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自己家里可以实验黄金的真假吗怎么实验
你好家里因为没有工具只能进行破坏性检测,建议到专业的地方比如黄金回收的地方,当铺,首饰加工的地方,鉴定所等检测一下纯度。
用金属夹子夹住直接放到煤气灶的外焰加热 烧化以后看看变没变色。
2. 黄金的民间鉴定方法
民间鉴定方法:
1、看颜色,黄金的颜色是暗黄色。如果不纯,那么就浅黄色,纯度越大,颜色越暗。赤黄色成色在95%以上,浅赤黄色90--95%,淡黄色为80--85%,青黄色65—70%,色青带白光只有50--60%,微黄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
2、看标记。黄金都是国家按照生产标准制作出来的成品。同时还打有标记,这个标记会标记上黄金的K数,比如18K,24K,等等,但成色低的则不给于打上这种标记,所以能打上的基本成色都算高。有时需要放大镜来检查标记来分辨真伪。
3、声音。黄金也有它自身金属的声音。一般纯度越高,在地上抛,能啪啪的声音,如果不纯,那么会发出沉闷的当当声,但是这个实验需要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下作比较明显。有一定的局限性。
4、真金不怕火炼。一点也没错,拿黄金用火烧,直到变红,再观察冷却后的金子的外表是什么颜色,如果还是原来的金黄色,说明金子纯度比较纯,如果烧完后,是呈现出暗黑色,那么说明其中有瑕疵,可能是假金饰品。
5、硬度。黄金的硬度其实并不大,比较柔软。所以纯金的硬度直接用指甲可以开划开痕迹。如果用牙齿咬,那么会有很深的印子。若硬度比较大,那么有可能是含有其他杂质材料在其中,比如含铜。利用弯曲能够有效的检查出硬度。
3. 中国黄金金条怎么辨别真假
黄金(Gold)是化学元素金(化学元素符号Au)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最稀有、最珍贵和最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
金条来源于古代的货币流通,更多应用于收藏和投资领域,全球各大银行及金融机构都储备和流通有自己署名金条,比如上海黄金交易所标准金条。金条分为盎司金和克金,国际上通用的为400盎司(合12.5公斤)的金条。
一、网上辨别黄金真假的方法
1、真金用牙咬过后,会留下淡淡的牙痕,因为黄金的延展性很好,有点软,不纯的就硬,咬不动。日常生活及电视剧里,这种检验黄金成色的办法比较常见。
据了解,人齿的莫氏硬度为6,黄金和银的相对莫氏硬度是2.53,纯铜是3,铁是4。很多金属材料的硬度都比较低,用牙齿咬都会留下明显的咬痕。因此,用牙齿咬区分哪个是金子哪个不是金子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所谓“七青八黄九五赤”,是过去一些黄金收藏者通过颜色鉴别黄金纯度的经验,甚至有人认为黄金的颜色越黄越纯。
专家表示,金黄色是黄金的固有物理性质,在没有分析测试的条件下,光靠肉眼看颜色辨别真伪是不可行的。因为黄金可以加入其他元素,把颜色改变,所以,这个鉴别方法也没有科学依据。
3、如果黄金饰品里含有杂质,用吸铁石吸一吸,如果能吸的起来,就说明黄金有杂质。这种黄金辨别法在网上被广泛流传。
专家表示,只有铁、钴、镍三种金属能被吸铁石吸起来,因此,如果黄金饰品添加了其他物质,那么吸铁石这一检测方法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黄金鉴别方法
1、密度测算法能排除部分掺假的黄金。
据了解,黄金的密度在常温下是19.26克/立方厘米至19.37克/立方厘米,因此,可以用精度较高的量杯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把金条放入水中,测量新的水体积,两者相减就知道金条的体积,进而得出金条的密度。如果这个密度处于标准值之间,那么该金条成色较高的可能性较大,否则就可能掺假。
该方法能够排除大多数掺假黄金,但如果掺假黄金经过严格的配比添加其他金属,就无法辨别了。例如铱和钨,其比重和黄金相近,光靠掂分量、测密度是辨别不出来的。
2、辨别黄金最科学的办法就是在实验室里,经过破坏性检测法或光谱分析,而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专业机构进行操作。与普通金饰品店采用火烧法等破坏性检测不同,宝玉石检验站采用的是X射线荧光光谱仪,也就是用光谱照射金属表面,通过光谱反射出来的颜色鉴定其中的金属成分。这种方法不仅准确性极高,也不必做破坏性测试,不破坏黄金饰品品相,因此较适合普通市民。
4. 请问检测金条纯度有哪些方法
传统方法检测黄金的方法
1用牙咬,要有咬痕?
