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万科被收购会发生什么,万科为什么会陷入股权争夺
尽管被王石斥为“野蛮人”,不过“宝能系”显然是有备而来,不仅在频频举牌中显示出了雄厚的资金储备,而且迄今为止未有任何违规之处。对此,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18日称,市场个体之间收购、被收购的行为属于市场化行为,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监管部门不会干涉。
腾讯众创空间分析表示,多年来,万科一直被严重低估,庞大的规模和良好的业绩背后,是与之并不匹配的低股价。作为中国房企的龙头,万科现金流非常充裕,还有丰厚的可变卖家当,而买下这座“金山”却出乎意料的便宜。万科股权非常分散,且管理层持股很少,在“宝能系”露出獠牙之时,前十大股东合计股份持有权比例仅为22.72%。只要200亿元人民币就能在二级市场拿下万科第一大股东之位——这是万科总裁郁亮去年3月提出的担忧,如今被“宝能系”的实践证明。
另一方面,面对门外的“野蛮人”,万科管理层虽有所警觉,但并未有积极的防范。1994年,万科曾陷入“君万之争”,那是万科第一次面对“野蛮人”,最终王石找到了君安的破绽,避免了万科被拆分的命运。如同君安的“意志继承者”一般,“宝能系”20年后卷土重来,而万科依然如20年前一样不堪一击,在“宝能系”并未出现违规的情况下,王石和监管层手中的牌比20年前还要更少。
⑵ 按照行业、并购方式、支付方式分,宝能收购万科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收购
一般的话收购万科属于一种并购的方式,这属于一种资产的吞并行为。
⑶ 宝能系收购万科股份到底怎么回事
这种格局,对万科的管理层来说基本是命悬一线。
对万科管理层来说,现在所能选择的应对手段很有限。一方面,宝能系已经在二级市场获得了一百多亿的浮盈,这使得宝能进可攻退可守;经此一役,宝能系退不但可以赚钱,宝能的品牌知名度也快速获得了成长,未来在金融资本市场会更加顺风顺水。另一方面,万科现在找接手增发的对象有困难,短期内调集如此规模的资金来吃掉万科的增发盘,往往又不是立刻能做出的决策,而万科的形势又是十万火急。更为重要的是,哪怕万科真的找到了这样的人,只要宝能让很多投资者相信,宝能主导万科后万科能够更好,在股东大会上就可能否决增发方案。再退一步说,哪怕最终万科这次增发成功,稀释了股权,但像安邦这样更大的资本要继续和宝能推动收购,万科又如何应对?
所以,万科的根本问题在于股权过于分散,市值又过于庞大,一般人根本玩不转,而有资源想玩的人就能很想玩。当然,由于宝能系的资金是杠杆资金,其年利率至少六七个点,如此大规模的资金一年光利息也得二十亿,所以理论上万科可以找个理由进行长期停牌来耗垮宝能。但问题在于,宝能现在二级市场一百多亿的浮盈,一年半载一二十亿的资金成本完全可以顶得住。更何况,万科很难做到长期停牌,缺少相关理由,证监会发言人在周末的发言已经表明了态度,万科试图钻制度的空子是很困难的,而短期内找一个长期停牌的理由好像又说不太过去,更何况哪怕长期停牌也很难拖得过去。
综上所述,万科管理层的这次狙击战恐怕凶多吉少,最终万科被宝能拿下可能性更大。退一万步,万一万科真的逃过这一劫,“救”的人的能量也决定了万科要依附于这一股资本力量,而若自身没有相关资源,他们又何必伸手救呢?所以,对万科管理层来说,再想过以往管理层控制公司一切的日子是基本不太可能了。
谁将是赢家?
