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黄金交易 > 生物制药行业财务指标

生物制药行业财务指标

发布时间:2021-05-08 10:11:06

『壹』 生物制药业2016年的平均流动比率是多少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指标表示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元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担保,反映了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流动比率越高反映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过高的流动比率表明资产利用率低下,管理松懈,资金浪费,同时也表明过于保守,没有充分使用目前的借款能力。流动比率过低,则表明短期负债偿付能力较弱,财务风险较大。流动比率大小就应与同行进行比较,控制在合适的值。
国际上公认为2,对于大部分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约占流动资产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的短期负债能力才有保证。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一般认为,工业生产性合理的流动比率最低应该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强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这样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格雷厄姆在《聪明的者》中提出的防御型者选股标准是:对于工业而言,流动资产应该至少是流动负债的两倍,即流动比率不低于2。

『贰』 求财务报表分析(对同仁堂药业公司的偿债能力分析)

题目: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综合分析

答题要求:
1.以提供的公司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
2.除了题目提供的基础资料外,还必须从各种渠道搜集选定公司的其他相关资料(包括同行业资料)。
3.根据要求,选用恰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必要的指标计算及分析说明,并作出相应结论。

资产负债表 (所属行业:医药业)
时间 2008-12-31
是否合并报表 合并
截止日期 2008-12-31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1,180,364,784.08
交易性金融资
应收票据 69,244,761.10
应收账款 330,891,674.76
预付款项 26,862,949.54
其他应收款 13,183,545.84
应收关联公司款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存货 1,780,483,653.92
其中:消耗性生物资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合计 3,401,031,369.24
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 48,176,699.49
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 986,603,644.10
在建工程 2,505,784.62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
油气资产
无形资产 99,077,947.02
开发支出
商誉 25,975.62
长期待摊费用 4,387,271.63
递延所得税资产 8,263,764.41
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 1,149,041,086.89
资产总计 4,550,072,456.13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173,000,000.00
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492,744,625.70
应收款项 35,193,897.22
应付职工薪酬 26,284,367.28
应交税费 -4,850,932.18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159,250.00
其他应付款 119,586,530.19
应付关联公司款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 842,117,738.21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399,799.18
专项应付款
预计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 1,984,275.00
其他非流动负债 27,583,520.45
非流动负债合计 29,967,594.63
负债合计 872,085,332.84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实收资本(或股本) 520,826,278.00
资本公积 796,604,792.22
盈余公积 265,756,785.80
减:库存股
未分配利润 1,292,671,265.17
少数股东权益 823,239,615.69
外币报表折算价差 -21,111,613.59
非正常经营项目收益调整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3,677,987,123.29
负债和所有者(或股东权益)合计 4,550,072,456.13

利润表
时间 2008年度
一、营业收入 2,939,049,511.33
减:营业成本 1,721,837,973.25
营业税金及附加 34,154,774.40
销售费用 507,281,852.14
管理费用 242,857,097.99
堪探费用
财务费用 4,784,178.98
资产减值损失 21,665,414.66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投资收益 1,623,741.06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权益 1,623,741.06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408,091,960.97
加: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8,914,332.92
减:营业外支出 1,074,354.23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 397,335.84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415,931,939.66
减:所得税费用 65,294,600.07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350,637,339.5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58,946,471.84
少数股东损益 91,690,867.75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0.50
(二)稀释每股收益 0.50

现金流量表
时间 2008年度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2,594,577,684.51
收到的税费返还 16,539,523.70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8,447,068.54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2,629,564,276.75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1,023,757,662.94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419,907,532.31
支付的各项税费 374,690,024.88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388,419,124.98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2,206,774,345.1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22,789,931.64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800,000.00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1,049,711.00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16,009,614.35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17,859,325.35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40,486,925.96
投资支付的现金 510,000.00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2,369,716.00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43,366,641.96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5,507,316.61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2,749,000.00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173,000,000.00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175,749,000.00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173,000,000.00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还利息支付的现金 102,623,961.60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2,387,406.99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278,011,368.59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2,262,368.59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5,412,039.65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89,608,206.79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余额 890,756,577.29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余额 1,

『叁』 目前医药股中市盈率低未来有发展前景的个股有哪些总股本盘子要在以下5个亿

如何选股

我国沪深股市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只A股,经过十年的风风雨雨,投资者已日
渐成熟,从早期个股的普涨普跌发展到现在,已经彻底告别了齐涨齐跌时代。从近
两年的行情分析,每次上扬行情中涨升的个股所占比例不过1/2左右,而走势超过
大盘的个股更是稀少,很多人即使判断对了大势,却由于选股的偏差,仍然无法获
取盈利,可见选股对于投资者的重要。

第一节 选股的基本策略

如何正确地选择股票,100多年来人们创造出各种方法,多得使人感觉目不暇
接,但是不论有多少变化,可以归纳为基本的几种投资策略。

一、 价值发现:
是华尔街最传统的投资方法,近几年来也被我国投资者所认同,价值发现方法
的基本思路,是运用市盈率、市净率等一些基本指标来发现价值被低估的个股。该
方法由于要求分析人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对于非专业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困难。该
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价格总会向价值回归。

二、 选择高成长股:
该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越来越流行。它关注的是公司未来利润的高增长,而市
盈率等传统价值判断标准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采用这一价值取向选股,人们最倾
心的是高科技股。

三、 技术分析选股:
技术分析是基于以下三大假设:(1) 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2)价格沿趋势变
动;(3) 历史会重演。在上述假设前提下,以技术分析方法进行选股,通常一般不
必过多关注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等基本面情况,而是运用技术分析理论或技术分
析指标,通过对图表的分析来进行选股。该方法的基础是股票的价格波动性,即不
管股票的价值是多少,股票价格总是存在周期性的波动,技术分析选股就是从中寻
找超跌个股,捕捉获利机会。

