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想做锑矿石生意
首先要本钱,还有胆识,更要人脉。
『贰』 新型贿赂的犯罪特点
受贿行为隐蔽化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一些市场“潜规则”逐渐演变成新类型犯罪手段,受贿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且花样不断翻新,往往以比较隐蔽的、不太容易识别的、非传统的受贿形式出现。如以低于正常价格购买或者以高于正常价格出售的方式买卖房屋、汽车等大宗贵重物品,由于行为人支付了一定的费用,并非完全无偿占有,手段隐蔽。如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原副局长殷国元曾以139万余元的价格购买市场价253万余元的上海杨浦区国定路房屋两套,之后殷国元涉又多次以近乎“对折”的方式“购买”房产多套,涉案金额数百万元。这种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物品,可谓“形式合法、目的违法”,受贿形式隐蔽,而且有规避法律之嫌。《两高意见》司法解释的规定直截了当,对惩治犯罪提供了依据。
权钱交易间接化
不少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后,往往授意请托人将“财物”等贿赂交付给自己的配偶、子女甚至情人等“特定关系人”。 关于“特定关系人”问题,司法解释明确了特定关系人的范围,是指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近年来,一些贪污腐败分子通过亲属等“白手套”敛财,新规定就是要堵住这条不义之财之路。 如浙江省交通厅原厅长赵詹奇收取贿赂款不直接经手,而是让情妇拿业务提成,让儿子以咨询费、年薪、借款的名义捞钱。用这种手法,在他任职的12年间捞取不义之财600多万元。2007年7月,赵詹奇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7年9月12日,赵詹奇的情妇汪沛英作为“特定关系人”涉嫌受贿被提起公诉,公诉机关指控,在萧山机场侯机楼招标时,某建设公司通过汪联系上了赵,在赵的帮助下如愿中标,该公司分两次送给汪55万元,最终,汪被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
市场化特征明显
以合法的市场经济交易形式掩盖非法的行受贿行为,如房车买卖、投资理财、股份经营、薪酬给付等都是常见的市场交易形式,但同时也很容易被利用于权钱交易行为。如行为人以合作开办公司的名义,既没有实际出资,也不参与管理经营,即获取所谓“利润。”还有的未出资而获得股份,凭干股“生利”收贿赂。如湖南省安化县廖家坪锑矿原矿长高力初夫妇用一张10万元“空股”的借条,在自己发包的矿山内入干股,2003年至2006年4年内拿干股“生利”的贿赂114万余元,夫妇俩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12年。又如曾经以写下《以我沉痛“七笔帐”,劝君走好人生路》的深刻忏悔书而“闻名”的,江苏省徐州市原建设局局长靖大荣受贿案中,有好几笔就是以丈夫(特定关系人)名义拿奖金,以职权为筹码买“低价房”,以弟媳名义入“干股”,为两高《意见》做了生动的注脚。
受贿手段期货化
近年来,腐败行为出现许多“变种”,其中“腐败期权化”较为典型。一些腐败分子在职时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后,当时不收受贿赂,而是约定离职后再收受其约定的报酬,变“现货”为“期权”。 :如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原副局长殷国元2005年退休后,担任上海市土地协会会长,仅2005年,殷国元就向上海一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江某索贿、受贿2000余万元。同时,新型贿赂犯罪很多是由社会上不良风气升级演化而成,社会恶俗味极浓。如赌博型、挂名工资型受贿犯罪等。陈良宇受贿案中第二笔、第三笔就是其妻子、儿子不实际工作却获取所谓薪酬的问题。
『叁』 中国矿产资源,世界排名第几
中国矿产资源总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三。
中国目前已经发现了171个矿种,探明储量的已经达到了159种,其中20多种矿的探明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如钨矿、锡矿、锑矿、稀土矿等大约12种位居世界第一。探明的储量占到了全球12% ,从探明的总储量来看,我国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所以我们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
我国还有进一步找矿的巨大潜力。表现在:一是,我们国家成矿地质条件很好,全世界三大成矿域在我们国家都有分布,所以我们国家有很好的成矿先天条件。二是,我们国家几十年来的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已经发现了将近20万个矿产地,但是目前经过勘探的只有两万多,还有90%以上的已经发现的矿产地没有进行进一步深入工作。
(3)锑矿交易APP扩展阅读:
