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fortran中CALL XIT 是什么意思
这个命令是ABAQUS里面专用的结束Fortran程序的方法,用来代替STOP命令。
ABAQUS的帮助文档Abaqus User Subroutines Reference Guide提供了详细的说明:
Utility routines XIT and XPLB_EXIT can be called from within any Abaqus/Standard or Abaqus/Explicit user subroutine, respectively, (except UEXTERNALDB) to terminate an analysis. XIT or XPLB_EXIT should be used instead of STOP to ensure that all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is are closed properly.
简单来说,就是防止ABAQUS的分析程序在用STOP退出的时候出现错误,要用
CALL XIT
或者
CALL XPLB_EXIT
来正确地退出。
来源见下面链接:
2.1.15 Terminating an analysis
② 如何架构一个国际标准的外汇经纪商
刚看到这个这个问题人生驱动,特别兴奋 ,终于有人关注我们这个金融行业的边缘体,进来一看,空空如也,顿时有点悲伤。但是解答还是需要的嘛。
我呢 现在在一家不大不小的交易商,负责他们中国区的市场业务。又因为在国外几年也一直在交易商工作,知根知底不敢说。基本架构还是清楚的,浅谈一下吧。 首先,在成立之初,必须要有合规拍照,FCA初期就不要想了。英国的,太折腾,而且新的交易商都没什么优势,比较困难。加上100万英镑的保证金plus一个办公室加上招聘,周期也很长,整个团队不死也脱层皮了。另外澳大利亚ASIC的牌照申请周期之长,你会崩溃,办公室和保证金少不了。所以推荐新西兰的牌照或者塞浦路斯的拍照。如何申请,看自身实力,我认识的朋友在新西兰特聘了律师团队,很快搞定。如果你是中国人自己申请,等着排队吧(当然土豪重金砸下牌照)这个另论,不过不推荐,合规还是很重要的。另外塞浦路斯的牌照申请也需要100万美金的保证金plus办公室,也麻烦。老板如果想做PM(投资组合)业务,还得有关键股东通过考试,全英文的,难吧。昨天才和我老板(某平台CEO,以前大交易商的风控总监)聊到这事情,所以塞浦路斯也不是这么好搞。所以要搞,新西兰牌照个人觉得比较适合。 第二 牌照申请的同时,请记得同期联系provider(报价商),为了避免打广告的嫌疑,具体名字就不说了,国内其实就可以找的比如说万X,盈X,或者是LX等等,国内都有办公室。他们sales也要吃饭,如果联系到他们,你就是上帝,所以这一块其实并不困难。如果你是交易出生呢?必须要懂得和他们谈价,如果是纯粹的STP-也就是A BOOK你拿的价格低,后面你加佣金,利润的空间更大。当然就算你是做MM市商的,也得备一个provider。有人就不高兴了,我做的虚拟盘面不就行了。那我告诉你,你这是犯罪,监管层会不高兴的。 第三 搭建 出入金方式和第三方支付系统。现在可以选择的品种挺多,在中国银联出入金必不可少,所以找个第三方,签个协议。怎么找,网上一大堆,找个星评的就行,他们都有和交易商打交道的经验,大家心照不宣咯。电汇,如果是中国人开的呢,最好选择一个离岸银行户头,免得客户觉得你太不正规,吞黑钱。其他的辅助以skrill,信用卡入金 差不多了。每一个出入金通道基本独立,银联现在最流行,先准备好保证金。 第三 好吧,公司要开张了,选址,申请工商牌照这些 最好走咨询业务,不要涉及敏感词,要不你会发现你很快就会被和谐,如果是私募,什么外汇基金啊,这些注册就不要有了。你问我为什么?很简单,人民币没有国际化,开展保证金交易这一块是打擦边球。 好了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如何构建团队,等我抽杆烟理理思路 经纪商分为前段和后端业务,这一点和投行类似,呀,突然高大上了 前台业务 1.销售------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至于怎么销售,这个看公司策略,值得提醒的是让销售人员注意合规,不要打电话到银监会去了。要不就傻X了。 2.trader---如果你有PM(投资组合)牌照,按照老外的说法,比如塞浦路斯,是可以做投资组合的,就是帮客户理财。当然这个也是依据于你的实力,能不能雇佣交易员。 3.市场部----这个是烧钱的部门,去各大财经网站宣传去吧。刚起步,这个对快速提升知名度很有帮助。 后台业务 1.dealer--这一块可以外包 但是最好是自己构建团队,因为里面有不少小细节,比如说如何滑点啊,如何到价不成交啊,sorry,我什么都没说哈,还是要做合规的交易商。他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盘面交易稳定,同时决定大额头寸的去向的,也是我们所说的risk management(风控)。 2.分析师团队--这个主要用于promotion(宣传),和提高小白客户的用户粘度,说老实话,水平高低参差不齐。如果个个都分析准,不就是三天收购高盛,五天干倒摩根的节奏么?所以我们还是回归到现实。 3.IT 码农的作用就是让你各种公司系统运行正常。现在是科技社会嘛,没有他们哪有公司啊。随便说一句 对码农好一点,他们很辛苦而且都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4.Back office 什么合规(搞法务的),什么资金部门funding(负责出入金的),还有BO(支持部门),负责翻译和激活账号的。 以上统统划归为Back office。这些职位职位技术含量不高,但是非常重要,建议开立。 5.HR(招聘的发钱的)plus会计和财务部放在一起就行。 6.招聘一个漂亮的前台小妹。 PS:有一些大的交易商还有自己的投资部,这个就情况而定。还有最好和MT4公司签订正版协议,现在是法制社会嘛。然后辅以一个CRM系统加上outlook接收邮件。平时上班沟通也没有问题了。 好了 差不多就这些了。最后如果觉得麻烦,找一家交易商 走一个二级办事处也可以人生驱动。
③ @jpg.xIt@A!89
我也是这种情况,不知道是不是看图软件造成的,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是你不要担心,所有的图片都还在的。只要将xIt@A!89后缀改成jpg就行了,一个个改嫌麻烦的话,你度娘搜一下“批量修改文件后缀”有大神的回答。