四、 立足于大盘指数的投资组合(指数基金):
随着股票家数的增加,许多人发现,也许可以准确判断大势,但是要选对股票
可就太困难了,要想获取超过平均的收益也越来越困难,往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
力,取得的效果也就和大盘差不多、甚至还差,与其这样,不如不作任何分析选
股,而是完全参照指数的构成做一个投资组合,至少可以取得和大盘同步的投资收
益。如果有一个与大盘一致的指数基金,投资者就不需要选股,只需在看好股市的
时候买入该基金、在看空股市的时候卖出。由于我国还没有出现指数基金,投资者
无法按此策略投资,但是对该方法的思想可以有借鉴作用。
上述策略,主要是以两大证券投资基本分析方法为基础,即基本分析和技术分
析。由上述的基本选股策略,可以衍生出各种选股方法,另外随着市场走势和市场
热点不同,在股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选股策略和方法。此外,不同的
人也会创造出各人独特的选股方法和选股技巧。

zx0430 04-9-5 12:06

第二节 基本分析选股

基本分析选股,即对拟投资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公司的经营情况、
管理情况、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前景等,由研究公司的内在价值入手,确定公司股
票的合理价格,进而通过比较市场价位与合理定价的差别来确定是否购买该公司股
票。

一. 公司所处行业和发展周期
任何公司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的速度与其所处行业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任何行
业都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生命周期,人们把行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初创
期、成长期、稳定期、衰退期四个阶段,不同行业经历这四个阶段的时间长短不
一。一般在初创期,盈利少、风险大,因而股价较低;成长期利润大增,风险有所
降低但仍然较高,行业总体股价水平上升,个股股价波动幅度较大;成熟期盈利相
对稳定但增幅降低,风险较小,股价比较平稳;衰退期的行业通常称朝阳行业,盈
利减少、风险较大、财务状况逐渐恶化,股价呈跌势。因此公司的股价与所处行业
存在一定的关联。
通常人们在选则个股时,要考虑到行业因素的影响,尽量选择高成长行业的个
股,而避免选择夕阳行业的个股。例如我国的通信行业,近年来以每年30%以上
的速度发展,行业发展速度远远高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典型的朝阳行业,通信
类的上市公司在股市中倍受青睐,其市场定位通常较高,往往成为股市中的高价贵
族股。另外象生物工程行业、电子信息行业的个股,源于行业的高成长性和未来的
光明前景也都受到热烈追捧。
上市公司的股价,更多地是受到其自身发展水平和盈利能力的影响。任何一家
公司,与行业发展周期相仿,也存在自己的生命周期,同样也可以划分为初创期、
成长期、稳定期和衰退期。以家电行业的四川长虹为例,从初创到打出自己的知名
品牌,之后经历了11年的高速成长期,目前已进入成熟期,它的股价,也在几年
中经历了十余倍的狂飚后稳定下来。又如沪市中的大盘股新钢矾,虽然属于被认为
是夕阳行业的钢铁行业,但是由于自身良好的经营和管理水平,98年实现了净利
润增长超过100%的骄人业绩,说明夕阳行业中照样可以出现朝阳企业。以上事实
表明,行业发展周期和公司自身的发展周期有时可能差别很大,投资者在选股时既
要考虑行业周期,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我国,由于公司的一般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企业的短期经营思想比
较浓厚,要想获得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难度较大 ,上市公司中往往昙花一现者较
多,这从某种程度上增大了选股的难度。

二. 公司竞争地位和经营管理情况分析
市场经济的规律是优胜劣汰,无竞争优势的企业,注定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萎缩及至消亡,只有确立了竞争优势,并且不断地通过技术更新、开发新产品等各
种措施来保持这种优势,公司才能长期存在,公司的股票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决
定一家公司竞争地位的首要因素是公司的技术水平,其次是公司的管理水平,另外
市场开拓能力和市场占有率、规模效益和项目储备及新产品开发能力也是决定公司
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对公司的竞争地位进行分析,可以使我们对公司的未来发展
情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主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企业经营效率、内部管理制度、人
才的合理使用等。
通过对公司竞争地位和经营管理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公司基本素质有比较
深入的了解,这一切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很有帮助。

三. 公司财务分析
如果说,对公司的竞争地位和经营管理情况进行的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那
么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的财务分析则是对公司情况的定量分析。本书在第五章中已
对详细介绍了公司财务分析的方法,此处就不再重复。

四. 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和利润预测
投资者可以综合分析公司各方面情况,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一基本估计,
分析方法主要从上面介绍的几方面加以考虑。另外还可通过对公司的产品产量、成
本、利润率、各项费用等各因素的分析,预测公司下一期或几期的利润,以便为公
司的内在价值作一定量估计。这项工作由于专业性较强,一般由专业分析师进行。
普通投资者虽然对利润预测难度较大,仍然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作一大概的估
计,对于选股的投资决策不无裨益。

