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去哪看近几年来的黄金价格数据,最好是走势图(重点是2006至今的)
http://gxsky.blog.hexun.com/4941707_d.html
『贰』 最近几年黄金价格走势图
周末停牌
2013年12月黄金交易价已经再次跌破2013年6月28日的新低。不建议盲目投资黄金理财,投资有风险从业需谨慎,不建议盲目购买投资,鄙视金融广告。
本周黄金稳固回升,黄金交易价格维持在259元左右,首饰价格为300元,投资金条价格273元以上,回收价格在257元左右,典当行黄金回收再225元左右浮动。
铂金回收在265元左右
白银交易价在4.28元左右,实物白银例如银砖,元宝在每克5元,首饰在8元左右。
你要10年的还是5年的
『叁』 哪里可以看到黄金历史数据和历史基本面的数据
http://www.chartsrus.com/#international
里面有黄金来(gold),数据能到1800年。
1900 开始源的。。 前面意义不是很大。关键是一战后和二战后的数据
还有主要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前后。那里才开始真的值得玩味的。。。。
看美国人的布局。
『肆』 有谁知道近5年黄金的涨势图,或者确切的数据也可以
你去一个炒外汇的MT4平台可以看得很清楚的
『伍』 黄金历史交易数据那里有
你是什么平台的
『陆』 求黄金的历史数据,每分钟、每小时或每日的都可以,越多约好
很多网站上都有黄金历史数据,你可以自己下载,但要细到每分钟是有些难度的。同时你也没有界定一个时限范围,让人难以解答。
『柒』 有关黄金数据表
Au(T+D)是上海黄金交易所主要现货延期交割交收交易品种。T+D交易是现货延期交割交收交易的简称,是远期交易的一种。随着国内黄金市场的发展,采用保证金交易的Au(T+D) 以交易金额计算,为现货交割量的3倍以上,后续发展空间巨大。
T+D交易不是期货品种,与期货相比有本质的区别:一是有交易所引进中立仓和收取延迟费机制,保证现货买卖的成功,即:申请买卖的交割单,下达买入交割指令的客户一定能收到黄金现货,下达买入交割指令的客户一定能收到黄金现货;二是现货延期交割交收交易品种已经取消300天的最长延期日期,故而持仓时长为无限长,不存在因到期而被强平仓的可能。
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延期交割交收交易品种还有Ag(T+D),上海黄金交易所与2007年11月1日对Au(T+D)交易参数进行改革,推出了Au(T+N1)、Au(T+N2),全部交易手续费上限不得超过万分之十五。
Au(T+N1)、Au(T+N2)合约有关说明:
1、Au(T+N1)、Au(T+N2)合约的交易方式与Au(T+D)一致,新合约对延期费率参数进行了调整。多、空持仓可在每日的规定时段进行实物交收申报,根据交收申报结果进行相应的中立仓申报;
2、Au(T+N1)和Au(T+N2)合约按定期集中支付的方式支付延期费,延期费支付日的多、空持仓,按当日交收申报量对比确定的支付方向支付延期补偿费;
3、Au(T+N1)合约的延期费支付日为单数月份的最后交易日,Au(T+N2)合约的延期费支付日为双数月份的最后交易日;非延期费支付日的延期费率为0。
4、为了便于计算,Au(T+N1)和Au(T+N2)的延期补偿费率暂定为1%,交易所将根据合约的交收情况以及合约与现货价格的偏离情况对延期补偿费率进行调整;
5、交易所对会员的黄金延期品种实行总量限仓,每个延期合约的限仓额度按会员的总额度均分,会员如需调整Au(T+N1)、Au(T+N2)和Au(T+D)之间的限仓额度分配,须报告交易所,经核准后执行;
6、Au(T+N1)、Au(T+N2)的超期费率暂定为0,同时,Au(T+D)的超期费率自2007年11月5日起改为0,交易所按照市场运行情况确定是否征收不同延期合约的超期费;
7、如果会员自营账户因保证金不足或其它原因需由交易所执行强行平仓,按照先平Au(T+N1)、Au(T+N2)再Au(T+D)再Ag(T+D)的顺序执行;如果会员代理账户因保证金不足需由交易所执行强行平仓,除非会员特别指明须执行强平的客户,交易所选择持仓量大的客户按照以上述顺序执行。
8、当客户在多个黄金品种上发生实物交割时,交易所根据现货全额品种、Au(T+5)、Au(T+D)、Au(T+N1)、Au(T+N2)的交割次序,为会员及客户办理实物交割。采用额度交易的会员,实物库存先用于补足被使用的实物额度,再按照上述次序办理实物交割。
名词解释:
【T+D交易】T+D交易是现货延期交割交收交易的简称,是远期交易的一种。远期交易是指买卖双方在交易成交后T+D日(D为远期交易的合约期限值)办理清算与交割的交易。T为英文时间time第一个字母的简写,D为英文日day第一个字母的简写。表示的含义是:在买入或卖出延期货权后,可以在不超过规定的最长交割交收天数内的任意一天行使交割交收的权力。现阶段上海黄金交易所开设的品种有黄金和白银二个品种。
『捌』 中国历年黄金价格一览表