“真金用牙咬过后,会留下淡淡的牙痕,因为黄金的延展性很好,有点软,不纯的就硬,咬不动。”在日常生活及电视剧里,这种检验黄金成色的办法比较常见。
据了解,人齿的莫氏硬度为6,黄金和银的相对莫氏硬度是2.53,纯铜是3,铁是4。很多金属材料的硬度都比较低,用牙齿咬都会留下明显的咬痕。“因此,用牙齿咬区分哪个是金子哪个不是金子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国家资深珠宝玉石专家表示。
2.看颜色,越黄越纯?
所谓“七青八黄九五赤”,这是过去一些黄金收藏者通过颜色鉴别黄金纯度的经验,甚至有人认为黄金的颜色越黄越纯。
专家表示,金黄色是黄金的固有物理性质,在没有分析测试的条件下,光靠肉眼看颜色辨别真伪是不可行的。因为黄金可以加入其他元素,把颜色改变,所以,这个鉴别方法也没有科学依据。
3.吸铁石吸一吸?
“如果黄金饰品里含有杂质,用吸铁石吸一吸,如果能吸的起来,就说明黄金有杂质。”最近,这种黄金辨别法开始在网上被广泛流传。
“只有铁、钴、镍三种金属能被吸铁石吸起来,因此,如果黄金饰品添加了其他物质,那么吸铁石这一检测方法也就无从谈起了。”市质检院宝玉石检验站站长王旭光表示。
这些方法你可试试
4.密度测算法简单可行
那么,是否有市民可以自行操作的黄金鉴别方法?专家建议,普通检测可采用密度测算法,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能排除部分掺假的黄金。
据了解,黄金的密度在常温下是19.26克/立方厘米至19.37克/立方厘米,因此,可以用精度较高的量杯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把金条放入水中,测量新的水体积,两者相减就知道金条的体积,进而得出金条的密度。如果这个密度处于标准值之间,那么该金条成色较高的可能性较大,否则就可能掺假。
该方法能够排除大多数掺假黄金,但如果掺假黄金经过严格的配比添加其他金属,就无法辨别了,例如铱和钨,其比重和黄金相近,光靠掂分量、测密度是辨别不出来的。
5.严格检测还得找专业机构
据悉,辨别黄金最科学的办法就是在实验室里,经过破坏性检测法或光谱分析,而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专业机构进行操作。目前,我市质检院宝玉石检验站有开展此类检测业务。
如果私人需要检验,一般检测费用是一件一百元左右,与普通金饰品店采用火烧法等破坏性检测不同,市宝玉石检验站采用的是X射线荧光光谱仪,也就是用光谱照射金属表面,通过光谱反射出来的颜色鉴定其中的金属成分。这种方法不仅准确性极高,也不必做破坏性测试,不破坏黄金饰品品相,因此较适合普通市民。
目前市面上检测黄金的仪器种类很多,但各有各的弊端,想直接看金条的真伪,还得是用超声的方法,直接检测到金条内部。现在市面上唯一一款可以检测到黄金内部的仪器生产厂家是融谱科技有限公司。
5. 黄金从哪里鉴定怎样鉴定
黄金首饰的鉴定方法很多,中国民间总结了一套简便方法,其口诀是:看色泽、掂重量、听音韵、折硬度、石上磨、对比牌、用酸点、定成色。前四句靠目力,凭感觉;后四句则需借助工具和试剂。
一、看色泽根据黄金的不同光泽和颜色即可大体区分纯金、K金,真金、假金。即金以赤黄色为佳,成色在95%以上;正黄色成色在80%左右;青黄色成色在70%左右;黄色略带灰色成色在50%左右。故有口诀为“七青、八黄、九五赤、黄白带灰对半金”。若对久藏初出的首饰来说,则有“铜变绿,银变黑,金子永远不变色”的说法。
二、看密度黄金的密度是19.32克/立方厘米,比同体积的银、铅、锡重一倍左右。可用公式:一定黄金首饰的质量(克)比上一定黄金首饰的体积(立方厘米)等于密度。求出所测黄金首饰的密度,密度为19.32克/立方厘米左右则为纯金或较纯金,否则即为非纯金或成色差的黄金(此法对首饰无任何破坏性)。