五.发现公司已存在或潜在的重大问题
在选股时,除对公司其它各方面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外,我们还必须通过对公司
年报、中报以及其它各类披露信息的分析,发现公司存在的或潜在的重大问题,及
时调整投资策略,回避风险。由于各家公司所处行业、发展周期、经营环境、地域
等各不相同,存在的问题也会各不相同,我们必须针对每家的情况作具体的分析,
没有一个固定的分析模式,但是一般发生的重大问题容易出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公司生产经营存在极大问题,甚至难以持续经营
公司生产经营发生极大问题,持续经营都难以维持,甚至资不抵债,濒临破产
和倒闭的边缘。
2. 公司发生重大诉讼案件
由于债务或担保连带责任等,公司发生重大诉讼案件,涉及金额巨大,一旦债
务成立并限期偿还,将严重影响公司利润、对生产经营将产生重大影响,对公司信
誉也可能受到很大损害。更为严重的公司还可能面临破产危险。
3.投资项目失败 ,公司遭受重大损失
公司运用募股资金或债务资金,进行项目投资,由于事先估计不足、或投资环
境发生重大变化、或产品销路发生变化、或技术上难以实现等各种原因,使得投资
项目失败,公司遭受重大损失,对公司未来的盈利预测发生重大改变。
4.从财务指标中发现重大问题
从一些财务指标中可以发现公司存在的重大问题。(1) 应收帐款绝对值和增幅
巨大,应收帐款周转率过低,说明公司在帐款回收上可能出现了较大问题;(2) 存
货巨额增加、存货周转率下降,很可能公司产品销售发生问题,产品积压,这时最
好再进一步分析是原材料增加还是产成品大幅增加;(3) 关联交易数额巨大,或者
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或者上市公司的销售额大部分来源于母
公司,利润可能存在虚假,但是对待关联交易需认真分析,也许一切交易都是正常
合法的;(4) 利润虚假,对此问题一般投资者很难发现,但是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
迹,例如净利润主要来源于非主营利润,或公司的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改变,某年
的净利润却突然大幅增长等,随着我国证券法的实施及监管措施的俞加完善,这一
困扰投资者的问题有望呈逐渐好转趋势。
实例:琼民源(0508),96年公司业绩发生突变,净利润由95年的38万跃升
至4.85亿元,每股收益高达0.87元。该股是96年和97年初的明星股,一年多时
间里股价翻几番,以火箭般的速度一跃成为高价绩优股,一时该股跟风者众,许多
股民以持有琼民源为时尚。然而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一些重大的可疑之处,该公司
96年的主营业务利润仅39万元,而其它业务利润却高达4.41亿元,投资收益也有
3015万元,这样一种收益结构不能不让人对该公司打上一个大问号。果然由于虚
假利润等问题,该股自97年3月1日开始停牌,共计长达两年多的时间。该股的
投资者所遭受的资金损失和心灵上的伤痛无疑是巨大的,而假如当初投资者将该公
司列入问题公司行列,敬而远之,则结果将不会这般惨痛。(虽说最后政府介入圆
满地解决了琼民源事件,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仍应引以为戒)
总之,投资者对选择问题公司股票必须持慎之又慎的态度,最好是敬而远之,
回避问题股应是运用基本分析方法所坚持的基本原则。

六.结合市盈率指标选股
运用基本分析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每股盈利、市盈率等指标,并综合考虑公司
所在板块、股本大小、公司发展前景等因素,确定公司的合理价格,如果价格被低
估,则可作为备选股票,择机买入。
在此方法中,市盈率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究竟市盈率处在什么位置比较合
理,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市盈率差距也很大,欧美国家
股市平均市盈率经常保持在20倍左右,日本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居60倍以上。
近几年来,我国沪深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在30-50倍的范围内波动,一般来
说,30倍左右是低风险区,50倍左右是高风险区。
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分析,假如我们把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收益
率,那么在股市中高于这一收益率的收益水平就是我们可以接受的,例如我们以目
前的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3.78% 所对应的市盈率26.5倍,作为判断股票投资价值
的标准,低于这一市盈率水平的股票,就可以认为价值被低估、具备了投资价值。
然而如果仅从这一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必然要犯错误,因为市盈率受一些因素的
影响巨大。
首先,市盈率水平与公司所处行业密切相关。例如,生物医药行业作为高成长
行业,其市场定位一直很高,动辄50-60倍的市盈率并不鲜见;97年的大牛股深
科技,作为电子信息行业的龙头股,市盈率曾高达70倍;而曾极度不被人看好的
钢铁板块个股,市盈率常常在10倍左右徘徊。
其次,市盈率还受股本大小和股价高低的影响。一般说,股本越小的股票越受
青睐,其市场定位和市盈率越高,有人将此成为小公司效应,美国的Baze 1981年
最早研究了这种现象,他将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上市股票分为5类,发现最小一类的
公司股票平均收益率要高出最大一类的股票平均收益率达 19.8%。据笔者的观察,
我国的小公司效应更为明显,并且呈现不同的特点,由于非流通股的存在,市盈率
更多地是与流通股的联系紧密。另外,偏爱低价股是我国股市的一大特色,股价越
低,市盈率越高,有时每股收益才几分钱的股票,股价达到5、6元还被认为便
宜,这一价值取向不能说是成熟市场的表现,但在目前,在判断市盈率的高低时,
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此外,公司高成长与否,对市盈率有重大影响。俗话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
未来,一个对未来有良好预期的个股,其股价自然就高。公司未来前景越好,成长
性越高,市盈率水平就越高。那么如何衡量这一因素呢,我们在此引入动态市盈率
的概念,从市盈率的公式可以看出,市盈率是股价与每股收益的比值,每股收益的
变化,使市盈率向相反方向变化,由每股收益的不同,我们可以计算出3种市盈
率,即市盈率Ⅰ,市盈率Ⅱ,市盈率Ⅲ。
市盈率Ⅰ=考察期股价 / 上年度每股收益
市盈率Ⅱ=考察期股价 / 中期每股收益 ×2
市盈率Ⅲ=考察期股价 / 预期本年每股收益
市盈率Ⅰ是基于假设企业考察期每股收益与上年每股收益相同,而上年每股收
益实际上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当前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获利能力,因此该市盈率不能
真实地反映实际市盈率水平,其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例如一只市盈率Ⅰ为100倍的
股票,若其利润增长1倍,则实际市盈率就降到50了,反之,一只市盈率Ⅰ仅20
倍的股票,若其盈利能力大幅滑坡,则其市盈率就大大提高了。中期业绩公布后,
许多人用市盈率Ⅱ来选择股票,缺陷也是明显的,公司上半年的收益不等于全年的
收益,有时还差距很大。由于企业的未来每股收益较难预测,不确定因素太多,市
盈率Ⅲ很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但是无论如何,它是人们经过综合分析公司
的情况,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3种市盈率虽然各有不足,毕竟是投资
的重要依据,我们将3种市盈率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就会更加全面。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市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市盈率,而
且应该把市盈率和成长性结合起来考虑。在成长性类似的企业中,应选择市盈率低
的股票,若一个企业成长性良好,即使市盈率高些也还是可以介入。

