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计算盈利是看“点”
举个例子,比如欧元兑美元是1.2310,那么波内动到了容1.2311就是波动了1个点,1标准手的情况下就是波动了10美金,如果此时你做多就是赚了10美金,如果你做了空,就是亏了10美金
⑵ 在外汇市场中利用利差进行无风险套利
实际上有很多不可预知因素:如战争突发事件等引起汇率大的波动,点内差巨增,甚至两边容打,重仓会暴掉的,轻仓赚利息则无意义。另外一些外汇经纪商的信誉问题,一年时间不算短啊,公司关门怎么办?而大的公司又不可能不收利息啊。这种方法能行的话,索罗斯巴菲特不早就干了?为什么巴菲特去年还亏了几十亿呢?
⑶ 利差交易是什么意思 如何运用利差套利
利息套汇(Interest Arbitrage),又称套利,是指投资者根据两个国家金融市场上短期利率水平的高低不同,从利率较低的国家借入资金,将其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对换成利率较高的国家的货币,并在那个国家进行投资,或直接将自由资金从利率较低的国家调往利率较高的国家进行投资,以赚取利差收益的一种交易。 根据是否对套利交易所涉及的外汇风险进行了抵补,套利可分为未抵补套利(Un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和抵补套利(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 未抵补套利是指将资金从利率低的货币转向利率高的货币,从而赚取利率差额的收入,但不同时进行反方向交易轧平头寸。这种套利要承受高利率货币贬值的风险,具有投机性。 假设在国内,一年期国库券的年利率为3%,而美国的一年期国库券的年利率为5%,当时即期外汇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7.76人民币/美元。如果以企业想将手头上暂时闲置的资金100万美元进行1年期的投资。那么它现在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在国内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购买国内的国库券,那么到期连本带息可收到779.28万人民币。二是其将100万美元投资于美国的国库券市场,到期使连本带息可收回105万美元。这两种投资选择孰好孰差,就要取决于投资期满时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即期汇率。如果汇率继续维持在7.76的水平,那么企业将从美国国库券市场上的所得兑换成814.8万元人民币,那么其将获利35.52万元。 然而,相隔1年,外汇市场上的汇率不可能仍然维持在原来水平上。还而言之,投资期满时的即期汇率往往与进行投资时的即期汇率部一样,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如果投资结束时的汇率为7.86人民币/美元,即美元升值,这样收回的美元投资(105万美元)可兑换成825.3万元人民币。投资者除了获得利息收入,还可以有一定的外汇收益。但是根据实际的外汇市场,一般情况下,利率较高的国家的货币往往汇率会下跌,而利率较低的国家货币汇率往往会上升。因此汇率下跌到7.42以下,那么投资者将在美国市场上的收益兑换成的人民币会小于其直接在国内进行投资的收益。 总而言之,未抵补套利由于汇率的不确定性,其结果也是不确定的。 抵补套利是指在较低的利率水平上借入一种货币,通过即期外汇交易将其兑换成利率水平较高国家的货币并用来投资以赚取利差收益。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在投资期间汇率变动的风险,这种套利通常与掉期交易结合进行,即从较高的利息收入中减去做掉期交易时买入现汇、卖出期汇所支付的成本,赚取一定的利润。 假设,国内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是1美元=7.76-7.78人民币,一年期的汇率预测为1美元=7.68-7.70人民币,美国的一年期利率为5.25%,而国内的利率为3.06%。假定一外资企业在美国市场上买进现汇100万美元,存放在美国银行收取利息。同时卖出一年期期汇100万美元,以防止汇率变动的风险。 掉期成本:买入现汇100万美元,付出778万元人民币。卖出一年期期汇100万美元,收入768万元人民币。掉期成本10万元人民币。 利息收支:利息收入 100×5.25%×7.68=40.32万元,利息成本 778×3.06%=23.81万元,这样的话利息净收益为16.51万元人民币。套利净收入等于利息净收益减去掉期成本,为6.51万元。 由此可见采用抵补套利,即使在当前某种货币汇率情势不看好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利率之间的差异进行套利,获得一定的收益。
⑷ 为什么对于贸易获利的双方而言,他们进行贸易的价格在两种机会成本之间呢