中国已查明黄金资源储量1.21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2016年我国已查明黄金资源储量达1.21万吨,仅次于南非,位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中国黄金行业整体发展健康平稳,以黄金为主,多金属开发并举。2016年我国黄金交易所交易量达2.4万吨(单边)、期货交易所交易量3.9万吨(单边)、商业银行场外交易量0.7万吨,累计成交量达到7万吨。预计,“十三五”期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10万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黄金矿产资源丰富,消费需求旺盛,投资交易活跃,在世界黄金产业价值链条中占有重要份额和地位。将黄金作为先导性行业,优先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进行黄金勘探、开采、加工、消费以及黄金投资、交易方面的合作,对促进我国黄金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支柱性矿产(如石油、天然气、富铁矿等) 后备储量不足,部分用量不大的矿产储量较多;中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支柱性矿产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 开采利用难度很大;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国矿产资源总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三 找矿潜力大
『肆』 湖南省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对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国家为防止经济“过热”、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土地“闸门”把得更加严紧,国土资源部门面临的双重压力比往年更大、困难更多、任务更艰巨。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正确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把握主动、积极应对,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各项工作平稳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国土资源现状
(一)土地资源
据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显示,2006年全省土地利用现状为:农用地面积 1791.42 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4.56%,比2005年下降了0.08个百分点;建设用地面积136.2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43%,比2005年增加了0.11个百分点;未利用地190.9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9.01%,比2005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2006年,全省建设占用耕地144029.7亩,通过开发、复垦、整理及其他方式共增加耕地156692.1亩,扣除建设占用耕地144029.7亩,还增加了12662.4亩。从全省来看,2006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其中长沙、湘潭、衡阳、永州四市实施了耕地的异地占补平衡。近年全省耕地面积变化情况见图1。
全省未利用地面积年初28725214.6亩,年末28637875.9 亩。2006年年末未利用地减少面积为137901.7 亩,增加50563.0 亩。
全年未利用地转为农用地103799.4亩,其中耕地53656.5亩、园地987.4亩、林地42284.3亩、其他农用地6871.2亩;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3.3亩。
图3 2000~2006年省级批准农用地转用情况
2.土地征收
全省各类建设用地项目共计征收土地16845.88公顷,其中农用地12554.80公顷,耕地6544.68公顷,征地总费用为1299162.25万元,安置农业人口295413人。
3.土地划拨
2006年全省划拨各类土地1485宗,面积1836.67公顷,占土地供应总量的22.89%。
4.土地资产处置
2006年,共处置89家省直管单位,271宗土地资产,759.56万平方米的土地,核定土地资产总价值37.86亿元。其中,出让土地184宗,面积429.8万平方米,价值31.3亿元。经营性用地全部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征收土地出让金8.05亿元,省级财政结算入库土地出让金6.65亿元,比“十五”期间翻了一番。
5.基本农田保护
省国土资源厅与省农业厅共同制定下发了基本农田保护有关问题的整改意见和补划基本农田工作暂行规程,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了基本农田数据库建库工作,安排了93个县开展建库,有60多个县市完成初步成果。根据国务院《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代拟了《市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并报省政府审定。