三、折硬度黄金具有延展性和硬度小的特点,能压成厚度12.7微米的薄片。成色高时,用大头针或指甲刻划均可留下痕迹。97%以上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两三次后,弯折处出现皱纹,也叫鱼鳞纹;95%左右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时感觉硬,鱼鳞纹不明显;90%左右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时很硬,没有鱼鳞纹;含杂质较多的黄金首饰,弯折两三次即断;如为生金制作,弯即断,断面有明显的砂粒状。用此法时应考虑到首饰的宽窄与薄厚,厚的、宽的就硬些,薄的、窄的就软些。
四、听音韵、看弹性
成色高的黄金首饰受敲击或往硬地抛掷时,发出“噗嗒、噗嗒”的沉闷低声,且无音韵、无弹力,K金有音韵、有声、有弹力,弹力越大、音韵越尖越长者,成色越差。
五、用试金石鉴定成色
利用金对牌(已确定成色的金牌)和被试首饰在试金石上磨道,通过对比颜色,确定黄金首饰成色。此法应在自然光和日光灯下进行,不能在直射的太阳光线和白炽灯下进行。
六、用酸点在试金石上分别磨出被鉴定首饰和对牌的金道,用玻璃棒点试硝酸在金道上,因金元素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酸反应,故颜色不变。若非金或非纯金,金道则消失或起变化。变化规律是“三快、三慢”,即成色低的消失快,成色高的消失慢;混金消失快,清金消失慢;大混金消失快,小混金消失慢。视其金道消失情况,比较对牌就可确定黄金首饰成色。
6. 黄金真假应该怎么鉴别,怎样鉴定黄金的纯度
一、看色泽
根据黄金的不同光泽和颜色即可大体区分纯金、K金,真金、假金。即金以赤黄色为佳,成色在95%以上;正黄色成色在80%左右;青黄色成色在70%左右;黄色略带灰色成色在50%左右。故有口诀为“七青、八黄、九五赤、黄白带灰对半金”。若对久藏初出的首饰来说,则有“铜变绿,银变黑,金子永远不变色”的说法。
二、看密度
黄金的密度是19.32克/立方厘米,比同体积的银、铅、锡重一倍左右。可用公式:一定黄金首饰的质量(克)比上一定黄金首饰的体积(立方厘米)等于密度。求出所测黄金首饰的密度,密度为19.32克/立方厘米左右则为纯金或较纯金,否则即为非纯金或成色差的黄金(此法对首饰无任何破坏性)。
三、折硬度
黄金具有延展性和硬度小的特点,能压成厚度12.7微米的薄片。成色高时,用大头针或指甲刻划均可留下痕迹。97%以上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两三次后,弯折处出现皱纹,也叫鱼鳞纹;95%左右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时感觉硬,鱼鳞纹不明显;90%左右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时很硬,没有鱼鳞纹;含杂质较多的黄金首饰,弯折两三次即断;如为生金制作,弯即断,断面有明显的砂粒状。用此法时应考虑到首饰的宽窄与薄厚,厚的、宽的就硬些,薄的、窄的就软些。
四、听音韵、看弹性
成色高的黄金首饰受敲击或往硬地抛掷时,发出“噗嗒、噗嗒”的沉闷低声,且无音韵、无弹力,K金有音韵、有声、有弹力,弹力越大、音韵越尖越长者,成色越差。
五、用试金石鉴定成色
利用金对牌(已确定成色的金牌)和被试首饰在试金石上磨道,通过对比颜色,确定黄金首饰成色。此法应在自然光和日光灯下进行,不能在直射的太阳光线和白炽灯下进行。
