果的产品、服务直接关联。此前的几次“大手笔”投入包括:2014年花费30亿美元买下音乐设备品牌Beats与2011年以26亿美元联合微软抢购北电集团上千项专利组合。 一些声音认为,库克延续了乔布斯时代的保守策略,苹果缺乏战略投资,在大数据、云战略等方面并无太大建树。 苹果最知名的股权投入只是在GPU研发企业Imagination中占据3成左右的股份。Imagination是iOS设备的唯一GPU供应商,外界一直猜测苹果会寻求收购这家公司。 回溯近几年,在智能资产方面苹果几乎没有大手笔的投入,苹果存在因战略落后而被颠覆的风险。 不过,改变或许在发生。去年,苹果突然宣布以10亿美元入股滴滴,《金融时报》当时发表文章分析认为,这次投资的逻辑与此前并购强化自身生态系统的思维不同。分析看来,滴滴已经超越了入口级应用的超级门户特质,其本质是AI级应用,苹果此举或是为购入下一代生态的门票。 新京报记者 江波 ■ 行业分析 全面屏手机扎堆发布 产业链迎洗牌 “社会我雷哥,人狠货不多”。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发布全面屏手机MIX2时说了一句大实话,业界对此解读为,受限于产量,全面屏手机的备货将受影响。 不过,全面屏将是今年下半年手机行业的关键词,除了iPhone X以外,三星、华为、金立、小米、vivo等多达10余家安卓手机厂商也在推出全面屏手机。夏普手机全球CEO罗忠生认为,全面屏是5G来临之前最大的风口。 “真假全面屏”之争 民生证券认为,随着三星、苹果等国际品牌在高端机型采用全面屏,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将积极跟进,全面屏手机将加速渗透智能手机市场,预计2018年全面屏手机的渗透率将有望超过30%。 消费电子产业观察家梁振鹏表示,全面屏手机在2017年的高端手机市场一定会占据一定份额,而且占比会越来越高。“各大手机厂商也比较追捧这个概念,对于喜欢新潮的年轻消费者来说,全面屏手机是一个新生事物,比较有吸引力。”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全面屏不过就是屏占比高一些。在业内人士看来,全面屏技术并不是通过技术手段去掉屏幕的边框,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完美解决指纹识别、听筒、前置摄像头、光线传感器等组件如何巧妙地放置在屏幕周围,尽量少改变甚至不改变这些器件的位置。 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魅蓝事业部总裁李楠表示,夏普和小米并非全面屏手机,只能算前全面屏,它们放弃了对称式设计,削掉一头提升屏占比,这个只是一个ID设计的选择,并非技术的突破。三星S8是从根本的技术层面改进边框宽度,从而提升屏占比。 全面屏技术背后的各项妥协 魅族科技副总裁李楠曾向媒体表示,全面屏是趋势、前置指纹也是趋势,但目前这两种技术还不能很好地融合,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三星S8手机为了更理想的屏占比,将指纹识别放到了背部,与摄像头并列排放,部分用户表示后置指纹识别使用起来不习惯、不方便。因此,三星S8先苹果iPhone X一步,引入了面部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方式。 不过,新引入生物识别方式的安全性有待考证,有国外网友表示,三星S8的面部识别非常容易被骗过,当录入个人面部信息之后,用自拍照对手机也能实现解锁。苹果则使用3D面部识别技术,号称优于平面识别。不过在iPhone X发布会上,苹果的3D面部识别也出现了失败。 除了识别功能,在手机正面有一个很难被放到背部的组件就是前置摄像头。小米MIX的做法是把前置摄像头放在下方,孙燕飚认为这是一个成本较低、不需要太多技术研发的参考方案。相比之下夏普的AQUOS S2采用摄像头微型化,将听筒、天线都放到这个小孔里,技术难度更高。 碎屏问题对于全面屏来说也是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梁振鹏指出,全面屏手机非常不耐摔,相当于手机表层的玻璃已经到了边框,覆盖住边框,它的抗震度、抗摔度也不好,很容易在震荡中出现屏幕边角有破裂破损的情况。 旭日大数据研究总监李春丽认为,全面屏给手机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第一,射频主天线在整机底端对带金属部分极度敏感,全面屏留给天线空间偏小设计难度增加。第二,因全面屏玻璃尺寸更大,整机可靠性验收过程中,“整机跌落”、“环境冲击”等易引发玻璃断裂风险,对内部结构设计要求更高。 全面屏会带来产业链洗牌吗? 李春丽认为,全面屏将会给手机上游供应商、下游终端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这对于进入微利时代的手机行业有很重要的意义。面板企业无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孙燕飚认为手机面板的价格涨幅在10%-15%之间。 李春丽表示,全面屏面板的切割除了需要传统的直线切割外,也要加入C型、R型和U型切割工艺,激光切割设备环节也会受益。此外,全面屏下放置摄像头的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摄像头需要小型化,会给摄像头产业链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不过全面屏技术带来的改变将向触控显示、指纹、摄像头等上游模组传导。同时将提高模组行业的资金壁垒、工艺壁垒,随后将推动一轮洗牌:小厂家将会在洗牌中逐渐出局,而拥有激光加工等核心设备及工艺的模组厂将会借机重新划分市场份额。 虽然全面屏是当下热点,不过有观点认为全面屏并不是未来手机发展唯一的方向。梁振鹏表示,“当OLED屏幕做得越来越柔性化的时候,它可以随意弯曲、变形,未来手机行业的方向其实还有很多的未知数。” 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师吴怡雯告诉新京报记者,全面屏经过几年的沉淀和发展,在工艺上达到了量产的标准。未来五年,手机更多地还是往可弯可折叠的方向发展。在柔性OLED屏幕产能受限的几年里,全面屏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㈦ 虹膜识别概念股有哪些股票
硕贝德(300322)全资子公复司制惠州凯尔光电有限公司用于扩大高像素图像传感器模组的生产规模、新增投资新一代生物识别传感器模组的研发、设计与制造(包含指纹识别传感器、虹膜识别传感器等)以及新增投资传感器模组及应用集成系统研发中心。
新开普(300248):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智能一卡通系统研发、生产和集成业务的企业之一。今年年初,公司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身份识别技 术主要围绕指纹、人脸识别来开展。指纹识别技术目前已相对较为成熟,公司主要是在考勤和门禁上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技术门槛高,未来应用空间广阔,公司目前 正在自主研发该项技术。
林州重机(002535)大股东控股的子公司北京中科虹霸独有的虹膜识别核心技术源自中科院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谭铁牛研究组十多年累积的科研成果,荣获 2005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国际上继美、英之后掌握虹膜识别核心技术的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掌握成熟虹膜识别技术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