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要在开曼群岛注册
网络阿里为何都跑到开曼群岛上注册公司
日前,亚洲富豪李嘉诚重组旗下两家集团,并把重组后的企业注册地点从香港迁移至开曼群岛,称此举只是为做生意方便。其实,开曼群岛早已成为中国企业一个重要“落户地”。从地产界的碧桂园[-2.82%]、世茂地产,到运动品牌李宁[0.99%]、安踏,再到阿里巴巴、网络等互联网巨头,许多国人耳熟能详的公司,都是开曼群岛的注册企业。文字整理/新京报记者储信艳
谁在开曼群岛“落户”?
过去20年间,内地赴港上市的家族企业资产规模最大的50家之中,共有44家注册于开曼群岛。
2009年
1145家公司香港上市
388家开曼注册
2010年前8个月
44家企业香港上市
31家开曼注册
★基本“国情”
开曼群岛是英国在加勒比海西北部的一块海外属地,面积仅259平方公里,人口不到6万人。金融和旅游业是主要经济来源。
★著名离岸公司注册地
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百慕大并称为三大离岸注册地之一,岛上的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于这一部分。
★世界第四大离岸金融中心
据介绍,李嘉诚之所以把重组后的新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是由于此次重组交易额巨大,涉及分派新公司的实物股票,根据香港有关法规,这对于在香港注册的公司是不被允许的。
2010年开始,李嘉诚在海外进行大量投资,以欧洲为重点投资对象在基建、电讯、能源等各个板块全面开花,将公司迁册至开曼群岛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海外并购项目。
★年均4300家公司成立
有资料显示,目前平均每年有4300家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全球700多家银行均在该群岛设有分支机构,包括全世界最大的25家银行的子公司,岛内的金融业、信托业总资产已超过2500亿美元。
政策宽松经营方便
上市“跳板”
如果企业需引入外资或海外上市,可通过在开曼群岛注册境外公司,对境内公司进行100%股权收购,然后将开曼公司提交香港或是美国上市来完成境内公司的海外融资。特别是对于互联网、教育以及传媒等在中国引进外资有限制的领域的行业,吸引力更大。
这种间接上市的好处:成本较低、上市程序透明、花费的时间较短、可以避开国内复杂的审批程序。
服务优势
世界知名的律所如迈普达律师事务所,在开曼设有专门的办公室,有专门面向中国人的业务组,专门帮助香港和内地公司制定离岸公司策略。
资金流动灵活
开曼群岛没有外汇管制,使企业在国际交易中的资金更加灵活。
审批流程宽松
开曼群岛在上市审批、年度申报等审批流程方面比较宽松。
注册政策宽松
年满18周岁,即可注册成立一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仅需5万美元,且无需验资。同时,公司不需在注册地进行实质性的业务,只收取少量年度管理费。
避税天堂名副其实
税种少
开曼群岛岛内税种只有进口税、工商登记税等简单税种。
开曼群岛1978年获得英国皇家法令,被永远豁免缴税义务,故而完全没有直接税收。
资料保密
在开曼群岛注册公司只需一位股东、一位董事,且股东董事可同为一人,股东资料绝对保密。
同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公司形式是豁免公司,意味着不用在当地交税,避税效果强。
避税路径
很多注册公司股东可能一次都没有去过开曼,拿到注册账号后,就利用在离岸管辖区的空壳公司,大量制造关联交易,再将企业利润转移到空壳公司。
例如,因为开曼群岛没有企业所得税,通过高买低卖的方式,把利润做到离岸公司,把亏损留给国内公司,避免了国内的增值税等。
2. 在开曼群岛与 BVI 注册离岸公司有哪些区别
开曼公司注册费用高一点,监管规范一些,为很多证券市场接受上市。BVI公司注册费用低些,股东结构更保密,不容易上市。
3. 如果李嘉诚把自己的钱全部拿出来,银行一下子能拿出现金来吗
1、不是说国家想印钱就能印的,从两个方面讲:
从国际上讲,一个国家的钞票是以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做支撑的(有些国家拿本币和外币挂钩的除外),举个极端的例子:要是我们国家央行金库和外汇都很少,却有印了一大笔钱,外国人不是傻瓜,人家会抛售,届时人民币就会贬值
从国内讲,钱印多了是会引起通货膨胀的。商品多了会不值钱,同样钱多了那么钱的价值也会降低,引起通胀,所以我们说央行行长是把握一国经济命脉的
2、楼上网友zucchinio讲的货币、利率、汇率均衡的关系很经典,不过补充一点:这一条是理论上的,实际上利率、汇率的传递效应在中国是很低的,因为中国利率受管制,汇率也受央行干预。
3、说到转移资产,对于大富豪来说:资产绝大部分不是钱,而是股份、债券、基金、信托、房产等等,这些个东西要转的话很麻烦很麻烦的,举两个例子:人可以走,房子走的了吗?股份要是几十万好卖,要是几个亿谁来接盘?