这一战役谁将是赢家?宝能无疑是大赢家,这毫无疑问。二级市场浮盈一百多亿,形势一片大好不说,宝能的品牌知名度、宝能系的市场信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所以,毫无疑问宝能系是最大的赢家。
要说输家,万科不一定是输家,因为万科加上一个在资本市场能够如此呼风唤雨的宝能,对万科这个企业来说不是坏事,甚至可能就此打通很多产业领域,扩大万科的产业链。而且,既然有宝能愿意付出如此代价来拿万科的股份,这就充分证明了万科的价值。哪怕这次宝能没有成功,也还有另外一个宝能的出现。
不过,对于万科的管理层而言,这次形势非常不妙。因为,现在宝能的目标很明确,通过二级市场买入股权控制万科,然后下一步就是影响董事会的决策,推动万科与宝能系的合作。如果万科管理层不愿意合作,那么宝能就可能对董事会进行改组。所以,对于万科的管理层来说,一旦宝能控制了万科,管理层要不选择合作,要不选择换人。
对中国最成功的职业经理王石、郁亮来说,一个大挑战的确摆在眼前了,特别是王石挑战最大。
⑷ 宝能为什么要强行收购万科
青岛海尔没有多大的投资价值,所以宝能不会出手,万科是深市龙头房企,刚好股权比较分散,宝能出手有很多目的的,一个是自己的公司知名度提高,一个姚振华个人的名气大增,至少我们很多平民百姓不知道真实目的!
⑸ 万科收购凯德旗下20个购物中心是真的吗
1月5日早间,印力商用置业有限公司宣布其联合万科和Triwater收购凯德集团旗下分布在全国19个城市的20家购物中心100%的股权,总交易对价83.65亿元,四川省内成都凯德广场沙湾店、凯德广场宜宾店和凯德天府德阳店均位列本次收购之中。
根据此前的新闻,万科于2016年8月22日与招商银行合作建立合资基金,斥资130亿元收购了黑市集团持有的印力集团以及MWREF公司96.55%股权,万科出资38.98亿元,获得了该基金62.07%的权益。由此可知,目前印力商用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即是万科。
在这则新闻中,涉及此次交易的20家购物中心除1家为“凯德mall”外均为凯德旗下的“凯德广场”。对涉及交易标的物的地理位置进行梳理可知,20家购物中心中,除1家位于北京市、5家位于省会城市(成都、重庆、郑州、南昌)外,其余14家均位于非省会城市。而凯德旗下的高端商业品牌“来福士”则并无任何一店涉及此次交易。
⑹ 宝能收购万科事件始末详解,宝能为什么要收购万科如何收购
宝能愿意花那么大的代价来收购万科,那就证明万科有这种实力
⑺ 万科股权为什么被收购了
多年来,万科一直被严重低估,庞大的规模和良好的业绩背后,是与之并不匹配的低股价。作为中国房企的龙头,万科现金流非常充裕,还有丰厚的可变卖家当,而买下这座“金山”却出乎意料的便宜。万科股权非常分散,且管理层持股很少,在“宝能系”露出獠牙之时,前十大股东合计股份持有权比例仅为22.72%。只要200亿元人民币就能在二级市场拿下万科第一大股东之位——这是万科总裁郁亮去年3月提出的担忧,如今被“宝能系”的实践证明。在选择创业平台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一些,尽量选择规模比较大一点的平台,比如像腾讯众创空间这种,可信度会高一点。另一方面,面对门外的“野蛮人”,万科管理层虽有所警觉,但并未有积极的防范。1994年,万科曾陷入“君万之争”,那是万科第一次面对“野蛮人”,最终王石找到了君安的破绽,避免了万科被拆分的命运。如同君安的“意志继承者”一般,“宝能系”20年后卷土重来,而万科依然如20年前一样不堪一击,在“宝能系”并未出现违规的情况下,王石和监管层手中的牌比20年前还要更少。如今,猜测万科未来命运如何还为时尚早,外界也拭目以待王石能否如20年前一般找到“白骑士”救场,然而,此事无论结果如何,都应成为中国所有上市公司引以为鉴的标志性事件。在上市圈钱的同时,也面临着被“野蛮人”踢门而入的风险,而谢绝“野蛮人”,除了保证公司股权合理分配外,也要增加风险意识,使企业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⑻ 万科的渠道结构式什么以及万科的营销渠道策略
你问的太广泛了。。。
万科的营销策略是一个字,“快”。啥都抢时间。打入外地市场是从当地找一个地皮储存量大的房产公司,通过合并收购来打入市场,同时又不断的吞并周围的小房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