如果贸易价格高于或者低于两者的机会成本而进行交易的话,必有一方会获益,一方会亏损。如果价格在两者机会成本之间进行贸易的话,双方都会从中获益
⑸ 如何在交易中获利
债券从个人定期持有到上市流通,是经济发展的一种需要,因为允许流通,所以产生了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是通过债券信用的方式融通资金,通过债券的买卖活动引导资金流动,有效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支持和推动经济发展,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和基础,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债券市场的交易对象是作为资本商品的各类债券。因而债券市场也就成为资本供求的中心。
正因为如此,债券市场不仅和一般商品市场不同,而且,也和借贷市场不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按照市场功能分类,可以将债券市场分为债券发行市场和债券流通市场。
债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投资者认购新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市场。
债券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是已发行的债券通过买卖交易实现流通转让的场所。
投资者通过债券市场,可以买卖自己认为可获利的债券,实现投资理财的最重要的目的。
债券交易简介:
债券交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准备阶段和买卖阶段。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包含三方面内容。
1.收集信息。进行债权的买卖,首先要收集相关的信息。
2.整理信息。在获得大量充分可靠的债券信息资料后,接着进行信息的整理。把信息进行归类、排序,去伪存真,以使自己对信息了然于胸。
3.选用信息。通过分析,选出可用的信息,使之成为自己进行债券投资理财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二)买卖阶段
目前我国办理的债券买卖主要有两种方式:自营买卖和委托买卖。
1.自营买卖
是指有价证券的经营机构用自己的资金从债券持有者手中买入债券,再向债券购买者出售。证券经营机构直接随行就市与投资者交易债券,风险由经营机构自己承担。
2.委托买卖
是指投资者通过证券经营机构进行买卖,证券经营机构充当买卖双方的中介人,由证券商根据债券的出售人或购买入的委托,按其市场价格或者指定价格,代委托人买卖债券,成交后由交易机构向双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有以下一些主要程序:
(1)开立账户。即证券买卖人在证券经纪商处开立委托买卖账户,成为证券交易中介机构的客户。单位和个人都可开户。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开户时都必须填写如下内容:委托交易方式。即选择现货交易还是期货交易;经纪人通知客户的方法;应遵循的其他营业准则。
投资者开立的账户有以下几种类型:
现金账户:开立这一账户的客户,当通过证券商买入债券时,必须在清算日或者清算日之前交清全部价款。
保证金账户:客户在开立这一账户后,在购买债券时,券商将以契约的形式向其融通一部分资金。
联合账户: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可以共同在一个交易机构开设一个账户。
(2)接受委托。投资者开户后,如需要买进或卖出债券,即向证券经济商发出委托指令,委托可以采取书面的形式或电话委托。
委托方式一般有下列几种:
A.市价委托。客户只是要求券商执行自己发出的买入或者卖出命令,经纪商的代表人就可以按照当时的叫价买入或者卖出债券。
B.限价委托。投资者按照自己满意的价格,向经纪商发出包含最高价格或者最低价格的买入或者卖出指令,当交易价格与指令不相符时,经纪人不能执行买卖。
C.停止委托。在客户购买某种债券已经取得部分赢利的情况下,如果担心市场价格下跌,就可以要求经纪商实行停止委托。
(3)交割。交割是在债券买卖双方之间进行,而不是在委托机构与购买者之间进行。
(4)过户。对于不记名证券,投资者办完交割手续以后,交易程序即告结束。
债券交易和股票交易一样有风险,所以投资者在买卖之前要谨慎抉择,千万不要草率行事。
多关注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如市场利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以及国际间利差和汇率的波动都会影响债券市场价格。
债券买卖,赚或赔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要有良好的心态。
