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帮助】【通达信】 RSI 多时间周期合并显示公式
R1:RSI.RSI1#MIN1;
R5:RSI.RSI1#MIN5;
R15:RSI.RSI1#MIN15;
R30:RSI.RSI1#MIN30;
R60:RSI.RSI1#MIN60;
R日:RSI.RSI1#DAY;
需下载5分钟数据。
⑵ 求助,在通达信里面用RSI选股的公式
1、通过公式选复出RSI数值小制于20的个股;或者选出RSI大于80的个股
LC:=REF(CLOSE,1);
RSI:=SMA(MAX(CLOSE-LC,0),20,1)/SMA(ABS(CLOSE-LC),20,1)*100;
XC20:=RSI<=20 ;
XC80:=RSI>80;
XG:XC20 OR XC80;
2、选股时,可分别选不同的K线周期:30分钟,60分钟,日线,周线。
3、打开预警开关,可在日线图能做到即时弹窗提醒。
⑶ RSI指标计算方法
相对强弱指标RSI的计算公式有两种
其一:
假设A为N日内收盘价的正数之和,为N日内收盘价的负数之和乘以(—1)
这样,A和B均为正,将A、B代入RSI计算公式,则
RSI(N)=A÷(A+B)×100
其二:
RS(相对强度)=N日内收盘价涨数和之均值÷N日内收盘价跌数和之均值
RSI(相对强弱指标)=100-100÷(1+RS)
这两个公式虽然有些不同,但计算的结果一样。
以14日RSI指标为例,从当起算,倒推包括当日在内的15个收盘价,以每一日的收盘价减去上一日的收盘价,得到14个数值,这些数值有正有负。这样,RSI指标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A=14个数字中正数之和
B=14个数字中负数之和乘以(—1)
RSI(14)=A÷(A+B)×100
式中:A为14日中股价向上波动的大小
B为14日中股价向下波动的大小
A+B为股价总的波动大小
RSI的计算公式实际上就是反映了某一阶段价格上涨所产生的波动占总的波动的百分比率,百分比越大,强势越明显;百分比越小,弱势越明显。RSI的取值介于0—100之间。在计算出某一日的RSI值以后,可采用平滑运算法计算以后的RSI值,根据RSI值在坐标图上连成的曲线,即为RSI线。
以日为计算周期为例,计算RSI值一般是以5日、10日、14日为一周期。另外也有以6日、12日、24日为计算周期。一般而言,若采用的周期的日数短,RSI指标反应可能比较敏感;日数较长,可能反应迟钝。
⑷ 周线RSI突破100时预警公式
这是什么东东?!!
⑸ 求:RSI指标的详细计算过程
相对强弱指标RSI的计算公式有两种
其一:
假设A为N日内收盘价的正数之和,B为N日内收盘价的负数之和乘以(—1)
这样,A和B均为正,将A、B代入RSI计算公式,则
RSI(N)=A÷(A+B)×100
其二:
RS(相对强度)=N日内收盘价涨数和之均值÷N日内收盘价跌数和之均值
RSI(相对强弱指标)=100-100÷(1+RS)
这两个公式虽然有些不同,但计算的结果一样。
以14日RSI指标为例,从当起算,倒推包括当日在内的15个收盘价,以每一日的收盘价减去上一日的收盘价,得到14个数值,这些数值有正有负。这样,RSI指标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A=14个数字中正数之和
B=14个数字中负数之和乘以(—1)
RSI(14)=A÷(A+B)×100
式中:A为14日中股价向上波动的大小
B为14日中股价向下波动的大小
A+B为股价总的波动大小
RSI的计算公式实际上就是反映了某一阶段价格上涨所产生的波动占总的波动的百分比率,百分比越大,强势越明显;百分比越小,弱势越明显。RSI的取值介于0—100之间。在计算出某一日的RSI值以后,可采用平滑运算法计算以后的RSI值,根据RSI值在坐标图上连成的曲线,即为RSI线。
以日为计算周期为例,计算RSI值一般是以5日、10日、14日为一周期。另外也有以6日、12日、24日为计算周期。一般而言,若采用的周期的日数短,RSI指标反应可能比较敏感;日数较长,可能反应迟钝。
⑹ 周线rsi30以下选股公式 请帮忙写一个。谢谢
编选股公式没有这个必要,在通达信软件中---功能---综合选股,然后照图片去选,很简单(注意选周线):
⑺ 请老师 把下面附图指标 改成选股公式 RSI当天全红
这个可以写选股公式,但不知道你是想选全红的第一天呢,还说只要全红就可以呢。
⑻ 请高手给一个通达信周线RSI(参数9)小于20的选股公式
楼主在选股的时候直接把周期换成周线就行了
⑼ 如何编写 日周月K线三线同时金叉的选股公式
打开软件设置,四合一金叉选股公式
一个5日均线金叉10日均线,成交量5日均量金叉10日均量,MACD金叉,KDJ金叉,上面四个条件满足三个同时金叉就可以成立的选股公式:
M1:=MA(CLOSE,5);
M2:=MA(CLOSE,10);
MA1:=MA(VOL,5);
MA2:=MA(VOL,10);
DI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9);
A1:=DEA;
F1:=DIF;
K1:="KDJ.K";
J1:="KDJ.J";
金叉1:=CROSS(M1,M2);
金叉2:=CROSS(MA1,MA2);
金叉3:=CROSS(F1,A1);
金叉4:=CROSS(J1,K1);
选1:=金叉1 AND 金叉2 AND 金叉3 AND 金叉4;
选2:=金叉1 AND 金叉2 AND 金叉3;
选3:=金叉2 AND 金叉3 AND 金叉4;
选4:=金叉1 AND 金叉2 AND 金叉4;