六、用酸点
在试金石上分别磨出被鉴定首饰和对牌的金道,用玻璃棒点试硝酸在金道上,因金元素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酸反应,故颜色不变。若非金或非纯金,金道则消失或起变化。变化规律是“三快、三慢”,即成色低的消失快,成色高的消失慢;混金消失快,清金消失慢;大混金消失快,小混金消失慢。视其金道消失情况,比较对牌就可确定黄金首饰成色。
7. 怎样能辨别含金量较高和较低的金子
以下有几种方法,但保险还是去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黄金鉴定方法的分类
黄金鉴定方法,分为有损鉴定法和无损鉴定法两大类。例如,将黄金用王水等无机酸处理,制备成含金的化学溶液,以便进行化学分析;这种方法属于有损鉴定法。再如,对上下两个弹丸状的黄金光谱电极通电,使其产生电弧,并记录下光谱信号;这种方法属于无损鉴定法。
这两种鉴定方法,在黄金成品鉴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有损鉴定法不适用于黄金饰品的鉴定。
此外,一般消费者,可采用简易识别法。
二、无损鉴定法
无损鉴定法主要有:试金石法、微区分析法、比重法(密度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1、试金石法
试金石法,是将黄金在试金石上刻划出来的条痕颜色,与黄金标准系列的条痕颜色进行对比,从而确定黄金饰品成色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仪器设备。因此。一个时期以来,一直被采用。但是,人为误差大,精确度不高,对黄金饰品还稍有损伤,而且需要一套十分昂贵的黄金标准系列。
2、微区分析法
微区分析法,主要有:电子探针、激光微区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等。这种方法,使用一束电子或激光,照射黄金上的一个微小区域。根据该微小区域产生的光谱或能谱,计算出黄金的成色和杂质元素的含量。这种方法,对金矿石中微小金粒成色(品位)的检测,特别适用。对于黄金成品和首饰,由于取样面积太小,因而代表性差,灵敏度和精确度不够理想。
3、比重法
黄金鉴定的古老方法是经验识别法和取样鉴定法。前者可靠性差;后者影响黄金饰品的外观。比重测量法简称比重法,是一种黄金鉴定新方法。它在几分钟内,就可判别黄金饰品的真伪,测定其含金量。因此,它又是黄金饰品的一种快速识别方法。
比重法采用分析天平(改装后的钻石天平)作为检测仪器。根据黄金在空气中和水溶液中的重量,按阿基米德定律,计算出黄金的比重和成色。若设黄金饰品在空气中的重量为M,在四氯化碳CCl4溶液中的重量为N,则其含金量Q的计算公式为:
Q = [ M / ( M+N ) ] ×1.58
式中1.58——四氯化碳CCl4溶液的密度系数。
若采用其它溶液作测量重液,则上式中的密度系数应作相应的改变。对于测定结果,还应根据黄金饰品的重量和成色,进行误差校正,从而换算出黄金饰品的含金量。这种方法,对于分析天平的灵敏度和精度要求较高。测量重液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比重法鉴定精确度较高,理想情况下可达到误差0.3%~0.5%之内(就是一件饰品为99.8%它可测的范围是99.4%至99.9%之间)。并且,仪器设备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推广。这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金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镀金、包金和镀金首饰的鉴定。当黄金中含有多种杂质元素或存在微小孔隙等内部缺陷时,比重法会出错。同时,比重法在检测过程中,表面张力的影响,难以完全消除,限制了其精确度的提高。所以比重法对黄金饰品只能鉴别大致含量。
