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指标体系的概念是什么
一个统计指标往往仅能反映事物单方面的情况
② 指标的词语概念
[target aim;index;quota] 预期中打算达到的指数、规格、标准。
按指标接受人员。
衡量内目标的方法;预期中打容算达到的指数、规格、标准,一般用数据表示。
比如,大家年终开会都会说,今年新增了几个指标:分别是员工流失率、门店客流量、客单价,等等。这些指标都是对结果,也就是对目标的一般性描述。 1. 犹标志。
郭沫若《天地玄黄·鲁迅和我们同在》:“鲁迅精神在这十年间所发生的领导作用,闻一多就是最明显的一个指标。”
2. 计划中规定必须达到的目标。
李准《耕云记》二:“今年咱们这几万亩小麦,都是三水五肥,指标是四百斤。”
③ “指标”和“特征值”是不是一个概念
不是来
指标是指达到某个目的需源要的参数条件,是目的有关的各种量的概念
比如现有一个目标,要烧水洗澡
这个目的要求烧水工作具有两个指标
1:烧开的水要够人洗澡
2:水温要达到60° (比如)
而特征值是事物对另外其他非同类事物具有特性(属于质性),而在本同类事物中具有量的差别(属于量性),量的大小就是特征值
比如水和油都是液体,不同于固体
他们都会流动,但是水的黏性低,油的黏性高
黏性就是用于某个工作机构的系统要求的特征值
但要求某个系统中的某个同类可选事物的某个指标达到一定值,就是指某系统中事物的特征值
特征值是针对系统而言是一个指标,针对事物是一个特性的具体值
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独立有可能重合
④ 统计指标的概念和特点是怎样的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指标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例如
⑤ 请简述形态指标的概念
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长、宽、围度以及重量等),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高。
此外,代表长度的还有坐高、手长、足长、上肢长、下肢长;代表宽度的有肩宽、骨盆宽、胸廓横径和前后径;代表围度的有头围、胸围、上臂围、大腿围、小腿围;代表营养状况的有皮褶厚度。
1.体重
体重是指人体的总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儿童的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重量及其增长的综合情况,也作为计算药量的重要依据。与身高相结合可用以评价机体的营养状况和体型特点。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千克左右,出生后3—4个月体重达6千克左右,1岁时达9千克。1岁内婴儿的体重可按以下公式估算:
1—6个月 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7 kg
7—12个月 体重(千克)≈6 kg+月龄×0.25 kg
2岁时,儿童体重平均为12千克左右,此后平均每年增加2千克,故2—10岁儿童的体重可按下式估算:
体重(千克)≈年龄×2+8
定期测量体重可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营养状况,并作为指导儿童喂养及早期发现疾病的依据。测量前应排完大小便、赤脚、只穿背心短裤。测量须使用专门的人体测量杠杆秤,站或蹲在秤台中央。1月以内的婴儿用特制的婴儿磅秤,让儿童卧于秤盘中进行测量。使用前先校正零点,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1千克。
用体重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时一般用两种方法:①按年龄的体重。按儿童年龄分组,用体重的均值作为标准,以均值±10 %作为正常范围,大于l0%为超重,大于20%以上为肥胖;相反,小于10%为轻度营养不良,小于20%一40%为中度营养不良,小于40%以上为重度营养不良。②按身长(身高)的体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用不同数值的身长(身高)所应有的体重为基准,不分年龄和性别,用百分位数法列表,使用时按照儿童的身长(身高)值查出标准体重,如果所测儿童的体重位于第20百分位数到第80百分位数之间,说明该儿童的体重属正常范围。
2.身是(身高)
身长是指人体站立时颅顶到脚跟的垂直高度,是最基本的形态指标之一,常被用以表示全身生长的水平和速度。身高方面表现的个体差异,比体重所表现的更大。身高方面的异常,大多由于先天性的骨骼发育异常与内分泌疾病所致。
与出生时的身长相比,1周岁时的身长约为1.5倍,4岁时为2倍。2岁以后,儿童的平均身高可按下面公式估算:
身高≈(年龄×5)+75厘米
3岁以下的儿童可用量床测身长(卧位时颅顶点到脚跟的垂直长度);3岁以上的儿童可用身高计测身高(站立时,颅顶点到脚跟的垂直高度)。在使用身高计测量儿童身高时,受测儿童脱去鞋帽,取立正姿势鹣立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足跟、骶骨部和肩胛间三点靠在身高尺上,躯干自然地挺直,两眼平视前方,头部保持正直。测量者将滑测板轻压受测者头顶,测量者的眼睛与滑测板呈水平位。读数时,以厘米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位。