全省基本农田数稳定在3367165.22公顷。安乡、平江、南县、湘潭、衡阳5个县被批准为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
(三)地矿行政管理
1.整顿规范开发秩序
2006年全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组织各类整治行动183次,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2128起,关闭非法和整改不合格的矿山(点)2806个(次),限期整改和停产整顿矿山954个,关闭非法和整改不合格的选矿厂170个,停产整顿选矿厂210个,对56起非法采矿涉嫌犯罪行为破坏的矿产资源价值进行了鉴定,移送司法机关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128人。
2.管理机制创新
不断探索创新,推行矿业权规划计划管理。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凡矿产资源规划没有批准或与规划不符的,一律不予审批矿业权;规范矿业权审批行为。省厅下发了《关于规范采矿许可证审批发证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收回了原委托市州发证的矿床储量规模为中型(含)以下的铅锌等21种矿产的发证权限,进一步理顺了省市县的审批职能;调整矿业权利益分配关系。矿产资源收益主要向基层倾斜,对于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将省市县矿权收益分配比例调整为3∶2∶5;全面推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2006年全省收缴备用金7.1亿元,强化了矿业权人治理矿山环境的责任;开展了矿产资源储量动态检测工作。全省完成甲类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检测2765个,占应完成数的85%;落实矿山年检制度,将储量动态监管、采矿登记发证、“三率”指标考核、补偿费追缴、地质环境备用金收取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年检变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面检查。
3.资源储量管理
全年省级共评审备案矿产储量报告377个,其中小型矿288个,零星分散矿89个。储量报告中煤矿321个,其他矿56个。全年共确认采矿权评估报告124个,备案探矿权评估报告88个。发布了《湖南省矿业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全省矿山储量监管机制,3292个矿山已基本完成了储量动态的野外工作,省厅已审查通过75个矿山储量年报,审查了215个压覆矿产报告。用地项目压覆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金矿、石灰岩和矿泉水。全年依法汇交成果地质资料409种。
4.勘查许可证批准登记
2006年全省批准登记勘查许可证317个,其中能源矿产85个(包括煤81个、地热2个),黑色金属矿产34个,有色金属矿产100个,贵金属矿产76个(金矿73个),非金属矿产22个,批准登记面积2791.14平方千米,比2005年(3830.46平方千米)同期减少27.13%,收取矿业权使用费55.82万元,同比(89.89万元)减少37.90%。从获得勘查许可证的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156个)和私营企业(68个)为主要勘查力量,分别占到持证总数的49.21%和21.45%,其他是有限责任公司(40个)、股份有限公司(10个)、集体企业(3个)、股份合作企业(23个)、联营企业(9个)、其他企业(5个)。
5.采矿许可证批准登记
全省批准登记采矿许可证6797个,其中非金属矿产4430个(化工矿产180个),能源矿产1598个,黑色金属矿产270个,有色金属矿产409个,贵金属矿产76个(金矿75个),稀有、稀土矿产4个,水气矿产10个。批准登记面积2498.05平方千米,采矿权使用费1140.03万元。
从采矿企业经济类型看,以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为主,分别为4183个和1287个,其余依次为国有企业242个、股份合作企业160个、股份有限公司276个、有限责任公司230个、联营企业48个、独资经营企业44个、外资企业3个和其他企业。
(四)地质环境保护