选择高成长股实例:中兴通讯
中兴通讯是一家通信行业领域的企业,97.11月上市,上市后一直定位较高,
股价在20几元徘徊。98年初公布97年度报告,每股收益0.46元。年报公布后该
股并没有大幅下跌,仅最低调整至21元、市盈率45倍时,即开始一波上扬行情,
股价最高升至37.88元,按97年业绩计算,市盈率高达80倍。其原因就是投资者
对该公司的未来前景普遍看好,预测到它98年度会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果然,
随后公布的该股98年业绩为0.47元/股,98年度全年业绩在10送3扩股后还达到
0.97元/股,公司净利润增长100%以上,至此该股的市盈率大幅下降。假如有一个
投资者在97年初,经过对公司基本面情况的认真分析,认定该公司正处于高速发
展阶段,98年利润增长有望达到100%,即98年度可望达到每股收益0.90元,当
时的股价为21-24元,按97年业绩计,市盈率Ⅰ为45--52倍,但是市盈率Ⅲ
仅23-27倍,而当时市场上对高科技股的定位可达市盈率35-40倍,即预计该股
的价格有可能达到36元,这时的股价与预计价格相差很大一段空间(50%左
右),投资价值显现,即使预测有一定的偏差仍然不会导致亏损,市场风险较小,
这时如果该投资者果断买入,在98年的最后一天卖出,可获利60%。

zx0430 04-9-5 12:07

第三节 技术分析选股

在股市投资实战中,运用公司基本面情况选股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专业投资
者,对广大中小投资者及利用业余时间炒股的股民,无论从时间、精力以及所要求
的知识面和掌握的信息来说,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该方法在广大中小股民中的应
用具有局限性。而技术分析选股,由于其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考虑问题比较直
接,与市场联系紧密,且由于价格、成交量等技术数据、技术分析手段的获得相对
容易,以及电脑、乾隆软件等技术分析工具的普及,使得该方法的应用日渐普遍。
技术分析方法一般是将选股与买入有机地结合起来,选股过程也是确定买入时
机的过程。

一. 寻找真正底部,捕捉潜在黑马
运用MACD指标选股

选择股价经深幅下挫、长期横盘的个股,同时伴随成交量的极度萎缩,继尔股
价开始小幅扬升,MACD指标上穿零轴。此时还不是介入时机,还应耐心等待股
价回调,待MACD指标回至零轴之下,再观察股价是否创下新低。在股价不创新低
的前提之下,股价再次上扬,同时MACD指标再次向上穿越零轴时,则选定该
股,此时为最佳买进时机。
选股原则:
(1)深幅回调:股价从前期历史高点回落幅度,就质优股而言,回落30%左右;对
一般性个股来说,股价折半;而对质劣股,其股价要砍去2/3可谓深幅回落。这里必须
结合对股票质地的研究,例如对于高成长的绩优股来说,跌去1/3就属不易,而对
于一只有摘牌危险的ST个股,跌去2/3也属正常,这里没有绝对的标准。因此必
须辩证地看待某只个股的跌幅,当投资者对此把握不住时,建议重点关注股价已跌
去2/3的个股。
(2)长期缩量横盘:一般而言,在控盘机构完成出货过程之后,如果股价没有一
个深幅的回调,就很难有再次上扬的空间,这样当然无法吸引新多入场。只有经过
股价的长期横盘使60日、80日、120日等中长期均线基本由下降趋势转平,即股价
的下降趋势已改变,中长期投资者平均持股成本已趋于一致。这时股价才对新多头
有吸引力。长期横盘时应伴随着成交量的极度萎缩,如果仍然保持大的成交量,说
明做空能量依然较强,上升动力不足。
(3)MACD第一次上穿零轴时不动:股价经过大幅下跌后,第一波段行情极有可
能是被套机构的解套行情。即使是新多头的建仓动作,绝大多数情况下也还存在一
个较残酷的洗盘过程。因此,MACD指标第一次上穿零轴并非最佳买点。(此处
MACD取常态指标)
(4)股价不再创新低:从趋势角度而言,股价高低点的依次下移意味着整个下降
波段没有结束,在一个下降趋势中找底是一种极不明智的行为,因此股价不再创新
低是保证投资者只在上升趋势中操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此基础之上,伴随着股价
上扬,MACD再次上穿零轴,又一波升浪已起,方可初步确认已到中线建仓良机。

利用上述原则选择并买入潜力个股后,如果股价不涨反跌,MACD再次回到零
轴之下,应密切关注股价动向,一旦股价创下新低,说明下跌趋势未止,应坚决止
损出局。否则应视为反复筑底的洗盘行为。