⑹ 什么是利差交易
利差交易一般用在外汇市场上,是指利用两市场的不同利率专水平进行一系列套利操作的属的交易方式。
以低利率借贷的资金用于投资在证券或其他投资,以争取更高回报。例如,投资者认为短期利率将维持在低水平,可能需要短期债务,购买长期债务资产。投资回报将是长期债务息率减去短期借款的息票。如果长期债务的价格下跌,由于利率上升,投资变得不那么有利可图。另一个例子是货币的套利交易,投资者以低息借入日元以购买欧元计价的投资项目,因其回报率较高。如果投资的回报率下降,或对日元的汇率不利,投资者可能会有损失。
⑺ 几种利差套利操作介绍。
几种套利方式简介 利差套利操作对提高固定收益投资组合回报大有裨益。几种常见的套利策略包括: 1、使用7 天正回购融资,同时买入央行票据或短期融资券; 2、使用7 天正回购融资,同时申购货币市场基金; 3、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之间的信用利差套利。 限于市场流动性,目前的信用利差套利在实现上存在一定障碍,但随着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套利操作的交易成本必然逐步降低,可行性也会逐渐增强。
套利策略损益分析 几种套利方式中,使用 7 日正回购融资,同时申购货币市场基金的方法,回报较为稳定风险相对较小;使用7 日正回购融资,同时买入央行票或买入短期融资券的套利方式,在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但央票流动性要好于短期融资券,信用风险也小于短融,收益也略低。信用利差套利在几种套利方式中收益较高,此外情景分析还表明:假定利差不变,当收益率曲线上移时该套利操作回报上升。 几种套利方式简介 本文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当前市场环境下存在一些套利机会。在市场收益率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恰当运用套利机会将对提高投资组合收益有所帮助。尽管本文讨论的某些套利策略受市场流动性所限,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障碍,但随着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套利操作交易成本必然逐步降低,可行性也会逐渐增强。
·使用质押式正回购融资,同时买入央行票据的套利操作
从目前的市场利率看 7 天回购利率和央行票据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利差;1Y期央行票据和7 天回购的利差约为50~55bp;3M 期央行票据和7 天回购利差大约在35~40bp。可以在交易日T 进行7 天正回购融入资金,并用融入的资金购买央行票据;在交易日T+7 卖出央行票据获得资金,并用此资金支付7 天正回购的本金和利息。该方法不占用资金,但会占用现券,即在交易日T 进行正回购融资时,套利操作人手中必须持有可以作为抵押券的现券。
·使用质押式正回购融资,同时买入短期融资券的套利操作 套利操作方法与上相同,只不过在交易日T 买入短期融资券,而非央行票据。由于短期融资券收益率比同期限央行票据高,此方法可获得较高收益;但应注意的是短期融资券流动性较央行票据略差,套利操作风险也相应较高。投资者在进行套利操作时应选取信用评级高且流动性好的短融。另外,06 年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有较大幅度提升,相应券种二级市场收益率也有较大提高,与当前回购利率利差较大,选择此类券种进行套利操作获利更高。
·使用质押式正回购融资,同时申购货币市场基金的套利操作 由于货币市场基金年化收益率较为稳定(大多数货币市场基金7 天年化收益率在1.9%~2.0%之间),与7 天正回购利率利差稳定,且无申购赎回手续费;套利回报较稳定,风险相对较小。但需要指出的是,赎回货币市场基金时,资金到帐日和赎回申请日之间可能相隔2~3 个工作日;而且基金管理人有权拒绝或暂停基金投资者的申购申请。
图1:7 天正回购和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 / 申购货币市场基金)套利策略流程图
资料来源: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之间的信用利差套利 期限相近但发债主体资信等级不同的债券之间存在信用套利机会,例如期限相近的短期融资券和央行票据。以剩余期限在1 年左右的短期融资券和央行票据为例,其利差在60bp 左右;可构建如下的套利操作:
交易日 T,进行7 天买断式逆回购融入央行票据,立即将融入的央票卖出,再用卖出央票获得的现金购买短期融资券,对短期融资券进行正回购操作,以融入的资金覆盖买断式逆回购的融券成本;若上述交易均在1 日之内完成则基本不占用资金和现券。交易日 T+7,买断式逆回购到期,买入央票,完成买断式逆回购交易,获得现金用于覆盖买入央行票据的成本;正回购到期,支付交易对手本息,获得短期融资券,立即将其卖出,并用获得现金覆盖完成正回购交易须支付的本息。套利操作流程图如下。图2: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套利操作在交易日T 的流程图 图3: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套利操作在交易日T+7 的流程图