1.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2006年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制定和发布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了市州级地质灾害隐患点366处,县级隐患点1500多处。全省建成省、市、县三级气象预报预警网络,并已延伸到2000多个乡镇国土所,共有预警责任人3175位。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在防御“6.17”、“6.25”和“7.15”等3次严重群发性地质灾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2006年,完成了隆回县、花垣县、城步县、攸县、邵东县、常宁市、临湘市、嘉禾县、宜章县、汝城县、安仁县、沅陵县12县262个乡镇和5885个行政村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面积2.7万平方千米。查出隐患点540处,受威胁人口40114人,受威胁财产4.6亿元,并逐点制定了防治方案。全省已有56个县市区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基本查明了调查区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编制了《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0年),并已经省政府批准颁布实施。
3.地质灾害防治
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的通知”,完成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检查,完成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475个,其中一级63个,二级96个,三级316个。组织编制和审查了2005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设计,申报了2006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国家项目,争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资金3000万元。完成了2006年度“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9个项目,被评为全省“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单位。建立和完善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相配套的制度。全省已收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7.1亿元,其中省本级收存6.3亿元。
五、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一)土地违法案件查处
2006年全省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6908件,涉及土地面积1612.92公顷(耕地436.49公顷),其中历年隐漏2100件,涉及土地面积397.22公顷。2006年立案查处3766件,涉及土地面积1341.35公顷(耕地369.01公顷),其中隐漏案件立案963件,涉及土地面积341.99公顷,2006年发生案件立案2803件,涉及土地面积999.359公顷(耕地279.01公顷)。与2005年发生案件立案数(3136件)相比,减少了333件,下降了10.62%。
全年共结案3580件,涉及土地面积1129.89公顷(耕地267.107顷),其中处理2005年未结案件288件,占8.04%,处理隐漏案784件,处理2006年发生案件2508件,占70.06%。从查处的违法主体看,各级政府土地违法案件83件,比上年增加53.7%,其中省级机关2件,市级机关4件,县级机关52件,乡级机关25件;其余是其他单位和个人土地违法案件,其中村(组)集体219件,企事业单位522件,个人2741件。
全年共拆除构筑物21583.97百平方米,没收构筑物857.4百平方米,收回土地59.53公顷(耕地9.97公顷),收取罚没款4469.16万元。全年通过动态巡查发现违法行为 8087 件,涉及土地面积1933.85公顷(耕地550.76公顷),制止违法行为7004件,涉及土地面积1560.703公顷,其中耕地402.018公顷,挽回经济损失14658.39万元。全年行政处分13人,党纪处分6人,刑事处罚5人。
在处理2006年发生的2803件案件中,买卖和非法转让土地案件294件,占10.49%;破坏耕地案件133件,占4.74%;未经批准占地2247件,占80.16%;其他案件127件,占4.53%。
(二)矿产违法案件查处
2006年全省矿产资源违法案件共立案1240件,比2005年(1343件)减少7.67%,其中勘查类违法案件22件,占1.77%;开采类违法案件1211件,占97.66%;不按规定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7件,占0.56%。从违法主体看,企事业单位152件,集体130件,个人958件。另有2005年未结案件98件。2006年结案1211件,比2005年(1313件)减少7.77%,其中勘查7件,开采1112件,不按规定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7件,处理2005年未结案85件。
全年吊销采矿许可证59个,收取罚款1996.72万元,全年行政处分3人,党纪处分2人,刑事处罚37人。
2006年立案查处的矿产违法案件中,以开采类违法行为最突出,全年共查处1211起,占2006年立案的97.66%,其中尤以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现象普遍,共查处1094起,占2006年查处的开采类违法案件的90.34%。开采类违法中个人违法案件942件,占全年查处案件总数的75.97%。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与人员情况
