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机中提炼的黄金跟金店纯度一样吗
提炼出来的纯度是还要高一点的,金店的是加工过了,硬一点,刚刚提炼出来的是很软的那种,纯度更高
B. 92%纯度的黄金提纯到99.99%
7%啊,很不划算这样的二次提纯
C. 从电子垃圾提炼出的黄金纯度将达到多少
经过研究人员严格的计算,从垃圾中提炼的黄金纯度将绝对可以达到国际标准版,就是指黄权金的纯度达到99.95%。而我们日常所熟悉的黄金纯度为99.9%。所以,用电子垃圾生产提炼的黄金与采矿所得的黄金是没有本质上区别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并且从电子垃圾中开采的成本要比从矿山开采的低得多。
D. 自己提炼的黄金,纯度能有998那样,按现在市场价回收大概多少钱一克
我认为按照现在的黄金市场上的价格算,你自己提练的黄金,纯度能有998那样的回收价格大概500左右一克吧。
E. 从金矿中提取出来的黄金纯度怎样
从金矿中提取的黄金,还必须经过精炼才达到千足或万足的纯度。
F. 关于黄金的纯度是如何鉴别出来的呢
目前来说有两来种方法,一是用火自烧的方法来鉴别。把首饰放在无烟的火中灼烧,纯金烧后颜色不变;颜色变暗或发黑的为假金或成色不足 。二是化学法。用浓度为45%或70%的硫酸点试,黄金无变化,保持原样;银变黑;铜冒绿泡。因为银、铜等金属均溶于酸,会发 生化学反应。
G. 明清朝代提取黄金的纯度达百分上多少
中国历代重视黄金储备
在古代中国,虽然不像西方那样频频发生因抢夺黄金而引发的战争,但历代统治者对于黄金储备同样很重视。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朝建立后,设有大府、玉府、内府、外府等专司府库之职,专门负责管理各种财务的出纳,这便是中国最早的国库雏形。史书中,西汉时期向来有“多金”的记载,当今有种比较激进的观点认为,西汉的黄金储备已经等于中国2003年的41.4%,那时“金子论斤赏赐,买卖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罚款用的都是黄金”。虽然古籍中的“金”并不一定指黄金,但从当代出土大量汉代黄金制品来看(例如陕西博物馆中的大量金饼),似乎也能从侧面印证“西汉多金”的说法。由于古代国库中的黄金主要来源于金矿的开发,至少可以推断,“多金”的西汉是我国进行黄金开采的一个高峰期。此外,近年来古玩界传得沸沸扬扬的唐朝“黄金蛙”“黄金龟”据说出自唐朝金库,但在史料中并未找到明文记载,汉、唐毕竟时代久远,当时国库中的黄金储备究竟如何已不可考。
唐代的黄金产量与储备虽难以考证,但当时广西与湖南金矿的开发却是南方金矿开始得到利用的标志。到北宋王朝,西部大片国土丢失,山东半岛金矿成为金矿开发的主要来源。蒙元王朝时期,黄金峰值年产量突破1吨(3万余两),有关东北金矿的记载开始出现在史书中。到了明朝,云南丽江与四川北部成为黄金产量最高的地区,峰值年产量为1.25吨(4万余两)。到了清朝前期,因受战乱等因素影响,黄金产量一度进入低谷。晚清之际,东北及内外蒙古金矿产量比重大增,“1888-1890年,晚清时期年平均产量达13.5吨左右”,但至“1901年逐年下滑至4.51吨,仅及前期峰值的1/3。1911年恢复至15吨以上(48万两)”。
乱世藏黄金
由于古代王朝的黄金产量及储备只能根据文献与出土文物推测,而每一次王朝更迭时,国库中储备的黄金究竟有着怎样的作用,也因缺少文献而让后人难以有更直观的感受。不过,中国距今最近的一次政权更迭——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崩溃的前后,黄金的重要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就已濒临崩溃,尤其在内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货币发行额无止境狂增,到1947年8月为止,法币发行量共达6636944亿元,比抗战胜利时增加了约1190.8倍。货币发行的猛增,不但未减轻财政危机,反而造成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当信用货币出现危机之时,黄金作为天然货币的价值便会充分体现出来。
首先是国民政府为挽回法币的信誉,于1946年底开始抛售黄金和美元,没想到仅过了两个月,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的上海却发生了抢购黄金的风潮,“人们争相抛出法币抢购黄金、外币,黄金对法币比价猛烈上涨,2月1日1两黄金合法币40.8万元,2月10日则涨至96万元,法币贬值已达极低地步,实际上已经崩溃。在此情形下,政府不得不于2月17日起取缔黄金买卖、禁止外币在国内流通”。抢黄金风潮虽然被压制住了,但却无法阻止法币一路狂贬的趋势。