实例:龙舟股份(600711),(见图4.),该股自97年7月下旬见顶18.72元之后,
在两个月内跌至7元以下,股价几乎跌去2/3。而经过这次典型的“深幅下挫”之后,
该股随沪市大盘在9月23日见底,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筑底阶段。这期间,股价窄幅
波动,成交低迷,12月3日单日成交量仅4.6万股,相当于行情高峰时413万股的单日
最高成交量的1/10,满足“长期缩量横盘”的必要条件;同时,股价始终在6.5元上
方,没有再创新底。进入12月底龙盘股份股价开始出现异动,先是成交量温和放大,
每隔一个月有一个量能急升的过程。MACD指标在零轴下方5个月后第一次上穿
零轴,60日、80日、120日等中长期均线基本走平,说明中长期投资者持股成本接
近,无杀跌动能,且有新多入场收集底部筹码。随后开始的洗盘行为使MACD指标重
回零轴之下,但股价在触及回调1/2位时受60日、80日、120日等多条中长期均线
交汇带的支撑无法下行,并开始重拾升势,MACD指标第二次上穿零轴,此时已到最佳
买点。即使随后仍有大规模洗盘行为,但三条中长期均线已开始上行,显示后期股
价走势已成大涨小回的中期上扬格局。

二. 寻找由底部起动的强势股
1.运用ROC指标选股
经过长期缩量横盘的个股,在开始进入上升趋势后,股价首次出现加速上扬,
使得ROC指标在常态下,第一次出现连过零轴以上三条天线的现象,显示该股极
具黑马相,可于回调时介入。
选股关键:
(1)底部区域起动:首先结合上文判明股价处于底部区域。(ROC取常态值)
(2)股价快速拉升:变动速率ROC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其在测量极端行情时
有着良好的绩效。伴随股价在上扬初期所出现的快速拉升,ROC指标连续越过三
条天线,显示出机构有拉高建仓迹象。而强调这种状况需第一次出现则是为了保证
股价仍在底部区域附近。
(3)适用范围:该方法不适用于超级大盘股及刚上市新股。ROC指标连过三条
天线,一般股价已有50%以上涨幅,对于超级大盘股而言已具有很大风险,涨升
空间已经不大。而刚上市新股的市场定位尚未经受时间考验,利用该指标行动缺乏
合理性。
上文中所谓ROC指标在常态下,是指在钱龙动态中不对开机界面做放大或缩小,
以免引起第三条天线值的变化而无法取得统一标准。

实例:仍以龙舟股份(600711)为例,(见图 ),该股在盘出底部之后于98年4
月份开始第一波加速上扬行情。这期间成交量明显放大,股价从不足9元在一周之
内迅速上摸11.89元高位,带动ROC指标在4月7日达到28.91,一举突破当时第
三条天线27.7,显示有机构不计成本拉高建仓。虽然其后仍有深幅洗盘动作,但黑
马相已显露无遗。该股在半年多时间里连续大幅扬升,股价最高于98年10月达到
23.47元,从第一次突破第三条天线时介入计,涨幅达一倍多。
该方法即可帮助投资者选择强势股,又可使投资者避免过早将黑马股抛掉。

『肆』 至2016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生物制药专业的高校有多少所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此指标表示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元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担保,反映了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流动比率越高反映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过高的流动比率表明资产利用率低下,管理松懈,资金浪费,同时也表明过于保守,没有充分使用目前的借款能力。流动比率过低,则表明短期负债偿付能力较弱,财务风险较大。流动比率大小就应与同行进行比较,控制在合适的值。国际上公认为2,对于大部分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约占流动资产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的短期负债能力才有保证。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一般认为,工业生产性合理的流动比率最低应该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强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这样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格雷厄姆在《聪明的者》中提出的防御型者选股标准是:对于工业而言,流动资产应该至少是流动负债的两倍,即流动比率不低于2。

『伍』 财务:ROA比ROE还高

公式理解错误。
ROE和ROA的“R”并不是一个概念,ROE中的RETURN指的是net
profit,ROA的return指的是ebit也就是系税前利润,ROE和ROA相除时两者的return不能抵消,所以也就不存在asset小于equity的现象。
ROE的全称是Return
on
Equality,即股东权益收益率,ROE=净利润/股东权益,它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它告诉我们一家公司对股东所提供资本的使用效率,反映了权益资本中每一元钱投入的产出水平,它的使用排除了企业所在行业、规模大小、发展阶段的干扰因此,是一个适用于所有类型企业的通用尺度。很多职业经理人的职业起伏和奖金数额就是由这个指标决定的。

ROE=净利润/股东权益=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资产*资产/股东权益
=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财务杠杆
ROA是企业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收益额与该时期企业资产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企业总资产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ROA
=
税前净利润
/
总资产
其中,“总资产”指企业负债和股东权益之和,具体项目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长期投资、房屋设备及办公用品、土地或矿产资产。一般来说,由于各行业对资金利用程度的大小不同,ROA水平的高低评判也相应不同。对银行、保险、证券、电信等重资金运作的企业来说,ROA的评判更为重要。

『陆』 求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生物制药专业的),急用!万分感谢!