(一)国土资源体制改革
2006年全面完成了体制改革任务,国土资源行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全省14个市州全面实现对34个区分局的人、财、物的垂直管理,88个县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上收到市州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管理。2264个基层国土资源所作为县市局的派出机构,机构、编制上收为各县市人民政府管理。各市州局增设了总工程师或总经济师。全面落实了国土资源执法部门“三定方案”。全面落实了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基层国土资源所矿产资源、测绘管理行政职能,实现了土地、矿产和测绘的集中统一管理。
(二)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
2006年各级国土资源管理机构从业人员较2005年有所精减,全省共有县级以上各级国土资源管理机构123个,从业人员16392人,减少了3.3%。行政编制人员3229人,比2005年减少4.2%。
全省共有乡级土地管理所2141个,从业人员5698人,其中专职人员5696人,占99.96%。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全年共有2973人次通过了管理及业务知识培训,其中党校培训1397人次,各级行政学院培训303人次,其他培训1273人次。
全年参加学历教育2367人,其中在读博士7人、硕士47人、本科1196人、专科 1117 人。2006年取得硕士以上学历学位6人、学士学位5人。
『伍』 关于国外进口黄金问题 有什么方法
据央行官方网站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和海关总署制定了《黄金及专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属》,并予以发布,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在这份管理办法中规定,只要满足一定条件,黄金企业也可申请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
《管理办法》表示,符合条件的矿商、冶金企业、金币生产商及所有国务院批准的黄金交易所的会员银行,均可进行黄金进出口交易,此前,中国只有15家银行有资格进口黄金。
此外,央行将对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的数量进行限制性审批,对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施行准许证制度。
《管理办法》同时公布了黄金和黄金制品进出口的法人所具备的相应资格,申请黄金进出口的,除了合规经营外,还必须是黄金交易所金融会员、做市商或者国务院批准的黄金交易所综合类会员、年矿产金10吨以上、生产过程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在境外黄金矿产投资规模达5000万美元以上的矿产企业等。
『陆』 新疆和中亚的贸易状况
在民族分布上,中亚有着明显的“巴尔干化”色彩。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民族居住在这里,错综复杂、彼此渗透,冲突与融合并举,合作和危机同在。
中亚经济区是原苏联的19个大型经济区之一。包括原苏联的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土库曼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和塔吉克加盟共和国(当时哈萨克加盟共和国单独成为一个经济区-哈萨克斯坦经济区)。这个经济区面积共计127.7万平方公里,占全苏5.7%;人口有3355.96万人(1990年1月),占全苏11.6%以上。水利资源丰富,且开发条件好。具有利用地方资源的综合工业(天然气、有色金属开采、化学工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有发达的农业(原苏联主要的棉花、生丝、羊毛、羔皮生产基地)。植棉业、畜牧业及其产品初级加工业,燃料和其它矿产原料的采掘工业,是核心生产部门。在原苏联总产量中籽棉和皮棉均占87%左右,生丝占70%以上,羔皮占55%左右,天然气占18%以上,锑和汞数一数二,轧棉设备占90%左右,棉田机械独家生产。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当时全苏平均水平。经济结构上有明显缺陷,日用工业品和某些工业原料以及不少设备依赖外部,每年的货物输入比输出多近一倍。从该经济区远出棉花、植物油、天然气、几种石油产品和机器、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羊毛。这是一个有很大开发潜力的经济区。
主要民族有柯尔柯孜族占总人口的52。4%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21.5%,乌兹别克族占总人口的12,9%,乌克兰族占总人口的2.5%,德意志族占总人口的2%,另外还有维吾尔族、东干族、哈萨克族、土耳其族、阿塞拜疆族、吉卜赛族等。吉尔吉斯斯坦首都为比什凯克市,现有40万人,全国6州一个直辖市60个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边境线总长约1096公里。
