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股票分红要除权
对于很多人在进行股票的购买时都会出现一些比较根本需要出现的问题,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他们经常会把他们的配资给我们股民。但是在股票进行配资的过程中它会出现一些红股,而没有配的时候他们这些股票被称为产权股票,在分红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除权。
不过对于上市公司和股民来说他们能够把股票作为盈利的方法,那么他们在盈利的过程中就能够让公司的总额结构没有大幅度的改动,同时总股本也能够增大在一定程度下能够将本钱和公积转化为股本。不过在除权之后如果没有进行复权处理的话上市公司的股价就会形成一个缺口,这样一来他们的技术指标都会出现很大程度的变化,对投资者来说是非常不利于分析的。
B. 请问持有股票分红除权是什么情况
一般在登记日或者之前买入,等待分红包,除权日就是红包发放日,出货或者持有就OK了;一般分完红包这一波行情就结束,主力会慢慢出货,跟着出换股。
C. 股票除权除息是怎么回事呢
上市公司发生权益分派、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等情况,交易所会在股权(债权)登记日(B股为最后交易日)次一交易日对该证券作除权除息处理。
一些投资者在不了解除权除息有关知识的情况下,对股价除权当天的"大跌"感到吃惊,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这种认识误区大多发生在新股民当中。
上市公司分红送股必须要以某一天为界定日,以规定哪些股东可以参加分红,那一天就是股权登记日,在这一天仍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所有股东可以参加分红,这部分股东名册由登记公司统计在册,在固定的时间内,所送红股自动划到股东账上。 股权登记日后的第二天再买入该公司股票的股东已不能享受公司分红,具体表现在股票价格变动上,除权日当天即会产生一个除权价,这个价格相对于前一日(股权登记日)虽然明显降低了,但这并非股价下跌,并不意味着在除权日之前买入股票的股东因此而有损失,相对于除权后"低价位"买入股票但无权分享红利的股东而言,在"高价位"买入但有权分享红利的股东,二者利益、机会是均等的,后者并无何"损失"。 例如:
某股10送3股,股权登记日当天股民甲以收市价10元,买进1000股共花本金10000元(不含手续费、印花税),第二天该股除权,除权价为7.69元,此时股民甲股票由原来的1000股变为1300股,以除权价计算,其本金仍为10000元,并没有损失。 什么是股权登记日、除权(息)日?
上市公司的股份每日在交易市场上流通,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的时候,需要定出某一天,界定哪些股东可以参加分红或参与配股,定出的这一天就是股权登记日。也就是说,在股权登记日这一天仍持有或买进该公司的股票的投资者是可以享有此次分红或参与此次配股的股东,这部分股东名册由证券登记公司统计在案,届时将所应送的红股、现金红利或者配股权划到这部分股东的账上。这里请投资者注意,上交所规定,所获红股及配股需在股权登记日后第二个交易日上市流通。
所以,如果投资者想得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分红、配股权,就必须弄清这家公司的股权登记日在哪一天,否则就会失去分红、配股的机会。
股权登记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就是除权日或除息日,这一天购入该公司股票的股东是不同于可以享有本次分红的"新股东",不再享有公司此次分红配股。
-----以上信息来源于中财网。
D. 股票分红后为什么要除权本人入股市有几年
除权除息是为抄了反映公司的实际袭价值,并防止股价大幅波动。
股票的价格反映了这家上市公司的价值。例如,X公司总股本为1000万股,市场股价是10元,那么这家公司的价值就是1亿。如果每股分红1元,把利润分掉了1000万,这家公司的价值就只有9000万了,股价相应的要改为9元才显得合理,这是除权除息的主要原因。另外,如果不除权除息,股权登记日前人们势必大量买入,分红后又会争先卖出,必然会造成股价的大幅波动,以致给中小股民带来损失。通过除权除息,可以平稳股价,回归理性,减少损失。
E. 一只股票“分红后就会被除权”是什么意思
首先要明确,分红之后要“除权”不是公司自己决定的,而是市场决定的,市场认为公司分红减少了留存收益,同时减少了总资产,因此股价自然应该下调;
所以,外国许多大公司鼓吹“分红无用论”,认为分红实际上不过是把股东的钱从一个口袋拿到了另一个口袋,既减少了公司的自有资金,又对股东没有实际帮助。
但是,这个问题目前仍在争议中,有人认为公司建立的目的就是分红,公司分给股东的现金和股东抛售股票得到的现金不是同一性质,任何公司只要现金充足,都不应该拒绝分红。
问题在于,大部分国家对股票分红的征税都很高,无论是公司还是股东都不希望缴纳这么高的税,因此许多公司采取回购股票(自己收买自己股票)的方式来报答股东,这样一样可以给股东现金,而不用交纳沉重的股息税。