3.坐高(顶臀长)
坐高是坐位时从颅顶点至臀部接触底座平面的垂直高度,可表示躯干的生长情况,与身高比较时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
3岁以下儿童应卧位测量顶臀长。婴幼儿平卧于量板上,使之身体伸直、两腿并拢,用两手将儿童头贴紧固定于正中位置。测量者左手将儿童两脚提起,使小腿与大腿成直角,右手将活动板贴住臀部,测得值即为顶臀长。
3岁以上儿童坐位测量,称坐高。受测儿童坐于高度相宜的矮凳上,先令其身躯前倾,骶部紧贴至尺或墙壁,然后坐直,对头、肩的位置与测身高时相同,两大腿伸面与身躯成直角而与地面平行,且两腿靠拢,两足平放在地面,足尖向前。测量者以手移动滑测板轻压颅顶点后进行读数。读数时以厘米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位。
⑥ 简述平均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指标平均指标,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版量状况。 多用权于社会经济统计中,一般用平均数形式表示,因此也称为平均数。
平均指标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方面有重要作用,得到广泛应用。
1、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
2、平均指标可以反映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3、平均指标经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从而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在不同时间之间的发展趋势。
⑦ 概念 变量 指标的关系
这样的,概念是一种理论上或总体上的概括,变量是把概念操作化为可以实际测量的内标准,而指标又把变容量进一步细化。。。比如,政治参与是一个概念,变量就是政治参与程度,指标就是参加村民政治选举、实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履行监督权等。。。明白了吧,我就是社会学的。
⑧ 概念、变量与指标的联系与区别越详细越好,谢谢!
这样的,概念是一种理论上或总体上的概括,变量是把概念操作化为可以实际测专量的属标准,而指标又把变量进一步细化。。。比如,政治参与是一个概念,变量就是政治参与程度,指标就是参加村民政治选举、实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履行监督权等。。。明白了吧,我就是社会学的。
⑨ 指标集的指标集的概念
指标复集是实变函数非常制重要的概念,与集合族的概念密切相关。设一集合为I,则对于每个a∈I,都对应了一个集合Aa,则由这些Aa的全体构成的集合A称之为集合族,I就是该集合族的指标集。简单的说,就是对于每个a∈I,制定了一个集合Aa,则{Aa/a∈I}叫集合族,I为指标集。
⑩ 简要说明概念、变量、指标的联系与区别
1、三者之间的联系
变量是概念的具体表述方式,概念必须用变量的形式反映。
抽象程度低的概念可以直接作为变量,抽象程度高的概念,需要通过一套指标来进行测量。
指标是变量的特殊形式。
2、三者之间的区别:含义不同
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卞观上的反映。概念的抽象程度也有高有低。抽象层次高的概念往往包含多个抽象层次低的概念,并且它往往是难以直接观察和描述的。
变量是指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或者说,就是包括一个以上范畴的概念。而那些只有一个固定小变的值的概念,则叫做常量。
把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的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称做这一概念或变量的一组指标。
(10)指标的概念扩展阅读
从数学的角度
变量用于开放句子,表示尚未清楚的值(即变数),或一个可代入的值(见函数)。这些变量通常用一个英文字母表示,若用了多于一个英文字母,很易令人混淆成两个变量相乘。n,m,x,y,z是常见的变量名字,其中n,m较常表示整数。
从计算机的角度
变量是一种使用方便的占位符,用于引用计算机内存地址,该地址可以存储Script运行时可更改的程序信息。
例如,可以创建一个名为Click Count的变量来存储用户单击Web页面上某个对象的次数。使用变量并不需要了解变量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地址,只要通过变量名引用变量就可以查看或更改变量的值。在VBScript中只有一个基本数据类型,即Variant,因此所有变量的数据类型都是Vari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