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管理信息系统性能评价的指标包括哪几个方面
1、一般系统的性能指标: 它主要指GIS稳定性和平均无故障时间; GIS联机响应时间; 处理速度和吞吐量; GIS的利用率; 系统的操作灵活性、方便性、容错性; 安全性和保密性; 加工数据的准确性; 系统的可扩充性; 系统的可维护性等。
2、 专业性能指标:主要指数据的包容性、空间分析的准确性及区域性、可视化的功能及性能等三个方面。
3、经济效益指标:地理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成本费用,指系统在开发、运行和维护时产生的各项费用支出;第二部分是系统效益,指系统投入运行后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项:
1、字长:字长是CPU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长越长处理能力就越强。常见的微机字长有8位、16位和32位。
2、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中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MIPS为单位。
3、主频:主频是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单位用MHz表示。
4、内存储器的容量:内存储器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
5、外设配置:外设是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㈡ 信息系统的评价内容和指标有哪些
GIS的系统评价包含了以下三个指标:
1、一般系统的性能指标: 它主要指GIS稳定性和平均无故障时间; GIS联机响应时间; 处理速度和吞吐量; GIS的利用率; 系统的操作灵活性、方便性、容错性; 安全性和保密性; 加工数据的准确性; 系统的可扩充性; 系统的可维护性等。
2、 专业性能指标:主要指数据的包容性、空间分析的准确性及区域性、可视化的功能及性能等三个方面。
3、经济效益指标:地理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成本费用,指系统在开发、运行和维护时产生的各项费用支出;第二部分是系统效益,指系统投入运行后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2)系统指标扩展阅读:
MIS的开发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工作基础。只有在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稳定的生产秩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准确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才能进行MIS的开发。 因此,为适应MIS的开发需求,企业管理工作必须逐步完善以下工作:
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各部门都有相应的作业流程; 管理业务的标准化,各部门都有相应的作业规范; 报表文件的统一化,固定的内容、周期、格式;数据资料的完善化和代码化。
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1、输入功能:信息系统的输入功能决定于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及系统的能力和信息环境的许可。
2、存储功能:存储功能指的是系统存储各种信息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3、处理功能: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DM)技术。
4、输出功能: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都是为了保证最终实现最佳的输出功能。
5、控制功能:对构成系统的各种信息处理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对整个信息加工、处理、传输、输出等环节通过各种程序进行控制。
㈢ 通信系统的系统指标
如何来衡量一个通信系统的好坏呢?我们主要是通过有效性和可靠性来衡量的。也就是说一个通信系统越高效可靠,显然就越好。但实际上有效性和可靠性是一对矛盾的指标,两者需要一定的折中。有效性指的是信息传输的速率,信息传输的速率越快,有效性越好。但信息传输快了,出错的概率也就越高,信息的传输质量就不能保证,也就是可靠性降低了。就好比汽车在公路上超速行驶,快是快了,但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不能撇开可靠性来单纯追求高速度,否则,真的会欲速则不达了。
那么具体是用哪些指标来说明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呢?
对于模拟通信系统来说,有效性是用系统的带宽来衡量的,可靠性则是用信噪比来衡量的。如果一路电话占用的带宽是一定的话,那么系统的总带宽越大,就意味着能容纳更多路电话。而当系统的带宽一定时,要想增加系统的容量,则可以通过降低单路电话占用的带宽来实现,因此单路信号所需的带宽越窄,说明有效性越好。但降低单路信号的占用带宽后,由于两路信号之间的频带隔离变窄,势必会增加相互间的干扰,即增加噪声,使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降低,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对于数字通信系统来说,有效性是通过信息传输速率来表示的,可靠性则是通过误码率或误信率来体现的。误码率是指接收端收到的错误码元数与总的传输码元数的比值,即表示在传输中出现错误码元的概率。误信率是指接收到的错误比特数与总的传输比特数的比值,即传输中出现错误信息量的概率。
数字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为了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往往要添加纠错编码,纠错编码是要占用传输速率的。当一个信道每秒能传输的总码元数或比特数一定时,如果不要纠错编码,显然每秒传输的信息量比特会多些,效率提高了,但没有了纠错码,可靠性则无法保证。这些为了提高可靠性而增加的编码,也被称为传输开销,原因是传输这些码元或比特的目的是为了捡错纠错,而它们是不携带信息的。
在通信系统中,频率是个任何信号都与生具有的特征。即使是数字信号,也不例外,传输它们是要占用一定的频率资源的。带宽和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是成正比的关系。理想情况下,传输速率除以2就是以这个速率传输的数字信号所占用的频带宽度。所以越高速率所占的频带也会越宽,所以高速通信往往也以叫“宽带通信”。