吉国在经济上奉行各种所有制平等的基础上,推行私有化和非国有化,发展市场经济,重视国际合作和与世界经济、地区(中亚)经济的一体化。吉国经济结构单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落后,相对优势产业为电力工业,占独联体国家第三位。另外矿山开采工业,如黄金开采、锑矿、汞矿开采很有优势。
吉国经济发展急需要借助外来资金。国家为吸引外资采取了建立自由经济区、放开外汇管制、实行国民待遇等措施。加之吉国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状况好,吸引了许多国家在吉国直接投资办企业,如加拿大与吉尔吉斯合资建立的库姆多尔金矿,投资额达4.52亿美元。97年5月正式生产,年产18吨黄金,美资公司在吉国投入巨资开采石油、德国投资租赁了吉国2万公顷土地搞农牧产品开发加工。1998年10月,吉国已成为世贸组织的策133个成员国(独联体国家第一家),无疑又增加了吸引外资的实力。
吉尔吉斯同世界许多国家有着经济贸易关系,尤其是周边国家。出口的产品主要有棉花(所占比例很大)、丝纺原料、烟叶、药材、有色金属、电动机、电器、汽车散热器、汽车配件、灯炮、医疗仪器、物理实验仪器、潜水泵、金属切削机床、锻压设备、联合收割机、拖拉机、链轨、各种设备零件等。进口商品以食品工业、轻工业、建材工业、机械工业的成套设备以及饮食、医疗卫生和化学实验等行业的技术设备为主。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地区东南部,西北与乌兹别克斯坦为邻,南与阿富汗接境,东南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喀什地区接壤。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相连。面积14.31万平方公里,人口535.7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7人左右,首都杜尚别市。 简史:塔吉克部族形成于9~10世纪, 是中亚的一个古老民族。13世纪被蒙古鞑靼人征服,16世纪起加入布哈拉汗国。1868年北部费尔干纳州和撒马尔罕州部分地区并入俄国。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4年10月14日成立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隶属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9年12月5日改为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0年8月24日,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8月底改名为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同年9月9日宣布独立。1994年11月6日塔以全民公决方式通过了独立后第一部宪法, 确立了塔的总统制政体,总统是国家元首,任期五年,现任总统拉赫莫诺夫,1994年11月当选。1999年11月拉赫莫诺夫蝉联总统。
高山国家。境内9/10以上的地区为山地,1/2的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海拔7495米。中部有突厥斯坦、泽拉夫尚等山脉,东南部为帕米尔高原的一部分。自然景观以荒漠、草原为主。阿始终不渝河的上游喷赤河为主要河流。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垂直变化较大。年降水150-700毫米。
塔吉克斯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种有70多种,矿床300多个,已被开采的有36种矿和100多个矿床,有29个煤矿。仅亚格诺布尔煤矿,地质储量就达16亿吨。石油主要在费尔于纳盆地的西部和塔吉克盆地;天然气主要在杜尚别克地区,铁矿集中在北塔吉克斯坦的库拉马山甫坡,有丘卡达姆布拉克矿和图兰格林矿。 经济:农业以种植长绒棉为主要,麦类、果园、养蚕亦占重要地位。工业中以轧棉、棉纺织、丝纺织、制毯为主的纺织业及食品、矿冶业较为发达,交通运输以铁路、公路为主。
塔吉克斯坦独立之前,对外经济贸易基本上是由原苏联东方贸易公司统一负责。该国独立后开始单独进行进出口业务活动。现在塔吉克斯坦与世界许多国家有着经济贸易联系,其出口的主要产品有棉花、棉纱、地毯类制品、羔皮、植物油、葡萄洒等;进口的主要产品有各种机器设备、精密仪器、汽车运输工具、生铁、钢材、木材、化纤、粮食、服装、纺织品、家电、药品、医疗设备及糖果点心等。 居民生活习惯:塔吉克居民中90%以上是穆斯林,生活方式与其他中亚国家的穆斯林基本相同。农村居民绝大多数以耕作为生,畜牧饲养业也以固定饲养为主,流动放牧很少。由于受俄罗斯民族的影响,塔吉克比传统的穆斯林国家较开放一些,并不完全苛守伊斯兰教规。
海关制度及税收:塔政府决定,自1997年3月1日起,对进入塔境内的商品实行统一关税,税率10%。对享受塔临时优惠方案的发展中国家,给予进口关税减半待遇,中国可享受关税减半待遇。此外,塔对部分进口商品征收消费税,对独联体国家和非独联体国家实行差别待遇,从非独联体国家进口的部分商品(如烟、酒、石油产品、裘皮服装、首饰、玻璃器皿及办公用品、汽车等)征消费税,税率在20%~200%不等。
自1996年3月1日起,取消了所有商品的出口关税。