4、X射线荧光光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近年来才研究成功的一种黄金无损鉴定高新技术方法。它利用由计算机控制的、大型精密X射线荧光光谱仪,作为鉴定设备。通过一束X射线对黄金进行大面积照射。计算机根据纪录的荧光X射线光谱和强度,进行真伪鉴别,计算黄金成品或饰品的含金量和杂质元素的含量。这种方法,不需要任何化学试剂,无污染、无损伤、无残留放射性。不但较好地克服了上述各种方法的缺陷,而且,精确度和灵敏度最高。它是目前最先进的黄金无损鉴定新技术。中国人民银行已在北京和天津等地,指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作为黄金饰品鉴定技术,以取代其它鉴定手段。
简易识别法
简易识别法属于经验识别法。它的科学依据是:黄金特有的颜色和光泽、硬度低、比重大、延展性好等物理性质;以及在空气中和高温下,不被氧化、腐蚀,不与盐酸、硫酸和硝酸等强酸发生反应等化学性质。
1、看颜色
纯金饰品色泽赤黄、金黄,纯正、柔和。一般含金量在95%以上的呈赤黄、金黄色;含金量在90%左右的呈正黄色;含金量在80%左右的黄中带青。深黄色的表明含铜;浅黄色的表明含铝或银。过分红的为假金。K金饰品色泽是黄中带白,并依K数的减小,白色渐增,黄色渐浅。一般可根据“七青八黄九紫十赤”的经验之谈,来判断黄金饰品的成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成色差的黄金饰品,其颜色和光泽比纯金好看。
2、听声音
黄金饰品从高处落在硬地板上或桌面上,含金量高的或真金发出“噗嗒”声,声音沉闷,无拖尾音,也就是“有声无韵”;无弹性,不反弹。含金量低的或假金,声音清脆、尖亮,有声有韵;有弹性,比真金跳得高。含金量越低,音韵越尖,弹性越大。
3、掂轻重
黄金比重较大,仅低于铂金,大于银、钢、锌、铝等任何其它金属。大小相仿的黄金饰品,较重的为真,在手中掂量手感沉重,有沉甸甸的沉坠感;较轻的为假。K金首饰的手感不如纯金首饰沉重。
4、试弯折
黄金的延展性极佳,容易弯折。纯金饰品或含金量高的比含金量低的柔软,容易弯曲,也容易拉直而不反弹;弯折几次,其弯折处有细皱纹。假的或成色低的,弯折时有坚硬的感觉。
5、试软硬
黄金的硬度较低。纯金首饰质地较软,用牙咬有牙印的为真;K金首饰质地稍硬,牙咬无印;咬不动的为假。纯金用硬物刻划,有条痕。只有黄金和黄铜的条痕呈黄色;其它矿物的条痕,呈深灰色或黑色。含金量越低,含铜越多,硬度越高。用铜钥匙在饰品隐蔽处轻轻刻划,留下凹痕的为真;留下铜钥匙条痕(表示饰品较硬,铜钥匙较软)的为假。
6、用火烧
真金不怕火烧,遇火不变色。成色低的,容易变黑、变白。假的不耐火烧,遇火变成黑紫色,不光亮。
7、试淬火
真金烧红后,放入水中,其色泽不变。
8、滴酸反应
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盐酸等酸性液体中,其颜色不变。铜只要遇到一点点硝酸,就会失去光泽。
有条件的,可在试金石(或其它比黄金硬的石头)上磨上“金”道(金粉条纹),再滴上硝酸。“金”道不变的为真;“金”道全被腐蚀掉的为假。
9、看标记(印签)