引言:寻梦……
大学,一个带着梦幻色彩的地方,年轻的我们怀揣这斑斓的梦来到这个期盼已久的地方。享受自由、展现青春、释放激情……然而却有很多人迷失在了斑斓的梦中。我们需要一座灯塔来指引我们的方向,引导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迈出正确的步伐,让每一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一、自我分析与角色建议
个人分析:
职业兴趣:从测评分析报告中得出,我属于典型的研究型,对抽象的、分析的、灵活的定向人物性质的职业比较感兴趣,喜欢寻根问底,热衷于思考问题,擅长分析,独立性强。另外,对管理型、社会型的工作也比较有兴趣。
职业能力:我对于逻辑推理的能力比较强,而信息分析能力也不错,比较喜欢对复杂的事物进行思考,工作认真、负责。善于规划自己的方向与目标,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但人际关系一般,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抗压能力偏低,有时过于谨慎,不敢尝试新鲜事物。
个人特质:洞察力强,我这个人有很强的责任心,因而对工作比较热情,能吃苦耐劳,是努力工作的典型,并且秉着”一旦开始,我就要努力做到最好“的理念做任何事;总是试图用理论分析各种问题。
职业价值观:从我的测评结果可以知道,管理、成就感和自我实现取向是我最重视的。我认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自己的工作中,如果在不考虑工资收入的前提下,我要考虑在这份工作中我能否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同时也会考这份工作能否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最后也会考虑我的能力是否胜任等相关问题。
胜任能力:
能力优势:处事沉稳、认真、严肃;做事有始有终且缜密,决定一件事情后,就坚定不移的做下去;注重实务和环境的现实状况,讲究实际的效果;有责任心并值得依赖;重视逻辑与客观分析,独立工作能力很强;很低调,不喜欢显露,即使在危机之时也会显得沉着与平静。
能力劣势:容易变得顽固,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从而否定一些有益的观点;做事上谨小慎微,有时候不够大胆与具备魄力;不善于表达,也不善于表扬别人,会让别人看上去感觉我很冷酷与孤傲,不敢与我交往;过于追求原则与效率,会让工作环境充满压抑与敌意,职员工士气不高,动力降低;缺乏人际、人情的处理能力。
自我分析小结:我认为自己有明确的职业兴趣和一定的职业能力,并且有适应理想职业 需要的一些特质,但是也有一定的劣势,所以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更适合职业岗位。适合的工作类型要求是重视思考能力,关注细节,拥有客观公正的态度,能有条理的完成工作。
角色建议:
父亲:努力提升自己。
母亲:要安稳,自己喜欢就好。
老师:要去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领域。
同学: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二、社会环境规划与职业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家庭经济能力一般 ,收入稳定,能维持正常生活,但对我的学习费用仍觉得有一定负担;家庭文化氛围很好,父母从小就十分重视对我的培养;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
2、学校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近年来,我国毕业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61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出现“就业寒流”。而今年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式一片暗淡,不少企业进行大面积裁员,所以就业环境不是很好。
但,根据预计,这场金融危机大概会持续两年左右,再加上一定的缓冲期,到我开始就业时,金融危机应该刚好过去,全球经济处于重振期,可谓“百废待新,百业待举”,充满机遇。只要善于抓住机会,未来还是很光明的。
4、职业环境分析:
前景分析:管理类专业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不管是在外企还是国企,高层管理人员价值越来越高。而人力资源管理又是管理类专业中兴起的一阙。在另一方面,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人才十分稀缺。总的来说前景不错。但,这个专业的工作和财务、营销相比,还是有差距,而且发展也会比较慢,所以一定要有耐性。懂得用时间换空间。
企业分析:在这个人才是一切的新时代,许多企业将会以前所未有的努力去寻求人才和留住人才。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客观上要求各个企业必须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但企业最重视的还是实践经验,因而,我可以选择在一个相对规范的企业从基层做开始,一步步慢慢积累经验。在校期间多考证件,拓宽就业领域。
薪金分析:人力资源行业新进人员的平均薪金水平在1500~2500之间,薪酬主体集中在3000~3999之间,4000~6000区间也占重要部分,二做到总监级别可拿到10000元以上,工资不菲。
总结:人力资源岗位的发展前景不错——一需求量越来越大,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二薪资越来越好;三在企业位置越来越重要。
5、地域分析:
目标城市:连云港
简介:连云港,位于江苏省东北部,陇海铁路终点,东临黄河,北接山东,南连长江与淮河,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属湿润的季风气候。
优势:
地域——水路交通发达,是亚欧大陆东段的终点,同时又是我国的重要港口。具有较强的对外贸易能力,腹地广阔、稳定。
经济——综合实力不断上升,近年对外经济与旅游业超常发展,财政实力持续增强,信贷规模继续扩大。另外,保险事业也稳健发展,人民生活 水平大幅度提高。
如果去连云港所要面对的问题:
1 户口问题——如今户口很难转移,而很多企业害怕被员工欺骗而不敢使用无本地户口的人。
解决方法:可通过考研来转移自己的户口。本人已有考研打算,虽然连云港没有我所理想的大学,但其附近的南京审计大学的经管类专业在全国是很出名的,可以予以考虑。
2饮食习惯问题——我本人并不喜欢甜食。
解决方法:一要尽量习惯,二在连云港虽然没有能吃地道的湖北菜的地方,但有很多湘、川菜馆,口味相近
三、职业定位
综合前面的自我分析和职业环境分析两部分内容,我得出本人的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如下:
内部因素 优势因素(S ) 弱势因素(W)
逻辑推理能力与独立分析能力很强,头脑灵活。 有时过于理性会忽略别人的感受。
工作有毅力,认真负责,处事沉稳。 不善与人交流,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外部因素 机会因素(O) 威胁因素(T)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逐渐受到企业重视。 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多企业中处于刚起步阶段,其运作很不规范。
在沿海地区工作岗位相对较多,经济方面,仍有发展前景。 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竞争激烈,就业形式日益严峻。
结论:
1)职业目标: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与个人能力,我希望最终成为一名从事于第三产业的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
2)职业发展途径:考多种证——考研——人力资源助理——人力资源专员—— 人力资源经理
四、职业生涯目标划分
1、2012年~2016年 成果目标:进入某目标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助理工作
学历目标:高校研究生毕业
能力目标:了解公司,将所学知识一定的用于实践
经济目标 :2000~3500左右的月收入
2、2017年~2020年 成果目标:人力资源专员
能力目标:熟悉部门运作,能为公司提出有效的建议,能熟练的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经济目标:5000左右的月收入、
3、2021年~ 成果目标: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
能力目标:熟悉公司运作,具有远见,能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使部门发展与公司发展保持一致 ,能够与员工实现无障碍沟通。
经济目标:8000~10000左右
五、计划实施方案
基本方法:1 教育培训法 2 讨论交流法 3实践锻炼法
1.大学期间:2009年~2012年
1)学好各科专业知识,掌握经管行业的基本知识。
2)努力学习英语,尽快过四级,争取过六级。用时积极准备考其他多种证书。
3)从现在开始,关注考研信息,准备考研。
4)假期打工(与本人专业相符合的工作),积累社会经验。
5)与同学交流,从同学那里学到对自己有益的知识。
2.大学毕业后五年:2012年~2016年
继续努力学习,在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利用空闲时间继续积累工作经验。
3.长期计划:
1)工作之余,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2)参加一些活动,与人多沟通,学会人际交流。建立良好的交流网。
3)努力工作,积极博得提升的机会。
4)多看书,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5)坚持锻炼身体,以保证自己能以最佳状态来面对任何事。
六、评估调整
评估内容:职业目标评估(是否需要重新选择职业)
职业途径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发展方向)
实施策略评估(是否需要改变行动策略)
其他因素评估(身体、经济、家庭状况等)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要对我的职业规划作出一些风险预测,以及准备好解决方案。
1、大学毕业后,没有考上研究生,则直接参加工作,积累资本,为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做准备。
2、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我无法在连云港开始我的职业生涯,则可尝试去长沙发展。
3、若一开始不能从事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口的职业,则可考虑先从其他相关行业(如行政管理类)做起,日后再过渡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行业。