4. 在开曼群岛成立公司有什么好处
有人将开曼群岛称为“离岸绿洲”,岛上平均一栋小楼的公司注册量竟高达2万家。开曼群岛是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汇集地,例如可口可乐、宝洁、英特尔、脸书等知名企业都在开曼群岛注册了离岸公司;开曼群容纳了国内外知名的互联网企业注册,例如阿里巴巴、奇虎360、网络、联想、网秦、京东等;开曼吸引了全球最大的
25 家银行在此设分支机构;岛内金融业、信托业总资产超过 2500 亿美元。
大部分香港上市企业都会选择在开曼注册离岸公司,例如过去20年间,内地赴港上市的家族企业资产规模最大的50家之中,共有44家注册于开曼群岛。李嘉诚曾经表示,“过去10年,75%以上的在港上市公司,都在开曼群岛注册,不是对香港没信心,而是做生意方便。
“避税天堂”名副其实
开曼群岛在1978年获得了一个皇家法令,法令规定永远豁免开曼群岛的缴税义务,故而,开曼无论是对个人、公司还是信托行业都不征任何直接税。除此之外,开曼群岛税种单一,多年来岛内税种只有进口税、工商登记税、印花税、旅游者税等,因此开曼群岛是名副其实的“避税天堂”。
避税空间越来越少,但优势仍然明显
2014年,多个国家联合签署了纳税信息自动交换协议CRS,截至2016年12月6日,已有101个国家和地区承诺实施CRS,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发达经济体,包括开曼群岛和百慕大群岛等被誉为“逃税天堂”的地区。
另外近几年中国税务局已经分别于巴哈马、维京群岛等离岸国家签署了《税务情报交换协议》,同时国家税务局针对持有中国应税收财产和非中国应税收财产的问题,制定了《关于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财产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开曼群岛的避税空间越来越小,避税难度越来越大。
开曼群岛的离岸金融中心优势明显,例如外汇进出比较自由,金融信息保密工作比较严谨,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发达,另外VIE模式更是增加了吸引了更多的海外公司。
5. 朋友借用身份证给国外汇大量的美元 有什么猫腻
一般情况是把自己国内的钱通过合法的方式转移到国外,就是以给孩子读书的名义将自己的钱兑换成外汇汇出去。 对你来说没有什么问题。 因为国家规定每人每年只能购汇5万美金, 你那朋友大概是个土豪或者是gwy,反正钱比较多。 所以他只是借你们身份证购汇然后汇款而已。
绝对不是炒汇。炒汇的话,一方面正式平台不接受第三方汇款,另一方面炒汇有风险,一般也没有拿几百万去炒汇的。
6. 注册开曼公司有什么好处吗对企业
开曼群岛,号称避税天堂,很多税费压根儿就没有。很多超大型集团公司,像阿里巴巴、网络、京东、新浪、联想...还有李嘉诚的很多公司都注册在开曼群岛,不过话说回来,没有钱没有人脉的话,最好不要有此想法,否则只会自取其辱。
7. 曹德旺为什么劝别人卖房子
房子千万不能卖。目前是调整。今后肯定会大涨。
8. 京城真的有四大家族吗有的话 是哪四大家族
京城没有四大家族。
但是一说四大家族一般会想到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颜曾孔孟儒家四大家族,东晋四大家族,香港四大家族,高校四大家族。
1、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贾史王薛)是指红楼梦中的一个封建官僚集团。他们势力庞大,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四大名宦世家,都名列当时的“护官符”之中。
四大家族的评选标准有三:其一是原籍本省,其二是有权有势,其三是极富极贵。护官符依此标准,开列出了本省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正因如此,才有“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2、蒋宋孔陈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有道是: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蒋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有了蒋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经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蒋宋孔陈”。蒋控制的是政治,陈控制的是党,宋孔两家先后担任财政部长,长期把持国家的财政大权。
3、颜曾孔孟儒家四大家族:
儒家学派一直有“颜、曾、孔、孟”四大家族之说,指的是孔子、曾子、孟子、颜回这四位对儒家学说做出特殊贡献的先哲,历代帝王均对这四位进行分封,并由其后人世袭领爵。其中孔子的孙子子思,与颜回、曾子、孟子并称“四配”。