无论是纯金首饰还是K金首饰上,都应有表明质地、含金量(成色)和厂家产地的标记(印签)。黄金首饰上的印签,有用“金” 字,也有用“G”英文字母表明首饰的质地。标明含金量(成色)时,用“99”字样或“24K”字样表明是纯金首饰;K金首饰依含金量不同,标明相应的K数,如标明“18K”的K金首饰,其含金量为75%。此外,黄金首饰上还应有标明生产厂家产地的印签。真的黄金首饰,印签标准、完整、清晰,是重要的判别标识。否则,一般质量不高。
需要指出的是,在首饰商店实际选购黄金饰品时,一般不能刻划,不能往地上抛掷,不能损坏其外表,也不能试弯折,试软硬,用火烧,试淬火和滴酸。因此,购买者最好到国家指定的或诚信度高的大商店去购买。并且,一定要索取权威鉴定机构签发的饰品鉴定证明书和正式发票。当然,最可靠的识别方法,是将饰品送到专门的鉴定机构,利用仪器进行精确的科学鉴定。
黄金假冒饰品的识别
容易与黄金首饰相混淆的假冒首饰种类较多,主要有:镀金首饰、包金首饰、铜质首饰、铜合金首饰等。
镀金首饰是在其它的金属首饰表面用电镀法镀上一层金色,颜色与真金首饰相仿,金黄光亮,新时较难辨认。但镀金首饰手感较轻飘,质地较硬,牙咬无印,用久易褪色。有的电镀不好的镀金首饰,颜色不是发红就是发白,或者发花。
包金首饰是指在其它金属表面包上24K或22K的金箔。包金首饰的外观与真黄金首饰相似,金光闪闪,又不易褪色,使人真假难辩。但仔细观察首饰的凹陷处、夹角处、背后等,可以发现有金箔凹凸不平,有翘边起皮的现象。如首饰上有断裂接头,可从此看到金属材料的断面是外黄里白。此外,包金首饰的手感也较轻;质地较纯金首饰硬,如金箔的K数太低,其柔软性较差。牙咬无印,不易弯曲,久戴金箔易起皮脱落。
铜质首饰颜色为黄中带红,光泽较暗,质地较软,重量轻飘。铜合金首饰(铜锡合金),颜色发白,质硬质轻,久戴掉色,会使皮肤发黑。
无论是镀金首饰、包金首饰、还是铜首饰、亚金首饰,一般不带类似黄金首饰的印签。或所带印签不同于黄金首饰,如有的首饰刻有英文字母“GK”,其含义是“镀金”。或者印签字迹模糊不清,歪歪斜斜,消费者应通过辨认首饰上是否有印签、印签是否符合上述规定、印签是否清晰等方面内容,以判别黄金首饰的真伪。
黄金饰品的选择
一、黄金饰品的代号
在正规的黄金饰品上,一般应该有含金量或成色标记和制造厂家的代号这两种戳记。选择黄金饰品,除了要认清饰品的含金量(“××K”与成色)标记以外,还要注意饰品上的硬印——制造厂家的代号。
在我国,为了对消费者负责,有利于国家加强对黄金饰品市场的管理,有利于黄金饰品的回笼,国家规定:对于在黄金饰品市场上发售的各种饰品,各个制造厂家必须在所生产的每一件饰品内侧的规定位置,用钢印打上国家统一编定代号。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全国生产黄金饰品的厂家,凡是经过国家、银行批准生产的定点厂家,其饰品含金量一般是有保证的,购买者可以放心。这里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到国家指定的或诚信度高的销售商去购买。因为,有些场外交易的饰品,虽然在其上也有“24K”或“足赤”等字样,但是多数都没有制造厂家的代号,其成色是难以保证的。
8. 中国黄金怎么辩真假
辨别黄金的方法:
1、声音鉴别法。让首饰往硬的地方落,声音沉闷,说明成色好;声音清脆,说明成色差。
2、划迹鉴别法。用硬的针尖在真金表面划一下,便有明显的痕迹,假的痕迹模糊。
3、观色鉴别法。黄金是“七青八黄九紫十赤”。意思是说青色的含金70%,黄色的含金80%,紫色的含金90%,赤色的几乎含金100%。
4、折弯鉴别法。用手弯折饰品,真金质软,易折弯而不易折断,假的或包金的一般易断而不易弯。