其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日:1992年1月4日
哈萨克斯坦概况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位于原苏联中亚北部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该国东西长3000公里,南北宽1700公里,领土面积271.73万平方公里,1700万人口。哈萨克族占39.7%,俄罗斯族占37.8%,其他各民族比例较小,原首都阿拉木图市130万人,现仍为国家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首都阿斯塔那距阿拉木图市1200公里,29万人。是哈萨克斯但的政治中心,各项基础设施正在开发建设中。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博乐、塔城、阿勒泰地区及自治州相连,南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北与俄罗斯联邦相接。
哈国的经济发展有三大特点:一是私有化进程快。现私有经济已占国家经济总量的80%以上:二是对外来经济依赖性很强。自建国至98年底收到外来投资100多亿美元,人均拥有外资400美元,在独联体国家占第一位。现又签订了400亿美元的石油、交通引资合同,三是对外来商品依存度很高。特别是高科技产品、生活日用品、轻工产品基本被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土耳其的商品所替代。市场需求旺盛,物资集散幅射面广。
哈国对外来经济的优惠政策:一.是确定了对外来投资实行优惠、特惠待遇的范围。对在生产基础设施、加工业、农业、阿斯塔那市政建设项目投资的,根据投资额大小确定,优惠待遇为免征3年财产税、土地税和所得税;特惠待遇为免征5年减征5年(减半)财产税、土地税和所得税。二.是外汇管制自由开放度较高。允许自由兑换外汇,外商投资收益缴纳30%所得税后可以全额汇出境外。三.是企业注册条件宽松。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拥有800美元的注册资本,可以到司法部申请注册企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现中国在阿拉木图注册的公司有48家。四是哈国现有四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开发区内投资还可以在享受优惠、特惠税收待遇后,再享受缴纳20%所得税的优惠。哈国的法律秩序从立法体系上比较完备。近几年连续出台、修正了《海关法入》《外来投资保护法》《自由经济区管理法》、《税法》以及20多部与之相配套关于发展经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法规。但在执法环节上,有法不依现象十分严重。
哈萨克斯坦出口商品主要有:钢材、精铜矿、精锌矿、阴极铜、铜制轧材、铅制轧材、球铁矿、生铁铸件、钢、镑、镁、钦、钥、原油、动力煤、焦煤、铁合金、磷酸、正磷酸、磷矿、磷化锌、硼酸、三磷酸纳、合成橡胶、普通颗粒状过磷酸盐、农药、各种石油产品、聚氯乙烯纤维、聚丙烯、冲击式聚苯工烯、氧化铬、氧化钧、硫化钠、X光机、金属切屑机床及零配件、自动锻压机、挖掘机、翻斗车、变压器、蓄电池、选煤机、矿井设备、重型拖、播种机、滚动轴承、颜色分析仪、旋风除尘器、三用钻头、硬质合金钻头、石油工业设备的零配件、分离器、冶金产品的包装机和设备、测温调温仪、工艺流程控制和调整仪器、万能连接器、饲养分配器、剪羊毛机、农业机械成套配件、载重汽车轮胎及各种配件、传送带、水泥、各种耐火材料、各种绝缘材料、油漆和醇酸漆、拖拉机零配件、悬劈起重机、机械牵引耙、离心式水泵、各种水泵、皮棉、细羊毛、普通小麦、肠衣、纯种羊羔皮、稻种、肉类罐头、去毛绵羊皮、鹿茸、皮革及车辆等。该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有:奶粉、奶制品、床上用品、浴巾、毛巾、棉毛织品、糖果点心、地毯、首饰、服装、童装、长短袜、针织品、体育用品、运动鞋、旅游鞋、皮大衣、皮鞋、日用化工品、电视机、录像机、双卡录音机、水果蔬菜、啤酒、电缆、家用电器、吸尘器、家俱、化妆品、载重汽车、小汽车、汽车配件、平土机、翻斗汽车、机床、管道、木材、钻探设备、蚕丝、羊毛衫、电吹风、电镀椅、牛羊肉、钢笔、圆珠笔、手电简、录音带、录像带等。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地区中南部,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等国为邻,总面积44.74万平方公里,人口2070.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0.8%,农村人口占59。2%,首都塔什干220万人。境内民族100多个,其中乌兹别克族70%,俄罗斯族占7%。全国12个州—个直辖市。
乌国的经济模式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对影响国计民生的商品,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制度。外商与该国公司签订的合同必须由国家经贸部审批;经商品交易所进行价格审定,否则无法履约。对棉花、化肥、石油产品由国家指定的公司垄断经营。外汇管制严格,不能自由兑换外汇,对外商投资全国只批准100家企业有外汇调剂权。对外经济贸易是乌兹别克斯坦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苏联时代,乌兹别克斯坦与其他中亚共和国一样,主要生产原料性产品和半成品,目前,该国主要出口的商品有棉花、化肥、水泥、蚕茧、皮革原料、卡拉库尔羔羊皮等。主要的贸易伙伴为中国、韩国、瑞士、英国、日本和周边国家与联体各国。
