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差交易是什么意思
基差交易是进口商经常采取的定价和套期保值策略。它是指进口商用期货市场价格来固定现回货交易价答格,从而将转售价格波动风险转移出去的一种套期保值策略。
举例如下:
某进口商以基差形式与国外商人签订一笔玉米进口合
基差交易
同,价格为12月份期货价格加上15美分(+15centsoverDec),交货期为11月份.12月份的期货价格由进口商在10月10日前选择。于9月28日,该进口商12月份期货价格较为合适,遂通知出口商选择9月28日的期货价格2.36美元/蒲式耳,另外为转移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建立空头交易部位。11月2日,该进口商在国内寻找最终买主,达成转售合同,现货价格跌至2.45美元/蒲式耳,而期货价格也下降到2.28美元/蒲式耳。进口商在达成转售合同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以多头平仓。这样,现货卖出基差—现货买入基差=17—15=2美分。
Ⅱ 做煤炭交易一般付款方式是什么需要预付么
具体方式推荐参看金银岛煤炭网 业内知名平台
Ⅲ 期转现交易与基差交易区别
何谓“期货转现货”
所谓“期货转现货”(以下简称期转现),是指持有方向相反的同一月份合约的会员(客户)协商一致并向交易所提出申请,获得交易所批准后,分别将各自持有的合约按交易所规定的价格由交易所代为平仓,同时按双方协议价格进行与期货合约标的物数量相当、品种相同、方向相同的仓单的交换行为。基差交易是指以某月份的期货价格为计价基础,以期货价格加上或减去双方协商同意的基差来确定双方买卖现货商品的价格的交易方式。这样,不管现货市场上的实际价格是多少,只要套期保值者与现货交易的对方协商得到的基差,正好等于开始做套期保值时的基差,就能实现完全套期保值,取得完全的保值效果。如果套期保值者能争取到一个更有利的基差,套期保值交易就能盈利。 区别:期转现:交割。基差交易:平仓了结。基差交易的实质,是套期保值者通过基差交易,将套期保值者面临的基差风险通过协议基差的方式转移给现货交易中的对手,套期保值者通过基差交易可以达到完全的或盈利的保值目的期转现偏重为现货企业服务:
一、 期货转现货为非注册品生产和使用企业提供了利用期货交易进行保值的又一种途径,避免现货交易中常见的拖欠货款的弊病,稳定业已建立的现货交易关系。
二、期货转现货能够满足用料企业对实物品牌的要求。不同用料企业对品牌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用铜企业,有的须使用某一品牌的高纯阴极铜,有的则用标准阴极铜;而用胶企业,有的要用云南胶,有的则惯于用海南胶。通过期货转现货交割则能拿到指定品牌,从而稳定最终产品的质量。
三、 期货转现货能够满足用料企业对交割仓库(提货地区)的要求。用料企业分布各地,各自都有最为方便、经济的提货地点。比如,上海的企业都希望能在上海仓库提货,广东的则希望在广东提货。通过期货转现货交割则能在双方都方便的仓库拿到货物。
四、 期货转现货能够减轻用料企业资金压力,让生产企业提前回笼资金,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合约到期集中交割,用料企业必须一次性拿出几百万到几千万元的资金把原料拖回厂里,增加了库存量,一次性占用了大量资金。期货转现货能够让用料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分期分批地买回原料,减轻了集中用钱的压力,减少了库存量;而生产企业则能提前或分期分批收到资金,用于再生产。
五、 期货转货将会极大程度地降低运输成本。买卖双方不必来回运输货物,节约了费用。
Ⅳ 什么是基差交易
这个应该复是期货上的术语。
基差制交易是进口商经常采取的定价和套期保值策略,它是指进口商用期货市场价格来固定现货交易价格,从而将转售价格波动风险转移出去的一种套期保值策略。用这种方法,进口商在与出口商谈判时,可以暂时不确定固定价格,而是按交易所的期货价格固定基差,有进口商在装运前选择期货价格来定价。一旦进口商选择了某日的期货价格,则他同时会在期货交易所建立空头交易部位。等到转售货物时,进口商再以等于或大于买入现货的基差价格出售货物,并在期货交易所以多头平仓。这样,无论期货价格如何变化,进口商都不会在现货交易中受到任何损失,而且如果卖出现货的基差大于买入现货的基差,进口商还会取得基差交易的盈利。
也有些投机者运用基差进行套利交易。
Ⅳ 基差交易的价格波动
在美国,现货贸易就是基差交易。由于基差相对稳定,买卖双方之间可以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和历史基差来计算预期的买卖价格。而在期市的套期保值交易中,决定套保效果的并不是价格的波动,而是基差的变化。所以说,美国的谷物贸易商都是基差交易者,他们不需要预测价格的涨跌,只需根据历史走势对基差进行预测。他们的任务就是管理好基差,并通过对未来基差变化的判断,综合运用期货、期权等多种方式,从基差的变动中获得利润。对于谷物商而言,套期保值就是对基差的投机,是根据基差变化而不是价格变化作出买卖决定。既然是对基差的投机,如果对基差走势判断错误,就会导致套保操作出现亏损,但由于基差变动幅度较小,其带来的风险远低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因此,即使判断错误也不会给谷物商带来灭顶损失,这也是美国谷物商必做套保的真正原因。