黄金价格一览表(单位:美元/盎司)
年份 最高 最低 平均
2009 1212.20 810.00 972.35
2010 1421.00 1058.00 1224.53
2011 1895.00 1319.00 1571.52
2012 1797.75 1540.00 1668.57
2013 1693.75 1192.00 1411.23
2014 1385.00 1142.00 1266.40
2015 1295.75 1049.40 1160.06
2016 1366.25 1077.00 1250.80
2017 1346.25 1151.00 1257.12
2018 1354.95 1178.40 1268.49
历年金价上涨原因:
1、2009年金价上涨: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原先买入黄金以求避险的机构不得不大量抛售黄金来获得流动资金,黄金价格八九月份出现暴跌。
不过随着各国紧急救援措施的出台,黄金价格开始随后在08年年底至09年开始明显上涨。虽然黄金通常被视作避险工具,但当危机发酵到一定程度时,黄金也会成为被抛售的资产之一。
2、2012年金价上涨: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不得不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因此连续几年贬值,黄金走强,2012年金价创下1920.8美元/盎司的纪录高位。
3、2016年金价上涨:
受英国脱欧、美元指数和全球股市走弱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避险情绪明显升温,黄金的避险功能凸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买入黄金,黄金价格猛涨近25%。2016年可以说是黄金白银的小牛市。
『玖』 近年来各国黄金产量怎样
由于近期国际金价和总需求的上升,黄金生产成本的下降,世界矿产黄金的产量总体处于一个在波谷向上反弹的阶段,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黄金产量仍旧保持一种平稳上升的趋势。
国际矿产黄金产量变化近况
国际黄金市场中的矿产黄金供应量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状态,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黄金产量经过了1994、1995两年的连续下降,在1996年,全球的许多产金国纷纷加快了生产步伐。但在经历了1996-1998年三年年均4%左右的中速增长之后,全球矿金的增产速度便减慢了下来,基本保持在1%左右。然而在2002年,却出现了自1994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增长率为-1%。
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前十位的产金国名次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1%左右的增减幅度看似也不会给全球产金量带来多大的影响,但事实却是,这些矿产黄金供应国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调整。从近几年来这些国家的产金量变化来看,可以大致将他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产金量基本保持持续增长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秘鲁、加纳以及一些拉美、东南亚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而俄罗斯在克服了其采矿业的财政危机之后,也逐步实现了产量的增长。同时带动了许多独联体国家的采金业的发展。阿根廷更是在1998年首次跃入了世界产金国前20名的行列。
第二类是不断减产的产金国,其中主要有: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及一些非洲国家。他们中的多数在经历了1996、1997年的增产期后,就开始出现了产量的萎缩。而最为典型的就是南非,其产量从1970年开始,逐年下跌,一路滑到了2001年的低谷。
第三类则是那些受技术、资金、市场、矿源、政策等多种因素限制而出现产量波动或产量基本持平的国家。例如美国,在经过了1996-1998年三年连续的增长之后,就一直处于一种隔年涨跌的状态之中。
从以下的几个国际重要产金国(地区)产量的具体变化情况和原因,就能粗略窥探到国际黄金市场近年来的变动:
南非