F. 股票的分红派息是怎么回事,还有交易日和除权日是怎么回事。
楼主你好
交易日就是股票正常的买卖交易日 每个星期的星期1星期5都是交易日(法定假日除外 例如十一国庆节休息)
分红派息是指上市公司向其股东派发红利和股息的过程式,也是股东实现自己权益的过程。分红派息的形式主要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
股份公司经营一段时间后(一般为一年),如果营运正常,产生了利润,就要向股东分配股息和红利。其交付方式一般有三种:一种以现金的形式向股东支付。这是最常见、最普通的形式。二是向股东配股,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把资金留在公司里扩大经营,以追求公司发展的远期利益和长远目标。第三种形式是实物分派,即是把公司的产品作为股息和红利分派给股东。
在分红派息前夕,持有股票的股东一定要密切关注与分红派息有关的4个日期,这4个日期是:
1.股息宣布日,即公司董事会将分红派息的消息公布于众的时间。
2.派息日,即股息正式发放给股东的日期。
3.股权登记日,即统计和 认参加期股息红利分配的股东的日期。
4.除息日,即不再亨有本期股息的日期。
股权登记日后的第一天就是除权日或除息日,这一天或以后购入该公司股票的股东,不再享有该公司此次分红配股。
除权日是,转增或者配送股以后市场可流通总股数增加,那么原来的市场价格必须进行除权。不然对后来买股票的人就不公平了。一样的总市值,股数增加了,价格却没降。
除权日的开盘价不一定等于除权价,除权价仅是除权日开盘价的一个参考价格。当实际开盘价高于这一理论价格时,就称为填权,在册股东即可获利;反之实际开盘价低于这一理论价格时,就称为贴权,填权和贴权是股票除权后的两种可能,它与整个市场的状况、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送配的比例等多种因素有关,并没有确定的规律可循,但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股票通过送配以后除权,其单位价格下降,流动性进一步加强,上升的空间也相对增加。不过,这并不能让上市公司任意送配,它也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和国家有关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除权对股价的影响
由于公司股本增加或者向股东分配红利,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送还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因股本增加而形成的剔除行为称为除权,因线利分配引起的剔除行为称为除息。
例如,公司原来股本为1亿股,每股市价为10元,现公司每股送一股的比例实施,则该事实完成后企业实际价值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总股本增加到2亿股,也就是说转增股本后的两股相当于此前的一股所代表的企业价值,每股盈利变为0.5元,其市价应相应除权,调整为5元。这样,除权前后企业的市价总值不变,都为10亿元。如果企业不是决定转增股本,而是决定将每股盈利1元全部作为红利派发,那么实施送红利之后,每股实际价值将减少1元,应当对其市价除息,相应调整为9元。
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时,需要确定股权登记日,在股权登记日及此前持有或买进股票的股东享受送股、派息或配股权利,是含权(含息)股。股权登记日的次交易日即除权除息日,此时再买进股票已不享受上述权利。因此一般而言,除权除息日的股价要低于股权登记日的股价。
除权(除息)股与含权(含息)股的差别就在于是否能够享受股利、股息,这也决定了两者市场价值之间存在差异。除权日当天开市前要根据除权除息具体情况计算得出一个剔除除权除息影响后的价格作为开盘指导价,这也称为除权(除息)基准价,其计算办法是:
(1)除息基准价的计算办法为:
除息基准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每股所派现金
(2)除权基准价计算分为送股股权和配股股权:
股权登记日收盘价
送股除权基准价=—————————
1+每股送股比例
股权登记日收盘价+配股价×配股比例
配股除权基准价=—————————————————
1+每股配股比例
(3)有送红利、派息、配股的除权基准价计算方法为:
收盘价+配股比例×配股价-每股所派现金
除权基准价=———————————————————
1+送股比例+配股比例
在除权除息后的一段时间里,如果多数人对该股看好,该只股票交易市价高于除权(除息)基准价,即股价比除权除息前有所上涨,这种行情称为填权。倘若股价上涨到除权除息前的价格水平,变称为充分填权。相反,如果多数人不看好该股,交易市价低于除权(除息)基准价,即股价比除权除息前有所下降,则为贴权。股票能否走出填权行情,一般与市场环境、发行公司的行业前景、公司获利能力和企业形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