同时被封为述圣,但孔氏后人以衍圣公世袭,因此不计在内。儒家“四大圣人”指的是至圣孔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
4、东晋四大家族:
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形成于曹魏,发展于西晋,到东晋其势力已达顶峰,至南朝门阀制度逐渐走向下坡路。隋朝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彻底崩溃。在曹魏西晋时,王谢袁萧四大家族的地位并不高于其他士族,有的甚至尚未进入士族行列。但由于王、谢官位的上升,才被列为门阀。
晋明帝的世子妃庾文君因晋成帝只有四岁临朝听政,庾氏家族开始以外戚身份崛起。之后庾家没落,让出来的空位,经过几番权力斗争,最后的赢家桓温,得到了荆州刺史的位置。
东晋进入桓氏时代由于梁末侯景之乱对南朝士族予以沉重打击与门阀士族自身的腐朽,四大家族及其他士族逐步走向没落和衰亡。
5、香港四大家族:
“香港四大家族”是指在香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四大豪门,包括主要以房地产发家的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郑裕彤四家。也有媒体把常住香港的马来西亚籍华裔商人郭鹤年家族作为另一香港大家族。
6、高校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成为高校主流人群,从大一到大四,大学期中期末都有考试,许多老师还会随机布置论文,这意味着,大学生已经有了一系列的考试任务。然而,在这些“规定动作”之外,他们又给自己布置了“自选动作”。教育专家分析,沉溺于“应试学习”的群体。
可以分“四大家族”——考公一族,考研一族,寄托一族,考证一族。
9. 请教有头脑的人
投资就意味者风险,从来没有什么打包票的生意。不过你不怕赔钱,首先就具备了投资的一个重要要素。但是,盲目投资而赔钱那么就非常不明智!投资有很多种,外汇、黄金、实体商铺、股票、房产等等。其中,股票参与人数最多,投资起点低等,具备很多优势。其他的就不多说,这里主要说股票和基金:
世界上很多富豪基本上都是资本运作高手,比如世界首富巴菲特,拥有600多亿美圆财富,几乎全部靠投资股票得来,而当初他开始的时候是100美圆。中国的李嘉诚,在股票上简直是顶尖人物。大陆的林园,8000元到20亿,遵循的是价值投资。
股票投资一般靠自己,靠天不如靠己。如果选择代理,交给私募基金,那么这个起点也会很高,一般最低在10万以上才可以参与,通常是几十到几百万的起点。交给私募基金有个弱点,就是私募要求赢利提成(一般按照盈利的20%提成),但很少承担亏损。目前中国私募基金还是个灰色区域。运作水平高低不一,并且容易受骗。所以不建议选择私募。如果选择其他人代理你买卖股票,那么更加不好,风险更大。唯一的就是靠自己。如果你选择投资股票基金,选择就会有很大。你到书店买本基金入门方面的书。保证3天就可以系统地了解个大概。
投资都有风险,基金有赚也有亏,不同基金风格不同,收益也不同。建立一个基金投资组合比较好吧, 不同类型基金都投资一点。
基金分很多种,主要有股票、债券、货币基金。风险从大到小。混合基金投资比较灵活,风险介于股票与债券基金之间,看你投资那种了,高收益就高风险。
股票基金:一般长期能获得8~15%的年复合收益。牛市大赚,熊市大亏的不少。长期,我说的是在货币比较稳定、通货膨胀水平维持正常的情况下。 2002年到2005年股票基金大亏,2006年到2007年又大赚,现在又大亏。股市风险大,波动也很剧烈,长期看,实际收益能维持15%就不错了。 ETF基金就是复制指数,涨跌和响应的指数同步。
债券基金:长期在3%~8%之间。短期有赚有亏。对银行利率调整比较敏感。
货币基金:和银行一年定期差不多。对利率的调节也很敏感。但是可以随时买卖并且没有任何手续费。所以这就是它的优势。
股票型基金推荐:南方积配、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华夏大盘精选、博时主题等
债券型基金推荐:华夏债券、南方宝元债券等
货币市场基金推荐:华夏现金 、嘉实短债等
QDII基金:华夏全球精选、南方全球精选(成立一年左右的全球投资基金。谨慎投资、占资产配置比例应该比较低,先观察一段时间)
股票入门,肯定是要看股票入门的书了,这里区区几千字也难以说明白。
长期来看,股市随经济增长螺旋上升。因为通货膨胀的存在,存在银行确实不划算。
投资股票主要是看这个国家的经济面,要了解国家的各种政策。另外,必要的知识也是必须的,比如宏观经济、会计方面的基本知识等等
要从实战中得到经验教训,总结。如果听别人怎么忽悠,没有主见也不行。总之,先要了解这行才能干这行。
股票帐户开户很简单,到大一点的证券公司,比如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等,这些公司在银行一般有经纪人驻点,你问他们就很明白了,基本每家银行都有证券公司驻点人员。 开户之后不要急于投资,先了解这些交易规则。不懂的问你开户的那个经纪人。但对于他们的推荐股票,我是建议你不要轻信的。最好只问他们交易规则和基本知识。
买卖都是100股的整数倍。每100股就是1手,1000股就是10手,以此类推。。。
时间关系,光打字就是半个小时,希望你能看完。该走了。祝你牛年大吉!