⑻ 为什么“利差交易”可以获得利润
一旦完成了这一交易,你就将会获得差额。该投资策略不过只是"强化"了对杠杆作用的使用而已。 非抛补利率平价(Uncovered interest parity,缩写为:UIP)理论说明,以不同货币计价的可比的金融资产的预期回报率都应该是相等的。因此,我们应该会想到,低收益货币升值的金额与回报差是完全相同的。然而,我们有着压倒性数量的经验证据都可以反驳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 2011年的论文《外汇风险溢价的属性(Properties of Foreign Exchange Risk Premiums)》的作者们试图为有关非抛补利率平价的难题提供答案,从而为利差交易的存在提供一个经济学原理的解释。他们用超过20年的时间研究了6个主要的外汇交易市场。以下是对他们的研究结果的摘要: * 风险溢价解释了利差交易的成功。 * 随时间变化的超额回报是对货币风险及利率风险两者的补偿--高利率的货币通常会在国内消费增长水平低(比如2008年)时贬值,而在同等条件下,低利率货币会升值。 * 金融和宏观经济变量是外汇风险溢价的重要驱力。 * 预期超额回报率与全球风险规避相关。在全球市场处于不确定性以及较高的资金流动性受约束的时期,投资者们会要求高收益货币产生更高的风险溢价,并接受低收益货币的较低(或负)的风险溢价。这支持了利差交易中风险溢价的"寻求高质量(flight-to-liquidity)"和"寻求流动性(flight-to-liquidity)"的说法。 * 预期超额回报是与美国的经济现状周期相反的。 该论文的作者们总结说:"外汇交易风险溢价是由全球风险认知与宏观经济变量以一种符合经济直觉的方式推动的。"这些研究发现与针对利差交易所进行的其它研究的结果相一致,为表明了利差交易的存在及其成功的原因的大量研究又增加了一项证据。
⑼ 几种利差套利操作介绍
几种套利方式简介 利差套利操作对提高固定收益投资组合回报大有裨益。几种常见的套利策略包括: 1、使用7 天正回购融资,同时买入央行票据或短期融资券; 2、使用7 天正回购融资,同时申购货币市场基金; 3、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之间的信用利差套利。 限于市场流动性,目前的信用利差套利在实现上存在一定障碍,但随着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套利操作的交易成本必然逐步降低,可行性也会逐渐增强。 套利策略损益分析 几种套利方式中,使用 7 日正回购融资,同时申购货币市场基金的方法,回报较为稳定风险相对较小;使用7 日正回购融资,同时买入央行票或买入短期融资券的套利方式,在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但央票流动性要好于短期融资券,信用风险也小于短融,收益也略低。信用利差套利在几种套利方式中收益较高,此外情景分析还表明:假定利差不变,当收益率曲线上移时该套利操作回报上升。 几种套利方式简介 本文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当前市场环境下存在一些套利机会。在市场收益率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恰当运用套利机会将对提高投资组合收益有所帮助。尽管本文讨论的某些套利策略受市场流动性所限,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障碍,但随着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套利操作交易成本必然逐步降低,可行性也会逐渐增强。 ·使用质押式正回购融资,同时买入央行票据的套利操作 从目前的市场利率看 7 天回购利率和央行票据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利差;1Y期央行票据和7 天回购的利差约为50~55bp;3M 期央行票据和7 天回购利差大约在35~40bp。可以在交易日T 进行7 天正回购融入资金,并用融入的资金购买央行票据;在交易日T+7 卖出央行票据获得资金,并用此资金支付7 天正回购的本金和利息。该方法不占用资金,但会占用现券,即在交易日T 进行正回购融资时,套利操作人手中必须持有可以作为抵押券的现券。 ·使用质押式正回购融资,同时买入短期融资券的套利操作 套利操作方法与上相同,只不过在交易日T 买入短期融资券,而非央行票据。由于短期融资券收益率比同期限央行票据高,此方法可获得较高收益;但应注意的是短期融资券流动性较央行票据略差,套利操作风险也相应较高。投资者在进行套利操作时应选取信用评级高且流动性好的短融。