结束语:
事情是不会已成不变的,
我会对自己的规划适时作出调整,
并每半年做一次自我评估,
按照实际情况作出一些变更,
使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能更好的指引我的人生之路,为我以后的道路减少阻碍。

『柒』 医药研究中BD是什么意思

BD的概念和职责 BD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大多数听过这个词,但也不知道BD到底是干啥的。BD,全称也就是Business Development,直译过来称为“商务发展(拓展)”或者叫“业务发展(拓展)”。在国外,无论大小医药公司,都会设有BD的职位,其主要的职责包括新产品的许可和购买,企业的合作、兼并、收购,企业的战略规划等等方面的职能。一般来说,BD的头是公司的VP,有的是Senior VP,地位举足轻重。在国外企业,BD通常拥有技术背景,又有财务或金融背景,也就是说PhD+MBA,有的甚至还是Attorney。在医药企业中,BD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专利产品的许可和购买。在目前big pharma普遍存在研发管线不足,需要大量的外界品种填充进来;而小的研发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靠技术(产品)转让和无形资产经营,公司能否生存,股票能否上涨,能否吸引下一轮的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BD部门能否为自己的技术找到好买家,卖出好价钱。因此,买卖双方都需要BD这个桥梁,BD的地位就凸现了。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明白BD是干什么的吧,就相当于我们国内之前药企那些买批件买产品的部门。10年前,国内医药界遍地是黄金,品种俯拾皆是,很多公司研发部门和市场部门就能够决定买什么品种,做什么品种;但后来,老板发现能做的不受专利限制的品种已经很少,另一方面当年拍脑袋选的品种很多都不挣钱。所以老板觉得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这摊子事,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找新的机会,所以国内医药企业的BD部门也就应运而生了。近两年和国内外很多的BD打过交道,收了不少名片,发现国内的BD已经开始形成雏形了,不过很多企业的BD部门也有自己的别称,例如先声药业的BD部门称为“合作研发部”。个人觉得,日本Taiho的BD隶属Proct Researching and Licensing,这个定义最符合我们目前所述的职能;当然,它的这个Researching更多是Evaluating的意思。近来各大药厂的商务开发精英频频跳槽,技术转让和产品收购成风,大有重商务轻研发之势 凡是搞科学的人,都清楚R&D的含意和职责是“研究与开发”,是创新型企业的生命线。但未必所有人都明白BD是公司的什么部门,其具体职责如何?BD是商务开发(Business Development)的缩写,药厂无论大小都设有这一部门,该部门通常由副总裁挂帅,预算经费很大,可直接向公司最高层报告,其下所属员工也大多具有双学位或高学历,如博士、MBA、律师或金融分析师背景。
拥有BD头衔在许多公司象征着权力部门和举足轻重的身份,照理是一份显赫而令人羡慕的高薪工作,但从事BD的工作人员从来就不轻松,尤其是现在,各大药厂都有具体指标,每年需要买进一定数量的新品来填补空缺。
BD缘何受到如此重视呢?这是因为药厂普遍存在研发效率低下的问题,惟有指望BD促使公司产品线繁荣昌盛,这要靠BD部门寻找外部新技术和产品。尽管各大药厂养了成百上千名博士和资深科学家,但其工作压力和效率远不如中小企业,每年进入临床试验的新产品几乎有一半来自外部,研发部门越来越像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临床和商务开发部门。
商务精英跳槽忙
随着BD热度增加,BD高手的跳槽率也在逐渐升温,已曝光的BD主管跳槽就涉及百时美施贵宝(BMS)、赛诺菲-安万特、诺华、葛兰素史克(GSK)和强生等知名公司。让我们来看看最近业内都有哪些BD名人上了医药界的“八卦头条”:
1.因为管理理念上的分歧,长期担任BMS商务开拓和交易的Tamar Howson毅然放弃在大公司主管全球商业发展的美差,跳槽到BMS的商业合作伙伴Lexicon制药公司。
2.雄心勃勃的拜耳-先灵撤换了经验丰富的商业发展主管Chris Seaton,取而代之的是来自赛诺菲-安万特和Biovail精通BD和技术转让业务的能人Michael Yeomans。
3.前不久,Victor Hartmann这位曾在2005年初凭诺华商业发展主管一职跳槽到Vertex的业内红人也已离开这家生物技术公司,不露声色地另谋高就。
这些人事变动表面看似企业高管的正常升迁、岗位轮换,甚至权力斗争的结果,但其深层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大药厂研发部门和商务部门的地位升迁。
BD部门除了买卖技术外,另一大使命是买卖公司及有形无形资产。业内一度盛传的BMS将被赛诺菲-安万特吞并,先灵葆雅将“名花有主”,这些猜测都未成真,倒是一波接一波的兼并案逐渐走进人们视野,有技术特色的中小企业不断被大公司收买,各大药厂自办的风险基金现在也动作频频。或许用小钱介入早期技术含量高的创新技术平台和产品开发可以挖到“大金矿”,但必须有耐心和眼光。
当然,这么多BD主管频繁跳槽也不排除存在个人利益动因。他们中有不少人投奔到中小生物技术公司,这是因为中小企业的BD主管更容易得到重用和重奖激励,这些企业赚钱不靠产品经营,主要靠技术转让和资本经营。有时公司能否生存,股票能否上涨,主要取决于BD部门能否找到好婆家,卖出好价钱。

