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的两个概念:投资收益和当期损益有什么区别
简单的说抄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涉及两个利润表项目的
一个是 投资收益 一个是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当期损益是公允价值减去账面余额是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这是个过渡科目意思是金融资产还没有处置,又正好是资产负责表日,先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方便反映公司年末的实际利润
当出售时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要转到投资收益 意思是出售完了 不存在这个金融资产了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当然也要转出。
2.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 12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000
投资收益 20000
借:投资收益 490
贷:银行内存款 490
当然上面容的会计分录也可以合并。希望可以帮到你哈!
3.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金融资产的价值是随时间变动的,月末时按照市值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调整原始价值与市值的差额。
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改为“待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性质从损益类改为所有者权益类,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单独反映,持有期间发生的变化都计人该科目,期末不转人“本年利润”,出售时直接转入相关损益账户,从而将持有损益调整为企业真正实现的损益。举例说明如下:
(1)2006年1月1日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5010000
贷:银行存款5010000
(2)2006年12月31日,市价涨至16元服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990000
贷:待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990000
(3)2007年12月31日,市价涨至18元/股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0000
贷:待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00
年底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使公司所有者权益比年初增加100万元,公允价值变化可能带来的累计收益为399万元,这笔收益尚未在利润表中体现,不会引起信息使用者作出过于乐观的判断。
(4)2008年3月15日出售
借:银行存款100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5010000
——公允价值变动3990000
投资收益1000000
借:待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990000
贷:投资收益3990000
这样处理的优点是既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又不会引起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误解,同时在出售时能够全面了解该项资产的持有损益和转让损益,信息量比较丰富,也没有违背稳健原则;缺点是处理过程相对复杂。
4.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因为那250万是持有期间累计形成的损益。你举得例子,初始购入时,公允价值是1000万,截止到出售前的公允价值是1250万,所以公允价值变动是250万。你可能会说,不会呀?我1000万买,1200万卖,赚了200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该是200万才对呀?那你再看看出售时的损益直接计入投资收益借方有个50,看见没?这样,(250-50)自然就等于200万了,所以那250万只是持有期间形成的损益。
5. 出售可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一般会计分录如下:
1、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如果是股权投资则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债券投资则此分录调整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溢价时)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折价时)
2、可供出售债券的利息计提
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只需替换总账科目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
(1)如果是股权投资
期末公允价值高于此时的账面价值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期末公允价值低于此时的账面价值时:
反之即可。
(2)如果是债券投资
①期末公允价值高于摊余成本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如果是低于则反之。
②需特别注意的是,此公允价值的调整不影响每期利息收益的计算,即每期利息收益始终用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当初的内含报酬率来测算。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一般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反冲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不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其他综合收益
5、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见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讲解
6、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1)如果是债券投资
借:银行存款
其他综合收益(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调整额可能列借方也可能列贷方)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调整额可能列贷方也可能列借方)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倒挤额,可能借方也可能贷方。)
(2)如果是股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
其他综合收益(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调整额可能列借方也可能列贷方)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调整额可能列贷方也可能列借方)
投资收益(倒挤额,可能借方也可能贷方。)
6.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时,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例:某企业2012年5月1日购买了30000股股票准备一年内变现该股票价格5元/股。12月31日,该股票市场价格为5.8元/股。2013年2月5日,以5.9元的价格出售。
2012年5月1日(购买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5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
2012年12月31日(期末计价):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4000(5.8*30000-15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4000
2013年2月5日(出售):
借:银行存款 177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50000
——公允价值变动 24000
投资收益 3000(差额)
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要确认为投资收益: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4000
贷:投资收益 24000
7.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急求答案,在线等待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00
贷:投资收益 4000
其实就是损益科目之间的结算,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存续期间的损益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终止确认、卖出时转到投资收益
8.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怎么做分录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如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⑴ 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或赎回。⑵ 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⑶ 属于金融衍生工具。但被企业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1、企业持有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借方登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结转的成本。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3、“投资收益”科目核算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实现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出售时的具体分录应该为: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投资收益
同时:
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的余额,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9. 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的会计分录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出售时的公允价值高于取得成本的时候,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在贷方,如果公允价值低于取得成本的时候,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在借方。
如你10元钱购买的股票,一个月后涨到11元,取得成本为10,公允价值为11。此时如果出售的话,分录应该是
借
银行存款
11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