④ VC的.rc文件中,"E&xit"是什么意思
这是资源文件中的菜单项,显示为Exit,但是在x下面有一根下划线,代表此菜单的快捷方式为x键。
⑤ 外汇到意大利银行,SWIFT code是BCITITMMXXX,输入正确的信息后,钱却汇不出去
主要是这个银行代码是个总行的,它下面有210多家分行都有SWIFT CODE,所以你没写到具体的分行SWIFT CODE银行就不能识别,你再附上具体的分行名称与账号看看,如果再不行,问你的客户要具体他开户的分行的SWIFT,主是那三个X后面是具体的三个字符的内容的代码,这样就能汇出去了。
⑥ xit耳机怎么样
xit有耳机吗?xit应该没有出耳机吧,这个品牌就是一个新的牌子,就算是出了耳机也不会怎么样,不要去做吃螃蟹的人,还是买大品牌的耳机靠谱一些,价格高一点但质量和品质有保障。
⑦ 怎么用window7重装xit
装系统可以用优盘或光驱安装,优盘安装的话需要制作成启动盘,方法如下:1.首先确定什么牌子的电脑,联想的开机时均匀连按del键进去开机启动项,DELL开机按F12进等;
2.将系统盘放进光驱内,按上下键选择光驱启动就可以了;
3.开始安装WIN7,点击”install now“——选择安装盘,之后一步步按提示安装即可,但注意要连着网安装,因为要激活,过程中会需要序列号,不激活只能试用,之后就等待就可以了;
4.自动重启两次后,电脑会自动开机,在控制面板(comtrol panel)中选择区域和语言(design anf language)中安装汉化包,点击安装后选择Chinese Simple前面的对勾,点击右下角”OK“,点击”开始下载“,下载完后点击”install“开始安装,完成后自动重启,进入系统后在区域和语言选项中选择简体中文,有的需要重启。
至此,系统已安装完成。
⑧ EDI 是什么
EDI是一种将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膜技术和离子电迁移技术相结合的纯水制造技术。它通过使用由离子膜、离子交换树脂组成的基本单元——膜组件,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无需使用酸碱对树脂进行再生,即可连续不断地长期运行,稳定可靠地制出电阻率高达18兆欧.厘米的超纯水。
EDI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前后诞生以来,经过数十年的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目前在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其单位造价也降到了合适大规模的工业应用的水平。由于EDI相比于其它的纯水制造方法,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产水品质高、回收率高、无酸碱再生及其相关问题的困扰、运行费用非常低廉等优点EDI技术在工业纯水、超纯水的制备中将起到不可或缺、日益重要的作用。
⑨ edi起源于20世纪六十年代初对吗
对。
EDI标准的发展简史:
1968年,美国运输数据协调委会(TDCC)首先在铁路系统使用EDI,并提出用于运输业的报文和通信结构方面的标准。
1970年,英国贸易工业部(DTI) 成了简化国际贸易程序组织(XITPRO),负责简化进/出口程序并着手起草文件。
1978年,美国会计研究基金会(ACRF)和TDCC联合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开发事务处理和信息的数据互换。
1980年,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成立了X.12鉴定标准委员会(ASCX.12),下设10个分委员会,负责开发和制订美国EDI通用标准。
1981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第四工作组推出了贸易数据元目录TDED和贸易数据交换指南GT-DI。
1985年,ANSI提出X.12系列标准,推广应用于北美地区。
1986年,ANSI与欧洲标准协会、英国EDI标准组织等单位共同协调全球EDI标准。
1986年,WP4正式提出《用于行政管理、商业和运输的电子数据互换》文件,即EDIFACT标准。
1986年,EXO/TCI54分别通过UN/TDED以及UN/EDIFACT为7372-86《贸易数据元目录》。
1987年,ISO正式通过《用于行政管理、商业和运输的EDI应用语法规则》,即ISO9735-87。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特别是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一场高技术竞争席卷世界,使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在飞速地改变着面貌。国际贸易也空前活跃,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买卖双方地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地直接地面对面地买卖,而必须以银行进行担保,以各种纸面单证为凭证,方能达到商品与货币交换的目的。这时,纸面单证就代表了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纸面单证就是外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计算机应用、通信网络和数据标准化为基础的 EDI 应运而生。EDI 一经出现便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迅速地在世界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
正如香港TRADELINK 公司的宣传资料所指出的那样:“当 EDI 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在美国首次被采用时,只属于当时经商的途径之一;时至今日,不但美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以至越来越多的亚太地区国家,均已认定 EDI 是经商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