『捌』 海王生物财务分析报告

海王生物未脱财务困境
一直试图走出债务泥潭的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业务经营上依然未能有起色。
2008年5月29日,海王生物(000078.SZ)发布公告称,公司由于2007年度业绩未能达到股改时承诺的1亿元,按照规定,公司控股股东海王集团需以资本公积金3500万元向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股东追加对价,转送3500万股。

去年下半年以来,身负重债的海王生物不得不开始重组公司债务,期望降低财务费用。2007年中,海王生物董秘戴奉祥曾公开表示,对公司2007年实现承诺业绩有信心。但遗憾的是,2008年4月29日公布的2007年业绩显示,全年利润仅463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利润3868万元,远远低于承诺预期。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海王生物近年来由于债务规模大,影响现金流后续投入,导致主营业务经营状况很不乐观,而经营上不能改善公司基本面也影响其贷款重组债务的进程,财务和经营形成恶性循环。
业绩低迷
2006年4月,海王生物确定股权分置改革方案:非流通股股东向原流通股股东实行每10股转增8.85股,相当于10送3.2。大股东同时承诺,公司2006年、2007年的净利润将分别达到4000万元、10000万元,,若未达到承诺,则将以向流通股股东定向转增的方式进行股份追送。
2006年,海王生物净利润4247万元,惊险越过承诺业绩底线。其中,海王生物向母公司转让45%海王银河医药投资公司股份获得5926万元的收益,另外出售上海龙头医药获得500万收益,出售深圳市海王眼之宝科技获得1000万元收益,出售深圳海王药业公司房产获得170万元收益,同时也由于转让100%亚洲资源股份而损失2700多万元,盈亏对冲后,海王生物2006年处理资产所得收益近5000万元。
去年,海王生物同样通过向母公司处理杭州海王生物工程获得1178万元收益,出售银河投资3.85%的股权获得410万元。
海王生物是我国生物医药、生物化学领域的龙头企业,现拥有深圳海王工业城、福州海王制药基地、三亚海王养殖基地以及新建的深圳宝安区疫苗生产基地等四个大型制药工业基地,生产能力可达到产值50亿元以上。
但1998年海王生物上市以来,却一直处于亏损的边缘,自2001年起至2004年,其历年实际利润分别为2981.9万元、负3533.856万元、369.94万元、2266.44万元,到2005年巨亏7.4亿元。
根据和讯财经统计,海王生物上市后,募集资金两次,共15.05亿元,至今总计向全部股东派现2次,共0.34亿元;海王生物派现金额是募资金额的2.28%,在全部A股中名列第1234位,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56.13%。
财务困境
海王生物的业绩萎靡来自主营业务经营不善。联合证券分析师谷方庆认为,海王生物经过多年的扩张,至今仍未培养出一个销售规模上亿的单品,目前单品销售规模最大的是处方药博宁,约7000万元的规模,海王生物上市后融资颇多,达到15亿元,跟大多数民营企业一样,急于做大,迅速扩张。但是并没有及时巩固原有业务格局,相反不断消耗公司内部资源。
海王生物最好的一块资产海王英特龙于2004年成功分拆于香港创业板上市,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研发的亚单位流感疫苗是海王生物寄予厚望的项目,但该项目2006年建成1000万支生产新基地,却直到2007年9月份才获得生产批文,至今仍在筹备GMP认证中,亚单位流感疫苗未能在2007年投入市场,海王生物自称,该项目是导致未能实现2007年利润预期的重要原因。

『玖』 制药公司市盈率多少合适

化学原料药公司:15~25倍市盈率;
西药公司:20~30倍市盈率;
中药公司与生物制药:25~35倍市盈率;
医疗器械:30~40倍市盈率;
医疗服务:35~45倍市盈率;
以上是目前市场的一般情况。

阅读全文

与生物制药行业财务指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4500和人民币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531
汇添富医疗基金001417还能涨吗 浏览:583
2008年镍价格 浏览:145
信托地产通道 浏览:396
用车贷款怎么贷 浏览:55
创鑫贷理财 浏览:451
投资者的理财意识风险 浏览:975
悟空理财与pro 浏览:546
股指期货第四次调整 浏览:581
微粒贷贷款的利弊 浏览:424
欢乐颂2外汇交易系统 浏览:525
信托资金的风险 浏览:650
黄金外汇110 浏览:193
富人理财方法 浏览:627
中山市小额贷款银行 浏览:177
民生银行电子外汇转账 浏览:729
外汇转账交税 浏览:918
外汇暴利方法 浏览:65
厦门诺亚理财 浏览:251
中信担保理财 浏览:734