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场外交易市场的市场意义
国务院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多回层次资本市场体答系,推进建立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
在金融服务业方面,《规划》明确多项发展内容,其中包括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推进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保险、信托、理财、担保等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建立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的品种体系。
⑵ 场外交易市场的独有特点
(1)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分散的无形市场。它没有固定的、集中的交易场所,而是由许多各自独立经营的证券经营机构分别进行交易的,并且主要是依靠电话、电报、传真和计算机网络联系成交的。
(2)场外交易市场的组织方式采取做市商制。场外交易市场与证券交易所的区别在于不采取经纪制,投资者直接与证券商进行交易。
(3)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拥有众多证券种类和证券经营机构的市场,以未能在证券交易所批准上市的股票和债券为主。由于证券种类繁多,每家证券经营机构只固定地经营若干种证券。
(4)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以议价方式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在场外交易市场上,证券买卖采取一对一交易方式,对同一种证券的买卖不可能同时出现众多的买方和卖方,也就不存在公开的竞价机制。场外交易市场的价格决定机制不是公开竞价,而是买卖双方协商议价。具体地说,是证券公司对自己所经营的证券同时挂出买入价和卖出价,并无条件地按买入价买入证券和按卖出价卖出证券,最终的成交价是在牌价基础上经双方协商决定的不含佣金的净价。券商可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调整所挂的牌价。
(5)场外交易市场的管理比证券交易所宽松。由于场外交易市场分散,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章程,不易管理和监督,其交易效率也不及证券交易所。但是,美国的NASDAQ市场借助计算机将分散于全国的场外交易市场联成网络,在管理和效率上都有很大提高。
⑶ 国内的场外交易市场有哪些及其特点
泛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又叫柜台交易市场、店头交易市场,回也叫无形答交易市场,比如代办股份转让,非上市开放式基金的发行,在银行发行的非上市债券,金融机构的互换交易和信用衍生品交易等otc交易,以及商品证券和货币证券的交易等都属于场外交易市场。特点就是交易量大,交易比较自由双方往往可以协商,交易双方大多是金融机构,监管比场内交易要宽松
⑷ 场外交易市场和证券交易所有何不同它有什么功能
场外交易市场和证券交易所的不同之处在于:场外交易市场是无形市场、版是投资者可直接参与交权易的市场、是以非上市证券为主要交易对象的市场、是交易商报价驱动的市场、是管理比较宽松的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是;证券发行的重要场所;为已发行未上市的证券提供流通转让的机会;是证券交易所的必要补充。
⑸ 场外交易市场和场内交易市场的差别是什么
场外抄交易市场与场内交易市袭场(交易所市场)的区别,主要在于交易产品、交易方式、准入门槛、承担的义务这几个方面:
1、交易产品不同。
交易所市场主要交易上市公司的股权,场外交易市场除挂牌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外,还可以交易其他金融产品及金融衍生品。
2、交易方式不同。
交易所市场采取指令驱动的集中竞价交易制度,而场外交易市场通常采用报价驱动的做市商制度。
3、准入门槛不同。
交易所市场上市的公司,主要面向大型、成熟或者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企业,准入门槛较高;场外交易市场主要面向初创期或成长初期的企业,其准入门槛相对低很多。
4、承担义务不同。
交易所市场上市的公司,不但要履行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还要接受监管部门、交易所、中介机构、投资者和市场各方的监督,对其规范运作提出很高的要求;
⑹ 场外交易市场的主要功能
场外交易市场与证券交易所共同组成证券交易市场要具备以下功能:
(1)场外交易市场是证券发行的主要场所。新证券的发行时间集中,数量大,需要众多的销售网点和灵活的交易时间,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广泛的无形市场,能满足证券发行的要求。
(2)场外交易市场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以及按照有关法规公开发行而又不能或一时不能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提供了流通转让的场所,为这些证券提供了流动性的必要条件,为投资者提供了兑现及投资的机会。
(3)场外交易市场是证券交易所的必要补充。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投资者可以与证券商当面直接成交,不仅交易时间灵活分散,而且交易手续简单方便,价格又可协商。这种交易方式可以满足部分投资者的需要,因而成为证券交易所的卫星市场。
(4)拓宽融资渠道,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不同融资渠道的资金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相互匹配关系,优化融资结构对于促进企业发展、保持稳定的资金供给至关重要。目前,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在难以满足现有资本市场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很难获得持续稳定的资金供给。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拓展了资本市场积聚和配置资源的范围,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与其风险状况相匹配的融资工具。
(5)为不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提供流通转让的场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证券交易所市场上市标准较高,大部分公司很难达到这一标准,但是公司股份天然具有流动的特性,存在转让的要求,场外交易市场为其提供了流通转让的场所,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兑现及投资的机会。
(6)提供风险分层的金融资产管理渠道。资本市场是风险投资市场,不同投资人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场外交易市场能够增加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供给、提供必要的风险管理工具以及风险的分层管理体系,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满足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管理渠道多样化的要求。
⑺ 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特点是什么
分散,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章程,不易管理和监督。
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分散的无形市场。它没有固定的、集中的交易场所,而是由许多各自独立经营的证券经营机构分别进行交易的,并且主要是依靠电话、电报、传真和计算机网络联系成交的。
场外交易市场与证券交易所的区别在于不采取经纪制,投资者直接与证券商进行交易。证券交易通常在证券经营机构之间或是证券经营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直接进行,不需要中介人。
(7)场外交易市场的优点扩展阅读:
从交易的组织形式看,资本市场可以分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是相对于交易所市场而言的,是在证券交易所之外进行证券买卖的市场。
传统的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在物理概念上的区分为:交易所市场的交易是集中在交易大厅内进行的;场外市场,又被称为“柜台市场”或“店头市场”,是分散在各个证券商柜台的市场,无集中交易场所和统一的交易制度。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证券交易的方式逐渐演变为通过网络系统将订单汇集起来,再由电子交易系统处理,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的物理界限逐渐模糊。
目前,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的概念演变为风险分层管理的概念,即不同层次市场按照上市品种的风险大小,通过对上市或挂牌条件、信息披露制度、交易结算制度、证券产品设计以及投资者约束条件等作出差异化安排,实现了资本市场交易产品的风险纵向分层。
⑻ 场外证券交易市场有哪些特点
场外交易市场是相对于证券交易所而言的,指在证券交易所之外的股票回交易活动。
由于答这种交易起先最主要是在各证券商的柜台上进行,因而也成为柜台市场。
场外交易所与证券交易所相比,没有固定的集中场所,而是分散于各地,规模有大有小。
场外市场以议价方式进行交易,不存在竞争的报价机制,而且管制少,灵活方便,因而成为中小企业和具有发展潜质的公司证券流通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