Ⅵ 基差交易的基差交易定价
在美国市场,通过基差交易人们可以利用期货价格来对任何一个地点的谷物进行定价。基差交易在美国的农产品现货和期货市场中运用广泛。美国农产品现货市场的定价方式、套保操作方式,以及期货市场中的期转现交易、对于最终是否交割的判定等,都是以基差为基础作出预测和决策的。
CBOT是从中远期市场发展来的,基差定价的形成是伴随市场的完善发展自然形成的。据FCStone研究人员介绍,较普遍的基差定价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早先在新奥尔良港口订价中使用,后来逐渐推广到各地。目前,较大规模的农产品贸易公司都有自己的基差图,大多自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记录各地点每天或每周的基差变化,既有现货价格与近月合约的基差图,也有现货价格与远月合约的基差图。嘉吉、ADM等大公司在全国各地都设有收购站,采用收购站的买入报价作为当地的现货价格,并据此计算当地的基差。CBOT网站也公布有近15年来美国海湾地区及主要农作物产区的大豆(资讯论坛)、玉米(资讯论坛)、小麦(资讯论坛)等的每周基差统计表,并在其各类宣传材料中也反复强调应利用基差来指导现货贸易。影响基差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运费,各地与期货交割地点的距离不同导致了基差的差异。影响基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当地现货市场的供求情况。当某地现货短缺时,其现货价格相对期货价格就会出现上涨,表现为基差变强,反之则表现为基差变弱。另外,利息、储存费用、经营成本和利润也都会影响基差的变化和水平。
Ⅶ 基差多头交易
基差的多头。
就是买近期合约,卖远期合约。
价格说要调整,怎么赚钱?
当然是近期价格上涨,所以说选择A 转换因子大于1 会使交易更有利。
Ⅷ 基差交易的基差交易发展
中国金融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可以说是处在婴儿期,其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这里面有市场发展进程的原因,也有相关法规、政策的限制问题,,期市自身在实践方面能否保持规范发展,特别是市场发展基本战略思维能否保持正确性,对于改变人们对期市的偏见,推动、影响相关政策的修改、制定,吸引更多的套保者、投资者参加交易,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期市功能是否能有效发挥、如何发挥,是一个综合性课题,但他们从CBOT的基差交易中,或许可以找到有关期市功能发挥的一些内在规律,可以得到许多借鉴与启示。
中国豆粕(资讯论坛)现货市场已经出现了基差交易的萌芽,华东地区的大型油厂已开始尝试采用基差定价方式来确定豆粕的远期定价。随着豆粕厂库交割的全面推行,期货交割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期现价格的聚合,必将为基差交易的推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也将推动更多的现货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保值,从而将进一步促进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
Ⅸ 基差交易的基差交易概念
基差交易是进口商经常采取的定价和套期保值策略。它是指进口商用期货市场价格来固定现货交易价格,从而将转售价格波动风险转移出去的一种套期保值策略。用这种方法,进口商在与出口商谈判时,可以暂时不确定固定价格,而是按交易所的期货价格固定基差,有进口商在装运前选择期货价格来定价。一旦进口商选择了某日的期货价格,则他同时会在期货交易所建立空头交易部位。等到转售货物时,进口商再以等于或大于买入现货的基差价格出售货物,并在期货交易所以多头平仓。这样,无论期货价格如何变化,进口商都不会在现货交易中受到任何损失,而且如果卖出现货的基差大于买入现货的基差,进口商还会取得基差交易的盈利。
举例如下:
某进口商以基差形式与国外商人签订一笔玉米进口合同,价格为12月份期货价格加上15美分(+15centsoverDec),交货期为11月份.12月份的期货价格由进口商在10月10日前选择。于9月28日,该进口商12月份期货价格较为合适,遂通知出口商选择9月28日的期货价格2.36美元/蒲式耳,另外为转移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建立空头交易部位。11月2日,该进口商在国内寻找最终买主,达成转售合同,现货价格跌至2.45美元/蒲式耳,而期货价格也下降到2.28美元/蒲式耳。进口商在达成转售合同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以多头平仓。这样,现货卖出基差—现货买入基差=17—15=2美分。
从上例可以看出,该进口商通过基差定价配合套期保值,不但在价格下跌时,用期货市场的盈利弥补了现货市场的亏损,而且还取得了基差交易的盈利每蒲式耳2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