㈣ 操作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基本系统配置
(1)微型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
字长:CPU能够同时处理的比特(bit)数目。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长越长,计算精度越高,处理能力越强。常见的微型机字长有8位、16位、32位。
主频(时钟频率):时钟脉冲发生器所产生的时钟信号频率(MHz)。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内存容量:内存储器中能够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一般以KB、MB为单位,反映了内存储器存储数据的能力。
运算速度:计算机每秒运算的次数(MIPS
-
每秒百万条指令)。
系统的可靠性:系统在正常条件下不发生故障或失效的概率。
外设配置:外设是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外存储器等,其中,显示器有单色、彩色之分,也有高、中、低分辨率之分,,磁盘有软盘与硬盘之分,软盘有高密、低密之分。
软件配置:软件配置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通信软件、汉字软件及其他各种应用软件等。
存取周期:对内存进行一次访问(存取)操作所需的时间。
㈤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项:
1、字长:字长是CPU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长越长处理能力就越强。常见的微机字长有8位、16位和32位。
2.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中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MIPS为单位。
3.主频:主频是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单位用MHz表示。
4.内存储器的容量:内存储器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
5.外设配置:外设是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6.CPU主频:CPU是决定笔记本电脑的性能的最主要因素,计算机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在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即中央处理器在单位时间内平均运行的次数。
(5)系统指标扩展阅读
衡量计算机系统性能可采用各种尺度,但最为可靠的衡量尺度是时间。时间可根据计算方法给以不同的定义,如响应时间、CPU 时间等。
响应时间是指用户向计算机系统送入一个任务后,直到获得他所需要的结果所需的等待时间。其中包括了访问磁盘和访问主存器时间、CPU 运算时间、I/O动作时间以及操作系统工作的时间开销等。
㈥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1)字长
运算器所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通常称为计算机的字长。字长的长短直接影响计算机的功能的强弱、精度的高低和运算速度的快慢。目前Intel Pentium系统的微型计算机为32位和64位,随着芯片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计算机的字长都有增加的趋势。
(2)时钟频率和时钟周期。
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对每条指令的执行是通过若干个微操作来完成的,这些微操作都是按系统的节拍来“动作”的。时钟周期是时钟频率的倒数,系统时钟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例如:Pentium4的时钟频率在1.4~3.2GHz之间。
(3)运算速度。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取决于指令执行的时间。运算速度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常用单位时间内执行的指令条数来表示。而计算机执行各种指令所需的时间不同,因此,在一些典型题目计算中,常根据各种指令执行的频率以及每种指令执行的时间来折算出计算机的等效速度。
(4)内存容量。
存储器的容量表示计算机存储信息的能力,以字节(Byte)单位来表示。1个字节为8个二进制位,即1Byte=8bit。存储器的容量都比较大,常用来描述存储量的单位有KB(千字节)、MB(兆字节)和GB(千兆字节)这单位的关系如下。
1KB=2 的十次方Byte=1024Byte,1MB=2的二十次方=1024KB,1GB=2的三十次方=1024MB.
㈦ 系统分析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1、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对系统与环境作出界定。
2、设置系统目标,进行系统目标分析,建立指标体系。
3、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是开展系统分析的基础,为制定系统方案和建立系统模型提供依据。
4、确定判据,是系统评价及其优化选择的准则。
5、应用系统分解—协调原则,采用“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的技巧,多次执行系统分解—综合—分解的分析过程,通过建立系统模型,以便对系统组成结构、功能与效用及系统环境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全方位分析。
6、系统方案的拟定与选择。通过拟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利用系统评价及优化技术,选择或确定最佳方案。
7、模拟检验。对已选定的执行方案在实施前进行模拟检验,确保方案实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㈧ 通达信系统指标哪些好用
最简单的最好用!
㈨ 系统的稳定性能指标是指什么
系统没有严格的稳定性指标
个别的硬件有,比如硬盘的连续无故障时间,电源的连续无故障时间,这是硬件的稳定性指标
虽然系统没有稳定性指标,不过可以提升系统稳定性,如果提升系统稳定性:
服务器领域有专用的服务器处理器,服务器处理器,可连续工作数年之久; 带校验的ecc内存, 尽可能减少崩溃的可能性,服务器级别硬盘,抱歉7*24小时连续工作。冗余电源,服务器系统 以及ups不间断供电,甚至需要专用的机房做防潮处理。
家用相对宽松,在选购硬件的时候尽可能选购正品的配件,尤其是主板(整个设备的桥梁)电源(系统动力的核心),包括良好的散热,优化的系统。都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