5、重量鉴别法。黄金是已知物质中比重最大的,其比重为19:37,相同重量的黄铜、赤铜,体积要比相同重量的黄金、赤金大得多,看看颜色,再用手掂掂重量,即可知道。
6、火烧鉴别法。真金首饰用烈火烧能耐久不变色,假的则不耐火,燃烧后会变成黑褐色,而且会失去光亮。
9. 如何正确鉴定黄金
正确鉴定黄金的方法有看黄金的色泽、看黄金的密度、看黄金的折硬度、黄金的音韵弹性、用试金石和用酸点。
1、看色泽
根据黄金的不同光泽和颜色即可大体区分纯金、K金、真金、假金。即金以赤黄色为佳,成色在95%以上;正黄色成色在80%左右;青黄色成色在70%左右;黄色略带灰色成色在50%左右。
2、看密度
黄金的密度为19.32克/立方厘米,比同体积的银、铅、锡重一倍左右。可用公式:一定黄金首饰的质量(克)比上一定黄金首饰的体积(立方厘米)等于密度。求出所测黄金首饰的密度,密度为19.32克/立方厘米左右则为纯金或较纯金,否则即为非纯金或成色差的黄金(此法对首饰无任何破坏性)。
3、折硬度
黄金具有延展性和硬度小的特点,能压成厚度12.7微米的薄片。成色高时,用大头针或指甲刻划均可留下痕迹。97%以上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两三次后,弯折处出现皱纹,也叫鱼鳞纹;95%左右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时感觉硬,鱼鳞纹不明显。
90%左右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时很硬,没有鱼鳞纹;含杂质较多的黄金首饰,弯折两三次即断;如为生金制作,弯即断,断面有明显的砂粒状。用此法时应考虑到首饰的宽窄与薄厚,厚的、宽的就硬些,薄的、窄的就软些。
4、音韵弹性
成色高的黄金首饰受敲击或往硬地抛掷时,发出“噗嗒、噗嗒”的沉闷低声,且无音韵、无弹力,K金有音韵、有声、有弹力,弹力越大、音韵越尖越长者,成色越差。
5、试金石
利用金对牌(已确定成色的金牌)和被试首饰在试金石上磨道,通过对比颜色,确定黄金首饰成色。此法应在自然光和日光灯下进行,不能在直射的太阳光线和白炽灯下进行。
6、用酸点
在试金石上分别磨出被鉴定首饰和对牌的金道,用玻璃棒点试硝酸在金道上,因金元素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酸反应,故颜色不变。若非金或非纯金,金道则消失或起变化。
变化规律为“三快、三慢”,即成色低的消失快,成色高的消失慢;混金消失快,清金消失慢;大混金消失快,小混金消失慢。视其金道消失情况,比较对牌就可确定黄金首饰成色。
(9)破坏性检测黄金纯度扩展阅读
辨别掺假
1、黄金是否有白色亮点
用料剪将金条或金首饰剪断,用放大镜观察其切面,如果看到有白色亮点,由于黄金和铱无法融合在一起,则表示该黄金中掺有铱。
2、测比重。
先用天平测量一块纯金条的重量,接着把金条放入量杯,倒水淹没金条。再把被检测的金条放入量杯,观察水的刻度是上升还是下降,只要发生变化,即说明该金条不是纯金。但如果是金首饰,此法就不适用,因为金饰品里面有空气。
3、真金不怕火炼。
把金条或金首饰放在火上烧一会,观察其变化。由于铱会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发生氧化反应,故纯度不够的金条会变灰;而纯金经过火烤后颜色会红得发亮。不过,此法对首饰可能有一定破坏。
10. 银行可以检验黄金真假吗
银行一般不会开展对外来鉴定黄金真假的单项业务。
黄金的真假含量的鉴定可以到质量技术鉴定部门的珠宝鉴定机构鉴定,可以要求其出具鉴定证书的,这个鉴定证书有一定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