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货币的需求可以分为哪三项
货币的需求可以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一定的货币量,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对货币的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有密切的关系,当利率低,人们持有的成本低,人们就会持有较多的货币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当市场利率足够高,人们可能试图承担预防性货币减少的风险,将这种货币的一部分变为生息资本,以期获得较高的利息。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分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的名义货币需求和剔除价格影响下的实际货币需求等两种形式。凯恩斯在凯恩斯总模型中指货币是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货币的“投机需求”(ls)并非是为了投机的资产,而是为了降低损失风险而以货币形式保值的资产。货币的“投机需求”有机会成本。
B. 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和货币持有量有什么区别
货币需求(money,demand for)指居民、和单位对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居民、和单位持有的货币是执行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如居民用货币来购买商品或者支付服务费用,购买股票和债券,偿还债务,以及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等;以货币支付生产费用,支付股票、债券的息金,以货币形式持有资本等。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居民、等持有货币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它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等。与此相对应,货币需求也可以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等。
其中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一定的货币量,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水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为了应付意外的事件而形成的货币需求;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分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的名义货币需求和剔除价格影响下的实际货币需求等两种形式。凯恩斯在凯恩斯总模型中指货币是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货币的“投机需求”(ls)并非是为了投机的资产,而是为了降低损失风险而以货币形式保值的资产。货币的“投机需求”有机会成本。
安全需求指非银行金融为了进行不可预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动性。这是必须的,因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状况是不确定,不能准确预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实际范围就越大,即可预见的交易数额越大。另一方面,必须的更新购买和维修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货币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独立的,一般被简化归入了“交易需求”。
C. 投机性需求和交易性需求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居民、企业等持有货币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它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等。与此相对应,货币需求也可以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等。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一定的货币量,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对货币的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有密切的关系,当利率低,人们持有的成本低,人们就会持有较多的货币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当市场利率足够高,人们可能试图承担预防性货币减少的风险,将这种货币的一部分变为生息资本,以期获得较高的利息。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分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的名义货币需求和剔除价格影响下的实际货币需求等两种形式。凯恩斯在凯恩斯总模型中指货币是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货币的“投机需求”(ls)并非是为了投机的资产,而是为了降低损失风险而以货币形式保值的资产。货币的“投机需求”有机会成本。
安全需求——指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进行不可预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动性。这是必须的,因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状况是不确定,不能准确预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实际范围就越大,即可预见的交易数额越大。另一方面,必须的更新购买和维修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货币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独立的,一般被简化归入了“交易需求”。
D. 什么是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一个商业经济的范畴,发端于商品交换,随商品经济及信用化的发展而发展。在产品经济以及半货币化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强度(货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程度,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即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程度,以及社会公众对持有货币的要求程度)较低。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强度较高。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居民、企业等持有货币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它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等。与此相对应,货币需求也可以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和安全需求等。
交易性货币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一定的货币量,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预防性货币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对货币的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有密切的关系,当利率低,人们持有的成本低,人们就会持有较多的货币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当市场利率足够高,人们可能试图承担预防性货币减少的风险,将这种货币的一部分变为生息资本,以期获得较高的利息。
投机性货币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分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的名义货币需求和剔除价格影响下的实际货币需求等两种形式。凯恩斯在凯恩斯总模型中指货币是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
货币的“投机需求”(ls)并非是为了投机的资产,而是为了降低损失风险而以货币形式保值的资产。货币的“投机需求”有机会成本。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指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进行不可预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动性。这是必须的,因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状况是不确定,不能准确预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实际范围就越大,即可预见的交易数额越大。另一方面,必须的更新购买和维修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货币的“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独立的,一般被简化归入了“交易需求”。
(4)货币交易需求扩展阅读
宏观层面
从宏观把握经济社会对货币总量的需求,即一定时期社会对货币的需要量及其决定因素。
这里,人们注重三个原则:第一是客观性原则,即需要量由社会经济过程客观地决定;第二是商品流通原则,即货币量主要由流通中商品量决定;第三是货币媒介原则,即所需货币主要为了媒介商品,货币过多或不足将直接影响价格水平。在英国剑桥学派提出现金余额说之前,学者们大多持上述观点。
微观层面
从微观把握持币者对货币的需求。这种观点源于剑桥学派的A.马歇尔和A.C.庇古等人。他们强调持币者的主观动机,着重从人的利益与行为方式上来解释货币需求。
这种观点认为货币在经济生活中主要不是一种媒介物而是一种资产,人们之所以愿意持有货币,是因为这种资产较其他任何资产有更高的流动性,能满足人们在资产持有上的一些特殊动机,建立起对未来的某种安全感。
因此,与前者注重货币的媒介功能比较,这种观点更注重货币的贮藏功能。尽管存在着上述区别,但当代经济学家已倾向于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较全面地观察和分析货币需求。这一方法论上的演进,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的流动偏好说。
E. 货币的交易需求的含义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在理解交易性货币需求概念时我们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交易性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特定时点和空间范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
2、交易性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只有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形成交易性货币需求:一是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资产。
3、现实中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包括对现金和存款货币的需求。
4、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对货币执行交换媒介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包括了对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 需求。
F. 名词解释 货币交易需求
1.货币需求,是个人、企业、各种机构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拥有的部分或全部财产的那种需要。所有个人、企业、机构的货币需求,可视为全社会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的实质,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潜在的或正在实现的购买力。
2.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见票即付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3.马克思在论述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时,揭示了货币流通量规律。决定商品流通中的货币量的因素是:第一,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它又取决于投入流通过程中的待购商品总量和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量与之成正比。第二,同一货币流通次数,即同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货币流通量与之成反比。因此,货币流通量决定于待实现的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之比,这就是货币流通量规律。用公式表示就是:
一定时间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实现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平均流通速度
上面的公式只是就货币单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而言。实际上,货币在一定时期内还会执行支付手段职能。例如,用于还债、支付工资、纳税等,以及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商品的赊购赊销和彼此抵消债务的业务,等等。由于这些因素的作用,货币流通量规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时的货币流通量规律的公式是:
上面的公式表示的是金银等贵金属充当货币材料时的货币流通量规律。当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有其特殊的流通规律。因为纸币并不就是货币,而是货币的代表和象征;纸币本身并没有价值,但它代表着货币的价值,是价值的符号。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马克思说,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47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4.