原贴,仅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10. 资本门:为什么说中国人需要海外资产配置
从数据来看,发达国家家庭海外资产配置的比例大概是在15%左右,某些国家甚至更高。比如新加坡,自身市场太小,资本市场又发达,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全世界投资,所以这个比例更高。高净值的家庭海外资产配置比例超过37%。这个比例在中国不足4%。绝大多数,甚至超过99%的中国家庭是没有海外资产的。中国经济如果继续发展,国民财富继续累积,高净值家庭和人群数量继续扩大,那么毋庸置疑,海外资产配置的比例还会持续攀升。
如果你只看土豪阶级,那么全世界范围都一样,没有人把资产只放在自己身份所在国。印尼的土豪,马来西亚的土豪,也有相当大比例的资产是在新加坡,即便是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的富豪人群,也都是全世界范围投资的。对于资本来讲,是没有也不应该有国界的,哪儿的回报率高,就流向哪里。投资的方式有很多,可能是房地产,也有可能是股票基金有价证券等。这是一个健康而正常的状态,没什么可非议的,只是我们打开国门不久,不适应这个情况而已,本质来讲,这个现象和爱国,责任感什么的扯不上丝毫关系,纯粹是资本的逐利行为。
家庭资产超过一亿美金的,通常会有family office来管理其家庭的投资组合,到了这个级别,一般来讲都会有稳定的收益和回报,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前1%富豪的资产能够一直累积和传承,不断地拉大和其余人的财富差距,马太效应就是这么产生的。而family office投资组合是全球性质的,无论是伦敦的房产、澳洲的酒庄、越南的股票、新加坡的基金、美国的保险,只要是风险收益评估达标,都会列在投资组合之内。
再说中国国内,其实如果关注市场时间够久,就会发现中国人的财富分配和投资模式也是在不断进化的。就拿房地产投资来讲,中国人投资房地产从最早期的只关注自身所居住的城市,到现在开始全国范围内投资,也是一种进步过程。早期的时候,比如我是哈尔滨人,我要买房,可能只会考虑哈尔滨的房产,到现在,各省市的土豪都汇集北上广深,海南三亚大量的房产被东北人尤其是哈尔滨人买了,这是随着市场逐步开放和信息传播,技术提升,壁垒降低,形成的必然趋势。这个趋势再发展下去,也必然会从全国买房,进步到全球买房。其实,这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中国人现在海外投资房地产的增速是每年翻倍的,仅2014年就买了超过300亿美金的海外房产。
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过去十五到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绝大多数家庭财富的累积,只和一个因素有关,就是房地产。越早投资,投资越多,那么家庭财富累积越快。中国房地产市场现在基本已经走到头了,除了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其他的绝大多数城市都处在资产换手阶段。那么未来十五到二十年,中国家庭财富也会和一个因素高度正相关,就是海外资产的比例。
中国宏观经济现在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挑战,这个不用多谈,谈大环境没什么用,升斗小民,需要把握的就是未来的走势对于自己的家庭和财产有什么影响。就好比李嘉诚这个档次的,一定要赶快清空中国大陆的资产,然后转移到欧洲,这就是所谓的资产换手。而对于普通老百姓,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才累积下来一定财富的中产家庭,将资产全部留在中国是风险很高的行为。
中国家庭财富分布比例有很大的比例是沉淀在房地产上的,之前有个数据说北京的家庭财富当中,房产所占的比例超过83%,而这个比例在美国纽约不超过35%。所以中国家庭的财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是紧密相关的,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在即,之前十五年的疯涨是不可能再持续的,即便继续搞货币宽松,那也只能是以人民币计价的价格上涨,以外币计价的价格下跌,对应的就是人民币汇率下跌。
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在这一个档口,把人民币资产兑换成海外资产,是一个非常明智也非常正确的决定。比如日元对美元跌了50%,人民币还坚挺,那么相当于现在去日本买房子打了个5折,现在你理解为什么这两年中国人去日本大买特买了吧。
关注财经新闻的可能注意到,最近中国对于外汇流出的管制越来越严格。严查严打地下钱庄,限制“蚂蚁搬家”式换汇,也就是近两个月的政策,银联卡境外提现受限……这一系列的动作和政策,都是要锁死人民币资产流出,强迫人民币资产留在国内,来承担接下来的资产贬值。这其中一定会有之前流入中国市场套利的国际资本,但更大多数,是普通中国人尤其是中国中产阶级的家庭财富。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把资产转移出中国,这基本是个不可逆的趋势,先跑得吃肉,后跑的喝汤,最后跑的挨打。随着资本管制的严格,人民币资产转移出国会越来越难,真正的聪明人,早就已经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