土库曼斯坦共和国
概况: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最南部,在原苏联的疆域内地处最南端,其北部比克里米亚半岛的最南部还要偏南200多公里,其南部延伸至阿富汗腹地的库什卡市,它与非洲的阿尔及尔市相比还要接近于赤道;该国西部濒临里海,有漫长的海岸线,港口城市克拉斯诺沃茨克市被喻为“通往中亚的门户”;北部与东北部地区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相接;南部与东南部地区则与伊朗和阿富汗交界,其西南部地区最南端的城市喀山库里市与伊朗首都德黑兰仅相距数百公里。
土库曼国家面积48。81万平方公里,425.4万人,其中土库曼族占77%,乌兹别克族占9%,俄罗斯族占6.7%。全国设5个州16个市46个区,首都阿什哈巴德55万人。
货币 马纳特(Manat)。1美元=5200马纳特
自然:境内地势低平,90%的土地被沙漠覆盖。世界著名的卡拉库姆沙漠在中部延伸。主要绿洲是科佩特、捷詹、穆尔加布河以及阿姆河中、下游绿洲等。南部有山脉分布。阿姆河、捷詹河、穆尔加布河为主要河流。卡拉库姆――列宁运河是世界最大的灌溉及通航运河之一,总长1400千米。强烈的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很大,干旱少雨。
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经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为最主要的工业部门。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很高。化工和地毯织一在工业中亦占重要地位。农业以植棉和饲养羊、马、骆驼为主。长绒棉产量较高,羊羔皮和土库曼地毯很有名气。交通以铁路、公路、油气管道为主 。
土库曼的资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自需商品绝大部分需要进口,对外来经济依赖性很强。有较好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在自由经济区内建立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所进口设备以及相关产品的关税和增值税为零。进口商品除纺织品、烟、酒征收不同税率的特别消费税外,其它商品的关税一律实行零税率,只收干分之三的手续费。对进口到土国的商品销售后,收入可存土国的马那特(土国货币)帐户,在土国购买原料性产品,经 土国国家商品交易所审查鉴证后自由出口。
对外经济贸易是土库曼斯坦创取外汇的重要手段,是该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国现已同数十个国家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该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有:棉花、棉织品、蚕茧、皮革原料、毛类、地毯、羊羔皮、天然气、原油、油品、水泵、冷塔式通风机、硫酸钠、硫磺、碘、澳、过磷酸钙,进口产品主要包括:粮食、服装、纺织、食品、药品、家用电器、日用百货、机器设备、化工设备、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轧材等。
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为吸引外资,土规定了若干优惠措施,主要有:外商投资活动享受的法律待遇不得低于土法人和自然人在财产、产权和投资活动方面享受的待遇。
外商有权部分参与土已有企业,建立外商独资企业,获得现有企业,获得动产、不动产(包括房屋、住宅、设备、交通工具及其他法律许可的财产),直接获得财产或获得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独立或与土法人和自然人共同获得土地使用权、土境内自然资源使用租让权。含有外资的法人可以自行确定其产品(工程服务)的销售条件,包括价格。
含有外资的法人的联合可以在自愿基础上,遵照土法律文件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联合形式包括联盟、协会、康采恩、行业间、区域间以及其他联合组织。
外资占注册资本30%以上并以可自由兑换货币投入的企业法人在持有授权机关出具相应证明条件下,可不需许可证出口相当外商注册资本份额规模的自产产品。
外商投资企业可不需许可证进口生产和自用的产品,出口自产产品所得外汇收入在纳税后由法人自行支配。
当有关外国投资的法律发生变更时,按外商要求其投资注册时适用的法律待遇可继续保持10年不变。土境内的外资不被国有化或征收。外商财产只有在外商发生违法行为,经审判决定才能没收。保障外商和外国工作人员的财产转移境外的权利。
当外商停止其投资活动时,有权要求在6个月内归还其投资,以及以货币及商品形式归还其收入。
亏损和损失的赔偿以外商投资币种进行,或以外商接受的其他币种进行。外国公民可以担任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作人员。
参考资料:http://www.wqhmqw.com/zysq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