另外,06 年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有较大幅度提升,相应券种二级市场收益率也有较大提高,与当前回购利率利差较大,选择此类券种进行套利操作获利更高。 ·使用质押式正回购融资,同时申购货币市场基金的套利操作 由于货币市场基金年化收益率较为稳定(大多数货币市场基金7 天年化收益率在1.9%~2.0%之间),与7 天正回购利率利差稳定,且无申购赎回手续费;套利回报较稳定,风险相对较小。但需要指出的是,赎回货币市场基金时,资金到帐日和赎回申请日之间可能相隔2~3 个工作日;而且基金管理人有权拒绝或暂停基金投资者的申购申请。 图1:7 天正回购和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 / 申购货币市场基金)套利策略流程图 资料来源: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之间的信用利差套利 期限相近但发债主体资信等级不同的债券之间存在信用套利机会,例如期限相近的短期融资券和央行票据。以剩余期限在1 年左右的短期融资券和央行票据为例,其利差在60bp 左右;可构建如下的套利操作: 交易日 T,进行7 天买断式逆回购融入央行票据,立即将融入的央票卖出,再用卖出央票获得的现金购买短期融资券,对短期融资券进行正回购操作,以融入的资金覆盖买断式逆回购的融券成本;若上述交易均在1 日之内完成则基本不占用资金和现券。交易日 T+7,买断式逆回购到期,买入央票,完成买断式逆回购交易,获得现金用于覆盖买入央行票据的成本;正回购到期,支付交易对手本息,获得短期融资券,立即将其卖出,并用获得现金覆盖完成正回购交易须支付的本息。套利操作流程图如下。图2: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套利操作在交易日T 的流程图 图3: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套利操作在交易日T+7 的流程图
⑽ 怎样进行有效的交易才能盈利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弄明白交易盈利的基础和方法。以裸K交易法为例:
裸K交易的由来和依据:裸K交易者在进行交易分析时,认为所有技术分析指标,是对市场价格运动已经形成的盘面的复述,而非提前预知的行为数据。
裸K交易的流派里,交易者相信所有的利多或者利空信息,早已被有能力提前知道的人或者机构消耗过后,体现在已经形成的一根根K线上面。已经形成的K线是结果,而非起因。起因我们无法预知,也不重要。
图文来自知乎用户@乔希拉格
然而单凭裸K交易获利的人,背后都有一套成熟的价格行为(Price Action)判断系统,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方法,它是逻辑,是市场本质,是价格移动背后人性及情绪力量的博弈。
所以裸K交易,在交易领域里,是依靠K线本身作为分析理论,价格行(Price Action)为分析依据来进行交易决策。从而不依赖任何交易指标的交易方法。
人在处于紧张状态时,人性的决策制定和行为的可预测性大大提高,一般会表现得更加不顾一切,更加充满紧迫感。这恰恰是裸K交易背后价格行为的研究本质——供需失衡。
供需失衡实际上不一定意味着一方的数量多,一方的数量少,而是绝望和紧迫感的失衡。
试想,在海滩上,游客的行为,位置,行走路线,基本上我们是无法预知的。但是当突然拉响海上红色警报,不管是海啸,还是鲨鱼来袭……此时他们的行走路线开始变得容易预测。这就是裸K交易价格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
裸K交易能盈利的人,根本基于2点。
①反弱势
②反被套交易者
在市场交易中,场内交易者清楚知道你的进场位置和止损位。弱势的对手盘(套牢订单)是价格推送的燃料,他们的止损订单或爆仓强平订单,都会成为价格短时间内反向运动的强劲力量。裸K交易者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来反弱势交易。
找出弱势,找出被套交易者,反弱势入场,让自己的订单成为触发圈套订单流的一部分,让被套交易者成为价格推送的燃料(多头的离场订单,是空头的燃料,空头的离场订单,是多头的燃料),从而高概率的从中获利。
看似很简单的一个价格行为逻辑,要完全理解并掌握运用到实战交易中,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你真正理解了价格行为,通过训练,掌握了它,你再去看外汇、A股、期货、乃至数字货币……任何交易图表K线,慢慢的你会发现你已经拥有了完全不同以往的角度和视野。
散户往往是趋势运动的反向指标。这也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为何买了就跌,卖了就涨的原因。愿所有人都能走在最贴近市场本质的道路上。避免自己的订单成为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