金融市场,是指货币的借贷、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的买卖等融资活动的场所。金融市场可以是有固定场所进行的各种融资活动, 也可以是没有固定场所,由参加交易者利用电讯手段进行联系洽谈而完成融资交易。只要在一定区域进行票据和各种证券的买卖行为或过程都应视为金融市场的业务活动。金融市场的参加者是资金供求双方,具体来说有个人、企业、金融机构、经纪人、证券公司以及政府机构等。他们之间的交易都采用书面契约形式的金融工具进行。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单一货币形态的资金商品,其价格表现为利息。这里的利息不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资金商品“创造”利润能力的分割形式或资金使用权转移的代价,其高低通过利息率来表现。由于信用期长短不同,安全性不同,形成不同利息率。在同等条件下,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资金供求的变化。金融市场按业务活动期限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按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证券是否新发行,可分为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按地域范围划分,可分为地方性、国内性、国际性金融市场;按市场职能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G. 什么是货币需求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居民、企业等持有货币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它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等。与此相对应,货币需求也可以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等。
交易性货币需求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一定的货币量,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预防性货币需求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对货币的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有密切的关系,当利率低,人们持有的成本低,人们就会持有较多的货币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当市场利率足够高,人们可能试图承担预防性货币减少的风险,将这种货币的一部分变为生息资本,以期获得较高的利息。
投机性货币需求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分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的名义货币需求和剔除价格影响下的实际货币需求等两种形式。凯恩斯在凯恩斯总模型中指货币是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货币的“投机需求”(ls)并非是为了投机的资产,而是为了降低损失风险而以货币形式保值的资产。货币的“投机需求”有机会成本。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指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进行不可预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动性。这是必须的,因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状况是不确定,不能准确预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实际范围就越大,即可预见的交易数额越大。另一方面,必须的更新购买和维修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货币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独立的,一般被简化归入了“交易需求”。
H. 假设某经济的货币市场上有货币供给Ms=11000,货币交易需求函数为Mt=0.25y,货币投机需求
(1)货币需求函数=货币投资函数+货币交易函数=0.25y+(10000/r-2)-1000=9000+10000/r-2
(2)不是 (3)7% (4)r=6时收入38000,r=12时收入44000
例如:
货币需求为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的加总,即货币需求函数为:L=0.4Y+3000-200r
代入r=5,Y=2500,得L=3000
代入r=10,Y=2000,得L=1800
代入L=4000,Y=3000,得r=1,即利率为1%。
(8)货币交易需求扩展阅读:
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两部门经济中,Y=C+I,即Y=40+0.8Y+120-5r,整理得,Y=800-25r即为IS方程;根据货币供求相等:0.2Y-5r=100,整理得,Y=500+25r
即为LM方程。
令IS和LM曲线相交,即800-25r=500+25r,得均衡利率为r=6,均衡收入为650,代入投资I中,得投资为90。
现在IS不变,LM曲线变为0.2Y-5r=150,即Y=750+25r。
重新联立求得均衡r=1,Y=775,I=115。
I. 关于货币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总和,即L=L1+L2=ky-hr的问题。
他两个人回答的都不对,他们根本不理解你问的问题,他们学习根本不严谨,我今天学的想了一下午,我认为L2=A-hr,书上不严谨
J. 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分别由什么因素决定
对于交易性需求:凯思斯认为它与待交易的商品和劳务有关,若用国民收入(Y)表示这个量,则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表示为L1=L1(Y)。而且,收入越多,交易性需求越多,因此,该函数是收人的递增函数。
对于投机性需求:凯恩斯认为它主要与货币市场的利率(i)有关,而且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表示为L2=L2(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