南非的金矿储藏量和生产量一直是处于全球首位,其国内的金矿以富矿居多。1970年南非黄金产量达到了历史顶峰,年产金1002吨,占了全球产金量的一半以上,此后黄金产量就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仅在80年代中期和1993年有过两次增产。在80年代,其产量均保持在600吨以上,约占全球黄金产量的30%。1996年,南非的产金量首次跌破500吨/年,约占当年全球黄金产量的21%。2001年,其产金量滑到历史低点,仅394吨。直到2002年,终于又实现了小幅的增产。虽然1970年至今,南非的黄金年产量大幅减少,但它仍是全球最重要的黄金开采基地。
之所以会导致南非的黄金年产量锐减这种情况,究其主要原因不难发现:首先,表2中的数据明显反映出,虽然南非的产金成本与全世界一样,都处于一种逐步下降的状态,但其每年的产金成本(付现成本)均要高于世界其他国家,这是由于开采程度不断增加和技术不足所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所带来的问题。其次,从80年代起,国际金价就处于一种波动下跌的状态,南非政府和厂商希望通过减产来促使国际黄金市场的供求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从而通过提高黄金的市场价格来弥补高额的成本并增加利润空间。所以,从图1中可以看到,产量曲线的变动和黄金价格曲线的变动是一致的,只是因为生产的启动和结束都有一个时滞过程,从而导致产量曲线的变动落后于价格曲线的变动。
但随着近年来国际金价的重新攀升、南非货币兰特(rand)深度贬值而造成的成本节约和实际兰特金价的上升,促使了南非在2002年增产1.5吨,实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首次增产。今后,只要南非能逐步克服其成本、技术及劳动生产率上的问题,它的黄金工业终将走出低潮期,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
1990年至2002年,中国的黄金产量基本保持了一个持续、较快的增长势头,仅在1999年出现了少量的减产。2000年,中国取代加拿大成为全球第四大产金国,2002年的年产金量是189.13吨,2003年是200.598吨。
由于在中国的黄金市场中,中国人民银行曾是惟一有权收购黄金的机构,所以,影响中国矿金产量的因素也具有特殊性。
首先,政府的黄金储备政策是黄金开采的指向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必须要增加黄金储备,这是因为:
1、随着中国GDP的上升和对外贸易总额的增加,中国需要相应地提高黄金储备量;
2、充足的黄金储备也是保证人民币在实现了可自由兑换之后能保持强势的重要条件之一;
3、与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相比较,中国的黄金储备量仅为日本的二分之一,与美国更是相去甚远,这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其次,随着中国黄金市场的逐步开放,黄金投资必将有所增加,同时经济、技术的发展也会刺激制造业用金量的上升,这势必导致黄金总需求的增加,从而拉动黄金的开采。
最后,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黄金市场上所占据的特殊地位,其决定的黄金收购价对中国采金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国际金价暴涨之时,国内黄金收购价并没有随之浮动,从而导致了一些矿产金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出。1997年后,人民银行经常按国际金价调整其收购价以减少这种非正常的黄金外流。但由于国内收购价和国际金价仍常常存在着差异,致使在国内收购价高于国际金价时,走私黄金流入国内,谋取利益。但随着中国黄金市场与国际金市的逐步接轨,这种影响将会慢慢消失。
独联体国家
前苏联是一个黄金储量十分丰富的国家,1987年时,还以277吨的产金量仅次于南非,排在世界第二位。前苏联解体后,美国取代它成为全球第二大产金国。但在2002年,所有独联体国家的产金量之和仍可超过美国,占据全球次席。
从1993年到1996年间,独联体国家的黄金产量从250吨左右下降到了223吨。从1997年开始中速回升,在2003年达到305吨左右的黄金产量。
俄罗斯是各个独联体国家中最大的产金国。在度过了国内采矿业的财政危机之后,俄罗斯的矿产金产量从1999年起,开始了连续四年的增长期。在2001年,已恢复到了1993年时的产金水平,年产金165吨,在2002年达到了181吨的高峰。
乌兹别克斯坦的产金量基本保持平稳,一直处于85-88吨之间。吉尔吉斯斯坦在1997年首次进入世界前二十大产金国的行列。但在2002年7月,该国最大的金矿库姆托尔库发生塌方,使其无法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