当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国民政府的统治者自然也清楚“乱世藏黄金”的重要性,国府于1948年8月开始发行金圆券,以此方法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后收归国有。1949年1月10日,自知在大陆败局已定的蒋介石指派其子蒋经国前往上海会见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要求他将中央银行所存之美金与黄金移往台湾存放。实际上,这次密运自1948年底就已经开始,在蒋介石的直接指挥下,至少450万两黄金分装在木箱内,半年内分7次秘密运抵台湾,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黄金跨海密运事件。正是因为有大量的黄金作为靠山,蒋介石政府败守台湾后得以顺利实施货币改革,新台币的改制遂于1950年7月1日起实施,稳住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在时局动荡的乱世,黄金储备对于一个政权存亡之影响可见一斑。
H. 怎么提炼黄金的纯度。
<br>(1)火攻法:
<br>火烧识真伪。“真金不怕火炼”将首饰经高温火烧冷却后,如果仍是黄色,不变形,则是黄金,这就 是俗话说的“烈火见真金”;如果变成黑色,就不是真金,而是以其它金属制成的假冒产品。
<br>(2)“水”攻法:
<br>即用硝酸辨别黄金真伪。将首饰放在硝酸中,如果是黄金则安然无恙,不会有变化,如果是铜,就会冒出绿色烟雾。
<br>另外,有的传统较老的黄金首饰的纯度不会很高,或多或少夹一点银,甚至有点铜(有时表面有点绿色),可以把它放在用水稀释1倍的硝酸中,加热煮沸半小时,将首饰取出,用水洗净,此时其表面的银和铜已除去。若在刚才的硝酸中加点盐(氯化钠),如果立即有白色沉淀产生(氯化银),即表示该首饰中有银。请放心,这样处理并不会损坏你的黄金首饰,相反会使首饰的颜色更漂亮。
<br>
<br><2>眼观法
<br>
<br>(1)认清厂家和成色:
<br>黄金首饰表层均应打印生产厂家和合金纯度(成色),且字样清晰。如果首饰上无印记,或印记模糊不清,则应怀疑该黄金首饰的真伪。
<br>(2)检查颜色及变化:
<br>黄金应有耀眼的赤黄色,它的光泽和颜色是经久不衰的,成色越高,颜色越美,所以人们常说“七青、八黄、九五赤”。以其它多金属伪称的所谓黄金首饰,从颜色上可以识别。
<br><3>耳听法
<br>听声音辩成分。将首饰从高处自然附落,若只发出“叭嗒”的声音,且有声无韵无弹力,则是纯度为何990‰的黄金。如果音沉韵长弹力大,说明其成色不高,首饰中含铜和其它金属成分较多。
<br><4>手掂法
<br>即用手掂比较重量。黄金比重为本19.3,高于银、铜、铝、锡等金属。同样体积的黄金比白银重40%,比铜重1.2倍,比铝重6.1倍。通过比较重量,也可以识别是否以其它金属伪冒黄金饰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手掂一掂重量,便可知真假。俗话说黄金“压手”,因为同样体积的金要比铜、铝等其它金属重得多。
<br><5>牙咬法
<br>牙咬鉴真金。黄金硬度低,比较软,用牙轻咬,就会有痕迹,其它金属没有这个特点。而且,黄金首饰的成色越高就越软,还可以通过弯折的办法检查其成色的高低。如果成色低,其中含银、铜成分较多,就不易弯折。用此法可以识别金饰品是否以次充好。
<br><6>舌舔法
<br>品尝真伪。把金饰放在口中用舌头舔一会儿,然后吸烟,如果没有异味则是黄金;如果有甜丝的味道,则说明是铜质的。
I. 从沙金中提炼出的银子纯度有多少
.沙金是黄金的一种,属于生金。沙金与黄金的区别主要在于纯度,淘洗提炼出来版的沙金,纯权度相当于95与96的黄金,因此价格方面也要便宜不少。如果经过熔化提炼,就成了熟金,从而纯度也会变高。2.沙金就是产于河流底层或低洼地带,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沙金颗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黄色,八成为淡黄色,七成为青黄色。
J. 如何提纯黄金
混汞黄金提纯法。这是一种古老的黄金提纯方法,只要有耐心,可以提到很高的纯度,具体方法如下:
汞齐化:黄金+汞+水;不断研磨,直到无黄金颗粒为止,黄金与汞生成金属间化物。
加硫:将硫磺粉与已汞齐化的金研磨混合。
空气中加热培烧:此时,多余的汞挥发,贱金属首先生成金属硫化物,后期生成金属氧化物
多次重复以上操作
加硼砂熔化成金锭:贱金属氧化物与硼砂反应生成低熔点物质,浮于液体上层,纯金在底部。
采用此方法要防止汞蒸汽中毒。
古代因为没有硝酸硫酸等化学药品,只能采用以上方法,现在我们可以将以上方法改进:
充分汞齐化
多次加硝酸去杂
熔化
黄金纯度处决于汞齐化的充分度和硝酸去杂的彻底度,如果处理得好。黄金纯度可达99%以上。
本方法适合用汞捕收的粗颗粒金的处理。
黄金(Gold)是化学元素金(化学元素符号Au)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较稀有、较珍贵和极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
黄金的化学符号为Au,金融上的英文代码是XAU或者是GOLD。Au的名称来自一个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欧若拉(Aurora )的一个故事,意为闪耀的黎明。
国际金价进入2015年后大幅飙升,纽约市场金价从每盎司1200美元一路上行,不到一个月已升至1300美元关口;统计显示,纽约市场黄金期货价格2015年来已累计上涨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