选5:=金叉1 AND 金叉3 AND 金叉4;
选股:选1 OR 选2 OR 选3 OR 选4 OR 选5;
2、均价线,均量线,KDJ三金叉
MA5:=EMA(C,5);
MA10:=EMA(C,10);
MV5:=EMA(V,5);
MV10:=EMA(V,10);
K:="KDJ.K"(9,3,3);
D:="KDJ.D"(9,3,3);
V1:=MA5>REF(MA5,1) AND MA10>REF(MA10,1) AND C>REF
(C,1) AND C/O>1.01;
VV1:=MV5>REF(MV5,1) AND MV10>=REF(MV10,1) AND
V>REF(V,1)*1.2 ;
KD1:=K>REF(K,1) AND D>=REF(D,1);
VA:=COUNT(CROSS(K,D),4)>=1 AND COUNT(CROSS
(MA5,MA10),4)>=1 AND
COUNT(CROSS(MV5,MV10),4)>=1;
XG1:IF(V1 AND VV1 AND KD1 AND VA,1,0);
3、5、10 日线,5、10日均量线,MACD。
{三金叉选股}
DI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9);
MACD:=(DIF-DEA)*2;
M5:=MA(C,5);
M10:=MA(C,10);
V10:=MA(VOL,10);
V5:=MA(VOL,5);
三金叉:CROSS(M5,M10) AND CROSS(DIF,DEA) AND CROSS
(V5,V10);
副图用,智能选股,三金叉>0即可。
注意,该方法选出的股还要注意是在股价的高位还是低
位。方考虑介入。
4、三金叉选股,均价线,均量线,KDJ三金叉
可以加主图,可选股
KDJ_K:="KDJ.K"(9,3,3);KDJ_D:="KDJ.D"(9,3,3);KDJ_J:=
"KDJ.J"(9,3,3);
买1:=CROSS(KDJ_J,0) OR (CROSS(KDJ_J,KDJ_K) AND
KDJ_D<26);
买2:=CROSS("RSI.RSI1"(6,2,2),20) OR CROSS
("RSI.RSI1"(6,12,24),"RSI.RSI2"(6,12,24));
买3:=CROSS("MACD.DIF","MACD.DEA") OR CROSS
("MACD.MACD",0);
买0:=买1+买2+买3;
{买:IF(买0>1,买0,0);}
DRAWICON(买0>1,L*0.98,16);
5、三金叉选股----见底回升的重要信号
{SJC XG 三金叉选股}
三金叉的出现,在技术分析“价、量、时、空”四大要素中有三个发出买入信号,将极大地提高研判准确性的概率,因此三线合一的三金叉为强烈的见底买入信号。
第一个买点为三金叉发生时。所谓的5日、10日均线、均量线以及MACD三金叉并非绝对要求同时或同一天金叉的,这仅是一种简单的描述。事实上均线、均量线及MACD三金叉只要在几个交易日之内发生,都可视同于“三金叉”,由于探底之前往往有一个放量的过程,均量线的金叉往往是第一个出现,三者当中最后一项发生金叉时就是短中线的买入信号。
第二个买点为三金叉发生后上攻途中出现回档时。三金叉见底发生时,投资者当时有可能没有注意到这种极好的短线介入点,其实在错过三金叉见底发生的买入信号之后,投资者仍可等待股价回档时出现的第二个买机,最有效的方法是
股价在回档时可在10日或20日均线附近可逢低吸纳。只要股价仍保持原始上升趋势,这种逢低吸纳不失为较好的介入时机。 }
{SJC XG 三金叉选股}
MA5:=EMA(C,5);
MA10:=EMA(C,10);
VV1:=CROSS(MA5,MA10);
VVV1:=COUNT(VV1,5)>=1;
MV5:=EMA(V,5);
MV10:=EMA(V,10);
VV2:=CROSS(MV5,MV10);
VVV2:=COUNT(VV2,5)>=1;
DIF:="MACD.DIF"(12,26,9);
DEA:="MACD.DEA"(12,26,9);
VV3:=CROSS(DIF,DEA);
VVV3:=COUNT(VV3,5)>=1;
AA:=VVV1 AND VVV2 AND VVV3;
XG1:IF(AA,1,0);
⑽ RSI指标如何计算。能用具体例子说说嘛
你好,来RSI的计算
强弱指标自的计算公式如下:
RSI=100-[100/(1+RS)]
其中 RS=14天内收市价上涨数之和的平均值/14天内收市价下跌数之和的平均值
举例说明:
如果最近14天涨跌情形是:
第一天升2元,第二天跌2元,第三至第五天各升3元;第六天跌4元 第七天升2元,第八天跌5元;第九天跌6元,第十至十二天各升1元;第十三至十四天各跌3元。
那么,计算RSI的步骤如下:
(一)将14天上升的数目相加,除以14,上例中总共上升16元除以14得1.143(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二)将14天下跌的数目相加,除以14,上例中总共下跌23元除以14得1.643(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三)求出相对强度RS,即RS=1.143/1.643=0.696%(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四)1+RS=1+0.696=1.696;
(五)以100除以1+RS,即100/1.696=58.962;
(六)100-58.962=41.038。
结果14天的强弱指标RS1为4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